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能精確控制合金納米粒子的合成過程,在此基礎上制造出由3種金屬原子組成、尺寸僅1納米的合金粒子,可用作工業化學反應的催化劑。 由少量原子組成、尺寸只有幾納米或更小的合金粒子有著獨特性質,工業應用前景廣闊。比起只含一兩種金屬的材料,由多種金屬原子組成的合金納米粒子通常有更優良的性質,但合成過程中很難同時控制納米粒子的成分和尺寸。 東京工業大學研究人員最近在美國《科學進展》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借助一類稱為樹狀分子的化合物,實現了對合金納米粒子包含原子數目的精確控制。樹狀分子有著高度整齊有序的樹枝狀結構,適合當作合金納米粒子的模板。 新型合金納米粒子由銅、鉑和金三種金屬原子組成,實驗發現它能催化碳氫化合物的氧化過程,稍微添加輔助物質就能在常溫常壓下發揮催化作用,效率比目前商用鉑催化劑高24倍。 新聞公報說,新的合成方法有望擴展應用于合成其他合金粒子,生產出適用于......閱讀全文
在3月30日《Science》雜志的封面文章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其他三所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的新技術使他們能夠將多種金屬結合在一起,其中還包括那些通常被認為無法結合的金屬。研究人員表示,這一過程創造了新型穩定的納米粒子,這種納米粒子可以在化學和能源行業中得到很好的應用。 許多工業產品,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微納技術與器件研究室研究員李越課題組在可控制備多孔金-銀-鉑(AuAgPt)合金納米材料及其甲醇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 J. Mater. Chem. A, D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6月18日(北京時間)報道,高效耐用的催化劑是燃料電池領域取得突破的關鍵。最近,德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鉑鎳納米粒子,用其作催化劑,可將燃料電池中鉑的用量減少90%。研究還發現,新納米粒子的功能由其幾何形狀和原子結構決定。發表在最新一期《納米·材料學》雜志上的最新研究將有助
金屬納米粒子嵌入到陶瓷基體中組成的金屬陶瓷薄膜是太陽光譜選擇性吸收涂層的核心工作層,其熱穩定性和綜合光學性能直接決定著整個涂層的光熱轉換效率。高溫下,金屬陶瓷膜內金屬納米粒子的團聚、長大、氧化及涂層內層間原子的擴散遷徙,往往會導致成分和微結構的變化,從而誘發涂層光學性能的衰減 (不可逆性)。如何
《自然》 運用CRISPR技術研究人類早期胚胎發育 一篇新論文報告稱,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已被用于研究OCT4基因在人類早期胚胎發育中的作用。該研究為認識控制胚胎發生的分子機制帶來了新見解,這一原理研究表明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可被用于評估人類早期發育中的基因功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4月19日,2016國際熒光前沿技術高端論壇(2016 FluoroFest)在北京大學開幕。FluoroFest 是一個全球性的熒光學術論壇,旨在促進相關領域的廣大科技工作者交流最新熒光技術,推動跨學科及領域的經驗分享與合作。
為了了解生物細胞如何運作,生命科學家追蹤組成細胞的生物分子。 這樣做最有效的方法是用金納米顆粒標記分子,并跟蹤納米顆粒散射的激光。日本國立自然科學研究院(NINS)的一個小組現在已經擴展了這種方法,使科學家可以更精確地跟蹤單個和多個生物分子。 該小組寫道:“我們的方法將為研究復雜生物分子系統的運
氫被認為是環境友好的清潔能源,電催化分解水可以制備高純氫氣,在堿性介質中電解水是最有可能實現產業化制氫的技術。一直以來貴金屬是該領域活性最高的催化劑,近年來科研人員持續探索致力于將過渡金屬發展成高活性堿性析氫電催化劑以降低成本,然而很多催化劑的活性與貴金屬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將少量的貴金屬與過渡
簡介品牌其他品牌類型其他速度類別有級變速(多速)變速方式其他速度范圍400rpm以下應用領域環保/水工業,生物產業,石油/化工,制藥/化妝精浩超聲波納米均質機Ultrasonic nano homogenizer納米技術的革新推動者納米材料的應用,那么對于材料的要求也隨之變高納米技術的核心內容是如何
新加坡A * STAR制造技術研究所和材料研究與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使用二硼化鈦納米粒子改善了3D打印超級合金的物理、熱力、機械性能。 超耐熱合金,能耐受高溫和應力的合金已被證明對科學家來說是非常有用的。 Hastelloy,Inconel和Waspaloy等材料因其具有極高的抗熱能力經常
美國普渡大學的科研人員日前利用噴墨打印技術制造出液體合金設備,這一新工藝可用于大規模生產柔性可伸展導體,直至軟體機器人。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站4月8日(北京時間)報道,將于4月18日發表在《先進材料》雜志上的此項研究論文稱,美國普渡大學的新工藝專注于駕馭噴墨打印技術以制造液體合金設備,能打印用于
在納米材料領域,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在納米尺度上采用一種獨特的三明治結構,開發出一種多壁碳納米管材料,其整體厚度還不到人類頭發直徑的百分之一,卻可以大幅降低泡沫制品的可燃性。國家直線加速器實驗室和斯坦福大學合作,首次揭示了石墨烯插層復合材料的超導機制,并發現一種潛在的工藝能使石
將氫氣直接高效轉化為可廣泛應用的電能,同時產生對人類生存環境友好的水分子,是未來先進可持續能源體系發展的重要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作為重要能量轉換裝置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將會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相關研究和開發受到了越來越高度的重視。然而,該類燃料電池中用于將空氣中氧分子高效還原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對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化石能源作為目前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在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對地球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因此,開發可代替化石能源的清潔能源變得越來越重要。圖1 環境污染 (圖片來自網絡) 燃料電池是一種能把燃料和氧化劑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成電能的裝置,它是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發布消息稱,其研究團隊最近開發出可用于固體堿膜燃料電池的高性能銠基礎納米催化劑,利用銠合金代替高價的鉑,成功提升了燃料電池的性能。該成果在線發表在《美國化學會》(ACS Catalysis)雜志上。 一般來說,在堿性燃料電池能源中發揮核心作用的納米催化劑,常用于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發布消息稱,其研究團隊最近開發出可用于固體堿膜燃料電池的高性能銠基礎納米催化劑,利用銠合金代替高價的鉑,成功提升了燃料電池的性能。該成果在線發表在《美國化學會》(ACS Catalysis)雜志上。 一般來說,在堿性燃料電池能源中發揮核心作用的納米催化劑,常用于
