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發布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項目指南
科技部關于發布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2018年度項目指南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380號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 根據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總體要求,科技部、財政部按照需求導向和分類整合的原則,在原“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基礎上,重新整合設立“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現將2018年度項目重要支持方向(見附件)予以公布,請根據要求組織項目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申報總體要求 1. 科技基礎資源調查,是指面向科學目標和國家戰略需求開展的對自然本底數據和材料的獲取、對已有數據和材料的整理與編研等科技基礎性工作,具有基礎性、公益性、系統性等特征;主要目標是產出權威系統的科學數據、調查報告、科技資料、圖集圖件等基礎性成果,并實現開放共享,以推進基礎學科發展、支撐科技創新活動、支撐國家宏觀決策等;重點支持內容聚焦于典型、重點和特色主題,查漏補缺,區別于行業業務工作。 2. 申報單位根......閱讀全文
安徽東錦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東錦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東錦”)成立于2010年11月,由香港鼎旺投資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公司位于安徽省界首市光武工業園區繁興四路,注冊資金7000萬美元,占地面積300畝,建筑面積12萬余平方米,主要從事聚酯纖維、紡織品、服裝的生產銷售,系國內知名、安徽省內僅有的大型再生化纖
無錫市開展地下水基礎環境調查評估工作
根據省環保廳、省國土廳、省水利廳《關于印發江蘇省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調查評估技術方案的通知》(蘇環辦[2013]331號),無錫市成立了由市環保局、市國土局、市水利局、市氣象局組成的地下水基礎環境調查評估領導小組,并全面啟動無錫市地下水基礎環境調查評估工作。 結合無錫市實際情況,本次地下水基礎環
國內第一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下水
3月3日,我國第一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淞航”號在天津下水,標志著國內最先進、噸位最大的漁業資源調查船主體工程順利完工。據悉,“淞航”號出塢后,將進入設備安裝、調試環節,初步計劃于7月驗收交船,9月或10月進行首航,以優良的船舶性能和強大的科考功能服務大洋調查科考。 上海海洋大學“淞航”號由
青海湖2010年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完成
人民網西寧9月23日電 ?(記者?周東平)經過10天的野外調查,?2010年度青海湖保護區野生動植物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工作近日圓滿完成。這項涉及多學科、跨領域的綜合性調查,對青海湖的科研保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青海湖野生動植物自然資源綜合調查自2007年起已經
科技進步法:奠立世界科技強國的法律制度基礎
科學技術進步法是我國科學技術領域的基本法律,于1993年首次頒布,2007年12月第一次修訂頒布。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經第二度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以下簡稱科技進步法),該法將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科技進步法此次全
吸引社會資源參與基礎研究-重慶出臺管理辦法
鼓勵和引導社會多元化投入,共同支持基礎研究,重慶出臺“實招”。6月8日,科技日報記者從重慶市科技局獲悉,《》(以下簡稱《辦法》)近日正式印發,將于6月27日正式施行。 “此次出臺的《辦法》旨在完善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支持體系,發揮市自然科學基金的導向作用,鼓勵和引導
基礎研究司圍繞面向科技強國加強基礎研究赴天津調研
2017年12月4日至5日,基礎研究司葉玉江司長帶領基礎司一行赴天津大學、南開大學開展調研,了解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等有關工作情況。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和校長鐘登華,南開大學黨委書記魏大鵬和校長龔克等分別陪同調研。 葉玉江司長一行參觀調研了水利工程仿真與安全國家
基礎研究司圍繞面向科技強國的基礎研究赴杭州調研
2017年12月16日至18日,基礎研究司葉玉江司長帶領基礎司一行赴浙江之江實驗室、浙江大學和國家海洋局二所開展調研。了解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等有關工作情況。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院士、海洋局二所所長李家彪院士、浙江省科技廳周國輝廳長、之江實驗室朱世強主任等分別陪同調研。
23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通過認定
