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10月26日消息,10月25日,記者從市環保部門獲悉,《山東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列》)將于2016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即將出臺的《條列》將進一步強化地方政府的責任,并增加了未批先建、高空拋撒施工垃圾等行為適用按日連續處罰的情形,同時明確規定禁止在特殊保護區域內露天燒烤,堪稱“史上最嚴”環保地方性法規。 未批先建可按日連續處罰 “從法律責任看,《條例》可以稱得上我省‘史上最嚴’的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市環保部門指出,即將施行的《條例》中,利用三條的篇幅規定了執法主體的法律責任,并增加了未批先建、高空拋撒施工垃圾等行為適用按日連續處罰的情形;對違法行為的民事賠償責任和刑事責任追究作了銜接性規定,違反本條例規定,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條例》還特別頒布了對超標排污企業的嚴格處罰規定,其中提到:超過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排放大氣......閱讀全文
2015年,對于我國環保行業來說,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政策法規頻出、執法日趨嚴格等等都彰顯了我國在環境保護上的決心。環保部更是將2015年定為環境保護法的實施元年。這一年,《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出臺,《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也進入修訂審批程序。環保法規密集出臺
《新京報》2月3日報道稱,1月31日,濟寧市環保局官方微博通報了魯抗醫藥涉嫌環保違法問題的調查結果,對于魯抗醫藥排污所造成的異味擾民問題,環保部門依據大氣污染防治法相關規定,“已按上限進行了處罰”。 事件的起因緣自2014年12月25日,央視系列報道了“山東魯抗醫藥股份公司污染問題”。央視系列
新環保法規定罰款無上限,業內人士稱魯抗醫藥可能面臨巨罰;2014年預虧1.2億;分析稱其股價靠概念支撐 2014年12月25日,山東魯抗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抗醫藥)被曝大量偷排抗生素污水。除此之外,魯抗醫藥還被指存在與第三方運營公司聯手造假污染數據。事件一出,立即引
回望2014年的環境監管執法,密、嚴、實的特點盡顯。密,是指環境督查活動密集;嚴,是指監管執法力度提升;實,則是指監管執法實效。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反復強調指出,面臨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我們要科學認識、主動適應、積極應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新常態。 新常態下,櫛風沐雨,砥礪前行。一
編者按 去年5月,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在“打擊典型水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中,對一批案件掛牌督辦;今年5月,該廳對掛牌督辦的案件開展“回頭看”行動,調查摸底一年來的督辦效果。 本文以地處海南島西部的海南思遠食品有限公司在1年掛牌督辦期間的變化為例,通過這一案件的查處始末,得以觀察環境整治專項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1日(星期五)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13個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 非常高興今天有這樣的機會和我們的媒體朋友們見面,回答大家的問題。環境問題是一個發展問題,人類在發展中,特別
浙江環保在醫藥界,直行最嚴政策,刑拘400人,浙江關閉1800多。 化學原料藥,必然大漲!! 藥企要么投入巨資,要么死去?! 下一個是植提行業? 昨日,央視經濟半小時曝出讓醫藥界為之震動的消息:臺州作為全國最大原料藥產地,廢氣廢水污染環境,近年來臺州打出組合拳治污:1,將2000多家化學
12月13日,濟南市濼源大街,一處建筑工地在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中暫停所有施工作業。 因持續出現重度至嚴重污染天氣,濟南市自當日零時起執行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措施,暫停所有建筑(室外作業)、道路、拆遷工地施工作業。據悉,這是濟南市今年首個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12月15日,
有“史上最嚴”之稱的新環保法實施已將近一年,記者日前在山西、安徽、天津等地調研發現,有些地方環保部門用按日計罰等新手段硬措施查處了一批污染企業,但也有環保部門覺得受到的“夾板氣”更多了,在公眾高要求與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硬任務之間的空間更促狹。與此同時,關乎新環保法“落地”的信息公開,
摘要: 在對中國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發展歷程進行回顧與總結的基礎上,分析不同階段排放標準或要求對中國燃煤電廠大氣污染控制技術發展的推動作用及其產生的環境效果,特別是超低排放。目前中國火電行業大氣污染物控制處于超低排放階段,燃煤電廠大氣污染防治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煙塵、SO2、 NOx
一張來自山東德州中級人民法院的受理通知書,引起不小的轟動。 由于長期超標排污,德州晶華集團振華有限公司被中華環保聯合會提起了公益訴訟,索賠2820萬元。3月24日,德州中院決定受理此案。這是自新環保法正式實施以來,第一起針對大氣污染行為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而在剛剛閉幕的兩會上,李克強總理也強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已于元旦起實施。如何讓“史上最嚴”環保法施展出“史上最強”的執行力?8日,環保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詳解配套新環保法的多道部令,用可操作性強的細則,保障法律落地。 新年伊始,廣州市環境執法部門突擊檢查了兩家嚴重環境違法企業。檢查發現,一家無牌無證廢礦物油加工廠可能存在3處違法排污
