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陶瓷以能夠承受高溫而聞名,但它們的脆弱也“聲名在外”——它們在發生形變時通常會破裂。然而,由美國布朗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科學家開發的一種用陶瓷納米纖維制成的海綿狀新材料卻并非如此,其可用于從高溫絕緣到水過濾等領域。 納米纖維一般通過靜電紡絲或3D激光打印等工藝進行生產。前者不適用于陶瓷,而后者則耗費較多時間和成本。現在,科學家們使用了一種名為溶液吹紡的技術,這種方法是使用氣壓推動含陶瓷原料的溶液通過一個微小的孔洞。當液體從該孔洞出來時,就會凝固成纖維。將這些纖維收集在紡絲裝置上,然后進行加熱以除掉溶劑。最后得到一個由纏結的陶瓷納米纖維組成的棉球狀海綿。 這些海綿在被壓縮50%后能夠回彈到原來的體積——其他標準的陶瓷材料都不能做到。研究人員將這種屬性歸功于這種纖維的小尺寸。 美國布朗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在納米尺度上,裂紋和缺陷變得非常小,以至于激活并使它們擴展需要更多的能量。納米尺度纖維同時也促進了形變機制,例如所謂的......閱讀全文
陶瓷以耐高溫而聞名,但致命的缺點是一旦形狀發生變化就會破裂。中外科學家利用陶瓷納米纖維制備出一種海綿狀新材料,不僅超輕、耐熱,其制備過程也快速經濟,有望用于制作消防服和水凈化等領域。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科學·進展》上。 論文通訊作者,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副教授伍暉6月11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
發改委網站2011年10月20日刊文,由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聯合研究審議的 《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年度)》,現予以發布。《指南》確定了當前優先發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進能源、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海洋、高技
材料是人類一切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基礎,歷來是生產力的標志,對材料的認識和利用的能力,決定社會形態和人們的生活質量。新材料則是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新材料種類 一、我國新材料產業現狀我國新材料生產情況 幾乎所有的新材料我國都能夠生產并且正在生產,包括: 高性能工程材料 POK聚酮、PPO聚
2019年6月27日,兩年一次的亞太材料科學院(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APAM)會議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召開。 會議選舉出新的院士(Academician)32名,副院士(Associate Academician)12名。其中我國大陸有16人當
在納米材料領域,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在納米尺度上采用一種獨特的三明治結構,開發出一種多壁碳納米管材料,其整體厚度還不到人類頭發直徑的百分之一,卻可以大幅降低泡沫制品的可燃性。國家直線加速器實驗室和斯坦福大學合作,首次揭示了石墨烯插層復合材料的超導機制,并發現一種潛在的工藝能使石
近日,國家發改委就《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征詢意見,質譜儀、能譜儀、拉曼光譜儀、環境監測儀器等多種儀器入選該目錄,相關產業將來或許成為國家鼓勵外商投資的產業。詳細公告請參見如下: 《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修訂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根據《國務院《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
一個由中國科學家率領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超輕質新型陶瓷材料,不僅具備傳統陶瓷材料耐高溫、隔熱好等優點,而且如同海綿一樣富有柔性和彈性,有望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 相關論文27日發表于美國《科學》雜志子刊《科學進展》上。論文第一作者、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后研究員斯陽對新華社
隨著材料科學發展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粉體合成新工藝和材料制備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而水熱法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很有潛力的液相制備技術,在制備壓電、鐵電、陶瓷粉體和氧化物薄膜等領域內的研究很活躍。本文介紹了水熱法的特點,總結影響反應的主要因素,包括溫度、壓力、處理時間、pH值等;綜述了水熱法的特
引言: 新材料是高新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又是高新技術發展的基礎和先導,也是提升傳統產業技術能級 ,調整產業結構的關鍵 。 新材料產業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并對未來發展有著巨大影響 的產業,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爭奪高技術產業發展制高點的種類中,均把新材料產業放到重要戰略地位來優先發展。日本是新
3月1日,四部委印發《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對電池性能、產能、安全性、材料和裝備提出明確要求。面對1000億瓦時的跨越式發展圖景,產業界當如何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本刊日前采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南策文,他認為,全固態鋰電池會極大提高安全性和性能,
高性能纖維是指對外界的物理和化學作用具有特殊耐受能力的一種材料,被稱為第三代合成纖維;其在海洋開發、情報信息和軍事裝備等國防軍事和工業領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與技術創新的標志之一。 1、高性能纖維:強國強軍的戰略材料 1.1、高性能纖維的定義:具備特殊耐受力的一類材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海南省教學儀器設備招標中心受招標人海南大學委托,采購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基質輔助激光解析電離串聯飛行時間質譜儀、納米噴霧干燥儀、石英晶體微天平、多功能樣品前處理平臺、熱重-紅外圖像-氣質聯用原位反應系統、顯微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光聲光譜檢測器、差示掃描量熱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機械基礎件 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該規劃貫徹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精神,在總結分析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明確了“十二五”
