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1~24日,上海 一、會議主題:環境化學與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我國環境化學研究發展迅速,在化學污染物的檢測、環境行為、演變趨勢、生態效應、毒理與健康風險和控制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進展,為保護生態環境、人類健康以及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我國環境化學界群星璀璨、新人輩出,已經在國際學術界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為進一步交流環境化學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討環境化學發展的戰略方向,促進環境化學研究的創新,經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化學分會研究,定于2011年9月21~24日在上海隆重舉行“第六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The 6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6th NCEC)。 本次大會是“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組織的每兩年一次的環境化學大會的延續。前五次大會分別于2002年在杭州(浙江大學承辦)、20......閱讀全文
2011年正值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的前身國際化學會聯盟(IACS)成立100周年,也適逢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00周年。為了紀念化學的成就及其對人類文明的貢獻,2008年,聯合國大會將2011定為“國際化學年”。 化學為我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世界,我們的日常生活幾乎沒有
中學化學實驗課上都有這樣一個美妙的場景:清澈透亮的硫酸銅溶液,滴入適量氫氧化鈉,馬上產生美麗的藍色絮狀沉淀。如魔術般神奇的化學實驗太讓人著迷了。 日前,由昆明第十四中學師生20人組成的科技競賽代表隊,參加了新加坡第13屆基礎科學博覽會暨2012年安德遜初級學院(以下簡稱“安初學院”)科技挑
6月5日至7日,由廣州地化所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的國際環境毒理與環境化學學會亞太分會2010年會在廣州中國大酒店順利召開。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趙南先、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局長范蔚茗、國際環境毒理與環境化學學會本屆主席Jane Staveley博士、前任主席M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隨著創新、協調、開放、綠色、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的確立,國務院出臺了“大氣十條”和“土十條”等環境保護的相關文件,標志著環境保護進入新時代。十九大的決議--加快建設美麗中國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環境問題成為已經成為我國未來三年的三大攻堅領域之一。污
“創新”是推動科學技術與社會進步的法寶,是科教興國的靈魂, 也是國家民族振興的靈魂。本文從幾個方面談談關于如何推動分析化學發展與創新的一點思考和淺見,與同仁們一起探討。 理念上更新促進原始性創新 毫無疑問,創新是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發展的需要,它將推動分析化學的發展和變
姚建年:化學的貢獻將得到更加極致的體現 化學是一門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變化、制備及其應用,以及物質間相互作用關系的科學。作為一門極其重要的基礎學科,化學與人類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國防、環境、醫藥等方面都有密切聯系,在社會與經濟發展以及人類生活質量的不斷
2011年4月27日上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綠綿科技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在北京中科院環發所隆重舉行。揭牌儀式由綠綿科技的歐陽偉民經理主持。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綠綿科技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現場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
從明年開始,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以下簡稱“化學部”)項目的科研人員會發現“出大事”了——化學部延續了30年的七大傳統學科居然變成了八個,而且相應的學科申請代碼也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調整。 化學部主任、中科院院士張希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在基金委領導支持下,化學部結合國際國內化學
湯鴻霄開拓了中國用水廢水工程化學和環境水化學學科領域,在無機高分子絮凝劑這一領域,從理論研究、品種開發、生產工藝到工程應用,形成了一條龍的研究鏈,取得了居于國內外前列的成果。走進湯鴻霄院士,看他如何用愛澆筑治水科學夢。負夢前行 科學啟蒙的母校時光哈爾濱工業大學是湯鴻霄院士的母校,在這里,他開啟了給水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5月5日,中國化學會第31屆學術年會在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本屆年會以“構建化學新時代”為主題,共設立學術分會48個,專題論壇11個,同時設立新技術、新產品與新儀器大型成果展覽,共吸引了13000余位參會代表參加。 開幕式由中國化學會秘書長范青華主持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日前,首屆綠色與可持續發展化學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綠色化學的先驅者Paul Anastas博士和領軍人物如佟振合院士、Klaus Kümmerer、李朝軍、Shu Kobayashi、張鎖江、趙宇亮、韓布興、James Clark等綠色化學領域的“big names”齊聚一堂,共同討論綠色化學和
閔恩澤(1924 ~ ), 四川成都人。石油化工催化專家,中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人, 石油化工技術自主創新的先行者,中國綠色化學的開拓者。1980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 世紀60 年代參加磷酸硅藻土疊合、鉑重整
