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名校聯盟23所大學曝學術造假丑聞
英國媒體揭發,由牛津、劍橋、伯明翰等24所名校組成的“羅素大學聯盟”中,23所大學在2011年至去年間隱瞞至少300起涉及論文抄襲、捏造及數據有欠準確的情況。 為求爭取研究經費,不少大學教授都要不停向學術期刊投稿。英國媒體稱,“羅素大學聯盟”當中23所大學在2011年至去年間,隱瞞至少300起涉及論文抄襲、捏造及數據有欠準確的情況,當中逾30篇論文被撤回。 遭撤回的論文大多曾被認為“突破性醫學發現”,其中近年最具爭議的是倫敦大學涉嫌行為不當的問題。 該校伯貝克學院院長拉奇曼的多篇科學論文遭到校方調查,最終有兩篇需要撤回,另外6篇經修改后獲得刊登。 拉奇曼的論文問題漏洞百出,其同事曾就當中超過50篇提出疑問,包括未獲得許可便擅自在論文加入他人的數字及圖像。今年1月,倫敦大學計劃再對拉奇曼展開新一輪調查。 除倫敦大學外,一篇刊于《科學》期刊、講述使用免疫系統對抗癌癥的“突破性”論文,去年12月在倫敦帝國學院調查后,同樣......閱讀全文
學術偵探挖出多篇論文造假,中國作者是最大買家
“論文工廠”的冰山到底有多大?自2020年起追蹤以來,著名學術“偵探”Elisabeth Bik團隊至今已經發現了16個“論文工廠”及其生產的2000多篇論文,絕大多數含有中國作者,這些“學術垃圾”被貼在同行評議網站Pubpeer上。被舉報后,部分期刊會選擇撤稿。暨南大學學報副主編王景周對526篇撤
-院士的“學術造假”風波引發海南海藥人工耳蝸“混戰”
上海力聲特人工耳蝸銷量不佳 2009年海南海藥增資上海力聲特,涉足人工耳蝸項目 2010年8月17日海南海藥公告定增預案,擬募資11.4億元,其中1.67億元增資上海力聲特,擴建人工耳蝸產能,并取得力聲特51%股權 2012年上海力聲特的人工耳蝸產品上市,但銷量并不理想,當年銷
盤點各國學術打假:-讓造假者無所遁形
學術貴在創新。為名為利去抄襲、篡改論文,是對科學的背叛,也是研究者對存在價值的自我否定和毀壞,為人所不齒。解決屢禁不止的論文造假問題,不僅要靠嚴厲的事后懲治讓造假者名譽掃地,更要從根本上在全社會確立正確的學術衡量標準,根除造假滋生的溫床,給創新者提供更廣闊發展空間。 美國:讓抄襲者無所遁形
海大博導回應“學術造假”舉報-寫4點書面澄清
背景新聞:海南大學一博導被舉報學術造假 王鳳陽,年僅38歲的大學教授、博導、學科帶頭人,剛被任命為海南大學農學院副院長,就被卷入“學術造假”的漩渦。昨天中午,他把記者迎進自家客廳,以個人身份,很謹慎、很禮貌地面對媒體回應關于“學術造假”的舉報。 ? 面對媒體回應舉報 從簡歷上
專家建議立法懲處學術造假-是否用“重典”應慎重
從上海交通大學“漢芯造假門”到西安交通大學李連生學術造假騙取國家級大獎,學術造假愈演愈烈,懲治學術造假,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議話題。“加大懲戒力度,用‘重典’治理學術造假,以儆效尤”,是很多兩會代表、委員的期盼。 近日,《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條例》經修改后正式實施。作為首部地方科協
中國科學報:如何破解學術生態污染怪圈
劉堯劉堯 如果沒有學術啄木鳥機構依據法規介入學術生態治理,要恢復學術生態平衡,終究難以見到實效。結果可能是,一個造假者倒下,還可能有無數個造假者野蠻生長。 廈門大學教授傅瑾因偽造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文憑被辭退,北京化工大學教授陸駿履歷造假被開除……近年來,隨著新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的
第三方機構摻和學術鑒定-數據造假更隱蔽
????? “我沒想到《PLOS ONE》也會這么做。”5月22日,第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科學道德建設論壇會后,對外經貿大學科研處一位工作人員前來與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昌增益交流,兩位不約而同地感嘆。 這兩位的“沒想到”源于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吳常信院士透露的一位投稿給《PLOS O
懲治學術造假,打1只“老虎”勝過拍100只“蒼蠅”
李真真走上講臺,一開始就講起了去年4月21日的撤稿事件。施普林格出版集團宣布,因涉嫌同行評審造假,撤銷《腫瘤生物學》發表的107篇論文。論文作者全部來自中國。“這次撤稿創下了多項紀錄:國外學術期刊單次撤稿量最多,單個期刊撤稿總量最多,中國學者遭集體撤稿總量最多。” 李真真是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
2016年的科學爭議事件:學術造假、CRISPRZL、三親嬰兒...
