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遠鏡發現冥王星第四顆衛星
這是兩張標注后的哈勃望遠鏡圖像,圖中用圓圈標出了新發現的冥衛四的位置。左側的圖像拍攝于2011年6月28日,右側圖像拍攝于2011年7月3日。這是目前我們對于冥王星系統的最新認識,其中用顯著位置標出了P4(冥衛四)的存在。北京時間7月21日消息,天文學家借助哈勃空間望遠鏡發現了冥王星的第四顆衛星。這顆小衛星暫時被編號為P4,或冥衛四。事實上這是一次無心之作,當時哈勃進行觀測的本意是為了查看冥王星是否擁有光環。 此次發現的新衛星是圍繞冥王星運行的最小的一顆衛星。其直徑估計在13~34公里之間。相比之下,冥王星最大的衛星查龍(Charon)的直徑達到1043公里。另兩顆小衛星尼克斯(Nix)和海德拉(Hydra)的直徑也在32~113公里之間。 來自加州芒特韋尤“搜尋地外智慧生命”機構(SETI)的馬克·肖華特(Mark Showalter)說:“這非常不可思議,哈勃空間望遠鏡的強大分辨率讓我們得以在遠在50億公......閱讀全文
哈勃望遠鏡發現冥王星第四顆衛星
這是兩張標注后的哈勃望遠鏡圖像,圖中用圓圈標出了新發現的冥衛四的位置。左側的圖像拍攝于2011年6月28日,右側圖像拍攝于2011年7月3日。這是目前我們對于冥王星系統的最新認識,其中用顯著位置標出了P4(冥衛四)的存在。北京時間7月21日消息,天文學家借助哈勃空間望遠鏡發現了冥王星
哈勃望遠鏡發現冥王星第五顆衛星
據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7月12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宣布,他們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冥王星的第五顆衛星,它也是至今發現的最小的冥王星衛星。 新發現的這顆衛星被成為P5,現在還沒有正式名稱,通過哈勃望遠鏡只能看到一個淡淡的斑點。科學家估計,這顆小衛星的直徑約為9公
哈勃望遠鏡觀測到冥王星新衛星-總數達到5顆
美國科學家11日報告說,他們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冥王星的一顆新衛星,使其衛星總數達到5顆。 這顆衛星暫被命名為P5。在哈勃拍攝的圖像中,P5只是一個黯淡的斑點,科學家估計其直徑在9.6公里至24公里之間,是迄今發現的冥王星最小的衛星。科學家去年發現了冥王星的第四顆衛星——P4,其直徑約
“哈勃”發現14顆巖石狀外海王星天體
外海王星天體(TNOs)因光芒微弱難于被發現,經常處于“養在深空人未識”的狀態。但據美國太空網及每日科學網近日報道,天文學家們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了14顆外海王星天體,這些新發現天體直徑為40公里至100公里。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上。 外海王星天體是指太陽系中
美國航天局公布冥王星最新照片
美國航天局2月4日公布了哈勃太空望遠鏡2002年到2003年間拍攝的部分冥王星圖像。天文學家對這批圖像進行分析后認為,冥王星正逐漸變紅。 2月4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冥王星最新照片。美國航天局專家說,這組照片顯示冥王星的顏色比以往更加紅潤,這有可能是冥王星上受日
美航天局公布冥王星衛星首張“全家福”
美國航天局22日公布了“新視野”號探測器剛剛傳回的冥王星最后一顆衛星“瑟伯勒斯”的“肖像照”,并拼成了這顆遙遠矮行星的首張衛星“全家福”照片。 冥王星共有5顆衛星,分別以希臘神話中的冥河擺渡人“卡戎”、黑暗女神“尼克斯”、九頭蛇“許德拉”、冥河“斯蒂克斯”和把守冥界大門的三頭犬“瑟伯勒斯”命名
冥王星地表下或存在神秘海洋
冥王星曾經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處于太陽系的“邊緣”軌道上,但在2006年于布拉格召開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之后,冥王星遭到降級,理由里冥王星太小了,且冥王星的行星資格一直以來就受到質疑,于是其被降級為矮行星。那么處于太陽系邊緣地帶的冥王星上面到底有什么呢?到目前為止,美國宇航局的哈勃空間望遠鏡等對
來自飛掠冥王星的首批科研結果
據一項新的研究透露,冥王星的表面具有平原、槽谷和尖峰等特點,它們似乎是由一個為期很久的活動過程雕鏤出來的,這個過程可能一直延續至今。這項研究代表了在今年早些時候飛掠冥王星 — 冥衛一(卡戎,Charon)體系的首批發布的結果。宇航局新視野飛行器繼續在下載從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卡戎所收集的信息。該飛
冥王星“兄妹”-聚焦太陽系天文學研究中唯一的同胞團隊
在過去25年里,他們的事業與冥王星科學研究不斷交集,從幫助發現矮行星大氣層到描繪第一批詳細地圖,揭開矮行星地貌的神秘面紗。LeslieYoung和Eliot Young在 Sommers Bausch天文臺。 在美國科羅拉多博爾德的一間備用會議室里,行星學家Leslie Young和Eliot
哈勃望遠鏡拍攝鷹狀星云