2007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將于9月11日至14日舉辦 記者從8月21日召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07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將于9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舉辦,屆時9位諾貝爾物理學、化學、經濟學獎獲得者,6位能源與環境領域的世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摘要:綠色化學已成為當前化學研究的熱點和前沿,但化學實驗室的環境污染仍未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化學實驗室的綠色化應該從刪除、改進及微型化等方面入手來實現。關鍵詞:環境污染 綠色化學 化學實驗室 引言當
William Wakeham 什么是高質量的課程和實驗?高校教學如何改革才能符合素質教育框架下的高質量要求?近日,在天津舉行的第六屆大學化學化工課程報告論壇吸引了來自全國200多所高校的600多位化學化工課程教師。一系列熱點問題在論壇上被關注。 對此,英國
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知名納米科學家白春禮院士7月9日說,百年化學已在5個方面創造了人類美好的生活,其未來發展具有“向更廣、更深方向延伸”、“綠色化學將引起化學化工生產方式的變革”、“社會發展不斷對化學學科提出新的需求”等三大趨勢。 白春禮當天登臺為中科院研究生院開講2010年夏季學期“納
“從事放射化學研究的人員在近20年來急劇減少,尤其是一批有經驗的老專家幾乎全部退休,再加上許多中青年放射化學專業人才流向其他領域,造成放射化學專業的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數量和質量上都無法滿足社會各行業的需求,更不能適應我國核能、國家安全、核醫學等的發展需要。”6月8日,中科院院士、中科
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知名納米科學家白春禮院士7月9日說,百年化學已在5個方面創造了人類美好的生活,其未來發展具有“向更廣、更深方向延伸”、“綠色化學將引起化學化工生產方式的變革”、“社會發展不斷對化學學科提出新的需求”等三大趨勢。 白春禮當天登臺為中科院研究生院開講2010年夏季學
“通過探索全新的化學反應及過程,從根本上增加化學合成的效率,減少污染物產生,這是一個創造新的化學反應的過程。我們的任務是‘打通隧道’尋找捷徑。” 作為近代科學發展的產物,化學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一些重大的環境事件往往與化學有關,比如臭氧層空洞、白色污染、酸雨和水體富營養化
2010年6月20日-23日,梅特勒-托利多參加了由中國化學會主辦、廈門大學承辦、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協辦的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 本次學術年會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行,設立學術分會18個、專題論壇3個、專場展覽展示及招聘專場。會議主題有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化學與技術、環境污染與
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件,廣西柳州龍江鎘污染事件,陜西鳳翔、河南濟源、湖南武岡等地血鉛事件……近年來,環境污染事件頻發,給人民群眾健康造成威脅。對環境污染導致的健康風險進行管控日益迫切,亟待開展環境健康風險評估,判斷污染事件對健康影響的風險大小。 那么,目前開展環境健康風險評估存在哪些困難?如何加
10月29日下午,國際著名離子液體科學家、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化學系綠色制造中心主任Robin D. Rogers教授一行訪問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Robin D. Rogers應邀為蘭州化物所科研人員和研究生作了題為Ionic Liquids: Recent Resea
4月9日上午,“國際化學年在中國”啟動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小禮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顧秀蓮,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中國科協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鄧楠,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等出席大會。啟動大會由中國化學會理事長、國家自然科
從飛機噪音控制到削減風致災害,從智能材料到大數據存儲,從腫瘤治療到廁所革命……5月30日,在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全院學術報告會上,來自不同研究領域的6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與在場院士分享、交流了一系列工程科技領域的前沿學術成果。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安道琳 從低噪音飛機到噪音控制 提
長江經濟帶是我國水環境問題最為突出的流域之一,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該如何保護與修復長江經濟帶?2月12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許秋瑾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說,堅持全流域“一盤棋”的思路,根據上中下游不同生態功能,統籌開展水生態功能分區;關注流域風險物
隨著納米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納米材料的大量應用,納米材料將不可避免地進入環境中,從而通過多種暴露途徑對人類健康產生很大風險(如圖1所示)。因此,研究納米材料的環境健康安全性(EHS)對于促進納米技術及相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近日,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思金、呂永龍與南開大學教授陳
北方網消息(通訊員張麗 張劍):7月13日,中國化學會歷史上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學術活動——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在南開大學拉開帷幕。包括30余位兩院院士在內的2700余名海內外化學界的專家學者匯聚南開、共襄盛舉,并以“化學與和諧社會”為主題展開研討。 此次會議由中國化學會主辦、南開大學承
植物具有復雜、精細調控的免疫系統,用于識別病原微生物、激活防衛反應,從而保護自己免受侵害。植物細胞內數目眾多的抗病蛋白,是監控病蟲侵害的哨兵,也是動員植物防衛系統的指揮官。抗病蛋白被發現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但人們仍然不清楚它們的工作原理。清華大學柴繼杰團隊、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周儉民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