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東環保十大事件
3月16日,山東省環保廳召開新聞通報會,省環保廳副廳長管言明在會上公布了“2017年度山東環保十大事件”。 這十大事件,涵蓋了污染防治、環境應急、環保督察、體制改革等方面,是全省環境保護工作砥礪奮進、不斷進取,人民群眾的環境獲得感不斷增強的集中體現。 管言明告訴記者:“目前環境質量改善只是取得了初步成效,距離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較大差距。在省委、省政府推進綠色發展的堅定行動中,只要持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齊心協力往前走,美麗山東的目標一定會漸行漸近,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一定會加快形成,人民群眾一定能夠享受到更多的藍天白云、綠水青山。” 1省委書記劉家義到省環保廳調研 2017年7月8日上午,山東省省委書記劉家義到省環保廳調研,并召開環保工作座談會,確定開展環境突出問題綜合整治工作,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陪同調研。 上午9時,劉家義在省環保廳,先后考察了“治、用、保”小流域綜合治理示范工程、省......閱讀全文
解讀《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
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日益加重。一般而言,有3種模式來應對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環境問題。 第一種模式主要是以民法、刑法的適用為主,這種應對機制以司法權的行使為主導,通過民事賠償或者追究刑事責任等方式救濟受害人、懲罰污染者。但是傳統的民法和刑法手段往往偏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出臺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全文如下。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嚴格實行賠償制度。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即將亮相
“今年上半年以來,按照中央的部署,我們搞了一個‘1+6’的改革方案,也是組合拳,包括黨政領導終身追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以及馬上會出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試點方案等。” 近日,在由臺達環境與教育基金會主辦、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承辦的“2015中達環境法論壇”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即將亮相
“今年上半年以來,按照中央的部署,我們搞了一個‘1+6’的改革方案,也是組合拳,包括黨政領導終身追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以及馬上會出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試點方案等。” 近日,在由臺達環境與教育基金會主辦、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承辦的“2015中達環境法論壇”上,一
關于《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的解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速的同時,也引發了日益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排污者造成的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損失得不到賠償,公眾的環境權益和生態系統得不到保護。 制定頒布《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是追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保護生態環境
云南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
云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進一步明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范圍、責任主體、索賠主體、損害賠償問題解決途徑等,形成符合實際的鑒定評估管理和技術體系、資金保障和運行機制。到2020年,初步建立責任明確、途徑暢通、技術規范、保障有
江蘇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
記者獲悉,《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日前正式下發,標志著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全面啟動。 據了解,江蘇省將以建立政策法規體系、完善技術支撐體系、開展典型案例實踐等為重點開展試點工作。通過試點示范、案例實踐,到2017年,初步構建責任明確、
貴州試點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改革
據新華社電 為破解生態環境損害中“企業(個人)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難題,貴州在7個試點省份中第一個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并率先啟動試點工作。 試點期間,貴州省人民政府將作為本行政區域內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權利人,并確定清鎮市、仁懷市、遵義播州區、福泉市、普安縣人
黑龍江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
百年老道外,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較早開發的老城區,滄桑與機遇并存,問題與挑戰并存,曾有著諸多難以破解的環境問題,也曾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諸多有效的生態環境治理方法,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哈市道外生態環境局有效破解了一系列環境和經濟協調發展中面臨的矛盾,其中,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便是該局在構建完
改革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破解企業污染、政府買單困局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為什么要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誰可以提出損害賠償?環保部有關負責人17日就相關問題接受了記者采訪。 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困局 今年初,貴州
“最嚴”生態保護制度:環境有價,損害必須擔責
經過7省市兩年的試點,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于2018年1月1日起,進入全國試行的新階段。1月9日,環保部召開相關會議,就貫徹落實這項制度作出明確規定。圖片來源于網絡 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最基本的兩個需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明年起全國試行
今日受權播發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方案提出,從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一方案的出臺,標志著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已從先行試點進入全國試行的階段。通過全國試行,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和修復的效率,將
海南出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記者從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海南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于近日印發,明確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范圍、責任主體、索賠主體和損害賠償解決途徑等。 根據方案,海南把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作為加快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將重點按照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原則,體現環境資源生態功能
