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特聘教授參與發表Nature封面文章
來自國際大麥測序聯盟(IBSC)的研究人員公布了大麥基因組精細圖譜研究重大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大麥麥芽品質相關基因,明確了大麥麥芽品質相關基因的結構變異,為高品質大麥育種指明了方向,這項研究對大麥種質資源利用及相關基因的克隆和鑒定工作都具有重要意義。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4月26日的Nature雜志上,并作為當期封面文章,同期還刊登了題為“基因組學:大麥基因組破解”的雜志社專題特別報導。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張國平教授為文章的通訊作者之一,張教授曾任國際大麥遺傳學會主席(2012-2016),代表中國參與完成了該項研究。 大麥是全球第四大禾谷類作物,且集飼用、啤用和糧食作物于一體,在我國也曾是栽培面積達一億畝以上的重要農作物之一。高質量的大麥基因組參考序列是大麥遺傳與育種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的重要支撐。大麥基因組全長5.1 Gb,約為水稻基因組的11倍,含有3.9萬多個蛋白編碼基因,且多數為多拷貝,形成了復雜的基因家族,并......閱讀全文
Nature公布大麥基因組圖譜
大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17日Nature公布了目前為止最完善的大麥基因組測序圖譜。這項由美國農業部主導的大工程,在德國、日本、芬蘭、澳大利亞、英國、美國和中國科學家們的共同努力下,歷經六年終于取得了重大進展。大麥基因組圖譜將成為人們提高大麥產量、增強大麥抗蟲抗病能力、增加大麥營養價值
科學家成功繪制出大麥基因組草圖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17日報道,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在《自然》雜志上公布了高分辨率的大麥基因組草圖。這項突破是朝著研發更優良的大麥新品種邁出的關鍵一步,不僅有助于防治禾谷類作物疾病,滿足氣候變化條件下的糧食需求,同時也會對啤酒和威士忌行業產生重要影響。 大麥基因組的大小幾乎是人類基因
多國科學家破譯大麥主要致病真菌基因組
一個由數國科研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日前成功破譯了大麥的主要致病真菌——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的基因組。這項成果將有助于人們了解真菌的特性,從而研究出防治植物病蟲害的新方法。 這項研究由美國、法國、英國、德國、丹麥等國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研究者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上報告說,真菌是植物的主
浙江大學特聘教授參與發表Nature封面文章
來自國際大麥測序聯盟(IBSC)的研究人員公布了大麥基因組精細圖譜研究重大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大麥麥芽品質相關基因,明確了大麥麥芽品質相關基因的結構變異,為高品質大麥育種指明了方向,這項研究對大麥種質資源利用及相關基因的克隆和鑒定工作都具有重要意義。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4月26日的Nature雜
野生大麥角質層基因Eibi1的克隆及其抗旱機理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態與生物工程實驗室陳國雄課題組研究人員聯合日本、以色列、瑞士等國科學家,在綜合性科技期刊PNAS上發表了題為An 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G full transporter is essentia
“赤裸”大麥的時尚生活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賦予古老的糧食作物——大麥以新生活:大麥是“赤裸”的,但并非不雅的方式,反而又能吃又能喝,增加了生活風味。 俄勒岡州立大學大麥項目參與者、作物科學家Patrick Hayes表示,大多數大麥粒都不是“赤裸”的而是被覆蓋著的,有殼牢牢地附在谷粒外層。而“赤裸”大麥的谷粒沒
大麥演主角 而且想單飛
在給啤酒增加風味上,大麥一直扮演著僅次于啤酒花和酵母的角色。現在這種谷物卻準備要單飛了。 近日,由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科研人員主導的兩項研究發表在美國釀造化學家協會雜志上。他們發現,來自不同大麥品種的啤酒麥芽,對啤酒風味、品質影響顯著且各異。 俄勒岡州立大學大麥育種專家Pat Hay
基因槍法轉化大麥實驗
實驗材料麥穗試劑、試劑盒植物凝膠乙醇次氯酸鈉蒸餾水亞精胺儀器、耗材EP 管移液槍實驗步驟1. 組織培養基的準備( 1 ) 首先準備所需濃度 2 倍的植物凝膠,高壓滅菌(見注 2 ) 。( 2 )? 所有的組織培養基都要過濾滅菌,因此除了無菌的儲備液,其他培養基成分按所需濃度 2 倍的量混勻,調到合適
基因槍法轉化大麥實驗
實驗材料麥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試劑、試劑盒植物凝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乙醇 ? ? ? ?
用大片段基因組 DNA 克隆直接篩選 cDNA實驗
? ? ? ? ? ? 試劑、試劑盒 擴增緩沖液 DNA 聚合酶 DNaseI 限制性內切核酸酶 ATP 鏈霉親和素-磁珠結合緩沖液 T4DNA 連接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