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劉巍4月9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用有序排列的陶瓷納米纖維顯著提高了鋰離子電池安全性和穩定性,為高性能全固態電池產業化奠定了基礎。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頂尖雜志《自然·能源》上。 劉巍告訴記者,傳統的鋰離子電池使用的是易揮發、易燃、易爆的有機液態電解液,電池使用過熱或不當會產生電池爆炸的安全隱患。而用固態電解質替代液態電解質的全固態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熱穩定性、使用壽命以及安全性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且在柔性電子設備、汽車動力電池以及電網儲能電池等方面均有顯著優勢。然而,相比于液態電解質,固體電解質的電導率較低,限制了全固態鋰離子電池商業化的應用。 她和斯坦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崔屹等合作研究發現,將陶瓷納米纖維摻入固體聚合物電解質是提高其電導率的有效方法。納米纖維的表面是鋰離子快速傳導的通道,表面導電率可以和液體電解質相媲美。同隨機分散排列的納米纖維相比,有序排列的納米纖維可以進一......閱讀全文
碳納米紙是以碳納米材料(碳納米管、碳納米纖維和石墨烯等)為主制成的紙狀材料。199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Richard Smalley首次合成了碳納米紙——buckypaper(巴基紙)。此后,比表面積遠大于碳纖維紙,有著良好的導電導熱性、透氣透液性和化學穩定性的碳納米紙,逐漸走入了人們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團隊曾因制造第一款自充電能源包或電池,榮列國際知名英國科學網站《物理世界》“2012年度十大科學突破”,日前在此基礎上,他們通過在電池的壓電材料里添加納米顆粒形成納米復合材料,大幅提升了電池的充電效率和存儲容量。相關改進自主充電電池的論文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納米技術》上
鋰離子電池是目前日常生活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電池,但多種原因導致其存在使用壽命短這一缺點,其中電極退化問題最讓科學家們苦惱。這是因為在不斷的放電和充電過程中,電池中的鋰離子會反復與金屬電極發生化學反應,長期積累下來就會導致電極的逐步退化,最終對電池性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
特斯拉電動車的起火事故接連發生,國內數起均十分嚴重,甚至整車嚴重燒毀,讓人們對商品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重新審視。傳統鋰離子電池中的液態有機電解質是燃燒、爆炸隱患的罪魁禍首。盡管電池管理系統可一定程度上保證電池一致性和安全,但當外力碰撞造成穿刺的時候,鋰離子電池起火爆炸在所難免。顯然,這不是通過單純
1. Nature Photonics:光學鑷子聲子激光器 聲子激光器是普遍存在的光學激光器的類似物,并且其已經在各種環境中實現。然而,對于介觀懸浮光機械系統還沒有相關報道,并且這些系統正在成為量子力學和重力的基本測試的重要平臺,以及發展為機械運動耦合到電子自旋和電荷的傳感模式。受到Arthu
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技術評論》雜志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研制出了一種新的陶瓷材料,由納米支桿相互交錯而形成。研究人員表示,這是有史以來最堅固且最輕質的材料之一,如果他們能想到方法大規模制造出此類物質,那么,它可以被用來制造飛機、卡車以及電池的電極,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志上。
美 國 最大載人太陽能飛機橫穿美國,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率攀高,低溫制造晶體硅,研制可拉伸或折疊電池,新催化劑讓制氫過程排放近零。 5月3日,世界最大載人太陽能飛機“太陽驅動”號從舊金山升空后于7月6日抵達紐約,完成橫穿美國飛行。 6月,萊斯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制出一款基于
過渡金屬氧化物(TMOs)因具有較高的理論容量成為極具潛力的鋰離子電池(LIB)負極材料。然而,TMOs在離子嵌入過程中會發生巨大的體積變化,而且離子傳輸/電子傳導的效率較差,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體系材料的循環性能和倍率性能欠佳。為了改善TMOs作為LIB負極的性能,研究人員開發了多種納米結構,例如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9月27日,質檢總局發布“質檢總局關于2016年第3批童車等31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在本批抽查過程中,可見分光光度計產品,抽查了3個省(市)15家企業生產的15批次產品,抽查企業數約占全國生產企業總數的50%以上。抽查中重點檢驗了波長準確度、波長重復性
為了適應消費電子、電動汽車和儲能領域的發展,需要開發更高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環次數和安全性的鋰離子電池。其中高容量、高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的電極材料的開發是關鍵,也是研究熱點和難點。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化學研究所分子納米結構與納米技術院重點實驗室
電池功能不強似乎是當下不少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難以邁過的“一道坎”。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日前發布報告稱,該實驗室利用納米結構的固體電解質,成功研制出一種更加安全、小巧與高效的新型鋰離子電池。 目前常規的鋰離子電池主要使用液體電解質材料,依靠鋰離子在正負極間游離充放電,但這種電池存在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伯恩斯工程學院科研人員近日研制出一種用硅材料裝飾的錐形碳納米管立體集成結構,用于鋰離子電池電極之上,該結構可以將便攜式電子設備的充電時間從數小時縮短到十分鐘之內。 鋰離子電池是一種用于便攜式電子設備或電動交通工具之上的可充電電池。但是,這種電池目前仍然存在一
目前德雷塞爾大學的研究團隊研制了一種新型鋰硫電池,它所使用的材料基體中不含鈦。這將使鋰硫電池重量更輕,能量密度更大,成本更低,而且還有利于解決目前鋰硫電池退化快的問題。 我認為防彈且不會丟失信息并不是電池理想的一種特性。由于從材料基體中移除了鈦元素,一種富有革命性的新材料不久后會使鋰硫電池更加
