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分析指出,跨國藥企銷售增速放緩與國家以控費為核心的新醫改密切相關。 目前基本醫療保障覆蓋率已經擴大到總人口的95%, 衛生費用占到GDP的5.9%, 并且增速超過了經濟增速。 增長過快的衛生費用導致醫保基金面臨壓力。 因此, 當前醫改的政策重心轉向成本控制, 政府優先采取的措施包括: 采用一系列政策來控制藥品價格,降低醫院對藥品銷售的依賴, 并且對整個醫療行業實施更加嚴格的合規要求。 在此種情況下,跨國藥企當下都面臨哪些挑戰?在華戰略又該如何轉? 1、大趨勢怎么走? 跨國藥業此前的超過國民待遇已經不再,而本土藥企正在以非常之速成長,過去兩年,各類政策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出臺,劍指降價,而跨國藥企以原研藥打天下,價格高是其特性之一,在此種情況之下,國家的意圖明確,就是要將價格拉至可合理區間。 原研藥高溢價優勢不復 跨國藥企的主要利潤來源于原研藥( 已過專利保護期的進口藥), 這類藥品在中國可享受單獨定價政策, 與國產......閱讀全文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正在嘗試將中國早期臨床試驗的通道放開。 記者近日從諾華中國方面確認,該公司治療肺癌的新藥“CMET激酶抑制劑”已經通過了國家食藥總局的批準,首次被允許在中國境內開展藥物早期臨床試驗(含一期臨床中的一部分),該試驗與美國等國家的臨床進展同步,產品也有望在全
架一副書生眼鏡,說話始終帶著浙江嵊州口音的丁列明,正迎來創業旅程上干勁兒最足的時刻——2011年8月12日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國第一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凱美納(埃克替尼)在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桑國衛、衛生部長陳竺、工程院院士孫燕等500多位官員和專家的見證下隆重發布。這一標志中國癌癥治療史上里程
今年以來的全球并購市場中,光伏、生物醫藥、機器人等以往在并購領域表現相對并不突出的行業,表現可圈可點,獲得如巴菲特等知名投資者的青睞。業內人士指出,盡管部分并購的規模較小,但卻能體現出一些科技創新行業趨勢,值得投資者在未來的一年內給予關注。 此外,權威機構的調查顯示,從區域角度來看,投資者
隨著羅氏宣布在華建立涵蓋產業全領域的研發中心,跨國藥企在華研發布局也踏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開始向核心進發,向縱深發展,這將 促使我國從藥品生產基地向研發聚集地轉變 羅氏“搶”了第一 羅氏制藥10月29日宣布成立藥品開發中國中心。位于上海的該中心是中國乃至亞太第一個具備進行臨床開發過程所需要的全
“對于中國市場未來潛力的判斷,我們和其他跨國公司的認識是一致的,中國無疑已經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市場,這也是賽諾菲要加快在中國市場擴展速度的根本原因。”10月16日,歐洲最大的醫藥公司賽諾菲-安萬特大中華區副總裁衛平面對媒體時,對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不吝贊美之詞。 衛平是在該公司與中國單點規模
2017年,藥審中心完成審評審批的注冊申請共9680件,其中完成審評的注冊申請8773件,完成直接行政審批的注冊申請907件。排隊等待審評的注冊申請已由2015年9月高峰時的近22000件降至4000件,藥品審批積壓的“堰塞湖”基本疏通。 “20年前我們新藥報審批的時候,沒有對應的相關政策,不
5月,針對外資藥企原研藥的“價格談判”有望公布結果。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曾表示,部分昂貴進口專利藥通過國家談判價格可降50%。這被視為外資藥企在中國發展的關鍵時點——它們將可能從此滑向“最壞的時代”。 曾經,外資藥企在華被稱為“躺著掙錢”。因政策傾斜、產品優勢、資本推動以及中國
5月,針對外資藥企原研藥的“價格談判”有望公布結果。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曾表示,部分昂貴進口專利藥通過國家談判價格可降50%。這被視為外資藥企在中國發展的關鍵時點——它們將可能從此滑向“最壞的時代”。 曾經,外資藥企在華被稱為“躺著掙錢”。因政策傾斜、產品優勢、資本推動以及中國
