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指數會帶來什么變化?
首次公開的報告無疑將成為未來工作的一個對標基準線。綠色發展指數將產生催化作用,促使各地區的發展最終走向綠色的均衡與收斂。 2017年年末,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中央組織部四部門發布了“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公報”,公布了2016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筆者認為,綠色發展指數對于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綠色轉型,實現發展新均衡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指標制定的相關解釋,綠色發展指數、6個二類指標以及55個三級指標的確定有3個主要依據:一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確定的資源環境約束性指標;二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等提出的主要監測評價指標;三是其他綠色發展重要監測評價指標。綜合下來,根據筆者觀察,這三大來源基本上代表了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中最為重要的幾大可持續發展領域。這不僅體現了黨的十九大報......閱讀全文
中國中醫藥發展指數(彭州指數)發布
12月16日,“2022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峰會”在四川彭州召開。會上,賽迪顧問與彭州市人民政府、成都中醫藥大學攜手發布了首個全國性中醫藥發展指數——彭州指數,并發表了《2022中國中醫藥發展指數(彭州指數)》研究報告。 據了解,“彭州指數” 通過構建“3+2+2” 產業動態監測體系,周期性動態
我國低碳環保發展指數發布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河北大學今天在京聯合發布地區(城市)低碳環保發展指數,指出我國地區和城市層面存在過度重視經濟社會發展,而忽視低碳、環保重要性的現象。 指數評估結果顯示,受自然環境稟賦、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經濟社會活動內容等影響,我國地區(城市)低碳環保發展指數空間存在較大差異。以地區層面
綠色發展指數會帶來什么變化?
首次公開的報告無疑將成為未來工作的一個對標基準線。綠色發展指數將產生催化作用,促使各地區的發展最終走向綠色的均衡與收斂。 2017年年末,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中央組織部四部門發布了“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公報”,公布了2016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文明
中國首次發布海洋發展指數-海洋服務業較快發展
《2014中國海洋發展指數報告》22日在北京發布。報告顯示,中國海洋經濟和海洋事業發展態勢良好,海洋服務業呈現較快發展,新興海洋產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海洋勞動生產率增長穩定。 中國海洋發展指數(ODI)是對一定時期中國海洋經濟和海洋事業整體發展水平的量化評價。2013年中國海洋發展指數為115
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首次發布
北京發展必須緊緊依靠創新驅動,別無他路!北京市科技創新大會隆重舉行,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首都創新體系建設進行動員部署,爭取率先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格局,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貢獻。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同期發布,這是首個以連續、動態方式跟蹤和度量北京科技創新的指數系統,通過62個縱向指標和13個橫向
“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23”發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910.shtm
“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21”發布
12月21日,“新形勢下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報告(2021)》發布暨研討會”在北京舉行,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在會上發布了“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21”。 據了解,“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簡稱“首科指數”)是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聯合多學科、多領域的
藍皮書:我國科普能力發展指數穩步提升
9月29日,在2022年科普中國智庫論壇暨第二十九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上,科普中國智庫發布藍皮書《國家科普能力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 本年度《報告》對“十三五”時期我國科普能力發展情況進行了總體梳理和回顧。五年來,我國科普能力建設水平邁上新臺階,科普人才隊伍規模持續擴大,結
我國首支海洋發展指數顯示:海洋發展水平持續向好
新華(青島)國際海洋資訊中心聯合國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數研究院6日首次向全球發布《新華海洋發展指數報告(2013)》。根據這一指數報告,2006年至2011年間,新華海洋發展指數年均增速為23.18%,遠高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年均10.52%的增速,說明中國海洋發展形勢總體向好,且領先于國民經濟發展速
京津冀低碳發展指數報告發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7943.shtm 9月12日,北京市財政項目《京津冀低碳發展的技術進步路徑研究》課題組發布階段性成果《京津冀低碳發展指數報告》。報告基于能源強度和碳強度,采用熵值法對京津冀10個城市2005~20
北京科技創新發展指數全國第一
今天(9月14日)上午,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年度重點研究報告——《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17》。報告指出,北京在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第一。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17》是根據“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綜合得分形成的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的綜合評價。《報告》測算出中國
智慧教育藍皮書與發展指數報告發布
? ? ?2月13日,在教育部與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舉辦的世界數字教育大會上,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永智代表中國教科院正式向海內外發布《中國智慧教育藍皮書(2022)》與2022年中國智慧教育發展指數報告。? ? 藍皮書以智慧教育內涵闡釋為主線,從環境、教學、治理、人才四維度提出16
2024中國碳中和發展力指數出爐!