關于國家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絡等23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通過認定的通知國科發計[2011]572號 各有關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主管部門: 為進一步加強對全國科技平臺建設的指導,深化科技資源共享,推進科技平臺運行服務,規范科技平臺運行管理,按照《關于開展國家科技基礎條件
基礎研究突破亟需國際科技合作
“科學、技術和創新正在改變理解和影響世界的方式,我們現在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利用其變革潛力,引導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在11月6日舉辦的第三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中強調,只有通過開放、信任和合作,采取多方利益相關聯的方式才能取得重要效果。 當前,人類社會正面臨著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復
科技資源開放共享:“蛟龍”承載國人探海夢想
“我等了10多年,終于能坐著中國人自己的潛水器下潛了。在潛水器里說著中國話,看中國字,感覺很好。”時隔一年多,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周懷陽仍難忘懷“圓了多年一個夢”的激動。 2013年6月18日,52歲的周懷陽成為第一位搭乘“蛟龍”號下潛的“乘客”,在即將開展的“蛟龍”號2014—20
樂陵科學儀器設備共享“盤活”科技資源
6月10日,從樂陵市科技局獲悉,該市中小微企業科研儀器將可通過成本有償使用或相互抵扣等方式共享使用。 近年來,面對中小微企業共性科研儀器設備重復購買,設備緊缺及研發條件薄弱的問題,該市對全市企業和市級以上創新平臺現有科學儀器設備進行全面普查,通過開通全市科學儀器設備共享服務平臺,集中發布全市現
新冠病毒國家科技資源服務系統正式啟動
近期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冠狀病毒是一大類病毒,已知會引起疾病,患者表現為從普通感冒到重癥肺部感染等不同臨床癥狀,例如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此次武漢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以下簡稱“毒種”)是一種尚未在人類中發現的
科技之花遍開農家,還需普資源助推
“農科院研究什么?”“哪種產品好?”“能上你們那兒買種子嗎?”參加工作近15年,趙佳沒少遇到類似的問題。自擔任山東省農科院科普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以來,她和同事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建好科普平臺,立足科普方式、對象、思維等要素,推進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和精準推送。 “推倒四面墻,迎來八面風”,以科普為手段增強
北京:市場運作破解科技資源整合難題
長期以來,我國科技資源一直存在著運營管理成本高而使用效率低的難題,這直接影響著科技體制改革的進程。我們急需一種“傷筋不動骨”的改革方式,來實現科技資源的深度整合。近年來,北京市科委建立的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為北京科技資源的整合及科技體制改革作出了重要貢獻。它用較低的成本,高效實現了科技資源的深度整
重慶建成全國最大科技資源共享平臺
使用平臺搞科研,市財政將給資金補貼。 重慶市數十家單位價值近20億元的1300臺(套)科研設備供開展科研、試驗,使用者還能獲得10%―30%測試費用等方面的資金補貼。7月13日,記者從市生產力促進中心了解到,重慶市已建成全國最大的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并設立了專門的平臺開放資金,對用戶及科研設備擁
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政策宣講活動在徐州舉辦
為了進一步推動科技資源統籌集成與開放服務,構建科技資源統籌服務體系,10月17日,全國科研儀器服務聯盟聯合江蘇省科技資源統籌服務中心在江蘇師范大學舉辦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政策宣講暨全國科研儀器服務聯盟推介活動。江蘇省及設區市大型科學儀器開放共享責任處室(部門)負責人、高校院所及市場化服務機構代表等1
中法科技合作有效利用國際創新資源
廈門大學與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及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院2006年在廈門大學建立了“納米生物與化學國際聯合實驗室”。中科院院士田中群教授和世界著名生物電化學家克里斯蒂安·阿馬特教授分別擔任聯合實驗室的中方和法方主任。聯合實驗室的建立旨在通過同國際一流研究機構開展密切合作,有效利用國際創新資源,提高我方研究和
自然資源部印發《自然資源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綱要》
自然資源部印發《自然資源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綱要》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及部其他直屬單位,各派出機構,部機關各司局: 現將《自然資源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綱要》予以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自然資源部 20
自然資源部印發《自然資源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綱要》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及部其他直屬單位,各派出機構,部機關各司局: 現將《自然資源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綱要》予以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自然資源部 2018年10月16日