據外媒Fierce Pharma 5月18日報道,諾華制藥將在未來18個月內削減或向其他地區轉移位于瑞士巴塞爾總部的500個職位。同時新增350個職位用于生物技術和創新藥品的研發和生產。 對這一調整,諾華制藥透露的不多,但表示將關閉原來的兩個生產工廠,一個是位于其巴塞爾的制藥園區,另一個是位于
對于在華經營的跨國藥企而言,2013年是命運多舛的一年。大家都對葛蘭素史克(GSK)和BMS、Pfizer的阿哌沙班數據造假問題上所造成的丑聞耳熟能詳。這兩樁丑聞突顯了中國醫療經濟存在的長期問題。腐敗的問題?這當然不是什么新聞。薪水不足的醫生和醫院管理人員收受回扣的問題?這是中國醫療系統里最早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4月19日,第九屆化學和藥物結構分析上海年會(CPSA 2018)在上海淳大萬麗酒店召開。本屆會議主題是“藥物研發的新視野:Bioanalysis, Biomarkers and ADME”,邀請了國內外知名科學家就藥代動力學、生物分析、臨床藥物相互交流與探討,吸引了
跨國藥企內部最近人心惶惶。 百時美施貴寶近日傳出正在大規模裁員的消息,在傳聞中,此舉與另一大跨國藥企輝瑞收購百時美施貴寶有關。 11月27日,百時美施貴寶企業傳播總監凌蘊弢對此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目前的確正在評估和調整組織規模和架構,裁員是為了將公司向生物制藥領域轉型。 而同時
2007年,許多全球知名的制藥公司仍然在中國動作頻頻,審視這些制藥巨頭在中國的舉動,有這么幾個關鍵詞:加大投資,包括資本、研發、生產等領域;加速臨床試驗,包括在中國啟動更多的新藥臨床試驗以及更多的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布局OTC,包括拜耳、諾華、默克;工商角力,先后爆出西安楊森與南京醫藥、中美史克與老
伴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更多的中國人都期望擁有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和更為完善的醫療衛生體系。再加上老齡化人口比重加大,以及政府改善醫療衛生服務的推進,近年來,中國藥品市場迅猛發展,中國也成為各國制藥巨頭必爭的兵家重地。 畢馬威報告指出,中國已超越德國和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
在葛蘭素史克高管在海外宣稱,面對天價罰款將退出中國之后,卻沒有了尾聲。 此前,市場傳言,中國政府或對深陷賄賂門事件中的葛蘭素史克罰款200億元,這是該公司某高管聲稱要退出中國的主要理由,而對于這條來自海外的引起業界巨大震動的消息,該公司中國公關部卻輕描淡寫地回應稱:“葛蘭素史克自上世紀初就
針對“賽諾菲行賄門”事件,北京市成立了一個聯合調查組。該調查組由多部門組成,主要牽頭方為市紀委。對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執業醫師,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業內人士指出,如何界定藥廠給醫生的所謂“臨床研究費”是貨真價實的研究費,還是以研究費的方式向醫生行賄,正是問題的關鍵
“赫賽汀”一類功效突出的“大牌”進口生物藥,常讓人“既愛又恨”。其用于治療乳腺癌等重病藥效顯著,使用者不會出現常規化療所見的心煩、嘔吐等不良反應,但治療費用驚人,一支440mg制劑售價就高達23000元。 對國內患者而言現在有了一個好消息:“赫賽汀”等一大批生物藥明年將迎來“專利解禁”期。屆時
深度追蹤GSK事件 上海臨江國際旅行社的徹底曝光,最終引爆葛蘭素史克(簡稱GSK )行賄案的重磅“地雷”。盡管GSK官方正式表態道歉,但外資藥企藥品營銷黑幕引發的震蕩仍在繼續。事實上,據南都不完全統計,GSK“東窗事發”之前,強生、西門子、輝瑞、禮來等都曾卷入在華涉嫌行賄風波;而GSK
2013年12月以來,在廣東、湖南、四川各地相繼曝出嬰兒接種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幾個批次重組乙型肝炎疫苗(釀酒酵母)后疑似“疫苗致死”病例。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聯合決定,暫時停用該企業所有批次乙肝疫苗(酵母),此舉引起公眾質疑,截至目前,此次事件尚在調查中。 不管
