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神藥”,國內外顯然有不同的定義。國內的“神藥”通常暗含嘲諷的意味,一般是指那些只在中國市場銷售、安全但又說不出確切療效的藥物,大多歸類于輔助用藥。或者是那些看起來包治百病、臨床用量極大、銷售收入不菲的藥物。舉些例子,比如谷胱甘肽、板藍根、利巴韋林…… 國外的“神藥”則通常是大家對一個藥物的美譽,比如治愈丙肝的索非布韋,讓卡特總統腦部黑色素瘤神奇消失的PD-1單抗Keytruda;當然,還有那些在大量臨床試驗中得到證明,適應癥超廣,想象空間無限的藥物,比如二甲雙胍、維生素D、阿達木單抗…… 今天,主要帶大家圍觀一些適應癥超多,年銷售額數十億美元甚至上百億美元的國外“神藥”。 一、Opdivo、Keytruda、Tecentriq PD-1/PD-L1抑制劑可以解除免疫抑制,激活人體免疫系統來殺滅腫瘤細胞。目前已經有4個PD-1/PD-L1藥物上市,包括BMS的Opdivo,默沙東的Keytruda,羅氏的Tece......閱讀全文
最近,《我不是藥神》火爆網絡,電影的情節讓我想起了一件事。小時候我曾經遇到一個家庭,家貧沒錢給孩子看病,父親索性不聞不問,其實他的內心也十分憂愁,天天借酒消愁,等待奇跡發生。父親一喝酒便對病孩拳腳相加,村長有時候看不下去了會常常來看望孩子,有時會把孩子接到自己家住幾天。后來父親卻愈加過分,竟然不
中國的神藥很多,在最近打擊神藥的浪潮中,很多神藥都被打下了“神壇。”“神藥”成了一個諷刺的代名詞,然而在我們的日常醫療中,確實存在著四大神藥,也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的聽過這四大神藥的名字——阿司匹林、二甲雙胍、反應停和維生素C(排名不分先后)。阿司匹林最近在癌癥領域風生水起,同被掛上神藥稱號的維生
那個時候,創新藥龍頭恒瑞的市值剛剛突破2000億,有人喊出了“3000億可期,5000億不是夢”的口號;一致性評價工作剛剛取得實質性進展,正大天晴的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率先通過一致性評價,眾多領跑的仿制藥企業都憧憬后面政策紅利的兌現;進口藥的審批無論是速度還是數量上都創下了記錄,很多外資大藥
“神藥”匹多莫德被《問藥師》創始人、北京和睦家醫院藥師門診主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學碩士冀連梅扒皮。據其透露,該藥在國外醫學臨床試驗尚處于小白鼠階段,療效尚不明確,但在我國卻搖身一變成了價格昂貴的“神藥”,在各大醫院兒科濫用。 (據《北京青年報》) 匹多莫德被“扒” 監管須一錘定音 確保藥品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23日 08 版) 前不久,國家食藥監部門發布修訂匹多莫德制劑說明書的公告,說明書明確了“使用不超過60天、3歲以下兒童禁用”。近日,國家食藥監部門又發布通知,督促匹多莫德啟動臨床有效性試驗。監管部門的持續行動,引發人們對該藥品的關注。 繼莎普愛思
米湯賽人參綠豆治百病 養生節目存三大亂象 “米湯好比人參湯,堅持喝身體好”、“每天喝養生粥,就能預防骨質疏松”……如今打開電視,總有一批專家在講養生,真假難辨的養生觀點在上了年紀的觀眾中頗有市場。 針對如今電視養生節目的亂象,日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專門發布通知,要求整頓電視養生節目:嚴禁發布廣
新一代“神藥”——免疫腫瘤PD-1治療藥物本周正式在華上市了。制藥巨頭們要在極為有限的市場獨占期里掀起了“時間的戰爭”,搶定價基準,搶市場容量,搶銷售渠道。 8月28日起,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PD-1抗癌藥Opdivo(中文名“歐狄沃”,俗稱O藥)正式在國內50多個城市開售。29日,湖北、安徽、
苗嶺系列這么多種藥用的竟然是一個批號 核心提示 近日,一種標稱“苗族瑰寶、草藥奇珍”的苗嶺潔膚霜開始在年輕媽媽們中間走俏,嬰兒患上難以治療的濕疹、奶癬,只要用該產品輕輕一抹,癥狀半日就會減輕。這種立竿見影的“神藥”到底是什么物質?有關部門對“神藥”展開調查后發現,原來這種“神藥”的主要成分不是中
靶向藥有不同的適應癥,在用藥前一定要進行一些前置檢測,如果盲目使用不但對治療沒有效果甚至還會加重病情。圖片來源于網絡 肝癌難治。國內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就錯過了最佳手術時機。最近肝癌病友圈被熱議的兩種藥物PD-1利尤單抗注射液和E7080侖伐替尼也走進了大眾視野。2017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
