7月12日上午,由中宣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科院院士工作局、昆明分院、普洱學院共同承辦的“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科普報告舉行。報告會由普洱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成文章主持,昆明分院組織人事處、科技與教育合作處、普洱市科技局、文化局、部分對口企業相關人員、普洱學院領導及師生400余人參加了報告會。 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外籍院士、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傅伯杰率先作題為“生態系統服務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學術報告,從生態系統的國際熱點和前沿問題談起,系統介紹生態系統服務的概念框架、目前主要任務、研究趨勢等內容,從而引出對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挑戰、國家戰略需求多個層面的思考,提出科技發展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結構轉型、完善法規、建設生態文化、加強隊伍建設等策略。強調要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閱讀全文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實行同行專家評審,評審專家均由各博士后設站單位推薦。多年來,在各設站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博士后基金評審專家已達到2萬多人,保證了博士后基金資助工作的評審質量。由于工作變動等原因,部分專家的信息需要更新,一些學科也需要增補新的專家。為保證2014年博士后基金資助評審工作的順利開展,
11月16日,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第二十二次院士大會在京召開。 曹曉風、曹雪濤、高福等24位中國學者增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這是中國科學家當選人數最多的一次。 截至目前,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里,中國科學家有206人。其中,1996~2009年產生123人;2010~2019年(第十四屆
在我國科學界,兩院院士一直是最高榮譽。兩院院士評選一般每兩年舉行一次,每次僅僅選出一百多人,歷年當選的兩院院士也不過數千人。然而,在我國科學界中,依然存在為數不多的夫妻都是兩院院士的事例。 這些科學家伉儷大都攜手于同一研究領域,在科學長空,他們的名字互相輝映。是執著的追求使他們發現了彼此,在他
白春禮作主席團報告 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上 白春禮 (2016年6月1日) 各位院士,同志們: 5月30日,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與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同時在
“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未來5年,是浙江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建設科技強省的關鍵時期,更是全面深化改革、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階段。 面對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面對新時代科協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浙江省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面臨著新挑戰、新機遇。 截至2017年底
自2011年以來,云南省已建成106個院士專家工作站,涉及高端裝備制造、高原特色農業、生物醫藥、礦冶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光電子、食品加工、醫療衛生、公共服務等領域,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十二五”期間建成100個院士專家工作站的目標任務。通過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建設,云南省一批企業、科研院所、高校
●功利主義科學觀以工具主義、技術主義為主要特征,自培根以來就大行其道,科學被視為改善人類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 ●與科技有關的制度是近代科學發展以來逐步形成的,是近現代科學傳統與科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中國所固有的,制度的移植和建設較之知識和技術的引進復雜和困難
12月9日,由中科院、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工程院和中國科協等單位共同主辦的“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走過了整整十年的活動歷程。當天上午,一場以“中國海洋的可持續發展”為題的報告會在中國科學院學術會堂隆重舉行,主講嘉賓為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蘇紀蘭院士。中科院學部
6月20日上午,隨著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中國科協副主席齊讓、浙江大學校長楊衛、中國科技館館長徐延豪共同轉動巨型齒輪,緩緩開啟蘊涵著知識、力量的“科學講壇”大門,“‘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中國科技館‘科學講壇’”活動正式啟動。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
2018年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研發與質控國際研討會(PPTD 2018)第二輪會議通知 蛋白質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的有效性評價和質量的精確控制是目前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面臨的巨大挑戰,是企業研發的重點,是標準化工程化開發的前提。為推動體外診斷與肽類、蛋白質藥物工程化發展,加強計量及分析表征技術對質
“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十周年紀念首場報告會9月20日在京舉行。衛生部部長陳竺作了題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進展和展望》的報告。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主持報告會。 陳竺的報告聚焦“三醫”,即醫保、醫改和醫療,從世界醫療體制
“2016中國實驗室管理與檢測技術國際論壇”大會日程表 各有關單位: “2016中國實驗室管理與檢測技術國際論壇” (簡稱 CLIF 2016)籌備工作已就緒,定于2016年5月22日-23日在國家會議中心(北京)與第十四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
各有關單位: “第四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國際論壇暨展覽會(簡稱 CFAS 2015)”籌備工作已就緒,在學界與業界的院士、專家、學者、企業家的大力支持下,將有70場高水平的學術報告及壁報交流,同時將有約100家國內外知 名企業參展
“科學前沿——中國卓越研究獎暨科學引文中國論壇”在京召開 5月28日,首屆“科學前沿-中國卓越研究獎暨科學引文中國論壇”在京舉行。來自中國大陸研究機構的24篇論文獲得2007年度中國“湯姆森路透卓越研究獎”。 24篇獲獎論文共有95位作者,其中43位作者來自中國科學院,52位來自大學和