2013年12月以來,在廣東、湖南、四川各地相繼曝出嬰兒接種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幾個批次重組乙型肝炎疫苗(釀酒酵母)后疑似“疫苗致死”病例。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聯合決定,暫時停用該企業所有批次乙肝疫苗(酵母),此舉引起公眾質疑,截至目前,此次事件尚在調查中。
優時比被上海工商部門調查,該公司表示業務未受影響,將積極配合調查。 中國官方加大了對藥品定價與營銷手段的整治力度,比利時制藥商優時比(UCB)成為最新調查目標。 優時比證實,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本周對其進行了調查。工商總局是中國幾個反壟斷監管部門之一。 本周,中國警方還指控葛蘭
發改委近日下發通知表示,決定對部分醫藥企業進行成本調查和出廠(口岸)價格調查,除多家跨國藥企外,雙鷺藥業、人福醫藥、金陵藥業、眾生藥業等多家上市公司亦在列。 由于前三輪藥品價格調整剛結束不久,市場普遍預判此輪調查后,近期藥品價格再度大幅調整的可能性較小。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此輪調查或意在
6月1日,加拿大蒙特利爾會場傳來喜訊,中國藥監部門CFDA正式成為ICH會員。 ICH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armonization)即人用藥品注冊技術規定國際協調會議。是由美國,日本和歐盟三方政府藥品注冊部門和制藥行業聯合發起的,主要職能是協同全球藥品監管
2017年,原人社部主導了首批醫保談判,2018年新成立的國家醫保局啟動抗癌藥專項談判。未來,創新藥醫保談判將成為國家醫保局的常規工作之一。 PDB樣本醫院數據顯示,2018年,抗癌藥專項談判品種放量明顯,Q4銷量最高增加85800%,平均增加6718%。2017年的36個談判品種則繼續放量,
創新藥物孵化基地是孵化醫藥企業和加快成果轉化的搖籃,是“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簡稱專項)的重點任務。山東緊緊抓住國家實施專項的戰略性機遇,按照“多點布局、集成優勢、結盟發展、輻射帶動”的發展思路,以基地建設項目為引擎,以濟南、濰坊、煙臺三市為重點,輻射帶動淄博、菏澤兩市共同發展,構建起具有
GSK(葛蘭素史克)帶金銷售鏈條曝光后,更多外資藥企在華商業經營的亂象浮出水面。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可靠消息人士處獲悉:大型跨國藥企雅培制藥在華藥品銷售環節中,亦可能存在普遍的商業賄賂,并涉嫌醫院流通系統外供貨銷售。 目前,雅培制藥在華藥品銷售主要覆蓋心血管、消化、疫苗、神經系統、
醫藥魔方記者從香港證券交易所官網獲悉,亞盛醫藥赴港IPO再次取得實質性進展。該公司10月16日更新的招股書顯示,定價區間為32.20~34.20港元/股,具體定價將于10月21日公布,并將在10月28日正式登陸港交所進行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生物制藥成為亞盛醫藥的基石投資者,這也是中國生物
中國新聞網消息,全球最大的制藥企業之一——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新光七月三十一日透露,該公司 計劃年內率先在中國內地設立全球藥品開發中心,使其形成藥物研究、藥品開發、生產制造和市場銷售環節等整體布局的跨國制藥企業。 這不僅將加快新藥在華的上市時間,使中國內地患者及時受益于創
近日,在病友互助社交平臺“覓健”上,一位名叫Snoopy的用戶例行發帖報平安:父親PD-1停藥兩年零九個月,病情緩解。 此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條件批準首個國產PD-1單抗——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上市。這是我國企業獨立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制品創新藥品,用于治療既往標
中國醫藥市場長期以來一直被監管問題和審批效率低下所困擾,對此中國政府應該做出更多努力來整頓前景廣闊的中國醫藥市場。 北京時間11月11日下午消息,世界知名藥企禮來制藥(Eli lilly)和強生制藥(Johnson & Johnson)的首席執行官近日表示,中國醫藥市場長期以來一直被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