“史上最嚴”環保法明年起實施,環境違法將按日計罰不設上限 明年起將實施“史上最嚴”環保法。12月17日,記者從四川省環保廳獲悉,即將實施的新環保法,明確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聯防聯控制度等內容。據四川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環境違法將按日計罰,企業一天不糾正,處罰就不設上限。”
解說: 京津冀下降25%,長三角下降20%,珠三角下降15%,北京細顆粒物年均濃度60微克。 還有一個多月時間,大氣十條規定的目標能完成嗎?據預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秋冬季氣象條件整體不利,大氣污染物擴散能力較差,進一步增大了實現任務目標的難度。 全面升級的環保督查,大規模推行的煤
法律的這些規定無疑賦予了環保監管部門更大的權力,但是,得到了法律授權后,環保部門能否將這些權力行使好,把法律的規定執行到位,對環保部門來說是一場考驗 新環保法1月1日已經開始實施,說到這部法律,“史上最嚴”這個前綴語似乎是少不了的。事實上,由于新法實施時間不過幾天,還無法看到“史上最嚴”的
“我今年是第五次做新聞發布會了,如果是外媒問,第一個估計就是問軍費;如果是中國境內的媒體,我的必答題就是環境。”去年3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傅瑩如是說。今年,雖然傅瑩已不再是大會發言人,但“環保問”依舊是兩會的熱點,新的發言人張業遂也再一次回應了公眾的關切。從六年來
繼“APEC藍”、“兩會藍”之后,6月以來,北京連續多日出現藍天白云,朋友圈再一次被“北京藍”刷屏,曬藍天、評藍天,轉發,點贊…… “今年上半年,空氣質量的改善是有目共睹的。”環保部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三大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實現了大幅下降。其中,京津冀同比下降22%,長三角下
“讓此次冬奧會落戶北京與張家口。留住‘奧林匹克藍’,我們充滿期待。”不久前,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呂新華說。話語猶在耳畔,行動業已開始。 3月20日,國華北京熱電廠宣告關停,北京東長安街沿線一根高聳200多米的煙囪不再冒出白色蒸氣。不久前,京能石景山熱電廠燃煤機組關停,天津陳塘莊熱電廠燃煤機組關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將于2015年1月1日起執行。由于新《環保法》增加了按日計罰、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條款,加大了處罰力度,被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這也意味著,從2015年開始,企業將面臨著一個更嚴格的環保執法環境。 在中國環境記協舉辦的“中國上市企業落實新修訂《環保法》座談會”上,環境保
1月1日,史上最嚴環保法正式施行。與新法相配套,環保部出臺的環保主管部門實施按日計罰處罰辦法,實施查封、扣押辦法,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等四個規章,也于近期實施。 對違法排污“零容忍”,嚴懲不法企業的“組合拳”相繼打出。其中,按日計罰對企業影響很大,受到社
央視截圖 4月12日消息稱,近期,環保部聯系河北省政府,就“華北之肺”白洋淀的污染問題,已經約談保定市政府,要求對白洋淀淀區開展污染整治,確保今年6月底前全面整改到位,限期通過驗收。 同時,對辛集市、邯鄲武安市、滄州滄縣等多個長期存在環境問題的地方,河北省環保廳也約談了當地政
圖片來源于網絡1、大氣治理行業發展現狀 自 2012 年底全國大范圍爆發霧霾開始,國家對大氣污染的治理步伐加快,一系列政策規劃密集出臺,監管趨嚴、標準提升、社會參與、依效果付費成為2016 年環保產業的“新常態”,大氣治理產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 (1)主要政策背景 2013 年 9
距離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表決通過已經過去了數天,但社會公眾對這部新法的關注度持續增加。“按日罰款上不封頂”、環境公益訴訟、大氣污染治理,不少新內容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但是,人們對新環保法的很多規定乃至實施時間仍有諸多疑問。對此,記者采訪了立法機關相關負責人及部分專家學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公眾日益增長的環境需求和環境公共產品供給不足,已成為社會的基本矛盾之一。實施新環保法,加緊制度創新,推動綠色轉型是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環保工作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首先要嚴格遵守各項法律和規章。 4月10日,新《環保法》實施100天之際,在中國環境
“過去環保不守法是常態,現在要把這個反過來,讓守法成為常態。”“北京APEC會議期間,PM2.5濃度下降55%,這說明若全國上下下定決心,告別霧霾是有可能的。”“當資源環境約束迫在眉睫,如何留住更多‘APEC藍’?”……關于生態建設的話題始終是社會關注熱點—— 加快完善頂層設計 當前霧霾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明年1月1日就要正式實施了,排污企業要抓緊準備。不要等到環保局的人查上門,說自己不知道。”11月18日,在中國環境記協舉辦的落實新環保法座談會上,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處罰處副調研員李錚說。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環境保護法》修訂
3月16日,山東省環保廳召開新聞通報會,省環保廳副廳長管言明在會上公布了“2017年度山東環保十大事件”。 這十大事件,涵蓋了污染防治、環境應急、環保督察、體制改革等方面,是全省環境保護工作砥礪奮進、不斷進取,人民群眾的環境獲得感不斷增強的集中體現。 管言明告訴記者:“目前環境質量改善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 2017年,大氣、水、土三大十條中,大氣十條首先迎來階段性考核,以“藍天保衛戰”為首的環保戰役全面升級。在大氣十條考核壓力之下,京津冀及周邊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的大氣污染減排目標也在不斷加碼。但
近段時間,藥廠污染丑聞不斷。中央電視臺繼2014年底曝光山東“魯抗醫藥”大量偷排抗生素污水后,近日再次曝出河南省南陽市的制藥企業偷排問題,嚴重污染甚至達到了逼跑孕婦,地下水燒開變“面糊”的惡劣狀況。為了躲避污染,當地居民紛紛關門閉戶。 事件曝光后,當地政府組織調查組開展調查。結果顯示,涉事藥企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