環保部解讀《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圖片來源于網絡 為什么要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誰可以提出損害賠償?環保部有關負責人17日就相關問題接受了記者采訪。 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困局
改革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強化企業污染損害賠償責任
2015年11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試點方案》,2016年8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在部分省份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的報告》。會議同意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擬分三階段,2020年底將全面總結
經過兩年努力,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完成了試點階段各項任務,自2018年1月1日起,正式邁入了全國試行的新階段。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全國試行將為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不合理局面、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提供堅實制度保障。 試點成果豐碩 黨中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試行-政府履行環境保護職責
通過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修復受損的生態環境,保護和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也是政府履行環境保護職責的需要。圖片來源于網絡 下一步環保部將明確改革任務、時限,配備專門隊伍,以案例實踐為抓手,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日前正式公布。此項改革從先行試點進
損害擔責精準對癥環保困局-環境污染治理更進一步
近日,新華社受權播發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作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改革方案的推出,旨在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困難局面,初步構建責任明確、途徑暢通、技術規范、保障有力、賠償到位、修復有效的環境治理格局。
我國將逐步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日前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根據《方案》,2015年至2017年,選擇部分省份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從2018年開始,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到2020年,力爭在全國范圍內初步構建責任明確、途徑暢通、技術規范
黃潤秋:加快推進生態損害賠償制度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日前在湖南省督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和生態保護紅線兩項改革開展情況。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自然生態保護司、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相關負責人等參加。 6月5日下午,黃潤秋一行前往郴州市,現場察看了該市北湖區云南錫業郴州礦冶有限公司屋場坪錫礦2015年“11·16”尾礦庫水毀事件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今年起在全國范圍內試行
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指出,改革開放以來四十年的不斷發展與積累,為解決當前的環境問題提供了更好的、更充裕的物質、技術和人才基礎。今年要深化環保領域改革,推進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的確,損害生態環境是要付出代價的。過去由于沒有條
人民日報: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明確明年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將在全國試行,標志著這項制度改革已從先行試點進入全國試行的新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
明確污染責任者“痛感”-生態環境賠償制領航新征程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明確明年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將在全國試行。自此,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最直接實現的是“誰污染誰買單”,當生態環境受到損害時也能像私有財產受損一樣向損害制造者索賠,這樣受損的生態環境就能得到及時修復。 圖片來源于網絡
我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額超90億元
本報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張蕾)“‘十三五’以來,截至2021年11月,全國各地共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7600余件,涉及賠償金額超過90億元。各地以案例實踐為重要抓手,推動有效修復了一批受損的生態環境,包括土壤、地下水、耕地、林地、草地、礦區和草原。例如,社會高度關注的祁連山青海境內木里煤礦生
北京市發布改革方案-損害生態環境要“應賠盡賠”
6月28日,北京市正式印發《北京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自2018年起,在全市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對違反法律法規、造成生態損害的,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調查、鑒定評估、賠償磋商和損害修復等工作;力爭到2020年初步構建責任明確、途徑暢通、技術規范、保
環境有價,污染有責—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印發,進一步強調了“污染擔責”的原則。業界分析,這只是建立和完善相關離制度體系的第一步,下一步還須從探索公眾參與的途徑與機制,完善跨區域賠償管理方法,明確損害認定和賠償責任的評估標準與方法等方面完善。圖拍來源于網絡 2017年12月18日,中辦和國辦印發了《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全文如下。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是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用“賠償利劍”保衛綠水青山
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兩個需求正在遭遇污染“威脅”,打擊偷排偷放等違法企業也成為高層嚴控的“目標”。圖片來源于網絡 過去唯GDP論英雄的政績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早已深入人心。 今后,誰損害環境,誰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
山東密集出臺環保改革方案
山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日前召開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山東省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山東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山東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山東省省級及以上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辦法(試行)》等文件。 會議強調,開展環保督察,主要是嚴格落實“黨政同
讓損害生態環境者承擔賠償責任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做出了全面規劃和部署。 為全面深入了解《方案》實施的意義、實施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及其對策,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對《方案》進行詳細解讀。 問: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