2016年,生命科學領域獲得了多項突破。前幾日,Nature和Science網站相繼評出了2016年產生重大影響的科學事件,其中包括CRISPR人體臨床試驗、孔納米測序、寨卡病毒、三親嬰兒、殺死老細胞永葆青春、計算機設計人工蛋白以及實驗室制造小鼠卵子。 2016年,生命科學領域也發生了一些受到
學術造假論文撤稿10年后,仍在被大量引用!
文 | 《中國科學報》記者 李晨陽一篇學術造假論文,撤稿是其“命運”的終結嗎?至少現實不是這樣,它還可能反復被后續發表的論文所引用,繼續誤導研究。美國著名麻醉學家斯科特·魯本(Scott Reuben)學術欺詐案曾轟動一時。他至少有20余篇論文中的數據是被部分甚至完全篡改,最終,他的25篇論文被撤稿
學術大牛被舉報,其實驗室成員曾被迫數據造假
近日,美國南加州大學(USC)著名神經科學家Berislav V. Zlokovic被指控涉嫌“學術研究論文”與“臨床試驗數據”雙雙造假,正在接受該校的內部審查。Zlokovic曾獲阿爾茨海默病研究領域的“諾貝爾獎”——波塔姆金獎,被認為是血腦屏障研究領域的奠基者。值得關注的是,Zlokovic主導
秦伯益等三院士曾指控謝劍平學術造假
?插圖 老牛 自從謝劍平2011年底入選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院士以來,外界對他的質疑聲一浪高過一浪。 謝劍平曾在當選院士后表示:“研究出最大限度減少危害的新方法,是我們煙草科技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教授楊功煥認為,謝劍平的說法極具欺騙性:“到目前為止,國
發展中國家吸引英國學術團體
倫敦數學學會:輔導非洲科學家 英國學術團體對于和發展中國家的科學家建立聯系的熱情導致了上周一場討論如何最好地實現這種聯系的會議的召開。 這些科學學會——每一個都是專門領域的科學家組成的網絡——在各個發展中國家開展了小型的獨立項目。這包括為發展中國家的科學家提供成員補貼、建立并認證
刺激!學術大地震!最強造假被揭露,很多專家或被打臉
“我當時研究的時候就看到老爺子的海報 上面赫然畫著心肌干細胞的圖樣,這個影響了我很多年 但是我也始終沒有找到這個干細胞的影子 那么多努力和費用都白費了,實在太讓人失望了” 而老爺子什么態度?囡囡認為幾乎完全打破了他的權威形象 如果自己研究錯了,主動認錯,這是起碼的吧? 他
學術造假、曾被判刑,他的2篇頂刊論文仍未撤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201.shtm 幾乎是一夜之間,意大利外科醫生Paolo Macchiarini成為了醫學明星。 2011年,他宣布成功制造并植入了世界上第一根“人工生物氣管”,可以幫助氣管衰竭患者恢復正常
美國波斯頓大學華人學者涉嫌學術造假-論文被撤
據美國《科學家》(The Scientist)雜志報道,8月5日美國公共衛生服務部“研究誠信辦公室”(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ORI)對外宣布美國波斯頓大學醫學院的一位王姓助理教授(Sheng Wang)因涉嫌在研究工作中偽造科研數據而將受到懲罰。目前
直接復制粘貼?超5000人舉報該校網紅姐妹學術造假
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簡稱賓大(UPenn),位于賓夕法尼亞州最大城市費城,是一所全球頂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學,著名的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美國大學協會14所創始成員之一。賓大由本杰明·富蘭克林創建于1740年,是美國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也是美國
美造假科學家現身說法如何防范學術不端行為發生
科研學術不端行為正呈現出一種讓人擔憂的增長勢頭,學術不端行為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幸而,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子版期刊的出現,以及其他意義重大的科學發明推動了新的審核技術的產生,也有助于對現有科研進行重新審議,以防止學術欺詐行為。如何將學術不端扼殺在萌芽階段,從而控制住學術不端可能帶來的不
海南大學一名博士生導師被舉報學術造假
中國最南端的“211工程”高校海南大學最近曝出和“學術造假”有關的新聞。3月16日,該校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鳳陽擬任農學院副院長,就在公示后不久,即有老師舉報王鳳陽學術造假。 ? 副院長任命公示引發學術造假舉報 現年38歲的王鳳陽是海南大學教授、博導、農學院動物科學系主任,動物
武大公布再次調查結果-李紅良團隊不存在學術造假行為
1月29日,武漢大學公布關于李紅良團隊被舉報學術不端的再次調查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認為李紅良團隊被舉報的相關內容不存在學術造假行為,但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存在個別疏漏。 “武漢大學非常重視李紅良團隊被舉報學術不端的問題,并及時進行調查。”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李德仁院士表示。 2018年1
名校開學“土豪”一幕看呆網友:這就是名校的“含金量”
? 又是一年開學季,很多孩子告別了父母,重新走進了校園,經歷了人生最重要的考試——高考之后,來到一個陌生的新環境。進入一所好的大學,意味著更好的學習氛圍、資源、人脈圈子,而且現在,好的大學還擁有極其“豪氣優越”的生活條件。看完今天的文章,我希望每一個在學習路上的人都能夠明白,我們努力學習的意義,就是
南開校長倡議建第三方處理機制遏止學術造假
中國科協常委、南開大學校長龔克11月27日在重慶高校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作《真實與責任》報告時,倡議建立第三方學術不端處理機制,遏止學術造假。 龔克說,近年來我國學術造假事件頻繁出現。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科技對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由于功名誘惑,學術造假事件就被催生出來
賠償7.6億!高校因學術造假被罰,舉報人獲獎2個億!
