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一場“人機大戰”中,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聯合科研團隊研發的醫學影像人工智能分析系統“阿爾法醫生”,與一家三甲醫院的影像科醫生比拼核磁共振影像的直腸癌識別準確率和速度。結果,“阿爾法醫生”在準確率上略勝一籌,在速度上則遠超醫生。這種人工智能系統能否進入醫院,成為輔助診斷設備?科研人員卻給出否定答案。這是為何? 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機器人研究所博士閆維新介紹,他與浙大轉化醫學研究院教授牛田野、原騰訊數據平臺部技術總監廖煥華合作,利用“區域卷積神經網絡”建立機器學習模型。浙大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為他們提供了上萬張直腸癌核磁共振影像圖,這些圖片都由醫生勾畫出腫瘤區域。科研團隊將影像數據“喂”給學習模型后,經過十余萬次迭代,“阿爾法醫生”擁有了準確識別直腸癌的能力,而且能根據影像進行三維重建,為醫生提供腫瘤三維模型。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年會上,“阿爾法醫生”僅耗時23秒,就......閱讀全文
3 月 28 日,百洋醫藥集團與 IBM 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旗下百洋智能科技將成為 Watson Health(沃森健康)中國地區的戰略合作伙伴,獲得 Watson for Oncology 在中國市場三年獨家總代分銷權,同時獲得其未來部分新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優先談判權和上市新產品的研發合作權
隨著醫療AI產品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醫療AI公司的產品開始在醫院落地試用打磨。尤其是在放射影像領域,一些大三甲醫院放射科的醫療AI合作伙伴甚至超過了10家。在重醫附一院放射科,就有7家醫療AI公司需求與其合作。面對市面上眾多醫療AI產品,重醫附一院是如何選擇的?他們使用醫療AI產品的出發點又是什么
——尋找醫學的無限可能,人工智能落地多點開花 去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三步走戰略目標,同年10月,上海市政府出臺《關于本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對標第一步2020年的國家戰略目標,部署并全面實施“AI@SH”行動,人工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域醫學)發布2019年年報,2019 年,公司營業收入達 52.69 億元,同比增長 16.44%;毛利率39.48%,歸母凈利潤達4.02 億元,凈利潤率7.88%,同比增長 72.44%。有賴于全體投資者的認同與支持,2019 年末公司市值為
2014 年,斯坦福大學啟動了“AI100”項目,即“人工智能百年研究”。該項目集結了各領域頂尖的研究人員,旨在研究并預測人工智能將如何發展,及其對人類和社會的影響。 “人工智能+醫療保健”一直被視為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領域。未來幾年,基于人工智能的應用程序有望改善數百萬人的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
2016年全球共有4000余臺醫療機器人,然而,幾乎所有的手術機器人都來源于加利福尼亞州桑尼維爾市的Intuitive Surgical。這家公司最為矚目的產品即達芬奇機器人輔助外科手術系統,亦稱之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3D顯示效果卓越,能夠為醫生提供準確的空間距離;儀器擋板可以為醫
8月3日,騰訊公司正式發布了AI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 這是騰訊公司首個應用在醫學領域的AI產品。騰訊覓影包含有6個人工智能系統,涉及疾病包含食管癌、肺癌、糖網病、宮頸癌和乳腺癌。其中,其早期食管癌智能篩查系統最為成熟,實驗室準確率在90%,現已進入臨床前實驗階段。據動脈網(微信號:vcb
2020年值得期待、關注的醫療領域新技術如下。 人工智能技術 目前來說,在醫療保健領域,沒有什么比人工智能更令人興奮的了,圍繞著醫療行業的巨大增長,AI無疑正處在“最好的時代”。到2021年,人工智能在醫療行業的應用預計將以每年40%的速度快速增長,其投入也從2014年的約6億美元增至66億
中國去年GDP跨過90萬億大關,而傳統的產業卻增長乏力。很多人講,沒有投資機會。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教授魏杰分析認為:實際上,中國正進行一場大規模的經濟調整。這場調整將從2020年開始顯現,有3大產業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支柱,每年造富120萬億,遠遠大于現在的經濟總量。 未來10年,誰能抓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即為研究、探索如何模擬人類智能并對人類智能進行擴展延伸的一門學科。現如今人工智能已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焦點,其今后的發展將對各行各業產生深遠的影響。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是實現人工智能的方法之一,是使計算機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即為研究、探索如何模擬人類智能并對人類智能進行擴展延伸的一門學科。現如今人工智能已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焦點,其今后的發展將對各行各業產生深遠的影響。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是實現人工智能的方法之一,是使計算機
在人類與疾病的戰斗中,治療與預防同等重要。但醫院里漫長的等待、工作的快節奏、生活的壓力等等都給了現代人太多的制約。而今,一位可以隨叫隨到,從不疲憊,甚至診斷準確度高且穩定的“超能醫生”正在打破這些束縛,患者甚至可以足不出戶,只需上傳特定要求的照片,就可以完成診斷,整個過程不需要專業醫生的參與,
現代社會信息大爆炸,也在無形中推動醫療行業轉型。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著力打造智慧醫療,或將改變錯綜復雜的利益現狀,使傳統醫療行業改頭換面。 不久前,百度公司宣布對醫療事業部進行重大改組,對醫療業務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和優化,集中優勢資源,將醫療業務的重點布局在人工智能(AI)領域