400年傳承古方,高科技組合,不打針、不吃藥可以治好鼻炎……”看到這樣噱頭十足的宣傳廣告,受到鼻炎困擾的人可能會很心動,殊不知這治療鼻炎的“神藥”實則只是消毒產品。 近日,安徽省宣城市人民檢察院訴鼻舒堂總公司以及三家門店侵害消費者權益糾紛民事公益訴訟四起案件一審宣判。宣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四
跨過疾病的山和大海,也見過患者的人山人海之后,奇點糕對“神藥”這倆字,就有了莫名的抵觸感。神藥之名,豈是能隨便用的?先經受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再說。至于某些滴眼液和藥酒……直接拉出去槍斃五分鐘算了。只能說,曾經的神藥,也許真的是廉頗老矣 有人可能會問,那什么藥才是神藥呢?說實話,也就兩種:第一種,
神藥”為何總有市場? 有時候,一些所謂的“神藥”的確有一定療效,但療效被夸大,適用范圍被放大。從某種程度上說,“神藥”反復流行是因為“迷信”還有市場。“神藥”通常有這些共同特征:其所宣稱的適用范圍極廣、療效極好、副作用極低,幾乎“包治百病”,同時,廠家商家通過各種形式發動廣告攻勢來助推。 看
在過去的20年中,二甲雙胍已成為2型糖尿病治療的中流砥柱,目前該藥物已成為世界范圍內治療糖尿病的首選藥物。二甲雙胍自1995起在美國上市,是一種對臨床醫生和病人都有吸引力的治療方法。而且研究結果發現,這種藥物是安全有效的。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深入研究發現神藥二甲雙胍或許還有很多其它作用,比如降低癌
假 藥圖為執法人員正在查看涉案假藥 主要犯罪嫌疑人一個是退休老人、一個是下崗工人,只有小學文化,卻自封為“神醫”,自吹能制所謂的祖傳秘方“神藥”,能治療多種疾病…… 近日,記者從內蒙古扎蘭屯市食品藥品監管局(以下簡稱扎蘭屯市局)獲悉,該局與當地公安部門聯手,
《我不是藥神》想必很多人都看過了。它的劇情并不復雜:瑞士諾瓦公司高價售賣治療慢粒白血病的藥“格列寧”,我國老百姓根本吃不起。賣印度神油的窮老板徐崢為了賺錢,鋌而走險去印度代購高仿藥“印度格列寧”回國倒賣。他雖然賺到了大錢,卻一直在治病救人和違法犯罪的邊緣徘徊。 藥神的故事和藥物本身都是有原型的
7月5日,現實主義題材《我不是藥神》提前上映,被認為“既叫好、又叫座”,將成為今年的一部現象級電影作品。劇中,徐崢飾演的“小人物”在一群癌癥患者的懇求下,成為不合法的印度產救命藥的總代,從最初“只為賺錢”到后來“為民請命”,在法律、人情和倫理的漩渦中掙扎。圖片來源于網絡 《我不是藥神》有原型,
這幾天《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爆了,被稱之為難得的國產好片,這部電影之所以這么火爆,是因為他把現代醫藥的倫理沖突困境展露無遺,選取的藥物原型也是爭議最大的癌癥神藥格列衛。神奇的格列衛 白血病是一種惡性腫瘤,而且是排行第六的惡性腫瘤,致死率非常的高,這個我應該不用科普了,它的兇名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
“2018國產良心神片!” “一部現實主義佳作!” “我是當喜劇去看的,結果笑著進去,哭著出來!” 對于正在熱映的影片《我不是藥神》,一向挑剔的觀眾們不吝溢美之詞,一時間《我不是藥神》成為現象級的影片,引起廣泛熱議。 這部電影取材自三年前一起真實案件——陸勇案。 陸勇是江蘇無錫的一名企
眾所周知,阿司匹林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解熱鎮痛藥,對于發熱,關節炎,心臟病等多種疾病都有奇效。甚至載譽滿滿,一度被奉為“神藥”。 以往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胃癌,結腸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風險。但近日,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顛覆了我們的認知,阿司匹林竟會大大增加男性黑色素瘤的風險。 眾所周知,阿
含淚看完了創造3天票房高達13.06億元的熱映神劇《我不是藥神》,作為一名血液病實驗室診斷醫師,觀后內心五味乏陳;和普通觀眾的感受一定是不同的。 《我不是藥神》的中心就是圍繞口服靶向藥物“甲磺酸伊馬替尼(商品名——格列衛)”的印度仿制藥——格列寧來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而引發的一段 “愛恨情仇”