在科研項目資金申報和使用中,若有弄虛作假的行為被發現,僅僅對責任方予以批評處分就夠了嗎?那被騙取的研究經費怎么辦? 近日,美國杜克大學爆出的一個大新聞,讓我們看到了美國政府的在打擊騙取科研經費行為方面的嚴厲。 據報道,在2006年至2018年期間,杜克大學曾有意以包含不實或偽詐數據的材料向美
圖片拼接、設計漏洞,美國一位學術大佬論文造假被停職
在大家心中常常有一個慣性思維,一提到學術造假,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國內的學者;事實上,造假無國界,今天我們來說說國外的造假。 我給大家爆料的這位頂級科學家 Amato J. Giaccia 教授來自美國。第一次對 Amato J. Giaccia 教授的論文造假進行報道是在 2016 年,隨后,
學術大咖屢曝造假!大科學時代,論文“質控”有解嗎?
近日,有消息稱美國某大學已開始對一名“大腕”級PI展開嚴肅學術不端調查,并已暫封其實驗室。 該指向嫌疑較大的是美國東北大學教授托馬斯?韋伯斯特(Thomas Webster)。目前,他有72篇論文被掛在同行評議網站Pubpeer上。 前段時間,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
韓春雨《自然—生物技術》撤稿:撤稿是否等同學術造假
在身陷學術爭論,被質疑是否具有可重復性一年后,英國《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了韓春雨團隊的撤稿聲明:“由于科研界一直無法根據我們論文提供的實驗方案重復出論文圖4所示的關鍵結果,我們決定撤回這項研究。”韓春雨稱,撤稿是出于“科研記錄的完整性”的主動行為,并表示“實驗還需繼續論證和完善”。 “新華視
美國高校將加強對中國學生面試考核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際留學生涌入,材料造假等問題變得日益突出。這一問題在美國、英國等多個主流留學國家層出不窮,留學生材料造假的問題也屢屢成為各國打擊的對象。近期,在美國,一項新的打擊材料造假的政策即將浮出水面。 據《人民日報》報道,有消息人士稱,為防止留學中介造假,避免學生實際水平與材料
評論:令人糾結的名校擴招
7月12日,北京今年本科一批錄取結束。其中,清華大學共錄取北京考生295人,在京總擴招比例達到45.3%。北大今年在京一批次擴招33.6%,錄取考生294人。對此,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于世杰表示,北京考生報考踴躍且生源質量較好是今年在京擴招的原因。(《人民日報》7月30日) 稀缺
國外名校如何對待校園游覽
暑假及平時參觀大學校園需要提前預約,這不是北大、清華、武大等我國著名高等學府的特例,國外很多著名大學一直在這么做,可以說這是一種國際慣例。 舉例來說,美國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校園參觀,一般包括個人自助游、由學生引導的公眾步行游覽、潛在的本科生游覽以及團隊游覽等。一般的校園步行游覽主要針對
國外名校如何對待校園游覽
暑假及平時參觀大學校園需要提前預約,這不是北大、清華、武大等我國著名高等學府的特例,國外很多著名大學一直在這么做,可以說這是一種國際慣例。圖片來源于網絡 舉例來說,美國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校園參觀,一般包括個人自助游、由學生引導的公眾步行游覽、潛在的本科生游覽以及團隊游覽等。一般的校園步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