?圖為:鷹狀星云圖為:鷹狀星云 新華社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布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一張新照片,慶祝哈勃24日迎來20歲生日。 這張新照片拍自“船底星座”星云(見大圖)。照片上,氫和塵埃的混合物在星云間騰起,形成3座達光年高度的霧氣狀“巨塔”。照片的絕美程度堪比哈勃
哈勃望遠鏡發現迄今最遙遠星系
北京時間2月14日消息,據報道,美國的天文學家日前稱,他們最近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了一個距地球約130億光年的星系,這很可能是科學家們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遙遠星系。?在最新一期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志》(Astrophysical Journal)上,天文學家們公布了他們的這一最新觀測成果。參與此次
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新生恒星
據美國航空航天局稱,新誕生的恒星高速噴出氣體,這些氣體會與恒星周圍的氣體云和灰塵云激烈碰撞、產生光芒。赫比格-哈羅天體普遍存在于恒星生成區,在單一新生恒星的極軸附近常可見到排成一列的多個赫比格-哈羅天體。圖片來源:美國航空航天局
“人體哈勃望遠鏡”落戶上海仁濟醫院
??近日,全景動態PET-CT成像系統uEXPLORER 探索者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核醫學科完成裝機。這臺2米長的全景動態PET-CT成像系統可一次實現整個人體的全景采集,并完成所有組織和器官同時成像。該設備的問世曾被英國Physics world雜志評為“2018年全球十大科學突破”。
哈勃望遠鏡確認有史以來最大彗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2日表示,哈勃空間望遠鏡發現了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彗星。據估計,這顆名為C/2014 UN271的巨大彗星的彗核直徑超過129公里。僅僅是彗核就比其它彗星大50倍,其質量約500萬億噸,是典型彗星質量的10萬倍。? ? 該團隊的分析還揭示了彗星冰核的顏色。? ?
哈勃望遠鏡發現迄今最古老螺旋星系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18日報道,天文學家18日宣布,他們用哈勃望遠鏡首次探測到一個宇宙早期形成的螺旋星系,距今約107億年,比其他許多螺旋星系早了幾十億年。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促使人們重新思考大爆炸之后星系是如何形成的。該發現發表在7月19日的《自然》雜志上。 哈勃望遠鏡拍下了約300個
觀測人體內部的“哈勃望遠鏡”亮相
在5月15日—18日舉行的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上,由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與美國頂尖分子影像科研團隊“探索者”聯盟攜手打造的“史上最強PET-CT”——世界首臺全景動態掃描PET-CT uExplorer探索者,全球首度亮相。 PET-CT又稱為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相比于常見的CT、磁共振
Nature:首次觀測哈勃望遠鏡的人數創紀錄
哈勃太空望遠鏡自1990年以來一直在觀察宇宙。圖片來源:JSC/NASA 自美國宇航局徹底改革申請流程以減少系統性偏見以來,數量空前的首次研究人員已經確保了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看時間。 2018年,美國宇航局改變了評估哈勃望遠鏡觀測時間請求的方式,引入了"雙盲"系統,其中申請人和評估其提案
哈勃太空望遠鏡揭秘矩形星云奇特X狀結構
??????? 30多年以來,天文學家對于一個神秘矩形星云的形成迷惑不解,目前基于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該星云照片,更深入地分析了它的X狀結構。 騰訊太空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30多年以來,天文學家對環繞遙遠恒星的一個神秘矩形星云迷惑不解,目前,專家最新研究發現某些類型的“分子作用力”導致該星
哈勃望遠鏡和韋伯望遠鏡捕捉到幻影星系的新圖像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當地時間8月30日報道,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與歐洲航天局合作開發的哈勃望遠鏡和詹姆斯·韋伯望遠鏡近日捕捉到了幻影星系的新圖像,該星系的正式名稱為M74,位于距離地球3200萬光年的雙魚座。
新太空望遠鏡“阿拉戈望遠鏡”圖像清晰度將超哈勃1000倍
美國科學家宣稱,他們正在研制一款新的在軌望遠鏡,其生成的圖像將比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提供的圖像清晰1000倍,而且發射成本更低。 研究人員將這種太空望遠鏡稱為“阿拉戈望遠鏡(Aragoscope)”,以法國科學家弗朗索瓦·阿拉戈(Francois Arago)的名字命