日前,一位微博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嬰兒護膚品引發“大頭娃娃”的事件,引發網友熱議。為了不使用激素藥品,不少新手爸媽喜歡購買號稱無激素的護膚“神藥”,比如“消”字號的護膚品。然而,不少所謂的“消”字號“神藥”其實違規添加了激素,在市場上大行其道;這些“神藥”未經藥品監管部門審批,未經臨床驗證,安全隱患很
當下是一個技術爆棚的年代,每天都會有更加新奇的東西被發明,人們的生活方式在不斷地被改變。 而近期最重要的一個發明甚至震驚了全球:UNSW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藥物,可以讓人的壽命延長到150歲! 這款逆天神藥的主要研究團隊來自UNSW和哈佛大學。 Dr Lindsay Wu(新南威爾士大學)和
日前,隨著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的熱映,醫療行業再次成功出圈,引起各領域人士的廣泛關注。影片由文牧野導演,徐崢主演,講述了神油店老板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制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剛剛上映的一部批判現實的電影《我不是藥神》里出現了一幕幕令人動容的場景,在艱難的條件下
中國人緣何擠爆日本“藥店” 中國游客赴日“爆買”是近兩年的熱門話題,而日本的數碼相機、電飯煲、馬桶蓋等一直在中國被熱炒,但長期以來真正占據中國游客購物清單“霸主”地位的是藥品保健品。春節期間,《環球時報》記者在東京隨便走進一家藥妝店,都可以看到中國游客的身影。他們左手一筐右手一筐,甚至用上了大
神藥不再?兩大國際權威雜志發文,阿司匹林“沒益處”!在近日召開的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上,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分別報告了兩項大型臨床試驗的結果:對于心血管疾病危險中等的中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基本沒有益處!其論文分別發表在了《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
香雪制藥8月16日發布公告,宣布全資子公司香雪劍橋中藥國際研究中心(簡稱“香雪劍橋”)提交的板藍根顆粒(4g/袋)用于緩解感冒及流感的注冊申請獲得了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MHRA)的正式審評批準(銷售許可證號:THR 44590/0001)。 香雪制藥主營現代中藥及中藥飲片的研發、生產和銷
“吃個橘子”,蹭個舊熱度,安利一種新型的藥物研發細胞模型:人iPS細胞來源組織細胞。 《我不是藥神》堪稱今年爆款,小編觀影時也是完全沉浸其中,跟著劇情嬉笑怒罵。可電影只是電影,觀影后小編也在思考這天價藥到底是誰的鍋?推給藥物公司貌似也不妥,畢竟從藥物發現到新藥注冊,涉及藥物篩選、藥效學研究、藥
近日,電影《我不是藥神》刷爆朋友圈,引發全民熱議,此外更振奮人心的是,江蘇豪森已確認收到國家藥監局核發的“伊馬替尼”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這意味著昕維成為首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伊馬替尼,“藥神”里抗腫瘤藥的同款靠譜仿制藥來了!據米內網數據,截至7月13日,已有4個抗腫瘤藥通過一致性評價,在申報一致性
■發生了什么事?圖片來源網絡 12月2日“丁香醫生”公眾號發布文章《一年狂賣7.5億的洗腦神藥,請放過中國老人》,炮轟莎普愛思在無明顯藥效的情況下過度宣傳產品治療白內障的功能實現巨額盈利,文章在網絡引發大量轉載和熱議。12月6日CFDA發布《總局關于莎普愛思滴眼液有關事宜的通知》進行回應,要求
上醫治未病,這句話放在心血管疾病上,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心臟病發作、腦卒中來襲時的及時診治當然重要,但防和治得雙管齊下。把預防做好,危險因素控制好,能讓多少患者繞開“鬼門關”啊。 而說到心血管疾病的預防,阿司匹林的出鏡肯定少不了。在今年3月份ACC/AHA的《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指南》更新時,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