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主辦、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承辦的“國家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 記者了解到,聯盟理事長單位由中國農科院環發所擔任,首批成員由22家副理事長單位、33家常務理事單位和50家理事單位組成,包括國家級、省級、地市級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和相關企業。當天,理事單位及企業代表120余人參加了大會。會議選取中國農科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李金祥擔任理事會理事長,中國農科院環發所所長張燕卿擔任常務副理事長,副所長董紅敏擔任秘書長。 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在講話中指出,我國農業資源環境日益趨緊,農業廢棄物資源污染和浪費嚴重,國家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創新聯盟的成立,順應了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新要求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新需要,對推動農業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李金祥介紹,聯盟將致力于通過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的蓬勃發展,推動我國種養業綠......閱讀全文
11月15日,由國家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主辦的“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暨稻麥周年綠色豐產技術觀摩會”在江蘇省太倉市召開。 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已經到了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農業發展已經到了必須更加注重合理利用資源、更加注重保護生態環境、更加注重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新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677號 《農藥管理條例》已經2017年2月8日國務院第164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后的《農藥管理條例》公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總理 李克強 2017年3月16日 農藥管理條例 (1997年5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
4月1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農業面源污染現狀總體上不容樂觀,污染種類多、分布廣,各種類型在不同地區差異比較大。農業面源污染再次引起各方高度關注。 農業生產方式和規模發生改變 農業面源污染嚴重主要是由于農業生產的方式、規模發生根本改變造
我國是農業大國,每年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藥數量非常龐大,由于環保意識淡薄、缺乏科學合理回收體系,農藥包裝廢棄物一直是待解難題。業內認為,為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理迫在眉睫。 在農業生產中,農藥是必不可少的一件農資,而使用完之后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如何處理備受關注。多年以來,農藥包裝廢棄
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8月3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其中規定,國務院統一領導全國土壤污染狀況普查。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農業農村、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林業草原等主管部門,每十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普查。據了解
分析百科測試網訊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 新法案將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并且說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是強制性標準,國家將支持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監測等污染防治科學技術研究開發
“我腳下的這塊地從來沒這么軟乎過。前幾年你來看的話,都是硬邦邦的,小車都壓不出轍來。地好了什么都好。這是因為我們把玉米秸稈深翻還田了。”10月中旬,吉林松原玉米豐收在即,在“東北區域玉米秸稈綜合利用經驗交流與現場觀摩會”上,一位當地農民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作為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框架下
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數據表明,我國畜禽養殖業COD(化學需氧量)、總氮、總磷的排放量分別為1268萬噸、106萬噸和16萬噸,分別占全國總排放量的41.9%、21.7%、37.7%,分別占農業源排放量的96%、38%、65%。近年的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數據也顯示,畜禽養殖污染物排放量在全國污染物總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征求《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詳情如下: 根據省人大立法計劃,我廳組織起草了《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辦法(征求意見稿)》(見附件)。為提高立法質量,現公開征求意見,請將修改意見通過
“沼氣行業正處在發展轉型期,有人看好,有人不看好,也的確存在不少問題,但在當前天然氣缺口大和諸多利好政策出臺的形勢下,中國沼氣市場潛力巨大。”日前,清華大學教授、中國沼氣學會秘書長王凱軍在“2019年中國沼氣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德沼氣合作論壇”上作主題演講,為行業發展提振信心。 沼氣,因有助于解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0月31日,安捷倫科技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農科院質標所)“農產品質量安全新技術研發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京舉辦。農科院質標所、安捷倫科技的領導及聯合實驗室的相關工作人員出席了本次活動。活動現場進行了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和合作實驗室揭牌儀
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資源之一,也是人類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工業、城市污染的加劇和農用化學物質種類、數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屬污染日益嚴重,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Hg約1.5萬噸,Cu 340萬噸,Pb 500萬噸,Mn 1500萬噸,Ni 100萬噸。據我國農業部進行的全國污灌區調查,
