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新疆建設兵團國土資源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及部其他直屬單位: 按照全國國土資源系統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為進一步加強國土資源工程技術創新,促進創新成果轉移轉化,依據《國土資源“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國土資發〔2016〕100號)《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實施方案》(國土資發〔2017〕133號)和《國土資源部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管理辦法》(國土資廳發〔2017〕46號),現組織開展國土資源部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基本要求 請各有關單位依據《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實施方案》和《國土資源部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管理辦法》有關要求,重點在土地工程技術、地質礦產勘查工程技術、地質災害防治與環境修復工程技術、國土資源信息化工程技術等領域依托工程技術優勢單位布局創建一批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組織編制建設方案(格式見附件)。 (一)依托單位。技術創新中心依托單位應為國土資源系統研發單......閱讀全文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隨著冬季來臨,我國進入了用煤高峰期,而煤炭行業現在又處于下行態勢,煤礦安全生產壓力增大。最近,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印發《關于全國集中開展煤礦隱患排查治理行動方案》的通知。采取措施排查煤礦隱患。 各產煤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根據煤礦的實際狀況,每礦配備一個排查組。人
二、二等獎建議名單標準項目名稱推薦單位涉及的標準主要完成單位主要完成人GB/T 28588—2012《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技術規范》等2項標準自然資源部1. GB/T 28588—2012《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技術規范》2. CH/T 2011—
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吉林大學承擔國家地質類的研究項目 6月16日,教育部和國土資源部在吉林大學舉行共建吉林大學地學部簽約儀式,教育部部長周濟、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在協議上簽字。吉林省省長韓長賦等領導出席了簽約儀式。 據介紹,教育部和國土資源部共建吉林大學地學部是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
2019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初評通過通用項目序號評審組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提名單位(專家)初評建議等級1農林養殖組新型飼用氨基酸與豬低蛋白質飼料創制技術譙仕彥(中國農業大學),王德輝(長春大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岳隆耀(遼寧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曾祥芳(中國農業大學),王春平(亞太興牧(北京)科技有限
昨天,由中科院下屬的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福建特力惠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辦的互聯網+空間智能聯合實驗室,在位于長樂的東南大數據產業園順利揭牌。這也是首個落戶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的國家國土資源大數據應用中心試點建設的技術孵化基地。聯合實驗室將以開展空間智能技術應用于自然資源與城市管理等相關
11月17日,天津市國土局張鋒主任及天津工業大學土地資源管理系蔡為民主任等專家一行六人,到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就環渤海地區鹽堿地綜合治理問題進行考察調研。劉金銅研究員進行了全程陪同。 環渤海地區鹽堿地及可治理灘涂面積約70萬公頃,因此該區域鹽堿地的綜合治理關系到國
國家發布“土十條”,土壤安全再引關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開會,決定2018首屆全國土壤大會將于7月在北京召開,中國網消息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首屆全國土壤大會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啟動大會上獲悉,由甘肅臨澤縣人民政府、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等20多家企事業單位聯合發起的“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在此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32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發展改革委、財務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從科技部網站獲悉,近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推進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向統籌規劃、系統布局、分類管理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體系建設轉變,推進科技基礎
2019年度中國測繪學會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名單#aabbccdd2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2{border:1px solid #666666}序號成果名稱主要完成單位主要完成人推薦單位特等獎成果1無人機電力線路巡檢遙感安全監測關鍵技術與工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自然資源部公示了《2019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其中, 一等獎成果10項:青藏高原東緣重大工程地質問題與減災關鍵技術研究、地熱資源勘查評價理論技術創新與應用、國家不動產統一登記信息平臺關鍵技術及應用、資源一號02C業務衛星工程及國土資源應用、數字中國自然資源衛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日,科技部網站發布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初評共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50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和14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含3個創新團隊),另有1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專用項目和4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專用項目。公開發布的文件顯示,與分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了關于2019年度國土資源、測繪、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的公告。 根據《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中國測繪學會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辦法(暫行)》有關規定,2019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測繪科學技術獎、海洋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
