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能幫人類更有效的抗擊癌癥嗎?
美國科學家計劃利用人工智能對抗癌癥。 作為美國“抗癌登月計劃”、精密醫學計劃、美國國家戰略計算計劃三項國家性計劃的結晶之一,美國能源部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下屬的國家癌癥研究所合作,發起“先進癌癥計算解決方案的聯合設計(Joint Design of Advanced Computing Solutions for Cancer,JDACS4C)”。作為負責人之一,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計算、環境與生命實驗室副主任Rick Stevens透露,聯合設計的首個試點項目成果將在2017年的第二季度公開。 該項目于2016年6月正式宣布啟動,并在8月到位了第一筆資金。“抗癌登月計劃”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16年1月宣布的一項科研戰略目標,旨在加快癌癥研究,總預算近10億美元。 之所以稱為聯合設計,是因為該項目將攻克三個基于計算機深度學習的抗癌難題: 1.RAS分子項目。從分子層面上,了解RAS/RAF通路的蛋白質相互作用。RAS......閱讀全文
抗排斥藥物和免疫療法可以治療癌癥
在標準的抗排斥藥物中加入免疫療法,可能會改變數千名無法治愈的癌癥患者的生活,因為新的研究表明,它可以降低這種器官排斥的風險,并消除四分之一的患者的癌癥。?由皇家阿德萊德醫院和南澳大利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這項世界上首次研究表明,移植抗排斥藥物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雙重組合不僅將器官排異率降低到12%(
《臨床癌癥研究》:抗艾藥物可抑制癌細胞
這是醫學界又一個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美好故事 ?這是醫學界又一個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美好故事。第一個批準上市的艾滋病(AIDS)治療藥物最初是以癌癥治療為目標來研制的,而今天,科學家們正在將一個已獲批準的艾滋病病毒(HIV)藥物作為抗癌藥物進行人體臨床試驗。?據最新出版的美國
J-Clin-Invest:抗炎療法有望預防癌癥轉移!
近日,一組科學家發現在手術前服用一種叫做ketorolac的抗炎藥物可以促進癌癥轉移的動物模型的長期生存。此外,所謂的術前療法也可以觸發免疫系統來消除轉移性細胞。研究還表明,用抗炎藥物輔助化療可以釋放抗腫瘤免疫力,這一發現發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TIL療法:抗實體瘤“黑馬-”-為攻克多種癌癥“加速”
回顧全球藥物研發歷史,有著明顯的時代印記:上世紀50-60年代是“抗生素”;上世紀80-90年代是“慢病藥”;而進入21世紀以來,“抗癌藥”逐漸走向舞臺中央。 今年6月22日,中國首款CAR-T細胞治療產品獲批上市,這也是中國首款獲批上市的細胞藥物。但是CAR-T細胞治療產品在應用上卻有一定的
Science子刊:抗RAS突變癌癥聯合治療效果
RAS基因突變與90%以上的胰腺癌、50%的大腸癌、30%的肺癌、以及其他類型的癌癥都有關系。雪上加霜的是,這些癌癥對傳統治療抗性更強、預后更差。 “沒有什么比靶向致癌基因RAS驅動的癌癥靶向治療更有需求,因為它是最普遍的治療癌癥突變的潛在靶點,”系統生物學主席Gordon Mills博士說。
抗組胺藥物可改善癌癥患者免疫治療效果
自10年前第一批檢查點抑制劑藥物被用于治療癌癥以來,研究人員一直致力于使它們更有效。11月25日,刊登于《癌癥細胞》的一份研究報告稱,非處方類第二代抗組胺藥似乎可以改善不同類型癌癥的患者接受抗PD -1/PD-L1(抗腫瘤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結果。“我們相信,如果在前臨床研究中得到驗證,該發現可
抗瘧疾藥物氯奎寧或可有效抑制癌癥的侵襲轉移
近日,來自法蘭德斯大學聯辦生物技術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在對實驗動物進行研究時發現,抗瘧疾藥物氯奎寧或具有明顯的抗癌效應,截至目前,研究者們推測氯喹可以增加癌細胞對化療的敏感性。研究者表示,氯奎寧同樣可以使得腫瘤組織的異常血管正常化,結果從一方面來講會增加癌細胞的屏障功能,進而阻斷癌細胞的擴散和轉移;
eLife驚人發現:抗瘧藥物治愈了26歲的癌癥患者
生物通報道:“當我21歲時,他們在我的大腦中發現了一個腫塊,我很快進行了切除手術,但是切片結果顯示這是陽性的,”現年26歲的Lisa Rosendahl說,她患上了轉移性膠質母細胞瘤,這是大腦很常見的原發性惡性腫瘤,預后很差。為了治療這一疾病,Lisa嘗試了很多種方法,癌癥出現了化療抗性,她的醫
科學家測試新抗黑色素瘤癌癥疫苗
