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療正伴隨著美、中、英各國的精準醫療計劃,招徠各路資本競逐。這種基于一個人的基因、生活方式和環境所單獨制定醫療方案的技術,如果成功發展下去,醫生們便可有望根據患者的基因組和生理機能,選擇對其病癥最有效的治療。 火石創造的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中國精準醫療的公司已經有854家,這還不包括正在大學和研究所的實驗室中醞釀的項目。紅杉資本、匯橋資本、弘暉資本,這些創投圈著名的投資機構,都在加大精準醫療產業鏈的布局,整個產業鏈從液體活檢、基因編輯、到基因大數據、以及免疫細胞治療無所不包,行業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盡管如此,這場聲稱將帶來新技術革命的醫療科技創新,距離臨床應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福建腫瘤醫院院長應敏剛就在近期的一場精準醫療未來論壇上提到,真正能夠用精準醫療的研究成果在臨床應用中可以治療的疾病并不多。類似基因測序、關鍵基因篩查、個性化用藥等基礎與臨床結合的新理念在臨床中還未能得到廣泛應用,手術、化療依然是主流。 ......閱讀全文
3月13日《經濟參考報》刊發題為《中國精準醫療確立"自己的方向"》的報道。根據前期部署的中國精準醫療計劃,將于2030年前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據多家券商研報測算,精準醫療涉及的產業規模達上萬億元,直接相關的產業規模超過100億元。 多方推進中國版精準醫療 2016年3月,科技部召開
【導語】“精準醫療”一詞自被提出以來就備受業界關注,成為了全球醫療投資的“風口”,在中國也不例外。截至2016年,國內與精準醫療相關的投資標的則接近200個,其中超過10家公司獲得了億元級別的融資。在空前的市場熱度及發展機遇下,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又該如何正確定位自己?2015年是精準醫療的發展元年。
近年來,精準醫療概念在醫療領域備受資本青睞,越來越多資本、企業進入該領域進行發展。在市場層面,整個精準醫療市場規模正在以不斷提升的速度逐年擴大;在技術、學術層面,精準醫療也正走在從單基因的個別熱點檢測向多基因、全基因范圍的平臺檢測的路上。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全球精準醫
隨著科學和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技術被應用到醫療領域。醫學的歷史證明了科技的進步是控制感染性疾病、非傳染性疾病以及創新臨床應用的關鍵。 作為醫療的基礎,科技的進步在疾病預防和控制,以及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新科技的應用在更加精確的診斷、改進治療策略和探索個性化治療的新藥等方面都
近年來,精準醫療概念在醫療領域備受資本青睞,越來越多資本、企業進入該領域進行發展。在市場層面,整個精準醫療市場規模正在以不斷提升的速度逐年擴大;在技術、學術層面,精準醫療也正走在從單基因的個別熱點檢測向多基因、全基因范圍的平臺檢測的路上。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全球精準醫
近年來,精準醫療概念在醫療領域備受資本青睞,越來越多資本、企業進入該領域進行發展。在市場層面,整個精準醫療市場規模正在以不斷提升的速度逐年擴大;在技術、學術層面,精準醫療也正走在從單基因的個別熱點檢測向多基因、全基因范圍的平臺檢測的路上。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全球精準醫
【2016年12月3日,上海】“2016全球精準醫療(中國)峰會”于12月3日 -4日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國際大酒店盛大召開。1000多位精準醫療產業的領軍人物和從業者出席了本屆大會,共同探討我國精準醫療產業的創新發展。本屆大會以“全球視野洞見前沿,本土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來自政府監管機構的政策
精準醫療的臨床應用需考慮到安全性、有效性、治療費用以及醫學倫理的問題,例如保護患者的隱私和獲取患者的知情同意。為了保護患者的權益,促進中國精準醫療的發展,我們必須建立有效的治療管理體系。2015年12月24日-2016年1月23日,中國精準醫療臨床研究和應用大會(CPMCRAA)在中日友好醫院(
“我們已經可以在24小時內實現 精準醫療 的主要過程,包括數據采集、分析、找出病因、給出個性化的靶向藥等等。但是,目前成本還是太高,不適合普通用戶使用。” 面對記者的提問,英特爾公司醫療和生命科學集團亞太區總經理李亞東很坦白。 在精準醫療領域,“24小時精準醫療”更像是一個數據管家。