作為曾經的學生,崔屹是學霸中的戰神,在哈佛讀博,在加州伯克利讀博士后,在無數人夢想的頂尖期刊《自然》、《科學》發表科研成果是家常便飯; 作為現在的發明家,崔屹團隊的發明已經三次被《科學美國人》評為年度“十大創新技術”:2010年,移動式水過濾器;2014年,將低級廢熱轉化成電能的電池;2016
三、裝備制造業 (一)基礎機械 1. 機械基礎零部件抗疲勞、長壽命制造的納米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納米基礎技術研究,包括提高納米金屬陶瓷鍍層與基體結合強度試驗研究,納米金屬陶瓷鍍層技術與構件噴丸強化、熱處理技術的復合應用研究,納米金屬陶瓷電沉積對微裂紋修復技術研究,納
受石榴啟發,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硅納米顆粒和碳制成的新型電極,成功破解了此前鋰離子電池中的硅電極容易破裂的難題。相關研究發表在2月17日出版的《自然·納米技術》雜志上。 電極是電池的關鍵部件,有陽極和陰極之分。此前就有研究表明,硅陽極具有極好的性能,用其制成的鋰離子電池能比目前廣泛使用的石
近日,商丘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魏偉博士在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了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于《納米尺度》。 作為一種新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金屬鍺具有可逆容量高、電壓平臺低等優勢,有望取代石墨負極材料,引起了人們的持續關注。但鋰離子嵌入與脫出過程中,金屬鍺劇烈體積變化會導致其容量迅
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埃及科學研究技術院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通知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埃及科學研究技術院(ASRT)簽署的合作協議及后續達成的共識,2018年雙方在生命科學(Life Sciences)及工程與材料科學(Engineering and
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埃及科學研究技術院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通知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埃及科學研究技術院(ASRT)簽署的合作協議及后續達成的共識,2018年雙方在生命科學(Life Sciences)及工程與材料科學(Engineering and Material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關于批準發布《旋轉電機 定額和性能》等177項國家標準和2項國家標準修改單的公告”,批準177項國家標準和2項國家標準修改單,包括金礦石化學分析方法測定,納米技術生物樣品中含量測量方法,軟釬劑含量測定方法,測定方法涉及了火
2010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名單 編 號 論文題目
4月26日下午,北京市委常委趙鳳桐、市政府副秘書長戴衛等赴首鋼對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進行調研。趙鳳桐一行參觀了納米纖維動力鋰離子電池隔膜中試線,并就項目進展情況進行了座談。 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采用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的“經緯雙向靜電紡絲制膜設備”和“多噴頭組控原創性的專利技術
自從1991年被發現以來,碳納米管這種一維形式同素異形體開啟了碳材料的新紀元,其性質及應用依賴于其結構參數。雖然碳納米管通過可控合成可以實現直徑的精確可調,但是其軸向長度的控制卻非常困難。然而碳納米管的長度將顯著影響其宏觀性能。例如超長碳納米管能夠在宏觀尺度上體現其獨特的材料性能,超短碳納米管則
與目前鋰離子電池中廣泛使用的碳負極材料相比,尖晶石結構鈦酸鋰(Li4Ti5O12)負極材料在鋰離子嵌入、脫出過程中結構幾乎沒有變化,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優異的循環性能,是長壽命儲能型鋰離子電池的首選負極材料之一。但鈦酸鋰本身的導電性較差,高倍率性能不好。為了提高其儲鋰動力學,人們通
8月1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白雪冬研究員、北京大學齊利民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學曲良體教授應邀訪問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并先后做了三場學術報告,報告會由葉長輝研究員、李越研究員主持。 白雪冬研究員做了題為“高分辨納米表征與器件機理研究”的學術報告,報告詳細介紹了近幾年發展
生活中電池無處不在,特別是鋰電池應用十分廣泛,正急速滲透汽車、儲能、航空航天及軍工等領域。因此,各國將提升動力電池的性能列為研究熱點之一。圖片源自網絡 據外媒報道,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英國《自然·納米技術》上發表論文稱,使用高度氟化的電解液可大幅提高電池儲電能力和耐用性,未來或可推動電動汽車
據英國劍橋大學官網近日消息,該校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撰文指出,鈮鎢氧化物擁有更高的鋰通過速度,可用于研制更快速充電的電池,而且,該氧化物的物理結構和化學行為有助他們深入了解如何構建安全、超快速充電電池。 在尋找新電極材料時,研究人員通常嘗試使材料顆粒變得更小,但制造含有納米粒子的實
據英國劍橋大學官網近日消息,該校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撰文指出,鈮鎢氧化物擁有更高的鋰通過速度,可用于研制更快速充電的電池,而且,該氧化物的物理結構和化學行為有助他們深入了解如何構建安全、超快速充電電池。 在尋找新電極材料時,研究人員通常嘗試使材料顆粒變得更小,但制造含有納米粒子的實
自1991年碳納米管(CNT)被日本學者Iijima發現以來,由于碳納米管具有許多異常的力學、電學和化學性能,始終是材料研究的熱點,2009年碳納米管物理性質研究,如載流能力得到翻倍,同時在醫學、能源等領域應用研究不斷拓展,制備和產業化研究也取得了新進展。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表明,可以在無金
“基礎研究決定一個國家科技創新的深度和廣度,‘卡脖子’問題根子在基礎研究薄弱。”李克強總理在9月2日主持召開的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工作座談會上指出。 “剛才幾位代表都在發言中都提到‘卡脖子’問題。‘卡脖子’問題根子在基礎研究薄弱,不是就事論事就能夠解決的。”李克強說,“基礎研究站得穩不穩,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