農業部、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等部委領導,農業對外合作部際聯席會議18家成員單位、水科院、熱科院、農科院等代表,中糧集團、中農發集團、大北農集團、聯想佳沃等企業家共150余人,出席了1月21日中國農科院海外農業研究中心成立儀式。 與會者達成了以下共識:中國農業科學院率先成立海外農業研究中心,為我
1月6日,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發布會,向公眾介紹近日農業部和浙江省政府簽署的關于共建現代生態循環農業試點省合作備忘錄的相關情況。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唐珂表示,大力發展現代生態循環農業,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是保障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產品產地環境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舉
1 前言 生物質包含了全體的動物植物微生物,相比較于傳統的活化石而言有著更好的可再生性,能夠用做資源。在用作資源的過程中需要經過厭氧發酵的過程,文章就此進行分析。 2 厭氧發酵在生物質發酵的應用 厭氧發酵技術是生物質廢棄物實現資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徑之一。生物質厭氧發酵是在厭氧細菌的同化作用下
關于征求《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修訂草案)》修改意見建議的公告 為了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保障人民群眾積極有序參與立法活動,現將《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修訂草案)》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歡迎社會各界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并于2019年1月14日前將修改意見和建議反饋至省人大常
香蕉莖稈廢棄物 香蕉莖稈是麻類天然纖維素,其有很多特性,如強勁、不易伸長、吸水和排水快速、纖維粗且質地硬、初始模量高等。從廢棄的香蕉假莖中可以將纖維素提取出來,而且它也符合未經修飾、無污染、全新、易降解等特征,所以又是環保型纖維素。 近年來,隨著香蕉產業的蓬勃發展,產生了大量的香蕉副產物。每年
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勇
國家發布“土十條”,土壤安全再引關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開會,決定2018首屆全國土壤大會將于7月在北京召開,中國網消息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首屆全國土壤大會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啟動大會上獲悉,由甘肅臨澤縣人民政府、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等20多家企事業單位聯合發起的“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在此
國發〔2016〕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5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系美麗中國
我有一個生態養殖夢:讓百姓能吃上安全肉、用上生物天然氣、施上有機肥、擺脫環境污染,讓農民不再貧困。 我國畜禽養殖業產生的廢棄物年生產量約為38億噸,含有大量的氮、磷等營養元素,如果把所有動物的糞、尿、排泄物充分利用,能夠滿足植物對有機物40%的需求,但綜合利用率不足50%。目前,受土地等諸多因
日前,寧夏銀川印發《銀川市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全文如下: 銀川市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十二屆三次全會和市委十四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9月17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主辦,山東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協辦的農產品中混合污染物風險評估技術研討會在濟南召開。農產品中存在混合污染物而可能產生的聯合風險已受到國際廣泛關注,并已上升為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本次大會
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經國務院同意,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日前聯合印發《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的總體要求、行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對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作出部署。 《行動計劃》指出,要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強化污染治理、
生態文明是繼原始文明、農耕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社會文明形態,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豐富了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內涵,體現了黨堅持綠色 、循環、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決心。
7月中旬,我國不少地區三夏收獲已完成,作為農業廢棄物的秸稈該如何處理成為人們關注的又一焦點。 秸稈作為農業廢棄物,是農業生產的“另一半”,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用則利、棄則害。開展秸稈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的重大任務和舉措。 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秸稈理
關于對“十二五”農村領域科技計劃2014年預備項目評審結果公示的通知 “十二五”農村領域科技計劃2014年預備項目評審已結束,現將評審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13年8月26日-9月1日,共7天。 如對公示結果有疑問,請于公示期間以信函或傳真的方式署真實姓名向我單位反
12月5日,全國農業資源環境與能源生態工作會暨2016年中國農業發展論壇在江蘇南京召開。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強調,“十三五”時期農業資源環境與能源生態工作要以“一控兩減三基本”為主要目標,以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村能源轉型升級、農業環境治理與保護為重點,強化頂層設計、推動種養循環,強化科技支撐、
2019年6月。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25日初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作草案說明時介紹,現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是1995年制定的,2004年進行了第一次修訂,2013年、2015年、2016年分別對特定條款進行了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