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底,市場期待已久的“那只靴子”終于落地了——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完成總體設計并正式啟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表示,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將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分階段穩步推行碳市場建設。“僅僅發電一個行業,我們的碳市場交易規模都將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包括歐盟的碳市場總體規模。”張勇說。 雖然這次啟動的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里還只有發電一個行業,但是,2017年12月29日,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世秋等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建議,應盡快同步推進企業溫室氣體排放信息披露制度建設,以達成通過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實現減排的目標。 不夠透明:碳市場未達預期 碳排放交易體系,簡稱碳市場。是基于總量控制和配額交易的方式,通過該體系,超額完成減排任務的企業可通過出售排放配額獲得收益;配額不足企業則可通過加強自身減排措施或從市場上購買排放配額實現減排任務。 就拿電力行業來說,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初步分析,2016......閱讀全文
從2013年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啟動以來,已經過去了四年,而今全國碳市場啟動終于進入倒計時的階段了。按照目標,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要在2017年啟動,到2020年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躍、監管嚴格、公開透明的市場。圖片來源于網絡 碳市場闊步走進沖刺期 打出節能減排“組合拳” 碳交易是我國在2017
國家發改委28日發布關于開展2016年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項經費研究項目公開招標的公告,擬開展2016年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項經費研究項目征集工作。 此次征集的項目共計25項,基本圍繞氣候投融資、低碳試點、碳排放權交易、巴黎協定后續國際談判和適應氣候變化等方面開展研究,包括國內外氣候投融資機制案例
京冀兩地啟動跨區域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承德市作為河北省的先期試點,其境內的重點排放單位將完全按照平等地位參與北京市場的碳排放交易。用“市場之手”推動節能減排,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將成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 12月18日,北京市發改委、河北省發改委、承德市政府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京
“中國七省市的碳交易試點在2014年將繼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覆蓋7億噸碳排放。”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委托氣候組織和中央財經大學撰寫的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融資策略》報告近日發布,并作出上述預測。 廣闊的市場前景就在眼前,中國的碳交易也正掀開神秘頭紗愈行愈近。截至目前,全國
■本報記者 王佳雯 在近日召開的中歐碳市場對話與合作項目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副司長蔣兆理稱,中歐碳市場合作項目第一期已經取得圓滿成功,其直接成果便是中國全國碳市場的啟動。 自2015年中國在巴黎氣候大會做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值&
■ 數字 我國是最易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國家之一。據測算,“十二五”期間,我國在節能減排方面投資將達2.3萬億元人民幣,可再生能源投資將達1.8萬億元,高效節能技術與裝備市場占有率將由目前的5%提高到30%,前景廣闊的綠色低碳市場為企業戰略轉型提供了重要機遇。 據統計,2006—20
“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試點管理辦法將于今年年底出臺,目前正在組織專家隊伍討論參與碳排放交易試點的企業名單,很有可能2013年就開始正式交易。”上海市碳排放交易專家委員會一位專家8月6日對本報記者表示。 近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本市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
歐洲碳排放交易市場目前遭遇了巨大的困難。外媒報道,由于歐債危機沖擊,經濟活動多年來疲弱無力,工業活動減少,對排放權購買的需求減少,歐盟碳交易市場正深陷困境,市場價格不斷下跌,未來難期。 2008年下半年以來,碳排放許可指標的價格開始逐步下滑。當年8月時,碳排放許可的價格每噸在40美元以上,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15年,試點地區全面完成現有排污單位的排污權核定。在近日舉行的“2014年中國低碳發展戰略高級別研討會”上,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孫翠華透露,全國統一碳市場計劃于2016年運行。 此前國務院公布了關于《中
放眼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正成為一項緊迫而日益重要的任務。但對于二氧化碳排放數據報告的認識水平,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希良教授認為,各國存在一定差異。“不少發達國家和地區已建立了較完整和準確的排放數據報告和核查體系,但多數發展中國家尚未建立,甚至有些企業從未聽說二氧化碳排放核算這件事”。
中國碳交易市場的發展,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碳排放權的形成機制、分配機制、交易機制、價格形成機制、登記核查機制和市場監管機制等六大機制。前兩個機制是碳市場發展的前提條件,中間兩個機制是碳市場的主體內容,后兩個機制是碳市場運行的保障機制。碳排放權的形成機制是發展碳市場的首要條件,碳排放空間只有變成一種
國家發改委2011年10月29日下發通知,批準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和深圳7省市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要求在2013年啟動碳交易試點,2015年基本形成碳交易市場雛形。據發改委相關人士表態,今明兩年國內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省或試點市均將陸續上線,這也意味著中國碳排放權交易的“市場版圖”
在試點運行四年多之后,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千呼萬喚始出來。從知情人士處證實,全國碳市場將于12月19日正式啟動,首批只納入發電行業。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將在12月19日正式宣布市場啟動,并就落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推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有關工作進行動