陀螺儀失靈-美稱哈勃望遠鏡有望恢復科研運轉
美國航天局23日表示,因陀螺儀失靈暫停運轉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其備用陀螺儀目前轉速達到預期值,經過進一步測試后,有望很快恢復科研運轉。 本月5日,哈勃望遠鏡的1個正在使用的陀螺儀出現故障,而其最后1個備用陀螺儀運轉不達標。陀螺儀用于測定望遠鏡轉動速度,幫助它對準并鎖定新的觀測目標。 美航天局說
哈勃望遠鏡拍攝系列照片慶祝海王星首個生日
?這些照片是哈勃望遠鏡6月25日至26日為慶祝海王星的第一個生日拍攝的,時間間隔4個小時。 北京時間7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7月12日是自165年前被天文學家發現以來海王星的第一個生日,為了給海王星慶生,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了一系列精彩的海王星照片。1846年
老化的哈勃空間望遠鏡轉向“單陀螺儀”操作
在超過34年的時間里,哈勃空間望遠鏡之所以能提供非凡的宇宙景象,部分原因是它可以快速、精確地瞄準,在1600多公里外保持激光穩定。據《科學》報道,現在,硬件故障迫使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為其選擇一個速度較慢的指向系統,盡管它仍然精確,但會降低望遠鏡的效率,限制它所能做的科學研究。 哈勃
哈勃望遠鏡獲取迄今最精確暗物質分布圖
北京時間11月17日消息,借助哈勃空間望遠鏡和宇宙引力透鏡效應,科學家們日前成功地獲取了一個巨型星系團中暗物質迄今最精確的分布圖。 暗物質是一種神秘莫測的不可見物質,它幾乎占據了宇宙1/4的物質和能量,但是除了引力作用之外,它們和“常規”物質不發生任何相互作用。科學家們之所以知
老化的哈勃空間望遠鏡轉向“單陀螺儀”操作
在超過34年的時間里,哈勃空間望遠鏡之所以能提供非凡的宇宙景象,部分原因是它可以快速、精確地瞄準,在1600多公里外保持激光穩定。據《科學》報道,現在,硬件故障迫使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為其選擇一個速度較慢的指向系統,盡管它仍然精確,但會降低望遠鏡的效率,限制它所能做的科學研究。哈勃空間望遠
哈勃望遠鏡觀察到“流浪黑洞”離開星系的跡象
3月18日電美國研究人員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顆“流浪”中的超大質量黑洞,它可能是從所屬星系中彈射出來的,正拖曳著一條由熾熱氣體和新生恒星組成的尾巴在太空中前行。 這顆黑洞的質量約為太陽的2000萬倍,速度每秒約1600千米,是美國耶魯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一個遙遠星系時發現
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一批宇宙初期誕生的星系
美國航天局12月12日宣布,天文學家借助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批在宇宙初期誕生的星系,其中“年齡”最大的星系約為133億歲,可能是迄今已知最古老星系之一。 今年8月至9月間,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理查德·埃利斯領導的天文學小組借助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廣視野照相機3”在為期6周的深空觀測中發現了7個
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將動工-比“哈勃”清晰16倍
12月4日,位于德國慕尼黑北部的歐洲南方天文臺宣布,正式批準建造“歐洲特大天文望遠鏡”。該項目于2010年立項,并選址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中部海拔3060米高的塞羅阿馬索內斯山頂,建造這座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 這個光學和紅外天文望遠鏡光圈直徑超過39米,集光能力比世界現有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強13倍
美下一代太空望遠鏡將觀測太陽系“水世界”
美國下一代太空望遠鏡——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于明年升空。美國航天局近日表示,韋伯的首批任務將包括觀測太陽系內的兩個“水世界”——土星衛星土衛二和木星衛星木衛二,以尋找生命存在的跡象。 美國航天局在一份新聞稿中說,韋伯的科學目標之一是研究可能有助于了解生命起源的行星,但這不只是指太陽系外行星
NASA為旗艦級望遠鏡研制出“不可得”的材料
在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阿凡達》描繪的世界中,潘多拉星上那些懸浮的山令人印象深刻。片中,這種獨特的現象源于“Unobtanium”物質——詞根的組合意味著“得不到的元素”,暗示此物“只應天上有”,在地球上沒有發現一種物質能夠做到這一點。 而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