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9日,《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為更好地理解和貫徹實施《條例》,現就其主要內容作如下解讀: 一、關于修法的必要性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本市所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更為復雜,原《條例》已經表現出以下幾方面的不適應性:一是不適應國家層面環境保護法律制度。新《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在立法理念、監管方式等方面都作了重大突破,在責任追究上一改環保領域手段過軟的弊病,針對違法排污者創設了按日計罰等硬措施。原《條例》的部分內容與新《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的規定不盡一致,相關制度措施也已不能滿足新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二是不適應新時期環境治理工作。近年來,國家環境治理力度不斷加大,大氣、水、土壤行動計劃相繼出臺,同時,國家對各省市明確下達了環境目標,要完成這些目標,任務還很艱巨,需要采取更加切實有效的措施推進......閱讀全文
為做好2020年度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科研立項工作,更好地為本市環境管理和綜合決策提供科技支撐,根據《上海市環境保護局科研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現征集2020年度科研項目。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圍 本次征集的項目分為:長三角區域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規劃管理與監管執法,
《2018上海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是上海市機構改革后新組建的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首次發布的環境狀況公報,不僅在公報名稱上增加了“生態”二字,在環境質量狀況方面也增加了生態要素,即在原有環境空氣質量、地表水環境質量、聲環境質量、輻射環境質量的基礎上,新增地下水環境質量、海洋環境質量和生態環境狀況,充分
日前,上海發布《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運行管理技術規范(試行)》。全文如下: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印發《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運行管理技術規范(試行)》的通知滬環氣〔2019〕192號 各有關單位: 為規范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運行管理,提升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技術水平,我局組織編制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
近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關于印發《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運行管理技術規范(試行)》的通知。內容如下: 各有關單位: 為規范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運行管理,提升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技術水平,我局組織編制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運行管理技術規范(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上海市生態環
近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對外印發《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運行管理技術規范(試行)》(征求意見稿)。現附全文如下: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運行管理技術規范Manag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operation of VOCs emission contro
近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對外印發《上海市產業園區小微企業危險廢物集中收集平臺管理辦法》,原文如下: 各區生態環境局、市固體廢物管理中心、市環境監察總隊,上海自貿區管委會: 根據《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的相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我局制定了《上海市產業園區小微企業危險廢物集中收集平臺管理辦法》,現印
近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印發并實施了《上海市不納入建設項目環評管理的項目類型(2019年版)》,上海超過四分之一的建設項目不再需要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手續。此次豁免環評的項目范圍主要涉及產業類、社會服務類、基礎設施類、環境治理類共4類建設項目。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印發《上海市不納入建設項目環評管理
近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以下簡稱“總站”)在北京組織召開環境空氣PM1試點第一階段比對監測工作總結會,對2017年底以來總站在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武漢和蘭州六地同步組織開展的“PM1試點第一階段比對監測”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 通過一年六地的PM1比對監測,初步得到以下結論。一是六地PM1均
記者日前從上海市環保局獲悉,2016年上海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環境質量總體向好,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取得階段性進展。根據上海市三年前立下的大氣污染防治“軍令狀”,在2017年底,PM2.5年均濃度需要比2013年降低20%,而上海市已提前一年實現了這一目標。 2016年,上海市PM2.5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療廢物、廢水從產生、收集、轉運,直至末端處理,都有傳播病毒的風險,容不得任何紕漏。日前,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執法總隊編制出臺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療廢物現場處置工作知識手冊》,指導幫助有關單位依法、規范、安全處置醫療廢物及廢水,筑牢抗擊肺炎疫情的安全防線。 為加強對醫療機構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環學外字〔2020〕106號為保護改善土壤與地下水環境質量,發揮科學技術在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防治中的支撐作用,深入交流和研討土壤與地下水領域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模式,提高我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與修復技術創新能力,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技術支撐,中國環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遵循“管發展管環保、管環保促發展”的原則,以環評制度改革和“三線一單”制度落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以排污許可制度為抓手,強化污染源管理,守住環境質量和環境風險底線。 推進環評制度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環評制度實施幾十年來,在優化產業結構、加強源頭控制和防范環境風險等方面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在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視頻會議上的講話生態環境部部長 李干杰(2018年8月31日)同志們:今天,我們召開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視頻會議,主要任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
