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中,“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今天(13號)結束了結構探傷檢測,結果顯示潛水器狀態正常,目前潛水器驗收和交付相關工作正在按計劃進行當中。 中船重工702所“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副總設計師 李艷青:(結構探傷)主要是檢測載人球上的焊縫,包括赤道縫,還有孔做的焊縫,主要是焊縫為主。主要是檢測它的安全性,保證它的安全性。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結構探傷檢測從上周四正式開始,在這幾天當中,專業檢測人員通過著色探傷和超聲探傷等多種方式進行檢測,以便確定經歷過海試嚴酷環境考驗的潛水器,是否發生結構方面的變化或者損傷。 江蘇省特檢院無錫分院院長 孫小偉:現場我們派了我們的材料方面、鏡像方面、焊接方面、力學方面、無損檢測方面的專家,對載人艙、結構件進行了全部的檢測檢驗,我們按照國家的標準,也有原來數據的比對,檢測出來還是性能非常優良的。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閱讀全文
自行設計研制 科學出奇制勝——中科院科學儀器研制悄然潛行 中國儀器儀表問題系列報道(之七) 重大突破來自技術的創新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中國科學家應邀在國際會議上作特邀報告或為專業核心刊物撰寫綜述文章。這樣的“殊遇”與“殊榮”雖然離諾貝爾獎還有某種程度的距離,但對于科學家而言,無疑已得
體細胞克隆猴、超導拓撲表面態、光量子計算機、萬米深淵科考、新型二維原子晶體材料……近段時期以來,中科院的重大原創成果層出不窮,頻頻進入公眾視野,引起國際高度關注。 因為這些突出表現,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科院近年來的重大成果產出進
近日,離熙熙攘攘的中關村鬧市區不遠,有一處僻靜的草坪,在這里悄然出現了一座約高7米、長8米、寬3米且加裝了玻璃幕墻保護的歷史儀器設備展示臺。光潔透亮的玻璃幕墻內,擺放著控制臺、電動機、儲壓罐、轉換器等這些人們似懂非懂的儀器設備,它們歷經了半個多世紀的不平凡歲月,也早已告別了當年那些日夜不息的緊
近日,湯森路透 (Thomson Reuters) 發布了2016年全球高引作者 (Highly-Cited Researchers 2016)初步榜單,18個學科領域的183名中國學者上榜,總體人數僅占全球高引榜單的6%,顯示我國高引作者比例仍然偏低。但通過學科與單位分析,可以發現一些富有啟迪
中科院一年“創收”逾7600億元 1月16日,中國科學院2017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當天下午,中科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亞平介紹了2016年中科院區域戰略合作進展、成果轉移轉化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初步統計,2016年中科院通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使社會企業新增銷售收
近日,中國科學院會議室里,迎來了一批“重量級”的人物。十幾位與科技教育相關的部委和大學負責人,帶著各自在工作領域中多年的思考,來向中科院提建議。 這次不同尋常的會晤,就是中科院發展咨詢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用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的話說,大家都在非常重要的崗位上承擔著十分繁重的工作,能出任發展咨
中科院一年“創收”逾7600億元 1月16日,中國科學院2017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當天下午,中科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亞平介紹了2016年中科院區域戰略合作進展、成果轉移轉化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初步統計,2016年中科院通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使社會企業新增銷售收
6月15日,首都科技條件平臺中國科學院研發實驗服務基地成員單位簽約暨授牌儀式在中科院北京分院舉行。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作為基地專業運營機構,與13家基地成員單位簽訂了合作協議。科技部平臺中心副主任胡世輝,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副主任王榮彬,中科院黨組成員、北京分院黨組書記何巖等為13家成員
耀邦同志和中國科技事業 “他在中科院只待了120天,只占他參加革命60年的1/180。但他在這4個月里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84歲的前國家科委副主任吳明瑜口中的“他”,就是胡耀邦。 1975年7月22日,吳明瑜第一次見到才來中科院上班的胡耀邦,并開
“科學的春天到來了!”1977年春天,85歲高齡的郭沫若在全國科技大會閉幕式上的書面發言中發出了這樣的歡呼。 十年浩劫,讓中科院成了“文革”重災區。在1977年6月22日~7月7日召開的院工作會議上,時任中科院黨的領導負責人方毅指出:“這幾年來,我們在一些重要的新技術領域,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科技創新百舸爭流。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定,對科技體制改革作出了新部署。 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科院時指出:中國科學院要牢記責任,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郭華東每天的工作異常繁忙,除了日常的科研任務,各種學術、咨詢、團隊建設事務外,還在致力于推動數字地球學科的發展,主理負責幾個國際科技組織的工作。人們經常在午夜零點之后收到他的郵件。 但即使這樣,郭華東還是樂于在中國科學院大學講授遙感科學課程。用他的話說,教書“的確很累,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如何在深圳培養出更多創新型、復合型人才,是這座城市面臨的又一命題。 10月,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以下簡稱中科院深理工)向社會公眾發出首封“求賢令”,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在生命健康領域擁有高學術造詣或潛力的英才。 11月11日,在第22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
6月15日,首都科技條件平臺中國科學院研發實驗服務基地成員單位簽約暨授牌儀式在中科院北京分院舉行。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作為基地專業運營機構,與13家基地成員單位簽訂了合作協議。科技部平臺中心副主任胡世輝,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副主任王榮彬,中科院黨組成員、北京分院黨組書記何巖等為13家成員
彈指一揮間,距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科院已過去了一年。 歷任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作為科技國家隊的中科院都十分重視。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率先”,無疑將中科院的地位和作用,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四個率先”,反映了黨和國家對中科院的新期待、新要求,更是時代賦予中科院的新使命、
