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京成立
7月23日,由北京大學、中關村視聽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及硬蛋科技等倡議的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在北京正式成立。聯盟由潘云鶴院士擔任名譽理事長和專家委員會主任,高文院士任聯盟理事長,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主任黃鐵軍教授擔任秘書長。 據悉,潘云鶴院士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原人工智能2.0)的倡議者和發起者,高文院士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核心專家,黃鐵軍教授是規劃起草工作的主要參與者之一。聯盟發起成員單位上百家,包括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知名企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深行資本、將門投資等投資機構。 7月20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正式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這是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史的一個里程碑。《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推動國內優勢企業、行業組織、科研機構、高校等聯合組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閱讀全文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人工智能如何改變我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317.shtm ???高文,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鵬城實驗室主任。他見證和參與了中國計算機行業的高速發展,見證了人工智能的成長壯大。他先后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20多項,涉及人
高文獲“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
4月13日至14日,“‘創新驅動·數智強國’——第十三屆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暨2023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年會”在江蘇蘇州舉行。會上頒發了2023年度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榮獲“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這份殊榮是對我與團隊的認可和鼓勵,更屬于全體為
高文獲2023年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704.shtm3月7日,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網站發布2023年度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獎勵公告,70項成果(人)獲2023年度“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獲得“吳文
高文獲2023年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
3月7日,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網站發布2023年度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獎勵公告,70項成果(人)獲2023年度“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獲得“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高文,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美國計算機協會會士
高文院士:高效視頻編碼技術前景廣闊
?? “通過新的視頻編碼技術,未來錄像帶可以通過自動檢索,迅速鎖定犯罪嫌疑人并自動報警。”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高文表示,高效視頻編碼技術的前景非常廣闊。 現在,很多大城市熱衷于花錢買攝像頭,拉線架起來,然后配上安保人員“蹲”在屏幕前監控,看到異常情況打電話報告
潘云鶴院士獲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
7月16日上午,我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66個獲獎項目及個人受到表彰獎勵。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潘云鶴榮獲2021年度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并頒授榮譽獎牌和100萬元人民幣獎金。歐洲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講座教授陳俊龍,中國國防科技大學
高文院士:科技倫理審查為科技向善保駕護航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574.shtm
孫大文院士:能“透視”食品成分的高光譜成像
用高光譜成像檢測設備可以看到,隨著腌制時間增加,肉品鹽分含量逐漸增加,顏色由黃綠變藍色(圖●)。肉品水含量減少,顏色由紅色漸變到黃綠色(圖●)。孫大文院士孫大文院士團隊一年前冷凍的荔枝外殼仍保持紅色高光譜成像無損檢測設備在掃描一個梨子 TA們是誰 孫大文院士團隊 ●華南理工
高文院士:機器人技術將從動作解放邁向心腦解放
人工智能時代,人們需要什么樣的服務機器人?答案是:它不僅只會幫你做家務,還可以陪你聊天,下棋,做運動。 6月29日在天津開幕的首屆世界智能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出席智港論壇·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專題報告會時表示,通過感知,機器人技術將從“動作解放”邁向“心腦解放”。 機器人的功能可以概括為
高文院士:多媒體大數據時代須解決四大問題
高文 “不管你同意還是不同意,多媒體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高文在北京舉行的第五屆中國云計算大會上如是說。他還認為,在多媒體大數據時代,傳輸、存儲、處理、應用是四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對于多媒體大數據時代,我相信大家都已身處其中。一個最典型
陸汝鈐院士成為首位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獲得者
11月1日,記者從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獲悉,隨著2018年第八屆“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獲獎結果公布,我國首位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獲得者揭曉。作為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的開拓者和先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陸汝鈐憑借其在知識工程方面取得的系統性創新成就,特別是在
圖靈獎得主、中外院士“群聊”人工智能
“我不認為每個人都知道‘AI’代表什么。我們有算法,但是沒有智能。”邁克爾·喬丹的驚人話語贏得了全場掌聲。 6月20日,交叉智能前沿峰會在南京舉行。姚期智、約翰·E·霍普克洛夫特、阿迪·薩莫爾三位圖靈獎得主,以及美國三院院士邁克爾·喬丹、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建平5位大咖開啟圓桌“群聊”模式。
高福院士當選愛丁堡皇家學會外籍院士
2月15日,愛丁堡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RSE)公布了新增院士名單。此次共選舉產生了60名院士,包括3名榮譽院士和5名通訊院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員作為中國科學家當選RSE通訊院士(外籍院士)。 高福研究員長期從事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研究,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算力網是算力發展的必然趨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929.shtm
