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冠狀病毒是一大類病毒,已知會引起疾病,患者表現為從普通感冒到重癥肺部感染等不同臨床癥狀,例如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此次武漢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以下簡稱“毒種”)是一種尚未在人類中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 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和科研工作支撐,由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和國家病原微生物資源庫聯合建設,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等單位共同建設的新型冠狀病毒國家科技資源服務系統(http://nmdc.cn/#/nCoV)(以下簡稱“服務系統”)于今日正式啟動。 該服務系統啟動后,發布了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成功分離的我國第一株病毒毒種信息及其電鏡照片、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引物和探針序列等國內首次發......閱讀全文
7月21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5例(上海2例,廣東2例,云南1例),本土病例9例(均在新疆);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最新通報,7月21日0時至7月21日24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含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最新通報,7月20日0時至7月20日24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例,其中,烏魯木齊市7例、兵團1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5例,均在烏魯木齊市。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最新通報,7月2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
新冠疫情是一場大考,考驗著我國高校抗擊疫情科研攻關實力。疫情發生以來,華中科技大學充分發揮科研優勢和多學科綜合交叉優勢,積極開展科研攻關,盡最大努力為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科技支撐。 在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門的部署下,我校第一時間組織30家科研機構和醫院,組建24支重點科研團隊,投入5000萬元科
日前,中國科學院正式上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研文獻共享平臺,向全球科研機構和科技工作者提供開放式的瀏覽、檢索和共享服務,為推動世界各國開展病毒研究和疫情防控提供參考。 當前,國內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已進入“下半場”,可縱觀全球,多個國家卻正經歷著自己的“至暗時刻”。在這樣一個時間點上,中科
(轉載自:藥明康德公眾號) 自18世紀末首次誕生以來,疫苗就成為了人們健康的“護身符”,它的出現使無數人能更好地預防疾病。在這次疫情中,用疫苗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疾病,也是大眾翹首以盼的方向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范圍內已經有超過20家創新生物技術和醫藥公司在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廣大科技工作者第一時間投入戰斗。在實驗室、在病房、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他們迎難而上、加班加點,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圖片來源于網絡 爭分奪秒研究,為科學防控提供決策參考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全新的病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于害怕感染,結核病患者李星(化名)一直不敢去醫院復查,原本需要定期檢查的血常規、痰涂片和肝腎功能等因疫情被打亂。她形容這段時間就像是“在一個黑暗的隧道中,不知多久才能見到光明”。 與李星有著類似遭遇的結核病患者還有很多,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新冠肺炎時,全球致死
人工智能是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前沿,也是國家科技發展的重要方向。新冠疫情期間,一批人工智能產品,如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智能語音機器人等,在抗疫中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也產生了很好的效果。 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用于應對疫情,雖然還處于初期探索階段,但是長遠來看這將是發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多人開始了居家辦公、網上辦事的新模式。 為了最大程度保障科研工作的有序開展,中國科學院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優勢,主動作為,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構建數據庫及信息服務平臺,支撐科研單位開展病毒溯源、傳播力、傳播機理等方面研
作者:中國科技大學 羅昭鋒 【摘要】:新冠狀病毒(2019-nCoV)檢測目前只有熒光定量PCR方法和測序方法兩種被認可的方法。測序不具備快速篩查潛力,這里不做討論。目前國家藥監局審批通過的都是熒光定量PCR的試劑盒。等溫擴增的檢測試劑盒,至少已有兩個單位開發成功,有望近幾天上市。等溫擴增的試
日前,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公安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務院國資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和湖北省委聯合組建“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團。報告團由28名成員組成,涵蓋了醫務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員、人民解放軍指戰員、黨員干部、公安民警、社區工作人員、新聞工作者、志愿者、物資生
數十年來,受人類與自然環境接觸增加、野生動物棲息地縮減、全球化下前所未有的跨境人員、貨品流動等多重因素影響,以新冠肺炎 COVID-19 為代表的新興烈性傳染病在全球范圍內呈擴散趨勢,對人類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帶來巨大威脅。 在此緊急態勢下,可保護實驗人員免受感染、防病原體泄露的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
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蔓延,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的心中一直存在一些疑團。比如,新冠肺炎的死亡患者大多是老年人或患有基礎疾病的人,但也有一些中青年人發展成嚴重的疾病甚至死亡。 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個體接受檢測,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更多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者有著
截至目前,尚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特效治療藥物,也未發現有明確療效的預防性藥物。因此,為抗擊疫情,科學家們迫切需要通過臨床試驗,篩選出針對新冠肺炎預防或治療的有效藥物。 截至2月22日凌晨1時,《中國科學報》記者從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查詢到,自1月23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申請首