近年來生物技術領域的創新出現井噴。隨著科技部3月下發精準醫療重大科研專項申報指南,我國精準用藥與基因測序產業化標準將率先建立起來。此前,在科技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等的組織下,中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組成立,計劃于2030年前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多家券商研報測算,精準醫療產業涉及的產業規模上萬
“作為未來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基于大數據、認知計算等技術的精準醫療的實現、個人基因測序的普及正在給全球健康和醫療產業帶來巨大變革。11月19日,在“第六屆Bio4P精準醫療創新論壇暨2016中國醫健創新創業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詹啟敏說。 隨著精準醫療被納入中國“十
1、中國乃至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都在不斷增加從全球的范圍來看,目前測序市場規模增長最快的是亞洲市場,其中中國和印度的市場增長率均超過了20%,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國家。據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達到102.0億美元,其中中國基因測序產業規模達到92.0億元,如果按照美元比人民幣1:7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2月3日-4日,2016全球精準醫療(中國)峰會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國際大酒店召開,這是首屆全球精準醫療(中國)峰會,本屆會議以“全球視野洞見前沿,本土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就精準醫療市場前景與最新政策法規、生物樣本庫與人群隊列研究、基因檢測與體外診斷等熱點議題進行討
隨著醫學技術提升、就醫環境改善,困擾人們的復雜疾病是否能夠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療?相關統計顯示,針對城市居民死亡率較高的癌癥(惡性腫瘤)、心臟病、冠心病等復雜疾病,傳統醫療方案的治療效果并不佳。據WINSymposium公布的數據顯示,傳統醫療在腫瘤治療上用藥無效率高達75%。人們仍然談“癌”色變。
最近,基因檢測行業風起云涌,熱點頻出,如精準醫療、人工智能、取消第三類醫療技術審批和國家發改委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建設申報等。轉化醫學網再次專訪博奧檢驗總裁張治位博士,請他談談對這些熱點問題的看法。 轉化醫學網:張博士,您好!從今年年初提出“精準醫療”這個概念后,基因檢測行業如火如荼,能否
繼Illumina公司高通量測序儀銷售第三季度低于預期導致股票大跌事件之后,知名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也于近日宣布放棄NGS業務,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行業對NGS檢測的熱烈討論,也預示著行業對NGS技術的臨床應用和市場化推廣進入了重新評估的階段。 精準醫療與NGS檢測 精準醫療概念的提出,
近期的醫學網絡熱詞,莫過于“精準醫療”了,因為給它做廣告的是美國總統奧巴馬,而在奧巴馬身后,是現任NIH(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主任Francis Collins和NCI(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所長Harold E. Varmus兩位大牛。這兩位人物管理著美國醫學研究最主要的研究領域。如此高調、
繼Illumina公司高通量測序儀銷售第三季度低于預期導致股票大跌事件之后,知名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也于近日宣布放棄NGS業務,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行業對NGS檢測的熱烈討論,也預示著行業對NGS技術的臨床應用和市場化推廣進入了重新評估的階段。 精準醫療與NGS檢測 精準醫療
隨著十三五規劃和國家健康2030綱要的陸續出臺,我國政府也在不斷加大對精準醫療的支持力度。P4 China國際精準醫療大會在十三五規劃國家精準醫療計劃開啟元年隆重舉辦,旨在匯聚政、產、學、研、資各方力量,并將政策、監管、資本、技術、應用、商業整合在一個平臺,進一步探討從系統生物學研究、精準診斷的