科技巨頭蘋果公司已經不再滿足于智能手機市場了。因為在天量的醫療健康市場面前,手機市場顯得太小了。在幾番試水之后,蘋果公司似乎找到了在醫療市場充當顛覆者的殺手锏。 全球醫療健康領域約7萬多億美元的市場(接近全球GDP的10%),為蘋果這樣的科技巨頭帶來了巨大的機會,蘋果公司將醫療和健康視為其應用
4月1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4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意見》有關情況。與此同時,互聯網巨頭騰訊和阿里也公布了“互聯網+醫療”布局的幾大重要措施,包括“微信智慧醫院3.0”計
時至歲末,轉眼間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20年,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里,科學家們在癌癥檢測領域取得了多項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本年度科學家們在癌癥檢測研究領域取得的重磅級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1】J
美國知名研究機構CB Insights近日發布重磅報告《2018年必看的人工智能熱門趨勢》(Top AI Trends To Watch In 2018),報告對AI行業發展現狀進行了深入研究剖析,并給出了2018年AI領域最值得關注的13個前沿發展趨勢。 1.新藍領的工作——機器人保姆 C
AI:新藥研發工業化的開始 人工智能(AI)——從計算機算法中學習如何解開復雜的基因組數據,例如疾病的基因表達模式——已經準備好為藥物開發,臨床研究和醫學治療等各個方面帶來革命。但它也可能為人類實現又一個里程碑——降低藥品價格。 即使不能徹底消除目前這種效率低下、時間密集、不斷試錯的創新過程
2017年,是跨國醫療巨頭公司轉型之年,戰略調整步入深水區,中國市場風云變幻。 此外,公司為了確保增長使出渾身解數,大型并購不斷。數字化成為關鍵詞,各大公司爭相布局, 頂級醫療企業排位賽爭奪愈發水深火熱。 相比2016,2017年醫療巨頭最新排名變化和發展趨勢都是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2017年,是跨國醫療巨頭公司轉型之年,戰略調整步入深水區,中國市場風云變幻。 此外,公司為了確保增長使出渾身解數,大型并購不斷。數字化成為關鍵詞,各大公司爭相布局, 頂級醫療企業排位賽爭奪愈發水深火熱。 相比2016,2017年醫療巨頭最新排名變化和發展趨勢都是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癌癥被稱為「眾病之王」,若能盡早檢測診斷,病人則更可能得到有效救治。一般來說,癌癥的檢查和診斷依賴于病理學檢查;而在病理學檢查過程中,顯微鏡觀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鐘南山院士曾表示:「臨床病理水平是衡量國家醫療質量的重要標志」。 騰訊 AI Lab 聯合業界領先的舜宇光學科技、國內最大的第三方醫
在經過數年的發展后,醫療人工智能產業的格局漸漸清晰,其正在快速覆蓋醫療全產業鏈,為服務患者、服務醫療機構、服務醫療保險、服務醫藥產業等提供技術基礎。 近日,健康點統計分析醫療人工智能產業的創業企業及上市公司布局后發現,作為一種提高效率的工具,目前,醫療 AI 已經覆蓋了醫療產業鏈條上的四大環節
經歷了2015年的熱捧,2016年的資本小幅理性回歸,2017年上半年的熱潮趨緩后,泛泛的基因測序將無法持續吸引資本的目光,未來行業熱點在于技術突破,或者商業模式的突破。 (做一次全基因檢測,會產生100多G海量數據,其中能被用于科研與臨床應用的,只是蛋白編碼基因與少量的非蛋白編碼基因,占整體
如今閱讀任何關于醫療健康領域未來的文章,你無法避免碰到由“A”和“I”這兩個字母組成的縮寫,它代表著醫療行業尋找更智能的解決方案的希望和憂慮。雖然人工智能領域(AI)在1956年就出現了,但是它一直未能為醫療界帶來多少貢獻。直到最近關于機器學習的炒作才開始與現實融合。圖片來源:RF123 到
“89名醫生提交了答題,平均準確率80%,機器答錯5題,準確率83%,機器的準確率高于醫生的平均分。但是第一名是醫生,只答錯了一題,準確率超過96%。”12月2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辦“發現共同語言——乳腺臨床超聲高端研討會”。研討會現場,來自我省的89名超聲醫生與AI(人工智能)展開了
新冠疫情是一場大考,考驗著我國高校抗擊疫情科研攻關實力。疫情發生以來,華中科技大學充分發揮科研優勢和多學科綜合交叉優勢,積極開展科研攻關,盡最大努力為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科技支撐。 在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門的部署下,我校第一時間組織30家科研機構和醫院,組建24支重點科研團隊,投入5000萬元科
2018年,微軟陸續在iOS、Android、Windows商店中刪除了HealthVault Insights——由微軟在2017年2月與Healtcare NExT同時推出的一款為特定患者提供長期呵護和康復計劃的軟件。 這一措施并不意味著微軟退出個人護理領域,相反,這表明Microsoft
華為變更公司經營范圍,新增醫療器械銷售等業務。這也是兩個月來第三個資本巨頭對醫療器械行業的進軍。 據天眼查信息,華為終端有限公司在3月21日變更公司經營范圍,新增了醫療器械(第二類醫療器械)銷售等業務。天眼查信息,華為終端有限公司工商信息變更 變更之后,華為終端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為開發、生產
昨日(12月3日)上午,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開幕。大會現場,庫克、馬云等幾位大佬級人物作了發言。湊巧的是,他們的發言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人工智能(AI),也都回答了一個業界關注的問題:人工智能真能夠超越人類嗎? 這是一個真正存在的威脅,還是一個偽命題?聽聽這幾位正在研究或大量使用人工職能的
從1989年我國第一臺國產核磁共振成像掃描機誕生,到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醫療器械的重要生產基地,占全球醫療器械市場約16%市場份額。 近年來,我國通過加快創新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加強自主創新研發,突破一批進口壟斷技術,實現了對進口廠商技術封鎖的突破,逐步實現進口替代,降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