關于下達2011年第二批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計劃的通知 國認實函[2011]143號 各國家計量認證行業評審組: 根據各國家計量認證行業評審組報送的計劃,經審核,現批準124家機構列入2011年第二批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計劃,請各行業評審組按照有關工作要求抓緊落實。本次評審計劃要求
根據《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組織申報部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國土資廳函〔2011〕911號)的要求,經專家嚴格評估,現將評估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時間:2012年2月7日至2月14日。對擬建設和培育的重點實驗室名稱、建設單位等信息有異議的,可在公示期內向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或主管部門提出。提出異議
2月14日,科技部網站公布了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通用項目)目錄,具體如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目錄(通用項目) 特等獎序號編號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推薦單位1J-252-0-01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張洪濤,潘桂棠,侯增謙,唐菊興
根據《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組織申報部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國土資廳函〔2011〕911號)的要求,經專家嚴格評估,現將評估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時間:2012年2月7日至2月14日。對擬建設和培育的重點實驗室名稱、建設單位等信息有異議的,可在公示期內向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或主管部門提出。提出異議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名單公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告第88號 2017年6月9日至23日,召開了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和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共57個學科、專業評審組的初評會議,現公布參加會議的評審專家名單。 附件: 1. 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
【摘要】 幾乎所有檢測業服務項目都屬于檢測認證服務平臺建設,所涉及行業、領域眾多,包括中小企業檢測平臺、食品安全檢測平臺、特種設備檢測平臺等,顯現出此次資助的重點方向 近日,科技部和財政部發布《關于2014年度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科技創新、科技服務和引導基金項目立項的通知》,科技部和財政部已完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70人)序號姓名出生年月專業工作單位提名渠道01鮑曉軍1963年04月石油與天然氣化工福州大學院士提名02柴立元1966年09月冶金環境工程中南大學中國科協03程春生(女)1962年06月精細化工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協04戴厚良1963年08月石油與天然氣化工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采”重點專項申報項目評審專家名單公告 根據“深地資源勘查開采”重點專項評審工作安排,茲定于2018年6月6-7日召開“深地資源勘查開采”重點專項2018年度指南申報項目答辯評審會。此次評審采用視頻評審方式,評審專家統一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抽取產生,共51人。根
又到了5月12日,盡管已過去四年之久,但汶川大地震給國人帶來的依然是刻骨銘心的疼痛。與地震相伴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近年來也一直備受關注。 近日獲批的《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亦因此格外引人注目。 地質災害防災減災為何如此之難?伴隨著
為優化整合構建部科技創新平臺,部組織專家對37個重點實驗室進行了評估(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免評),并商相關單位依據專家意見進行了優化調整,將相關重點實驗室進行合并或調整為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現將評估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時間:2019年11月26日-2019年12月2日。序號重點實驗室名稱依托單位備注1
“運用先進科技和理念,構建綠色高效礦產開發產業鏈,是未來礦業的發展方向。”日前,在天津召開的“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凌月明如是說。 2017年中國地質勘查投資782億元,煤炭、石油、錳礦、金礦、石墨等42種重要礦產資源查明儲量增長,黃金等10種重要有色金屬礦種產量繼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自然資源部對37個重點實驗室進行了評估。評估結果顯示,海洋動力過程和衛星海洋學重點實驗室、地球化學探測重點實驗室、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等7家實驗室獲得優秀評審結果,海洋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海洋生態環境與工程重點實驗室、海洋-大氣化學與全球變化重點實驗室等通過
目前,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形勢緊迫,任務艱巨。為此,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鎖研究員,介紹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進展及其取得的成效。 問: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致經歷了哪些階段? 林玉鎖:相對于我國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礎薄弱,土壤污染
201革新性糖尿病運動教育管理模型科學技術進步獎賈竹敏,姜宏衛,付留俊,劉婕,王曼麗,侯宇穎,高焱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洛陽市科學技術局202基于互聯網大數據應用的集成化智能肢體康復醫療器械開發及應用科學技術進步獎牛留栓,張光輝,周強,牛栓柱,賈利浦,陳立春,董鵬舉河南優德醫療
土壤污染防治形勢緊迫,任務艱巨。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鎖研究員,介紹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進展及其取得的成效。 中國環境報: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致經歷了哪些階段? 林玉鎖:相對于我國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礎薄弱,土壤污
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 為全面部署“十二五”農業科技工作,充分發揮科技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和《農業科技發
中國工程院2013年院士增選工作已順利結束。在中國工程院主席團領導下,各學部嚴格按照《中國工程院章程》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的規定,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科學、嚴謹的評審程序,選舉產生了51名新院士。 今年增選工作于2013年1月正式啟動。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