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家庭醫生簽約率超過30%
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與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啟動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年活動,并于近日發布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下面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2017年,以省(區、市)為單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門急診服務量較上一年度有較大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 《方案》明確,圍繞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薄弱環節,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能力,突出服務特色,改進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提升群眾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利用率和獲得感,為建設分級診療制度進一步打好基礎,重點實施以下工作內容: 大力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殘疾人等人群為重點,以疾病管理和預防保健服務為切入點,提高簽約服務利用率,逐步擴大簽約服務范圍。 提升門診醫療服務能力 以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腦卒中康復期、晚期腫......閱讀全文
家庭醫生突破口在哪里?
也許你對家庭醫生簡約服務還處于被動狀態,但現在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以及國家領導人對簽約服務這項工作是重視,重視,再重視。也警醒我們基層醫生要高度重視、快速推進、努力落實,重點是轉變觀念。 家庭醫生簽約意義與挑戰并存 但簽約最終的目標工作任務已經很清晰,2017年底要求:覆蓋率30%以上,重點人群
5億人有家庭醫生≠私人醫生
近日,一條《我國超過5億人有家庭醫生》的報道引發社會熱議,12月20日,國家衛計委基層司對此回應稱:家庭醫生不是私人醫生,簽約數字沒有問題,但服務質量仍有待提高,下一步將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國家衛計委基層司負責人表示,家庭醫生不是私人醫生。現階段我國家庭醫生主要包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注冊
家庭醫生制度能撬動新醫改嗎?
對于中國大部分家庭來說,家庭醫生服務還是一個陌生概念。6月6日,國務院醫改辦、衛計委等七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意見提出,到2017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達到60%以上,到2020年力爭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擴大到全人群,形成
上海今年起全面推廣家庭醫生制度
上海市衛生局披露,今年起,上海將全面推廣家庭醫生制度,力爭到2020年之前,基本實現每個家庭與一名家庭醫生簽約。 據初步測算,年內,上海將有17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家庭醫生制度建設,占申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量70%以上。 據了解,家庭醫生受到很多國家的重視,在國際上通行
今年85%以上地市為居民配家庭醫生
5月10日,國家衛計委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護理工作有關情況。 優質護理服務實現了三級醫院全覆蓋,逐漸延伸至社區和家庭 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指出,截至2016年底,我國注冊護士總數達到350.7萬,占衛生計生專業技術人員的42%,較2010年增長了71.2%,
今年年底家庭醫生簽約率超過30%
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與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啟動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年活動,并于近日發布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下面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2017年,以省(區、市)為單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門急診服務量較上一年度有較大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
“家庭醫生”成兩會熱題:如何破解“簽而不約”?
針對冬春季流感相對高發,“家庭醫生”是否能發揮更大作用?該話題也引起了參加全國兩會的多位人大代表熱議。 2016年,中國國務院醫改辦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明確家庭醫生為簽約服務第一責任人。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5億人,全人群簽
