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軸子或比此前認為的更“重”

    據英國《自然》雜志日前報道,德國科學家利用超級計算機獲得的新計算結果,讓研究軸子(Axion)的物理學家悲喜交加。新結果表明,軸子如果存在,質量至少為以前認為的10倍多。這一情況如屬實,將是找到軸子的有用線索,但也表明,20年來一直在搜尋軸子“芳蹤”的軸子暗物質實驗(ADMX)可能要空手而歸。 1977年,科學家們提出“軸子”這一假設來解決強核力如何影響物質和反物質而引發的一個悖論,他們認為,軸子可能也是暗物質成分之一。據信暗物質占宇宙總質量的85%,物理學家們一直在尋找組成暗物質的奇異粒子,這些實驗大都集中于尋找所謂的“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s)”,但迄今為止,所有實驗要么空手而歸,要么結論有爭議。有鑒于此,有科學家將搜尋暗物質的目光投向軸子。 軸子暗物質實驗1996年始于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并在2010年移到位于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佛羅里達大學理論物理學家皮埃爾·西基威表示,此前的計算表明,軸子的質......閱讀全文

    再次落空-暗物質新實驗未發現軸子證據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物理學家正在開展一項新實驗,希望能探測到假想中的暗物質粒子——軸子(axion)的“蛛絲馬跡”,但首輪觀測結果未發現質量介于0.31—8.3納米電子伏特范圍內的軸子的跡象。這意味著這一質量范圍內的軸子要么不存在,要么對電和磁的影響比以前認為的要小。  最新實驗首席研

    類軸子粒子或非暗物質備選粒子

      科技日報北京4月26日電 (記者劉霞)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官網消息,該校科學家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費米太空望遠鏡提供的大量觀測記錄進行分析后發現,一種假設的暗物質粒子——“類軸子粒子”或許并非暗物質的備選粒子;或許這種粒子根本就不存在。最新研究朝著揭開暗物質的秘密更近了一步。研究發

    軸子或比此前認為的更“重”

      據英國《自然》雜志日前報道,德國科學家利用超級計算機獲得的新計算結果,讓研究軸子(Axion)的物理學家悲喜交加。新結果表明,軸子如果存在,質量至少為以前認為的10倍多。這一情況如屬實,將是找到軸子的有用線索,但也表明,20年來一直在搜尋軸子“芳蹤”的軸子暗物質實驗(ADMX)可能要空手而歸。 

    軸子或比此前認為的更“重”

      科技日報北京11月6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自然》雜志日前報道,德國科學家利用超級計算機獲得的新計算結果,讓研究軸子(Axion)的物理學家悲喜交加。新結果表明,軸子如果存在,質量至少為以前認為的10倍多。這一情況如屬實,將是找到軸子的有用線索,但也表明,20年來一直在搜尋軸子“芳蹤”的軸子暗

    紫金山天文臺搜尋類軸子方面新進展

      觀測和計算表明,宇宙總質量的85%和總能量密度的26%由暗物質提供。但對于暗物質究竟是什么,人們還幾乎一無所知。軸子(Axion)和類軸子是一類重要的暗物質粒子候選者,它們都可以通過普里馬科夫過程與光子在電磁場中相互轉化。借助這一特性,天文學家可以通過尋找銀河系內伽馬射線源能譜中因光子在銀河系磁

    PandaXII合作組發表軸子探測最新結果

       11月21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由該校牽頭的PandaX-II暗物質探測國際合作組在軸子(axion)探測方面的最新實驗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同一期的《快報》也發表了PandaX-II 54噸天的WIMP暗物質探測結果)。實驗未發現軸子的蹤跡,從而進一步壓縮了軸子所可能存在

    一個假想粒子的“尋寶游戲”

      暗能量與暗物質被稱為“21世紀初物理學天空的兩朵烏云”,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高宇和暨南大學理工學院教授楊嶠立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不約而同地指出,經過多年探索,物理學家開始意識到,被稱為軸子的假想粒子,不僅可解釋暗物質和強作用的基本對稱性問題,還可解釋暗能量甚至正反物質不平衡之

    理論物理所等研究團隊在軸子探測研究中獲進展

      隨著希格斯粒子的發現,標準模型已被各種實驗證實。標準模型是物理學杰出的成就之一,但它仍有一些問題,如暗物質和強CP問題等。故標準模型不可能是粒子物理的終極理論。Peccei-Quinn(PQ)機制自然解釋了強CP問題,并預言了軸子。軸子是暗物質候選者,如果質量約為50 μeV,其剩余豐度與目前觀