從2011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至今,我國已有北京、天津等7個城市成為碳排放交易試點,自2013年6月以來,全國7個碳交易試點已累計成交數量1260萬噸,累計成交金額近5億元。在日前發改委舉辦的低碳研討會上,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副司長孫翠華透露,未來將強化碳
內容提示: 中歐碳排放交易高層論壇近日在北京召開。會上,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我國將在2016年啟動全國碳市場。全國碳交易市場初步將納入5+1個行業(電力、冶金、有色、建材、化工和航空服務業)的年排放量在2.6萬噸以上的企業,碳排放交易量可能涉及30億~40億噸。 全國需要多少碳交易機構
日前,在京舉辦的“污泥處理處置領域碳排放與碳交易”研討會上,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理事長楊向平擬請的兩家專門做碳交易的公司沒有現身。 原來,因為沒有多少業務,這兩家公司都已放棄該領域。 而與此同時,住建部城市建設司巡視員張悅透露,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啟動已進入倒計時,2016年將加快推進條例
“卡本團隊從2014年起協助北京首鋼集團投資運營的‘北京首鋼生物質能源項目’開發成為中國自愿減排項目,項目成功取得國家發改委的登記備案,具備了碳指標的上市交易條件,協助業主單位落實碳指標買家,成功實現減排量銷售,為首鋼集團獲得收益近300萬元,卡本團隊收取項目開發服務費20余萬元。” 北京卡本新
在碳交易制度中,由第三方提供碳排放核查服務是國際上普遍認可的手段。2017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運行,迫切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我國碳排放核查工作體系。近日,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所對“兩省五市”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進行全面分析后,采用典型調研和專家訪談相結合的方法,以湖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其中,綠色低碳領域的新增長點和新動能培育空間巨大,因為其契合《巴黎協定》的國際減排大格局,契合我國綠色發展的新理念,還關乎我國產業的綠色低碳轉型大計。而作為綠色低碳發展的微觀主體,高排放行業的企業亟待融
碳排放交易所,通俗點說,就是企業通過這樣一個平臺,將一些自身無法用完的污染環境的二氧化碳排放指標進行買賣,從而對企業產生約束,達到環保的目的。2008年9月,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成立,成為我國第一家綜合性排放權交易機構。 被指無米下鍋回應:不完全符合事實 作
湖北碳市碳金融創新項目,年底密集發布。 11月26日,湖北碳市發布規模3000萬的全國首只碳市場基金,基金由諾安基金子公司諾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華能碳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作為該基金的投資顧問,將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投資。 同時,華電湖北發電有限公司與民生銀行武漢分行,簽署了規
歐盟委員會日前起草的一份草案表示,歐盟多余碳信用額度的快速增長趨勢將從2014年開始放緩,但各成員國必須在今年年底之前出臺臨時方案以解決短期存在的問題。 據路透社報道,鑒于今年來碳交易市場上的碳價持續走低,這份關于碳市場的報告草本要求歐盟成員國共同探討如何對現有碳排放交易體系進行持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及《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全文如下。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進一步發揮福建省生態優勢,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綜合試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重大意義 (一)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福建省是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生態文明建設基礎較好,多年來持之以恒實施
根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新的碳交易體系,污染者將會為自身排放付出較大代價。路透社稱,該體系的基本前提是“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如果價格下跌,該體系將促進創新,推動加州領先綠色技術發展。 加州碳交易市場將于明年正式啟動,屆時,發電廠、工廠和其他企業將為自己產生的每噸二氧化碳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氣候司副司長孫翠華在日前召開的第五屆地壇論壇上表示,國家碳排放交易制度建設已經全面啟動,建立全國碳交易市場已經列入中央改革領導小組任務之中,計劃三年內建成碳排放交易市場。 2013年6月以來,我國已經有7個省市啟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深圳、上海、北京、廣東、天津和湖北已經相繼
近日,《2017年中國碳價調查》發布。報告顯示,82%的受訪者預期中國碳排放將在2030年或更早達到峰值,甚至有55%的受訪者認為峰值將在2025年或更早到來。而且,中國碳市場碳價將逐漸提高,即將出臺的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有望在未來幾年內日漸成熟,并在減排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本次“中國碳價調查
能否協調好碳交易的減排硬指標可能對地方經濟增長速度造成的影響,是試點成敗的關鍵。 進入9月,中國碳交易試點進展加速。按照國家發改委的工作計劃,2013年將在七省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廣東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 在討論十八大報告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內容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成了代表們熱議的話題。什么是碳排放權交易?我國的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進展如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代表認為,十八大報告特意將碳排放權交
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試點日前正式全面啟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稱之為“國內碳交易市場建設邁出的標志性步伐”,真正從務虛進入了務實階段。 去年11月,國家正式明確在上海、北京等7個省市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目前各試點省市都有所進展,上海與北京的步伐較快。解振華說,今后國家在能耗及排放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