文伏波院士:水利實干家
縱觀文伏波的長江水利人生,雖辛勞奔波,他卻覺得非常幸運,遇到了開發治理長江的大好時機。雖淡泊名利,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他卻碩果累累,收獲頗豐。雖然尊敬領導,重情重義,可當面臨水利工程質量這樣大是大非的問題時,他從不含糊,堅持質量第一。 文伏波(1925年8月24日~) 文伏波生于湖南省益陽
夏佳文院士:扎根西北-“加速”世界
1964年7月17日出生于重慶涪陵。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我國重離子加速器的學術帶頭人,HIRFL-CSR工程總工程師,加速器物理及技術總負責人。現為中國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輻射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粒子加速器學會常務理事。入選1998年度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
17名院士專家受聘人工智能戰略院
近日,由中國工程院、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以下簡稱人工智能戰略院)在天津召開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暨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領域內17位知名的院士、專家受聘學術委員會,并為人工智能戰略院的未來工作“把脈定向”。 領導小組會議審議并通過了人工智能戰略院章程。中國工程
重磅!高福院士,浙江大學
據“浙江大學本科生院”微信公眾號消息,浙江大學“求是大講堂”通識課程第六課將于 3 月 14 日開講,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主講。主講人介紹一欄顯示,高福現任浙江大學大健康學院院長。 據浙江大學官網 2020 年 10 月消息,浙江大學宣布籌備建設大健康學院,著力打造高水平、國際化的大健康人才培
我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頒獎
4月13日上午,我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在蘇州舉行,70個項目及個人獲評2023年度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獲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獲頒榮譽獎牌和獎金。湖南大學副校長李樹濤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未來信息技術研究院院長、北京
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頒發多個獎項
4月13日,我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在蘇州舉行,70個項目及個人獲評2023年度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獲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獲頒榮譽獎牌和獎金。湖南大學副校長李樹濤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未來信息技術研究院院長、北京紅山
李小文院士:光腳踢走學術浮華
對于院士李小文來說,無論是生活還是科研,都應該堅持簡單化原則,拿著奧卡姆剃刀,“刮,刮,刮”。 最近,他希望刮掉的是人們對他那雙布鞋的惦念,輿論對他的炙烤,以及附著在他身上的各種標簽。 用他的話說,“布鞋失火了”。那不過是雙極其普通的布鞋,黑面白底,而且款式老舊,是他在成都出差時
申泮文院士:桃李不言自成蹊
申泮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本意是,桃李樹雖不招人,卻因其花朵美艷,果實可口,人們紛紛摘取,于是便在樹下踩出一條路來。其喻義為,只要人真誠篤實,德才兼備,自然能感召人心。這八個字恰如范仲淹所贊,“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它詮釋的是一種默默堅守的執著,一種歲月澆灌的奉獻,
首屆人工智能安全大賽啟動,5院士擔綱主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626.shtm 為加快構建人工智能安全創新環境,7月13日,以“共筑AI安全 安享智能未來”為主題的2022人工智能安全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正式啟動。作為中關村論壇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的專題賽,
院士大會報告:人工智能是天使還是魔鬼?
院士學術報告會|譚鐵牛:人工智能是天使還是魔鬼? (本文由科學大院根據譚鐵牛院士在中科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上的報告整理而成,首發于科學大院) 尊敬的各位院士、各位同仁,會場的各位同學以及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非常榮幸有機會跟大家匯報一下我本人關于人工智能的一些粗淺想法。我報告的題目是《人工智能:天使
高福院士PNAS解析重要免疫分子
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George F. Gao)院士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成對免疫球蛋白樣受體α (PILRα)和β (PILRβ)均采用了典型的唾液酸結合性免疫球蛋白樣凝集素(Siglec)折疊方式,為結合唾液酸提供了結構基礎。這些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P
高福院士:“小”世界里做大事
約到高福很難,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熟悉他的人都說,高福是所里最忙、最辛苦的人。 翻開高福的簡歷,中科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國科大醫學院院長、中華醫學會副會長……數十個頭銜加身的他,恨不得24個小時都拿來工作。 可他卻笑
高伯龍院士:至純至強之光
高伯龍(1928.6.29~),激光陀螺專家。原籍廣西岑溪市,生于廣西南寧市,1951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教授。自1975年起,高伯龍一直從事激光陀螺研制,率先對激光陀螺的基本理論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主持并研制成功有關激光陀螺原理樣機、實驗室樣機等。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首個吳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貢獻獎揭曉
12月9日,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的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在蘇州舉行頒獎典禮。本屆吳文俊人工智能獎共對70項人工智能成果授獎,百度高級副總裁、AI技術平臺體系(AIG)總負責人王海峰榮獲首個吳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貢獻獎”。 王海峰長期致力于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及產業發展,他在發表獲獎感言
張平文委員:高校對待人工智能“堵不如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518.shtm近段時間,ChatGPT掀起了人工智能的新一輪熱潮,也引發了高教界的某種恐慌。據報道,美國紐約和西雅圖等地的公立學校、法國巴黎政治學院以及我國的香港大學等高校都禁止學生使用ChatGP
趙文津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實現夢想、應對挑戰、創造未來,動力從哪里來?只能從發展中來、從改革中來、從創新中來。 ——《讓工程科技造福人類、創造未來——在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的主旨演講》(2014年6月3日),《人民日報》2014年6月4日 學習札記 夢想,不是做夢,不是一個具體目標,而是我們心中形成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