    30年未果-科學家質疑-暗物質探尋越走越黑

      圖片來源:Matt Kapust   自從天文學家發現宇宙中大部分物質都是無形的,他們就試圖找出這些模糊的東西可能是什么。不過三十年日益復雜的搜尋仍未發現暗物質的跡象,導致科學家開始質疑關于這種難以捉摸的物質的一些基本觀點。   去年10月,尋找暗物質主要候選組成粒子(理論粒子WIMP)證據

    類軸子粒子或非暗物質備選粒子研究理論和實踐意義重大

      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官網消息,該校科學家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費米太空望遠鏡提供的大量觀測記錄進行分析后發現,一種假設的暗物質粒子——“類軸子粒子”或許并非暗物質的備選粒子;或許這種粒子根本就不存在。最新研究朝著揭開暗物質的秘密更近了一步。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物理評論快報》雜志上。

    費米望遠鏡以新方式擴大暗物質搜索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下屬費米太空望遠鏡已開始利用全新方法擴大對暗物質的搜索,并進一步限制了暗物質粒子可能的特征。    暗物質在宇宙尺度上影響了宇宙的歷史,但它的尋找過程甚是艱難。對于人類來講,它實在很“暗”:我們根本看不到暗物質發光,也看不到它輻射其他粒

    費米望遠鏡以新方式擴大暗物質搜索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下屬費米太空望遠鏡已開始利用全新方法擴大對暗物質的搜索,并進一步限制了暗物質粒子可能的特征。   暗物質在宇宙尺度上影響了宇宙的歷史,但它的尋找過程甚是艱難。對于人類來講,它實在很“暗”:我們根本看不到暗物質發光,也看不到它輻射其他粒子,

    暗物質或與“現身”80年介子無異-證實將開啟物理學新時代

      目前,讓科學家們備受困擾的一個重大謎團是:占據宇宙物質總量85%的暗物質究竟是“何方神圣”?科學家們提出了各種假設,但都未獲證實。一種新理論認為,暗物質或與一種已知的普通粒子——介子無異。如果這一觀點獲得證實,那么將開啟新的物理學時代。  現在我們看到的天體,要么像太陽一樣發光,要么像月亮一樣反

    中國科大彭新華團隊在量子精密測量技術取得突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彭新華教授、江敏副研究員等在量子精密測量和超越標準模型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利用超靈敏量子精密測量技術實現了超越標準模型的新玻色子直接搜尋,質量大于65μeV的軸子觀測界限提升國際紀錄至少10個數量級。相關研究成果于7月26日以“Limits on Axions

    尋找“隱藏的光子”-歐洲科學家設計新的搜索暗物質實驗

      以前是一個宇宙射線觀測站的原型,現在變身成為科學家用來搜尋暗物質的工具——德國科學家與歐洲其他研究機構合作,準備用一面巨大的球形金屬鏡來尋找“隱藏的光子(hidden photons)”。這些迄今為止尚未被人類看見過的奇異光子是普通光子的表兄弟,科學家認為它們也屬于暗物質。  目標:隱藏的光子 

    盤點未來十年有望改變世界的五大發現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21世紀第二個十年已悄然離開。過去十年,不少革命性突破和發現給人類生活和認知帶來重大變革:希格斯玻色子填補了“標準模型”最后一塊拼圖,深化了人類對物質本質的理解;引力波的出現讓人類擁有了洞悉宇宙奧秘的全新方式;CRISPR則讓人類新添一把對抗疾病的利器,等等。  時代的

    多團隊聯合研究利用視界望遠鏡的偏振觀測探索軸子

      擁有極高空間分辨率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讓人們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黑洞視界附近發出的電磁輻射,輻射環內部的陰影則是目前最直接的黑洞這一理論概念的證據。這次觀測的數據被廣泛應用在進一步驗證廣義相對論和黑洞物理、研究極端條件下的物理過程。同年9月份EHT團隊獲得300萬美元的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穿越24億光年,這群高能光子開啟新物理大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393.shtm ? “拉索”接收到GRB221009A伽馬暴高能粒子的精確能譜示意圖。(“拉索”團隊供圖)制圖:馮曉瑜宇宙“迷霧”并不像之前想象的那么濃密?暗物質粒子軸子有了新發現?一批來

    科學家提出證明“軸子”存在新方法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6月18日報道,尋找新的粒子通常需要很高的能量,因此需要構建大型加速器等設備,其可將粒子加速至接近光速的速度,但也存在著其他創造性的粒子找尋方式:維也納技術大學的科學家就提出了一種方法,能夠證明假想的亞原子粒子——“軸子”的存在。這些軸子能夠在黑洞周圍積