◆上海市青浦區環境保護局 趙宏林 ■本期提示 上海市青浦區近年來通過謀劃轄區生態環境建設格局,大力推動基礎性生態環境建設工程等,強化工作合力;培育內生動力,努力探索提升環境監管實效的工作機制和方法,切實推動環境保護工作戰略性轉型。 上海市青浦區近年來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云南省、貴州省、四川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生態環境(環境保護)廳(局): 為落實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精神,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進一步推進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我部組織制訂了《長江
由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完成的上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5年統計監測報告近日出爐。 報告顯示,近5年,上海市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目標實現程度呈逐年上升趨勢,上海探索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報告同時發出警示:面臨人口不斷膨脹等因素,上海生態承載能力的局限性日益凸顯,仍面臨著挑戰,綠色發展道路依
隨著上海市產業結構的調整,企業搬遷所遺留的土壤污染問題越發突出。上海市環保局日前在進行相關提案辦理協商座談時表示,上海市環保局等10部門已聯合制定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實施意見,年內將出臺。 實施意見將明確上海市土壤環境保護的工作目標、框架、任務、機制等,并明確“被確定為污染
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日前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上海市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據悉,《規劃》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綠色轉型發展”為主線,聚焦大氣、水、土壤等重點領域和PM2.5、河道黑臭、生活垃圾等市民反映強烈的問題,進一步加大源頭防控和綜合
近年來,上海不斷嘗試土壤環境修復,形成了一系列技術方法和管理思路。但是這種先污染再治理修復的模式比較被動、成本較高,于是,上海先后對工業用地和經營性用地,進行了全生命周期管理實踐。 根據幾年的實踐經驗,上海市環保局、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日前聯合頒布《上海市經營性用地和工業用地全生命周期管
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8日,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對上海市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環境保護督察。2017年4月12日正式向上海市反饋了督察意見。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整改工作安排,成立由市長任組長、相關市領導任副組長的環保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及時制定上報《上海市貫徹落
本報訊 在近期密集召開的省級地方兩會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北京、上海、山西、湖南、廣西等地省級政府主要負責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結回顧過去一年環保工作,同時剖析問題,找準癥結,明確思路,對2016年環保工作以及“十三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作了具體部署。 北京 下決心解決
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環保廳局主要負責同志研究討論2018年環保重點工作,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國環境報記者鄧佳攝 過去的一年,曬藍天白云的多了,在家鄉美景前留影的笑臉更燦爛了……藍天背后是滴滴汗水,幸福背后是滿滿付出。 嶄新的2018年開啟了環境保護事業波瀾壯闊的新征程。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5〕17號),規范加油站場地的環境調查工作內容,加強加油站場地風險防控,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組織起草了《加油站場地環境調查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
第七屆國際場地修復論壇 地點:上海市浦東新區碧波路699號,上海博雅酒店時間:2019年4月15-16日規模:預期500人 【論壇宗旨】秉承“納百川,齊揚帆”的精神,本屆論壇將圍繞我國土壤污染防治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創新、材料研發、裝備研制、工程應用、環境監管等創新鏈、產業鏈和服
小暑將至,雨后的洞庭湖碧波蕩漾,葦叢青翠,不時有江豚從水中躍出。 作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洞庭湖位于長江中游,被稱為“長江之腎”。然而,洞庭湖生態環境曾一度惡化。監測數據顯示:2003年至2013年,洞庭湖劣五類水質占比從0增加到5%,二、三類水質斷面已經消失。為此,湖南痛下決心,打響了洞庭湖
一場科研大咖,企業高層巔峰碰撞的饕餮盛宴一場高規格、高標準、高品質的高端行業技術研討會一場科研領域最熱話題/政策技術進展探討一場生態環境領域高效溝通與對接交流的商務合作平臺 作為國內外土壤修復和監測行業重要的溝通交流平臺和窗口,Soitec China論壇每年舉辦一屆,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 第四屆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今日召開會議通報,截至目前,已有河北、山西、遼寧等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依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規定,聽取和審議了省級政府關于環境質量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人民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環保部發布通知,同意依托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等單位開展第一批國家環境保護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工作。 據悉,此次建設的第一批國家環境保護科學觀
“不數不知道,一數嚇一跳:一個季度,就有13個省份環保廳局換帥,不可謂不密集。”2018年剛剛過去3個月,多個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的 “一把手”已經悄然完成了新舊更替。細數起來,3月就囊括了江蘇、陜西、甘肅、青海、湖南、福建6個省,2月則有上海、吉林、山西、內蒙古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月有安徽、
“我們都不知道這里有個管子。”江蘇省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新區)安全環保部副部長戴國慶感到非常驚訝。在他面前的是長江入河排污口試點排查小組的工作人員,以及一個在廠區圍墻下直徑5厘米的排水管。 摸清長江干流底數,不放過一個“口子”。第一次在長江流域試點排污口摸底排查,排查小組摸著石頭過河,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