2014年11月18日,“天美科技氣相氣質全球發展戰略新聞發布會”在紫玉山莊隆重舉行。中國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陸婉珍院士、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渝英女士、北京大學劉虎威教授、分析儀器行業前輩孫建一先生、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劉長寬秘書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
2011年4月19日,在這春意盎然的季節里,第二屆全國藥品質量分析論壇在有著“漢唐古郡淮海名區”之稱的泰州市中國醫藥城會展交易中心隆重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藥學會藥物分析雜志主辦,江蘇省泰州市中國醫藥城、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司承辦,江蘇省食品藥品檢驗所、泰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協辦,中國食品藥品
近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經院主席團審定的521名2015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名單詳細列舉了有效候選人的姓名、年齡、專業、工作單位和提名渠道,提名渠道分別是院士提名和中國科協提名。 據了解,有效候選人大多數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少部分來自企業和軍隊等。為使院士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中
2009年10月20日上午九點,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北京鑫儀寰宇展覽有限公司承辦的儀器儀表與測量控制領域的品牌盛會——“第二十屆多國儀器儀表學術會議暨展覽會(MICONEX 2009)”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隆重召開。 MICONEX 2009展覽會現場 多國儀器儀表學術會議暨展
12月5日,中國通信學會公布了2020年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授獎項目名單。授予《衛星動態按需覆蓋通信技術》等9項成果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授予《面向通信行業的九天人工智能平臺及應用》等12項成果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授予《基于三維仿真的4G/5G無線網絡智能規劃調度系
各有關單位: “第九屆中國在線分析儀器應用及發展國際論壇暨展覽會(簡稱 CIOAE 2016)”籌備工作已就緒,在學界與業界的院士、專家、學者、企業家的大力支持下,將有70場高水平的學術報告及壁報交流,同時將有約10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展,大會將于2016年11月22日-23日在國家會議中心召
“第七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國際論壇”大會日程表各有關單位: “第七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國際論壇(簡稱 CFAS 2018)”籌備工作已就緒,在學界與業界的院士、專家、學者、企業家的大力支持下,將有80場高水平的學術報告及壁報交流,同時將有約100家國內外知名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前不久,有媒體報道,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制的鍶87原子光晶格鐘(鍶光鐘)數據首
——第八屆中國在線分析儀器應用及發展國際論壇暨展覽會大會日程表(最終版)8th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ChinaOn-line Analytical Instrument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Expo General Assem
為制定實施標準化戰略,推進“中國標準2035”項目研究,11月28日,標準化戰略國際研討會暨中國標準化專家委員會學術會議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標準化專家委員會專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知名學者、有關部門負責人和企業代表,以及來自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標準組織的負責人近300人參加會
為制定實施標準化戰略,推進“中國標準2035”項目研究,2018年11月28日,標準化戰略國際研討會暨中國標準化專家委員會學術會議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標準化專家委員會專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知名學者、有關部門負責人和企業代表,以及來自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標準組織的負責人近30
在這金秋時節,以“計量科技支撐經濟和社會發展”為主題的“國際計量科學發展論壇”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昌平院區隆重舉行。此次論壇匯聚國內外計量界精英,是中國計量工作者了解國際計量科技最新發展動態,探討計量如何更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加強與國際計量組織和世界計量技術機構代表交流計量
——暨中國分析儀器30年回顧 2009年11月21日上午8時30分,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年會暨七屆二次理事會全體會議在北京北科大廈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創新方法研究會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協辦、北京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學會秘書處承辦。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陸婉珍
“積極開展學術活動,在學術引領和文化宣傳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6月12日,在院院士大會上,中科院學部第二屆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員會主任朱作言院士,用這句話總結了4年來的學部科普和出版工作。 朱作言說,我國已進入一個科學和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時期。在國家科技、文化事業發展政策
北京6月6日電(趙竹青)在剛剛結束的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在現場聆聽了總書記重要講話后,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尚合感到備受鼓舞。 “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了六個‘堅持’和五個‘著力推進
第十屆全國石油化工色譜及其它分析技術學術報告會通知 (第二輪) 各有關單位: 由中國石油學會石油煉制分會和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聯合主辦,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承辦的“第十屆全國石油化工色譜及其它分析技術學術報告會”,定于2016年10月26日至29日在江蘇省無錫市召開。 會議將圍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