據記者獲悉,擁有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及數據分析技術平臺的國家基因庫正在深圳抓緊建設,平臺每年產出的基因數據將占據全球過半市場份額。這一平臺今后將對接生物、醫藥、新型農業等眾多新興產業,為百姓健康、生物制藥、高效養殖等提供原始基因數據,并將催生總價值上萬億的市場,預計僅基因檢測服務業在五年內就可以達
自從2015年奧巴馬正式宣布“精準醫療”計劃以來,關于什么是精準醫療,如何實現精準醫療,如何在中國的臨床實際中實現精準醫療引起了業界的廣泛討論。而對于其中的“精準診斷”,業界目前理解比較狹隘,幾乎把精準診斷等同于腫瘤測序這一個領域。 誠然,測序技術的積極意義在于逐漸實現了按照組學的邏輯去診
季國慶博士是吉凱基因的技術總監,他的博客文章受到吉凱客戶及廣大生物醫藥讀者群的喜歡。這是因為季博的博文是在他博覽最新文獻并結合自身深厚的遺傳學知識的基礎上,在基因研究、疾病功能基因研究、疾病藥靶及藥物研究等方面都有獨到和深入的理解與解讀。此次,季博專門為吉凱基因轉化醫學平臺撰寫了有關精準醫療的系
P4 China 2016國際精準醫療大會將于2016年12月16-18日于北京召開,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上海商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BMAP)等多家單位聯合舉辦。峰會將會邀請近60位演講嘉賓,預計近800位精準醫療行業與臨床科研資深人士與會。 個體化精準診療醫學是近年衛生保健領域發展最廣泛、最
P4 China 2016國際精準醫療大會將于2016年12月16-18日于北京召開,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上海商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BMAP)等多家單位聯合舉辦。峰會將會邀請近60位演講嘉賓,預計近800位精準醫療行業與臨床科研資深人士與會。 個體化精準診療醫學是近年衛生保健領域發展最廣泛、最
P4 China 2016國際精準醫療大會將于2016年12月16-18日于北京召開,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上海商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BMAP)等多家單位聯合舉辦。峰會將會邀請近60位演講嘉賓,預計近800位精準醫療行業與臨床科研資深人士與會。 個體化精準診療醫學是近年衛生保健領域發展最廣泛、最
從國外到國內,精準醫學不斷受追捧,越來越熱,但是精準醫療的G點從沒有明確過,而它到底在哪? 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6月25日發布《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2016年度項目安排進行公示的通知》,將“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專項擬進入審核環節的2016年度項目信息進行公示。目前,
“973計劃”、“863計劃”等重大科技計劃已退出歷史舞臺,經整合成為新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現已正式啟動。首批重點研發專項之一即為精準醫學研究,可見其戰略地位非比尋常。 為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相關任務,按照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
在80后和90后的遙遠記憶里,一定有一個名為“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宏大科學工程。 在初中和高中的生物課上,我們都曾被教導基因是一切生物生存、發展和進化的核心奧秘。人類一旦能夠全部掌握基因的解讀與控制,那么許多的疾病都將消失,甚至連壽命也可能無限延長。 歷時15年,耗資37億美元,曾經遙
9月25日,“南京高新精準醫學檢驗所”宣布揭牌成立,這是南京高新區首家瞄準人類基因組研究、分子診斷、高端健康管理、新型靶向藥物研發等尖端生物高科技領域成果產業轉化的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該機構是由南京生物醫藥谷聯合區內世和基因、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艾啟瑞等高科技企業專力打造。 聚焦基因測序,實
事件及投資建議: 第一,4月17日-4月21日,AACR 2016(美國癌癥研究協會年會)上腫瘤免疫在治療多種實體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進展:重組CD4 T 細胞攻擊 MAGE-A3 蛋白對于黑色素瘤、宮頸癌等多種轉移性實體瘤都具有顯著療效;此外,LOXO-101 在治療 NTRK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