河南省將白血病患兒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記者從河南省衛計委獲悉,為提高兒童白血病患者醫療救治及保障水平,降低患兒家庭經濟負擔,河南明確要將兒童白血病患者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在河南省范圍內推進形成兒童白血病患者“院前早期識別、院中規范治療、院外健康指導”的局面。 兒童白血病是嚴重威脅兒童健康的重大疾病,患病人數已占到5歲以內兒童癌癥
北京每600戶家庭將免費擁有一支家庭醫生團隊
到2012年底,每一個在北京生活的家庭,均可自愿選擇、簽約,免費擁有一支24小時待命的社區家庭醫生團隊。目前,生活在東城、西城、豐臺三區的64171戶家庭,累計149847位居民,已試點享有社區“家庭醫生”服務。 每600戶有一支“家庭醫生團隊” 今天,北京市政府將召開“北京
國家衛健委在廣東召開醫改發布會-調研家庭醫生服務
12月26日,國家衛健委在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分享廣東、福建、海南、山東等地深化醫改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國家衛健委體改司監察專員姚建紅、廣東省衛健委主任段宇飛、廣州市衛生計生委主任唐小平,以及安徽省宣城市、福建省三明市、山東省濱州市、海南省三亞市分管衛健系統的副市長等出席了發布會。發布會
國務院:建全科醫生制-可多點執業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建立全科醫生制度,審議并原則通過《戒毒條例(草案)》。 現狀 全科醫生數量嚴重不足 會議指出,目前,我國全科醫生的培養和使用尚處于起步階段,全科醫生數量嚴重不足。建立全科醫生制度,逐步形成以全科醫生為主體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是醫藥衛生體制
《關于做好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通知》的解讀
一、2023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是多少?新增經費如何使用? 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為89元,今年新增的人均5元經費重點支持地方加強對老年人、兒童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2020年—2022年累計增加的人均15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財政補助經費,繼續統籌用于基本公
親歷中美兩國體檢-中國工業流水線式的體檢還能走多遠
提起體檢,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形形色色的“體檢套餐”吧。 大大小小商業體檢機構的網站上,各種“精英套餐”、 “感恩套餐” 、“高管套餐”讓人眼花撩亂。價格從幾百元到上萬元都有。越高端的體檢套餐,項目越多,檢查越復雜。 要完成一次體檢套餐,通常需要幾個小時。根據筆者在北京數家知名體檢機構的親身
你是否患有慢性背部疼痛?
背痛是一種常見且代價高昂的健康問題,其也是導致全球人群殘疾的主要原因,最近國際雜志The Lancet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就強調了全球范圍內對治療背痛過度醫療化的風險。一項發表在國際雜志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很多患有慢性背痛的個
中國七年醫改,亮點、難點在哪兒
11月23日上午,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深化醫改”平行論壇上,國家衛生計生委體制改革司司長梁萬年介紹,實行醫改后,我國醫療服務利用量迅速增長,去年全國醫療機構診療人次上升至77億人次,較改革前增加了57%,衛生總費用個人負擔比例下降至29.27%。居民健康水平方面,全國人均期望壽命達76.34
英國發起縮減抗生素處方行動
“不行,很抱歉。沒有抗生素,你也會好轉的。”這是英國家庭醫生被告知須對那些要求開抗生素的小病患者講的話。如果沒有做到,醫生們便面臨著最終可能被除名的風險。 此項舉措是英國國家健康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發起的縮減抗生素處方行動的一部分。在去年英國開出的4000萬份抗生素處方中,據估
國家衛建委:河北省村醫實行定額補助-最高1萬5
村醫補助問題再次被強調,定額補助最高可拿1萬5。 特困地區存在經濟欠發達、農村醫療服務水平較低、醫務人員短缺等問題。如何將農村衛生人才留下來、用得好,是目前各地正在解決的問題。 近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簡報(第94期),提到河北省承德市用政策留人、用待遇留人
基本藥物是分級診療“助推器”
圖片來源于網絡 醫和藥在臨床上本是“好伙伴”“好搭檔”。有醫無藥,再好的醫生也難做無米之炊;有藥無醫,再好的藥也可能一無是處。基本藥物應當成為家庭醫生的標配,兩者相互依存,共同引導患者到基層就醫 近日,國家衛健委宣布,2018年版基本藥物目錄品種增加到685種,新增品種包括了抗腫瘤用藥12種、臨
連發兩個文件!力推大牌專家看普通門診和普通專家門診
重磅! 上海市衛生計生委連續發布兩個文件 力推醫學專家看普通門診、普通專家門診, 調控公立醫院特需服務規模,減輕患者負擔。 大牌醫學專家坐診普通門診和普通專家門診 上海市衛生計生委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醫療機構門診管理工作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醫療服務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中