2024中國碳中和發展力指數正式發布,各地“雙碳”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9月22日,在迎來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四周年之際,廈門大學“碳中和發展力”研究團隊聯合江南大學國家安全與綠色發展研究院更新發布了2024中國碳中和發展力指數,持續跟進全國各地區“雙碳”政策部署和低碳轉型實踐的最新進展與工
《2021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發布
12月29日,中國工程院、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在北京聯合發布《2021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嚴重沖擊下,中國制造業經受住了巨大考驗,在中國、美國、德國、日本、英
全球科技社團發展指數:中國社團成長空間巨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594.shtm “科技社團是科技活動社會化、組織化、制度化的產物,承載著繁榮學術、培養人才、促進交流、深化合作等重要使命。面對深刻而宏闊的世界之變、時代之變,全球科技社團都在努力尋求應變之策、創
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7發布-總指數實現“三級跳躍”
前 言 在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統計局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以下簡稱“首科院”)連續5年開展“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以下簡稱“首科指數”)研究,近三年更是緊緊圍繞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核心定位,支撐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戰略目標,通過“大數據、新數
2016中國海洋發展指數報告發布
9月26日,國家海洋信息中心正式發布《2016中國海洋發展指數報告》。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海洋事業保持平穩發展態勢。 中國海洋發展指數是對一定時期中國海洋發展水平的量化評價,以2010年為基期,基期指數設定為100,旨在全面客觀反映中國海洋事業發展水平。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海洋
《2024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在京發布
12月30日,由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主辦、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承辦的《2024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發布會在北京召開。發布會重點對2023年世界主要國家制造強國發展指數變動、2012-2023年全球制造強國發展態勢、20
內蒙古首次發布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指數
12月22日,內蒙古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指數正式發布。據《內蒙古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20年,內蒙古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指數達202.71點,較基期(2015年)上升102.71%,年均復合增長15.18%,示范引領我國能源轉型和快速變革。 分項指數運行結果顯示,內蒙古在新能源產業變革
中國·內蒙古糧食高質量發展指數在京發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885.shtm 3月22日,中國·內蒙古糧食高質量發展指數在京發布。指數量化評估了內蒙古糧食產業發展水平,是國內綜合評價糧食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數。 中國·內蒙古糧食高質量發展指數由中國經濟信息
顏色指數之黃度指數
樹脂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在紫外照射等環境因素影響下,內部分子鏈和分子結構會發生變化,反映到材料表面的變化就是出現黃變,我們通常使用黃色度指數表征材料黃變程度,同時使用黃度指數儀測量黃變的范圍和趨勢。 1、黃色度的概念 黃度指數(YI)用來表征無色透明、半透明或近白色的高分子材料發黃(黃變
1月份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升至89.0
2月11日,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1月份,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0,較2024年12月份上升0.1點。????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馬彬表示,自2024年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后,政策組合效應進一步釋放,帶動國內需求加快回暖,消費和投資持續擴大,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更加穩
南開大學發布“中國地方政府發展能力指數”
6月11日,由南開大學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研究院、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中國政府發展聯合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式現代化與地方政府發展論壇”在南開大學舉辦,會上發布了“中國地方政府發展能力指數(2022-2023)”和《中國地方政府能力報告(2022-2023)》。“中國地方政府發展能力指數”著眼于“發展”的
南開大學發布“中國地方政府發展能力指數”
6月11日,由南開大學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研究院、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中國政府發展聯合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式現代化與地方政府發展論壇”在南開大學舉辦,會上發布了“中國地方政府發展能力指數(2022-2023)”和《中國地方政府能力報告(2022-2023)》。“中國地方政府發展能力指數”著眼于“發展”的
2015年度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正式發布
2016年5月12日,《2015年度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新聞發布會在中國工程院316會議室召開。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院士主持會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路甬祥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朱高峰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徐德龍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院士等20多位院士專家,中國工程院“制
中國首份科學傳播發展指數報告:北上遼分列前三
上海科普教育促進中心牽頭聯合同濟大學、滬杏科技圖書館等部門和機構,從2016年起在中國大陸范圍內開展“科學傳播發展指數”研究工作,28日率先發布中國首份“科學傳播發展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顯示,北京、上海、遼寧三地科學傳播發展指數分列前三。 近年來,中國多地在科普工作方面投入不少,
國際電聯最新全球信息通信技術發展指數發布
國際電信聯盟(國際電聯)7日在一份年度報告中,公布了2012年全球信息通信技術發展指數,中國排名較2011年上升1位,在157個經濟體中排名78位。中國香港排名第10位。 根據這份名為《衡量信息社會發展——2013年》的報告,韓國2012年繼續在全球信息通信技術發展指數名列榜首,實現了三連
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報告:需補短板強“雙鏈”
近日,“《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報告(2021)》發布暨研討會”在北京舉行,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在報告中指出,北京作為我國科技資源最為豐厚的地區,具有率先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潛力,但面對國內外復雜形勢和發展需求,依然任重而道遠。當前,北京的科技、人才優勢還有待進一步發揮,創新發展的
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發布智慧教育藍皮書與發展指數報告
13日,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在京召開。作為大會的重要成果,主論壇上正式發布《中國智慧教育藍皮書(2022)》與2022年中國智慧教育發展指數報告,還發布了7項智慧教育平臺標準規范。 《中國智慧教育藍皮書(2022)》以智慧教育內涵闡釋為主線,從環境、教學、治理、人才四維度提出16個具體特征,總結中國智
2022中國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指數發布
11月18日,第五屆世界聲博會暨2022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在安徽合肥開幕。現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又稱“賽迪研究院”)院長張立發布了2022中國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指數(合肥指數)。這是國內首個以地區冠名的全國性人工智能專題研究成果,旨在全面系統反映我國人工智能的發展態勢。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