研究人員證明,將一種名為Diprovocim的分子添加到疫苗中可以將抗癌細胞吸引到腫瘤部位。他們在患有黑色素瘤的小鼠身上的實驗表明,這些加了Diprovocim的疫苗能在單獨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提高康復的機會。與德州大學西南分校諾貝爾獎得主Bruce Beutler一起領導該項研究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Celgene與OncoMed簽署協議開發6種抗癌癥干細胞產品
新基(Celgene)和OncoMed制藥12月2日聯合宣布,雙方已達成了一項高達33億美元的協議,共同開發和商業化OncoMed生物制劑研發管線中的6種抗-癌癥干細胞(cancer stem cell,CSC)候選產品,包括單抗藥demcizumab(OMP-21M8,Anti-DLL4)
科學家測試新抗黑色素瘤癌癥疫苗
研究人員證明,將一種名為Diprovocim的分子添加到疫苗中可以將抗癌細胞吸引到腫瘤部位。他們在患有黑色素瘤的小鼠身上的實驗表明,這些加了Diprovocim的疫苗能在單獨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提高康復的機會。 與德州大學西南分校諾貝爾獎得主Bruce Beutler一起領導該項研究的斯克里普
Cancer-Letters:抗瘧藥物氯奎寧或能讓癌癥療法變得更有效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ancer Letter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威爾康乃爾醫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如果聯合使用的話,一種現有的瘧疾藥物或能改善谷氨酰胺酶抑制劑抗癌療法的作用效果。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癌細胞的代謝過程進行了深入分析,結果發現,FDA批準的一種名為氯
Cell-Metab:-中性粒細胞抗鐵死亡作用,促進乳腺癌癥轉移
轉移是癌癥死亡和發病的主要原因。免疫檢查點阻斷(ICB)藥物atezolizumab和pembrolizumab聯合化療已被批準用于治療PD-L1+轉移性三陰乳腺癌(TNBC)患者。然而,免疫療法耐藥性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許多臨床前研究支持TIN的促腫瘤和促轉移功能,而TIN的抗腫瘤活性通
抗A、抗B抗體
和一切抗體一樣,血型抗體也是免疫球蛋白,天然抗體主要是IGM,免疫體主要是IGG。但這種區分界限也不十分明確,事實上人的IGM和IGG血型抗體往往同時存在。抗A和抗B可以完全是IGM,也可以是IGN與IGG,甚至是IGM、G、a 混合。總體而言,抗A與抗B主要是IGM,而O型血清中是以IGG為主
癌癥治療新曙光:癌癥建模
現在科學家們將患者的腫瘤細胞接種到小鼠體內,進而建立腫瘤模型,以用于分析和開展藥物測試。目前研究人員已鑒定了一系列小兒實體腫瘤模型,同時相關數據的允許免費獲取。 罕見癌癥的研究面臨著兩方面的挑戰:可用的腫瘤樣本少;缺乏相應的小鼠模型。最近科學家們非常成功地開發了將人類腫瘤細胞高效移植到免疫缺陷
Nature癌癥綜述:復制應激與癌癥
基因組的穩定性直接關聯到細胞是否發生癌變,而在這其中,DNA復制是最容易發生變化的過程,也是最容易致癌的過程。任何導致DNA損傷高水平發生的條件也都會引發復制應激(replication stress),這是基因組不穩定的來源之一,也是癌變前細胞和癌變細胞的一大標志。 來自西班牙塞維利亞大學的
一抗、二抗如何保存
工作液根據需要稀釋在5%奶粉里,再加入少量疊氮化鈉(大約0.01% w/v),4度保存。Alisa_lin(站內聯系TA)分裝,-20度保存。不要反復凍融,沒有用過粉末的二抗,按說明書唄石頭2011(站內聯系TA)液體的一抗沒加甘油的話盡量不要放在負二十,因為用的時候反復凍融不好。粉末狀的二抗負二十
癌癥檢測
什么是腫瘤標志物 腫瘤標志物是由腫瘤細胞產生的,存在于細胞.組織或體液中,能用化學或免疫方法定量、證明癌腫存在(或在某一臟器存在)、可以監測腫瘤治療和預后的物質。有的腫瘤標志物在正常人體內不存在,罹忠癌癥后才會出現,有的則是罹患癌癥后水平會顯著高于正常人,因此,腫瘤標志物檢查可以檢測到早期癌癥的蹤
胡全銀團隊通過招募抗PD1偶聯血小板-增強癌癥免疫治療
基于免疫檢查點阻斷劑的免疫治療通過阻斷免疫細胞上檢查點受體及其在腫瘤細胞上配體的相互作用,恢復T細胞的功能以根除腫瘤,顯示出巨大的治療潛力。盡管抗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抗體(aPD-1)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抗腫瘤效果,其臨床應用受到免疫響應率不足及各種免疫相關不良事件的限制。 全身途徑給藥的抗體在
關于抗A、抗B和抗AB標準血清標準的介紹
準血清均采自健康人,并應符合下述條件: ①特異性:只能與相應的紅細胞抗原發生凝集,無非特異性凝集。 ②效價:我國標準抗A和抗B血清效價均在1:128以上。 ③親和力:我國標準要求抗A對A1、A2及A2B發生反應開始出現凝集的時間分別是15s、30s和45s;抗B對B型紅細胞開始出現凝集的時
一抗/二抗該選誰?