截至目前,尚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特效治療藥物,也未發現有明確療效的預防性藥物。因此,為抗擊疫情,科學家們迫切需要通過臨床試驗,篩選出針對新冠肺炎預防或治療的有效藥物。 截至2月22日凌晨1時,《中國科學報》記者從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查詢到,自1月23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申請首
截至目前,尚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特效治療藥物,也未發現有明確療效的預防性藥物。因此,為抗擊疫情,科學家們迫切需要通過臨床試驗,篩選出針對新冠肺炎預防或治療的有效藥物。 截至2月22日凌晨1時,《中國科學報》記者從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查詢到,自1月23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申請
賽默飛世爾科技近日報告稱,由于全球對新冠疫情相關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增加,公司第二季度收入增長10%。 賽默飛總裁、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Marc Casper在一份聲明中說:“本季度我們取得了非凡的成果。我們迅速動員資源來支持全球新冠疫情的響應,并在通過當前經濟環境有效管理公司的同時,為客戶和社會做
在此次疫情防控攻堅戰過程中,2020年春節前一天,采集自湖北武漢一名臨床患者的病毒毒株和電子顯微鏡照片等信息發布后,很快便吸引了媒體的注意力,申請使用相關信息的用戶不乏許多英美知名媒體。 這些信息正是來自于當天開通的新型冠狀病毒國家科技資源服務系統。“這個系統的特點是把實物資源優勢和信息技術能
6月29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9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1例(廣東4例,上海3例,四川3例,甘肅1例),本土病例8例(北京7例,上海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 6月29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報告本地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華測檢測發布了2020年半年報。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華測檢測實現營業總收入133,880.5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6%;營業利潤20,276.9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227.0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19%。華
2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通知,要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加強信息化支撐。 信息化服務雖不在防控疫情第一線,但它的覆蓋面極廣,且在流行病學監控、輔助疫情研判、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效率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非典以來,網絡直報系統響應如何;在新冠疫情中,基層衛生機構信息化服務存在哪些不足;
3月17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5所高校研發的14種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獲得了歐盟CE認證,正式取得了進入歐盟市場的資質。 這其中就有電子科技大學楊正林教授團隊聯合企業共同研制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該試劑已進入量產,并應用于包括武漢、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金域醫學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財務報告。報告期內,金域醫學實現營業收入34.75億元,同比增長36.6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5.56億元,同比增長223.71%,公司上半年業績超市場預期。其中,金域醫學2020年Q2實現營業收入23.04億元,同比增長67.06%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工智能+大數據+5G+互聯網”作為“抗疫戰線守護者”,讓抗疫充滿了“智能范兒”。 近日,國家衛健委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主辦了2020北京健康大會·醫生云論壇,成為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醫療健康領域出席院士最多的一次學術盛宴。 與會專家表示:未來我國醫療水平的發
鄧寧說,清華大學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下專門設置科研攻關工作小組,設立了疫情防控科技攻關應急專項,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從診、治、防三個方面全面布局,聚焦疫苗、藥物、臨床診療技術、病毒傳播防控、應急決策等方向,組織疫情防控科研攻關。 清華大學于2月2日啟動了第一批8項抗疫應急項目,其中
一張小小的首都科技創新券,連接著創新鏈上的眾多環節,彰顯著北京在促進企業與研究機構協同創新、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方面的努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北京科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研發受到不小的影響。首都科技創新券推薦機構北京京儀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了解到情況后,積極為企業牽線搭橋,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各國累計確診人數已達1700萬,超過66萬人因此喪生。這場規模罕見的大流行必將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 7月28日,國際知名智庫——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布報告《新冠肺炎重塑未來》,全面分析了疫情對2050年前全球人口、資源、科技、經濟、安全、治理等領域
近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分別發布了《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關于十九屆中央第四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中共中國工程院黨組關于十九屆中央第四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核心內容如下: 一、中國科學院巡視整改進展情況通報圖片源自互聯網 1、拓展院士增選推薦途徑,嚴格審核把關。健全完善院士推薦
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 宣布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具有全球大流行特征。3月16日,深圳國家基因庫(以下簡稱為國家基因庫)與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達成戰略性合作。國家基因庫生命大數據平臺(CNGBdb)成為GISAID的中國首個正式授權平臺。 200
諾貝爾獎帶來了哪些啟示,諾貝爾獎獲得者又有哪些最新認識,這幾乎是每年諾獎揭曉時,公眾都會關注的問題。 在今年諾貝爾獎揭曉前夕,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連續推出主題為“2020為什么我們這么關注諾獎”的中國科學家與往屆諾貝爾獎得主線上系列對話直播活動,邀請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