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埃及科學研究技術院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通知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埃及科學研究技術院(ASRT)簽署的合作協議及后續達成的共識,2018年雙方在生命科學(Life Sciences)及工程與材料科學(Engineering and Material
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埃及科學研究技術院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通知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埃及科學研究技術院(ASRT)簽署的合作協議及后續達成的共識,2018年雙方在生命科學(Life Sciences)及工程與材料科學(Engineering and
序號項目名稱聯合單位101首部噴射抑制渦激振動的機理與技術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102融合信道狀態信息與慣性傳感器信息的高可用室內定位方法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103面向真實應用環境的磁電異質結磁傳感器噪聲抑制機理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104鉍烯的寬帶飽和吸收機制及其在中紅外超快光纖激光器中的應用研究哈爾濱工程
近日,Biomaterials期刊發表了秦燕研究員課題組與北京科技大學溫永強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題為“Layered Nanofiber Sponge with an Improved Capacity for Promoting Blood Coagulation and Wound Heal
納米超細高純二氧化鋯的性能、發展及應用簡述《納米新材料應用技術》 2013年02月第3期 王航一、高純二氧化鋯性質簡述 13305631332, 13305631650, qq:524915046高純二氧化鋯(VK-R50)為白色粉末。 熔點高達
1月31日,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期刊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秦燕課題組與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溫永強的合作研究成果,題為Cellular Nanofiber Structure with Secretory Activity-Pro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修訂了《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5年)》(以下簡稱指南),并印發。指南在儀器儀表類中對色譜類分析儀器的關鍵制造技術、工業控制巨磁電阻傳感器微型化和集成化技術、硅基壓力傳感器無引線封裝制造技術、DCS/PLC冗余設計關鍵技術等做出了技術內容指南,如
透明、可彎曲、可降解的納米紙晶體管(照片由同濟大學提供)。 像紙一樣薄的碳納米纜繩的強度,就足以支撐起一架“太空電梯”。 近日,一些有關“納米紙”的報道,引起許多人的興趣。比如有報道稱,浙江大學的科學家制作出一種新型“納米紙”,這種材料還能與多種化學分子結合,制造出不同用途的新材料,實現抗菌
(三)先進高分子材料 特種橡膠。自主研發和技術引進并舉,走精細化、系列化路線,大力開發新產品、新牌號,改善產品質量,努力擴大規模,力爭到2015年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70%。擴大丁基橡膠(IIR)、丁腈橡膠(NBR)、乙丙橡膠(EPR)、異戊橡膠(IR)、聚氨酯橡膠、氟橡膠及相關彈性體等生產
超濾膜是一種孔徑規格一致,額定孔徑范圍為0.001-0.02微米的微孔過濾膜。采用超濾膜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過濾方法為超濾膜過濾。超濾膜大多由醋酯纖維或與其性能類似的高分子材料制得。最適于處理溶液中溶質的分離和增濃,也常用于其他分離技術難以完成的膠狀懸浮液的分離,其應用領域在不斷擴大。 以壓力差為推
上海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劉巍4月9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用有序排列的陶瓷納米纖維顯著提高了鋰離子電池安全性和穩定性,為高性能全固態電池產業化奠定了基礎。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頂尖雜志《自然·能源》上。 劉巍告訴記者,傳統的鋰離子電池使用的是易揮發、易燃、易爆的有機液態電解液,電池使
隨著高技術領域對高性能防護材料需求的不斷提高,現有防護材料(包括金屬材料、陶瓷材料和纖維復合材料等)的局限性(如金屬密度大、陶瓷脆性和纖維復合材料硬度低等)正逐漸顯現。最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Robert Ritchie教授研究組揭示了“巨骨舌魚”(亞馬遜流域一種淡水魚)能夠抵御“水虎魚(食人魚
近年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圍繞如何利用一維結構為構筑單元實現組裝制備宏觀塊體材料及如何實現將這些宏觀組裝體功能化以獲得實際應用等科學問題,開展了一系列富有創新的探索研究,在碳納米纖維及組裝體的宏量制備和實際應用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 最近,本課題組在他們以往宏量制
由于我國分離膜行業發展較晚,出臺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較少,其中膜與膜組件標準有21項,與膜產品相關的裝置標準有24項,全部為推薦性標準,除5項為國家標準外,其他均為行業標準,主要是海洋行業標準,為27項。圖片來源于網絡 標準作為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步驟,起著肯定已有成果、引導行業發展方向的重要作
隨著現代高新技術的發展,先進陶瓷已逐步成為新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許多高技術領域發展的重要關鍵材料,備受各工業發達國家的極大關注,其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其他工業的發展和進步。 由于先進陶瓷特定的精細結構和其高強、高硬、耐磨、耐腐蝕、耐高溫、導電、絕緣、磁性、透光、半導體以及壓電、鐵電、聲
碳海綿的研發成功,讓那些“石墨烯粉”們沖動不已。不過,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高超的課題組對石墨烯應用的研發不止于此。 2011年,高超課題組已經嘗試將納米級的氧化石墨烯片紡制成長達數米的宏觀石墨烯纖維。這種制成石墨烯纖維不但強度高,而且韌性好,可能是實現石墨烯在
手術切除是早期腫瘤臨床治療的主要手段,但腫瘤術后極易出現復發與轉移。臨床研究表明,手術切緣殘存的腫瘤細胞是腫瘤復發的主要原因;同時不可避免的腫瘤切除術中出血可將脫落的腫瘤細胞擴散到手術部位的血液中,甚至進入全身血液循環增加循環腫瘤細胞水平,進而提升了腫瘤術后原位復發尤其遠端轉移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