編者按:近年來,作為科技國家隊,中科院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推動中國科技在全球化浪潮中,逐漸成為一個融合與開放的重要樞紐。從今天起,本報將連續推出系列報道,介紹中科院在參與并引領國際研究計劃、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會議、增強中國科學家在國際組織話語權,以及引進國外智力、提升大型科學裝置引智與
中科院位于華東地區的兩大材料科學研究基地。分別是坐落在上海市長寧區定西路1295號的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以及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莊市大道519號的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在材料科學領域的研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根據中國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的研究結果,中科院在材料科學領域
兩會視點·深化科體改革 進入2014年,中科院的5個卓越創新中心相繼成立。1月15日,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揭牌;1月20日,腦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揭牌;1月21日,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揭牌;同日,
嫦娥三號任務器地正樣對接試驗。 地面應用系統嫦娥三號任務演練。 12月2日凌晨,嫦娥三號發射時,中國科學院嫦娥三號任務有效載荷發射場試驗隊隊員們聚在一起,看著火箭緩緩上升,欣慰地鼓掌慶祝。回憶起這三個多月的日子,有效載荷發射場試驗隊隊長龐紅勛感慨良多:“個中艱辛只有親身經歷才能理解。”
會議現場白春禮為部分2013年新當選中科院外籍院士頒發外籍院士證書白春禮參加座談會 6月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外籍院士證書頒發儀式暨學部工作座談會在北京舉行。中科院院長、中科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出席頒證儀式,并向參加院士大會的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Subra Suresh、法
周一平 與新中國同齡的中國科學院,一直是引領中國科技發展的“火車頭”。而如今,這支“科技國家隊”正在籌謀,如何帶動中國科學技術駛向世界的舞臺。 事實上,這不只是中科院在64載風雨征程中孜孜以求的目標,更是新一屆國家領導人殷切的期許和要求。 一個多月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
黃昆班同學參觀半導體所集成技術中心 大學生到半導體所參加科研實踐 武漢病毒所與蘇州大學舉行“高尚蔭菁英班”揭牌儀式 成思危在菁英班上為同學們講課 教育部和中科院共同召開“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工作交流會,總結計劃實施1年來的成果 12月10日,蘇州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一同為“
無論是人造地球衛星還是“863”計劃,都有一個共同的幕后英雄——中國科學院學部(以下簡稱中科院學部)。 1955年6月1日,中科院學部正式成立。60年來,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咨詢機構和重要的科學思想庫,中科院學部立足世界科技前沿、結合國家社會需求,前瞻謀劃、建言獻策、身體力行,為增強我
1月22日,中科院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創新中心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成立。至此,短短一周的時間里,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腦科學、青藏高原地球系統科學、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粒子物理前沿等5家中科院卓越創新中心相繼成立。 春節前夕,伴隨著爆竹聲響和隱隱馬蹄聲,中科院卓越創新中心密集啟動。這是科技“國
回顧歷史,中科院電工所已經走過了近六十華載。1958年,中科院電工所開始籌建,1963年正式成立。 作為中科院唯一以電氣工程學科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專業研究所,進入到新世紀,中科院電工所深耕于能源領域,圍繞新能源技術、新型電力技術及電氣科學前沿交叉等方向全面布局,屢有建樹。 2015年,中科院
2010年10月26日,“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Ⅱ)工業化技術”在北京首簽工業化示范項目許可。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中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和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所(技術許可方),與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被許可方)正式簽約。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
現在,跨部門合作成為水資源研究領域的熱門話題。圖片來源于網絡 “新一屆中國科學院水資源研究中心換屆半年多以來,我們定位是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發揮中科院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優勢,開展‘政、產、學、研、用’跨地區跨部門合作,進行戰略咨詢和科研創新。”日前,在京舉行的中科院水資源研究中心20
白春禮講話方新主持座談會座談會現場李振聲院士發言趙忠賢院士發言楊樂院士發言朱道本院士發言原院辦公廳副主任葛能全發言朱日祥院士發言 10月31日上午,“傳承歷史、創新未來”——中國科學院建院65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出席座談會并講話,中科院副秘書長曹效業、潘教峰,以及中科院院
8月15日,中國科學院召開工程實驗室發展建設專題研討會。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亞平出席并講話。 今年2月,中科院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十三五”實驗室體系發展規劃》,包括重點實驗室規劃和工程實驗室規劃兩部分內容,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完善中科院工程實驗室體系建設。近半年來,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依照規
5月2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以及中科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等中科院領導的陪同下,到中科院位于北京北郊的奧運科技園區視察,她說:“中科院正在實施的知識創新工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寶貴的經驗要向全國科研單位推廣;中科院也要繼續發揚光榮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