【引言】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的陽極材料應具有:1)多孔性。允許反應氣體擴散到三相界面,并增大催化反應表面;2) 高的電子導電性;3) 與Y2O3穩定的氧化鋯(YSZ)有高度的化學和熱相容性以及相近的熱膨脹系數。鈣鈦礦型材料結構特殊,化學穩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生蘇建偉和楊陽(導師陳乾旺教授)通過理論計算,提出了將少量的貴金屬釕與過渡金屬鈷合金化來提升鈷催化活性的思想,并設計出了一種以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為前驅體來制備氮摻雜的類石墨烯層包裹合金內核復合結構的工藝。所制備的復合納米結構作為堿性析氫電催化劑表現出與貴金屬可比的析氫性
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聯合科學技術振興機構6月24日發布消息稱,該機構的幾名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制造納米粒子新方法,能極大提高用作汽車排煙凈化觸媒的白金等稀有金屬的利用效率。 據介紹,這種制造方法是在由白金、界面活性劑與溶媒組成的水溶液中添加還原劑,在投入還原劑后約10分鐘就可以快速產生白金納米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孫軍課題組成功研制出納米結構彌散強化鉬合金材料。該材料具有納米稀土氧化物增強粒子與超細晶微觀結構,同時拉伸延性成倍提高。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自然—材料學》雜志。 據介紹,我國的鉬儲量、產量和消費量均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研究員喻學鋒和暨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教授陳填烽合作,設計合成了一種金/硒核殼結構的靶向納米復合體系,從而實現了腫瘤靶向的放化療法。此項成果日前發表于《化學研究報告—納米》雜志。 近年來,大量的無機金屬納米粒子作為放療增敏劑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其放療增敏的主要機制在于
澳大利亞科學家研制的金屬液滴,外面具有納米粒子材料的混合涂層 北京時間2月18日消息,近日,澳大利亞的一個科研團隊在《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雜志上公布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研究負責人,來自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維賈伊
記者從合肥工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錢海生教授課題組,首次制備出由上轉換熒光納米顆粒與合金半導體組成的蛋黃—蛋殼結構復合材料,在近紅外光下可激活產生高活性氧物質,在腫瘤治療與有機染料廢水治理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應用催化》上。 超氧自由基、單線態
本課題以平面型結構的微型無閥泵和集成微型無閥泵式微流控芯片為研究對象,研究了高刻蝕速率與高表面質量兼具的玻璃濕法刻蝕工藝,創新性的建立了非超凈環境下玻璃高效鍵合的工藝路線,同時,系統地研究了Micro—DPIV微流場可視化檢測技術中的顯微拍攝、激光照明方式、納米級示蹤粒子布朗運動誤差消除、跨幀技術以
最近,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博士研究生劉峰超在導師馬宗義研究員的指導下,對攪拌摩擦加工(FSP)超細晶鋁合金的低溫超塑性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相關論文先后發表在Acta Materialia(58, 14 (2010) 4693-4704.)、Scr
盡管安全性一度遭到質疑,但基因編輯技術發展勢頭不可阻擋。 基因測試新技術 新概念造影劑“納米MRI燈” 巴西轉基因大豆 記錄DNA數據 具隱身效果的膜材料(模擬效果圖) 耐水性超薄太陽能電池 美 國 基因編輯技術火熱 干細胞研究獲突破 美科學家開展了該國首個對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
氫能源是一種清潔、高效、可再生的理想能源,電解水制氫是實現工業化廉價制備氫氣的重要手段。電解水過程包含析氫和析氧兩個半反應,其中由于析氧反應過程在動力學上的困難性成為了電解水制氫的瓶頸。目前商用的析氧催化劑主要為IrO2和RuO2等貴金屬,其高昂的價格和稀有的儲量制約了這一過程的發展,尋找價格低
由于各國科學家一直未能找到讓碳納米管結構可控生長的制備方法,碳基電子學發展和電子技術的實際應用受到了極大制約。26日從北京大學傳來喜訊,該校李彥教授課題組借助一種自主研制的新型鎢基合金催化劑,研究出單壁碳納米管結構可控制備方法。學術成果在6月26日的《自然》雜志上發表。
——紀念我國光譜事業30年,第十五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專家采訪報道系列 在這個豐收的金秋季節,我國的光譜學界也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收獲――第十五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在京隆重召開。此次會議的規模、參會人數以及期刊論文數
9月28日,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評選結果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發布。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會科技委員會聯合主席歐陽明高代表大會公布了本年度評選結果,共有7項創新技術和7項前沿技術入選。 2020年創新技術為:高集成刀片動力電池技術、面向海量場景的自動駕駛云仿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