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無煙:地熱能開發有了“雄安模式”
地熱+”的多能互補方案成為率先被提出的雄安新區供暖方案, “地熱能”也成為雄安新區第一個得到確認的具體投資領域 “雄縣沒有煙囪,你看,這里是無煙城。”中國石化綠源地熱能開發有限公司(下簡稱“綠源公司”)技術總監孫彩霞驕傲地說。 雄縣位于河北省中部,距北京約110公里。中國北方城市取暖大多使用燃煤,致使華北、東北地區的冬季空氣質量一直不佳,河北多個城市尤甚。但這個地處京津冀中心的小縣城,由于從2009年開始大規模使用地熱能集中供暖,形成在國內具有樣板意義的地熱開發利用“雄縣模式”,徹底擺脫了冬季燃煤供暖帶來的種種問題。 如今,地熱能供暖已覆蓋全縣95%以上的建筑。據綠源公司統計,2013年雄縣地熱供暖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在聯合國注冊后,核證的二氧化碳年減排量為96萬噸。以一棵樹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8.3千克計算,相當于種植了500多萬棵樹。 今年4月,設立雄安新區的消息公布后,新區內雄縣的熱能開發備受關注。據公......閱讀全文
全城無煙:地熱能開發有了“雄安模式”
地熱+”的多能互補方案成為率先被提出的雄安新區供暖方案, “地熱能”也成為雄安新區第一個得到確認的具體投資領域 “雄縣沒有煙囪,你看,這里是無煙城。”中國石化綠源地熱能開發有限公司(下簡稱“綠源公司”)技術總監孫彩霞驕傲地說。 雄縣位于河北省中部,距北京約110公里。中國北方城市取暖大多使
雄安瞄上了海歸 海歸盯上了雄安
? 雄安新區越來越成為海歸關注的熱土,在7月1日舉辦的“國學雙語成果轉化及產業合作研討會”上,舉辦“中外青年中西文明雄安論壇”成為本年度中國先秦史學會國學雙語研究會的重點任務,眾多海歸參與其中。鄧嘯林 攝 ? 這是2018年6月16日,在雄安新區市民
雄安瞄上了海歸 海歸盯上了雄安
作為未來宜居宜業城市發展樣板和疏解非首都職能、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承載地,成立一年多的雄安新區,吸引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越來越多的海歸也選擇雄安新區作為創業之地。 雄安新區成立一周年 變化悄然發生 在全面投入使用的“雄安基建第一標”——市民服務中心內人流如織,京東無人超市里人頭攢動
安徽探明40多處深層地熱資源 未來小區或用地熱供暖
記者昨從省地礦局獲悉,我省地熱資源豐富,已初步探明的資源有40多處,亟待更好的利用開發。 今年5月下旬,在霍邱縣王截流鄉,省地礦局313勘探隊打出一口地熱井。據了解,該井經過7個多月的鉆探施工,終于在地下1000.6米的位置打到地熱水,經過測井和抽水試驗,水溫達到62℃,日出
雄安新區探索地熱綠色發展之路
從《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來看,地熱資源開發與利用將在國家層面上成為重中之重。這也明確了中國能源轉型發展方向:全球環境下的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將進一步加快,新興產業的“契機”來臨。 工人在雄縣地熱供暖換熱站內例行巡查。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雄安新區是東部地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條件最好的
我國地熱直接利用是美國兩倍
“我國地熱行業正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這是記者參加日前在東營召開的2017第九屆中國國際地源熱泵行業高層論壇最大的感受。有行業人士對記者坦言,“此前國家能源規劃往往提‘要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地熱就包括在這個‘等’里面,但今年出臺了首個地熱能國家發展規劃——《地熱能開
雄安的多重使命
? 雄安未來應該是什么樣?它首先是生態宜居的。“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這不僅是習近平總書記對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提出的“生態任務”,也是今后將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居民們的向往。 生態,不僅是治污防污,而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涉及到雄安,則要在規劃建
未來雄安終端能源消費全部為清潔能源
從8月25日至26日在雄安新區召開的2018國際清潔取暖峰會上獲悉,國家能源局將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推進清潔取暖率先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取得明顯成效,并在推進過程中特別注重發揮好雄安新區示范帶動作用。 未來雄安終端能源消費全部為清潔能源 國家能源局總經濟師郭智透露,未來雄安新區將優化能源消
雄安建設生態文明特區
“建設綠色智慧新城”被列為雄安七大重要建設任務之首。“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新區建設的命脈,是新區成長發展的靠山,離開了這個靠山,新區就發展不起來。”近日,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劉寶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為改善生態環境,改善雄安新區及白洋淀流域水環境質量,河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
雄安探索金融支撐體系
8月31日,剛剛成立一個多月的中國雄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了第一份面向全國的人才招聘計劃。其實,從4月1日宣布成立雄安新區開始,雄安三縣產業就已經開始同步啟動轉型升級,在當地傳統塑料制品、服裝等產業正式啟動搬遷程序之前,市場已經開始自動退出。 與此同時,隨著央企、國企逐步進駐并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