    美國地下暗物質實驗發現暗物質初步線索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英國BBC新聞網消息稱,繼本月初丁肇中團隊公布阿爾法磁譜儀項目首批研究暗物質成果后,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地下暗物質實驗——超級低溫暗物質搜尋計劃(Super-CDMS)日前報告了3個疑似暗物質事例,計算結果表明其是大質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的可能性為99.81%,不

    美國暗物質研究專家:中國走上尋找暗物質的最前沿

    “熊貓計劃”的暗物質探測器  由清華大學主導的中國暗物質實驗合作組近日在美國《物理評論D》上發表最新實驗結果稱,獲得了點電極高純鍺探測器在10吉電子伏特以下能區里最靈敏的暗物質實驗結果,并利用這一技術確定性地排除了美國CoGeNT實驗組幾年前給出的暗物質存在區域。  無獨有偶,由上海交通大學牽頭的“

    韓國計劃到2017年將科研投入比例提高到5%-居世界首位

       對我們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和大膽的計劃。  軸子探測器原型機  在韓國大田市的一座不起眼的建筑中,一項重要實驗已經展現雛形。走廊盡頭,在一個質樸的實驗室里,一臺銅和金制成的實驗設備正在閃閃發光。這是一臺軸子探測器的原型機,或許有一天能解開重要的宇宙之謎。  如果成功,這臺設備有望重寫物

    我國學者成功研制用于搜尋新粒子的單自旋量子傳感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杜江峰院士團隊近期成功研制出用于搜尋 “類軸子粒子”的單電子自旋量子傳感器,將搜尋的力程拓展到亞微米尺度。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日前發表了該成果。圖片來源于網絡  新粒子的發現,可用于填補當前粒子物理學、天體物理和宇宙學等方面的理論缺陷,例如粒子質量等級問題、強CP疑難、

    德國研制出地球上最弱磁場

      地球上磁場最弱的空間 圖片來源:慕尼黑理工大學  “最弱”這個詞很少會讓人歡呼雀躍,但今年夏天在太陽系最弱磁場空間(如圖)中進行的實驗卻讓科學家激動萬分。由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物理學家構建的這個最弱磁場比此前已知的最弱磁場空間“弱”了10倍,使該空間的磁場引力甚至低于星際之間幾乎虛無的引力。  這

    暗物質粒子何時現身-阿爾法磁譜儀出結果

      近日,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籍華人物理學家丁肇中在山東大學演講時,再次為暗物質線索的發現給出了一個時間節點——2024年。他認為,屆時關于暗物質的來源,“應該能有個決定性的結果出來”。  2024年也是國際空間站可能的退役時間。正在國際空間站上尋找暗物質和反物質的,是阿爾法磁譜儀。它也是首個安

    “拉索”發布迄今最亮伽馬射線暴高能輻射精確能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400.shtm11月16日,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以下簡稱“拉索”) 在《科學進展》上,正式發布迄今最亮的伽馬射線暴——GRB 221009A的高能伽馬輻射的精確能譜。“拉索”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

    “暗物質”DNA影響大腦發育

      實驗室小鼠幫助研究人員探尋令人困惑的“暗物質”DNA。圖片來源:Alexander Badyaev/naturepl.com   十多年來,由基因組中的“暗物質”片段(沒有明顯功能的纏繞在一起的DNA長鏈)帶來的謎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如今,一個團隊最終破解了這個謎題。   這個謎題集中在不編

    揭秘基因組“暗物質”

    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基因信息傳遞過程中非編碼RNA的調控作用機制”  在人類遺傳信息傳遞過程中,非編碼RNA不參與編碼蛋白質,占全部RNA的98%,如同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質”,是生命活動調控的“幕后推手”。  2014年起,中國科學家發起重大研究計劃,并于2023年底完成結束評估。  在

    揭秘基因組“暗物質”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832.shtm非編碼核糖核酸(以下簡稱非編碼RNA)在生命活動調控的各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研究非編碼RNA對了解生命調控的本質不可或缺,是當前生命科學研究前沿熱點。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

    神秘X射線信號被發現:或能揭示暗物質組成

      北京時間7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一項星系團研究中,天文學家利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歐洲空間局(ESA)的XMM-牛頓衛星,發現了一個神秘的X射線信號。一個有趣的猜測認為,這些X射線是來自惰性中微子的衰變。惰性中微子被認為是暗物質的候選,不參加除引力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