??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面臨做選擇這樣的一個難題,其實做選擇本身并不是多么困難的事情,關鍵在于您是否了解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就好比我們的實驗者在選擇產品的品牌、質量、規格等,根據這些信息再去做相關的判斷。比如zui簡單的一個例子,不少的伙伴都對一抗、二抗的選擇方面甚是苦惱,那如何選擇呢,技術教
一抗二抗的制備方法
方法一 用于檢測未知抗原的雙抗體夾心法: 包被:用0.05M PH9.6 碳酸鹽包被緩沖液將抗體稀釋至蛋白質含量為1~10μg/ml。在每個聚苯乙烯板的反應孔中加0.1ml,4℃過夜。次日,棄去孔內溶液,用洗滌緩沖液洗3次,每次3分鐘。(簡稱洗滌,下同)。 5%脫脂乳(SMP)或者BSA 37℃(或
一抗二抗的制備方法
方法一 用于檢測未知抗原的雙抗體夾心法: 包被:用0.05M PH9.6 碳酸鹽包被緩沖液將抗體稀釋至蛋白質含量為1~10μg/ml。在每個聚苯乙烯板的反應孔中加0.1ml,4℃過夜。次日,棄去孔內溶液,用洗滌緩沖液洗3次,每次3分鐘。(簡稱洗滌,下同)。 5%脫脂乳(SMP)或者BSA 37℃(或
怎樣稀釋一抗和二抗
一抗的確比二抗貴,我們實驗室1:500~1:1000稀釋一抗體都可以,雜交袋盡量小,一抗稀釋液其實只要能覆蓋完整個條帶的用量就可以
抗激素
一、定義:激素的抗體。當被拮抗的激素存在時,抗激素才能表現出拮抗作用。二、來源:1.含氮激素:注射給異種動物而產生,連續注射激素作用減弱或者失效。2.類固醇類和脂肪酸激素:連接蛋白載體后注射動物才能產生。三、作用:1.純化激素2.免疫分析3.激素分泌細胞定位4.提高動物繁殖力
癌癥患者身心壓力大將加快癌癥擴散
英媒稱,新研究發現,癌癥患者的身心壓力與癌癥擴散速度存在驚人關聯——壓力大導致癌癥的擴散速度加快5倍。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這項研究揭示,這一關聯可能讓人體變成一條令癌癥四處擴散的“高速公路”。 澳大利亞莫納什藥物科學研究所的腫瘤生物學家埃麗卡·斯隆博士對《每日郵報》澳大利亞版記者說:
Nature癌癥綜述:如何用CRISPR進行癌癥研究
CRISPR/Cas9系統可以很容易地改寫多種生物的基因組,這一技術很快如風暴一般席卷了整個基因組工程領域。可想而知,以CRISPR/Cas9為基礎的各種應用也將為癌癥遺傳學領域帶來一場變革。麻省理工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Tyler Jacks就是這方面的先行者,他去年連發兩篇Nature文
《Science》重磅!“癌癥疫苗”可使小鼠癌癥全部消退!
我們體內的免疫細胞具有消除腫瘤的作用,但在面對癌細胞是,它需要一個催化劑或一種刺激才能完成這項使命。 而當前的免疫療法主要通過刺激整個身體的免疫系統來促使免疫細胞消滅腫瘤;靶向治療通常針對限制腫瘤細胞活性的免疫細胞。大熱的CAR-T細胞治療則需要將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提取至體外,經過處理后再回輸
當AI遇到癌癥療法-“癌癥=感冒”不是夢
1、AI多方面改善腫瘤療法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方法有潛力影響癌癥療法的多個方面,包括藥物的發現、臨床開發,以及最終的臨床應用(圖表1)。目前,這些過程既昂貴又耗時漫長(平均約20億美元,10年),而且因為常規有限樣本隨機對照試驗的局限性,對更廣泛
Nature癌癥綜述:癌癥中的黏連蛋白
大量的癌癥基因組測序項目,每天都在發現可能與腫瘤形成有關的新基因。黏連蛋白(cohesin)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cohesin是一種圍繞DNA的環狀蛋白復合體,控制著細胞的分裂。就在幾個月前,人們通過測序數以千計的腫瘤樣本發現,STAG2是一些癌癥中(例如膀胱癌和黑色素瘤)突變最為頻繁的基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