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分子設計育種有了“導航儀”
9月8日英國《自然》雜志在線刊發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國家基因研究中心韓斌研究組、黃學輝研究組聯合中國水稻研究所楊仕華研究組取得的一項成果,題為“水稻產量性狀雜種優勢的全基因組解析”,揭示了雜交稻雜種優勢的基因組結構特征。這是我國在水稻基礎理論和應用領域的又一重大成果。 這項研究通過對1495份雜交稻品種“家族”的收集,對其中17個有代表性的遺傳“家庭”群體共一萬多個“后代”,進行基因組分析和田間產量性狀考察,采用大樣本、大數據,綜合利用基因組學、數量遺傳學及計算生物學領域的最新技術手段,全面、系統地鑒定出了控制水稻雜種優勢的十幾個主要基因位點,一次就定位了400多個基因位點“族群”。 研究成果進一步表明,水稻中雜種優勢的表現正是由這些基因位點所決定。在雜交配組中,這些成群的基因位點又產生了全新的基因型組合,在雜交一代中高效地實現了對水稻花期、株型、產量等各要素的理想搭配,如同在出行時配備了......閱讀全文
袁隆平:雜交稻與轉基因無關
“雜交稻與轉基因完全無關,我們是采用常規技術、利用雜種優勢來提高水稻產量。”24日,針對有媒體關于“雜交稻是否為轉基因水稻”的疑問,“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長沙回應稱。 自上世紀60年代研究雜交水稻至今,袁隆平率研究團隊不斷科研攻關,實現了雜交水稻研究從三系、兩系再到第
專訪袁隆平:雜交稻不是轉基因
3月13日,眾多網絡媒體紛紛轉發了一篇文章,標題中赫然寫道,“袁隆平:轉基因食品或影響生育,人民不是小白鼠”。袁隆平在中國育種界享有崇高的地位,且一向謹言慎行,因此,這篇文章立即引起國內輿論界的廣泛關注。 時代周報記者向袁隆平求證此事時,他澄清道:“這完
雜交稻種浸種催芽注意事項
? 雜交稻種應用多年以來,仍有部分群眾不能正確掌握浸種催芽方法,導致發芽率降低甚至種子報廢,既造成經濟損失又影響生產。現提出以下幾點操作注意事項: 1、曬種。浸種前選擇晴好天氣將稻種攤曬1-2天,促進種子的呼吸作用和酶的活性,有利于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曬種也可殺死部分附著在稻殼上的病菌,尤其
超級雜交稻“冠軍組合”首次公開亮相
11月10日,國家“863計劃”重大成果巡回展第二站在長沙舉行,不久前在湖南省隆回縣創下百畝片畝產988.1公斤記錄的超級雜交稻“冠軍組合”——“Y兩優900”首次公開亮相,與數萬觀眾近距離接觸。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品種莖稈長、穗數多、結實率高且顆粒飽滿,“體形”幾乎是旁邊另一種雜交稻品種
袁隆平指導超級雜交稻再破高產紀錄
袁隆平(左四)在海南三亞亞龍灣水稻示范基地查看第五期超級雜交稻“超優千號” 連續幾天,“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頭頂烈日,來到三亞超級稻“超優千號”示范基地,查看超級水稻的長勢。10日,86歲的袁隆平院士撫摸著“超優千號”飽滿的稻穗微笑著說:“畝產達到940多公斤,打破了海南歷史最高紀錄。” 連日來
超級雜交稻沖刺畝產千公斤品種初定
記者從12月20日在長沙舉行的湖南省“三大糧食增產科技工程”總結與計劃大會上獲悉,2014年湖南雜交水稻工作者將在由袁隆平院士擔任首席專家的專家組指導下,向超級雜交稻第四期攻關目標——畝產千公斤發起“沖刺”。會上,包括今年“冠軍組合”Y兩優900在內的6個超級雜交稻品種被攻關項目主持方湖南雜交水
我科學家成功克隆出雜交稻種子
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克劍團隊,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建立了水稻無融合生殖體系,成功克隆出雜交稻種子,首次實現雜交稻性狀穩定遺傳到下一代。該項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自然·生物技術》雜志。 王克劍介紹,我國雜交水稻年種植面積超過2.4億畝,占水稻總種植面積的57%
雜交稻基因組學研究獲進展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韓斌院士課題組聯合中國水稻所楊仕華等團隊,在雜交稻基因組學及雜種優勢遺傳機制研究中獲重要進展,2月5日,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雜志。 據介紹,雜交水稻育種技術的成功是我國近幾十年來取得的一項重要科技成就。伴隨著汕優63、兩優培九等一大批高產雜交稻品種
袁隆平:超級雜交稻畝產1000公斤可以實現
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9月22日在貴陽表示,水稻仍有巨大的增產潛力,超級雜交水稻畝產1000公斤目標可以實現。 袁隆平院士22日在貴陽舉行的“超級雜交水稻育種研究進展”報告會上展望超級雜交水稻前景時說,科學技術發展永無止境,水稻仍有巨大的增產潛力,按2.
雜交稻基因組學研究獲進展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韓斌院士課題組聯合中國水稻所楊仕華等團隊,在雜交稻基因組學及雜種優勢遺傳機制研究中獲重要進展,2月5日,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雜志。 據介紹,雜交水稻育種技術的成功是我國近幾十年來取得的一項重要科技成就。伴隨著汕優63、兩優培九等一大批高產雜交稻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