上海海洋大學: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下水
近日,我國第一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上海海洋大學“淞航”號在天津下水,標志著國內最先進、噸位最大的漁業資源調查船主體工程勝利完工。 “淞航”號由農業部與上海市出資建造,配備了先進的漁撈、科考系統設備和實驗室,具備氣象、水文、生物等科考功能,可進行水文、底棲生物、浮游生物、海洋氣象、海洋大氣監測
秦皇島檢驗檢疫局開展海域水生動物品種資源調查
日前,河北秦皇島檢驗檢疫局到周邊海域捕魚作業碼頭對經濟類水生動物品種分布進行了實地調查。根據在不同海域作業的漁民反映的情況,工作人員了解到秦皇島周邊環渤海海域生長的貝類有10余種,并現場對所捕撈的貝類作了辨認。 此次調查,摸清了出口貨物來源,為做好秦皇島口岸出口貝類監管提供依據;梳理和統一
國土資源地質調查看好柴達木盆地頁巖氣勘探
頁巖氣是一種清潔、高效的氣體能源。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柴達木盆地部署的第一口頁巖氣井鉆井施工7月28日圓滿收官,首次在侏羅系獲得富含有機質泥頁巖的含氣性,展現了柴達木盆地頁巖氣勘探開發的良好前景。 柴頁1井是中國地質調查局部署的“青海柴達木盆地重要頁巖氣遠景區調查評價”項目工作任務
自然資源部開展海冰聯合調查-時隔6年再發警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990.shtm入冬以來,渤黃海冰情經歷了劇烈的起伏變化。2023年12月中旬,冰情曾一度達到近20年同期以來最嚴重的狀態。 冰厚觀測。自然資源部北海局供圖近期,受寒潮天氣影響,渤黃海冰情迅速
全國草種質資源普查試點調查隊:千里草原覓種記
“陪你一起看草原,去看那青青的草,去看那藍藍的天……”今年暑期,由魯東大學濱海草業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和山東省藥品食品職業學院5名師生組成的團隊,在《陪你一起看草原》歌曲的伴奏下,來到了素有“草原明珠”美譽的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大草原。 這支盈箱溢篋的團隊,不是去草原觀光的旅游團,而是專程從
科技部: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已居世界第一
科技部9月24日在京發布了“中國科技實力研究”項目的研究結果。這項研究顯示,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2000美元,但科技創新指標已相當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000—6000美元國家的水平,超過了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大國,使我國有可能通過科技創新實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科技部調研室主任胥和平說,黨的十六大以
科技部開展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項目驗收工作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資源配置與管理司關于開展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項目驗收工作的通知 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各項目承擔單位: 根據工作安排,科技部基礎研究司、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將對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2011年度立項的8個重點項目(清單見附件)進行驗收。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驗收程序
賽默飛世爾科技離子色譜產品有獎調查
尊敬的用戶,您好! 為了不斷改進產品以及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賽默飛世爾科技聘請MACRO咨詢公司對離子色譜的新產品進行一次有獎調查活動。您坦誠的意見,對于我們生產和研發新產品,如何能為客戶提供超值的服務,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您而言,這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直接向儀器制造商
科技成果轉化現狀調查:別再“沉睡”實驗室
作為科技資源大省,陜西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林立,但卻長期存在科技資源優勢無法充分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兩張皮”現象。科研成果靜靜躺在紙上、陳列在柜子里,無“用武之地”。如今,院校實驗室和市場拉近、園區化模式讓企業研發能力猛增,科技廳“技術人”APP讓科技服務主動與便捷。一系列的改變,正在悄然進行。
科技部:啟動2022科技統計調查工作-含科技成果統計等9項
科技部關于開展2022年度科技統計調查工作的通知國科發規〔2023〕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各有關單位科技主管司局: 科技統計是支撐服務科技管理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按照《科技部科技統計工作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現將組織開展2022年度科技統計調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