筑牢醫療防線-保障人民健康
被簡稱為“新十條”的《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發布后,各地各部門迅速行動,制定具體的落實舉措,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和救治,加強居民健康管理和服務,更加科學精準、有序有效地推進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當前,奧密克戎變異株致病力
深圳投資35億建港式醫院醫生最高年薪可達百萬
7月,由深圳市政府投資35億元興建、深港雙方共同組建團隊管理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港大深圳醫院)正式試業。 根據深港雙方合作協議,港大深圳醫院將堅持公立醫院屬性,保障醫療衛生服務的公益性。醫院因為致力“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與非營利分開”而備受矚目。 看病預約,“打
上海國際慢病論壇:探索建立慢病“云醫院”
4月2日,2016年上海國際慢病管理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海內外的專家、臨床醫生以“融合·創新”為宗旨,圍繞慢病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前景以及慢病管理在醫院、在社區的應用實例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當前,各種慢性疾病大幅度增加,已經嚴重威脅到人群的健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會專家表示,我國已進
6人獲獎!2019年吳階平全科醫生獎獲獎人名單公布
2019年吳階平全科醫生獎評審會議于8月30日在北京召開,經評委無記名投票評選出6位獲獎人,根據《吳階平全科醫生獎獎勵條例》的規定,現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19年9月2日至9月13日。2019年吳階平全科醫生獎獲獎人名單吳階平醫學基金會2019年9月2日 丁靜簡介 丁靜(1973年9月),
總理批示,2018十大醫藥動作
1月4日,2018年全國衛生計生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總理作出重要批示,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黨組書記李斌作工作報告,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局局長王國強主持會議并作會議總結。會議總結了2017年所取得的巨大成績,同時,也對2018年的醫療工作做出了新的指示。要求要扎實做好這10個方面工作
防藥品濫用-各國有妙“方”-中國也該學一學
近來,中國“年人均輸液8瓶”,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的報道再度引發人們對包括過度用藥等藥品濫用問題的關注。世界衛生組織新聞官索耶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目前全球超過五成的藥品處方不合理,一半患者未能正確、合理地服用藥物。這不僅嚴重浪費醫療資源,危害患者健康,更導致患
專家呼吁加強全科醫生培養
“當前是我國健康事業發展最好的時代,我國政府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推動健康中國2030戰略規劃目標的實現。北京大學醫學部近年來專門設立全科醫學系培養全科醫生,這是重視強化基層衛生建設的重要前提。”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院士在11月20日召開的北大醫學部第一屆基
高血壓前期的青少年心血管風險增加
? 一項對超過10000例兒童和青少年男性和女性的研究顯示,高血壓前期增加該組人群的心血管風險。在2014年第82屆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學會(EAS)大會上,PeterSchwandt博士(德國慕尼黑動脈粥樣硬化預防研究所)指出,家庭醫生或兒科醫生在診所中識別出高血壓前期的兒童或青少年時,應該意識到
-為什么要做移動醫療:中國醫院信息化的弊病
移動醫療是這兩年的創業熱點,本文將以糖尿病這個典型的慢性病為切入點,帶你了解這個新興行業的現狀與未來。本文觀點主要來自對醫隨訪創始人楊楓的采訪,他曾是微軟大中華區軟件架構首席顧問,做過不少醫療信息化項目,醫隨訪是其第二次創業,也是首次踏入移動醫療領域。 我在一個小區里見到楊楓,他看起來四、五十
醫改明星之路-落地地方
2019年12月份中央發文,號召全國學習福建三明醫改經驗,醫改明星之路即將復制全國。 按照文件指示,2019年12月底前,各省份要結合實際制定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醫改經驗、深化醫改的工作方案,明確本地區各地市和相關部門具體任務并組織實施。 地方上到底如何推廣和學習這條路?現在,北京答
質疑:遠程醫療有它吹噓的那么好嗎?
每次覺得自己要感冒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用紫錐菊、抗感冒藥和美清痰化痰片先進行自我治療。通常情況下,我都會在幾天內迅速好轉。 如果采用這些非處方藥進行的雞尾酒療法不起作用,我就會乖乖去找家庭醫生確診病情。唯一的問題是:我討厭看醫生。別誤會,我其實非常敬重他。25年來,不管是普通感冒還是大點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