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路歐盟中藥企業顧慮重重
截至今年4月30日仍沒有一家中藥企業通過歐盟的簡化申請程序,中藥將退出歐盟市場的消息讓很多人難以接受。日前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向瑞典藥品署遞交了第一份中成藥的注冊申請,使中藥歐盟注冊曙光重現。 據了解,瑞典國家藥品管理署已于6月17日正式啟動了審核程序,對佛慈制藥提請濃縮當歸丸的注冊進行正式審核,審核最終結果將于220天內下達。 “之前國內對申請的要求有很多疑問和猜測。企業只有實際操作了,才能夠真正理解指令的執行力度和歐洲國家的審批方式。”一位業內專家在日前召開的2011年中藥歐盟注冊高層研討會上坦言,之前企業對《歐盟傳統草藥藥品指令》的理解有誤區,注冊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情況也不像媒體報道的那么糟。 媒體誤讀了歐盟指令 佛慈制藥能夠成為第一家申請歐盟天然藥物注冊的企業一點都不意外。它是目前中國中藥出口時間最早、出口品種最多的企業,產品覆蓋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等27個國家和地區。 據佛慈制藥總經理朱榮祖......閱讀全文
地奧心血康開我國自主知識產權藥品進入歐美市場先河
4月18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中科院成都地奧制藥集團有限公司研制生產的地奧心血康膠囊已獲準歐盟注冊上市,實現了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治療性藥品進入發達國家主流市場零的突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桑國衛、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衛生部部長陳竺出席新聞發布會并發表講話。發布會由中科院副
同仁堂等10個中藥品種在歐盟申請注冊
為應對今年4月正式生效的《歐盟草藥藥品法案》,商務部、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等部門,在全國挑選了蘭州佛慈、同仁堂、廣州奇星三家中藥企業的10個中藥品種在歐盟注冊。 中藥制品出口在歐盟一直受到制約。2004年歐盟頒布的《傳統植物藥注冊程序指令》,允許中國草藥產品銷售
中藥歐洲面臨生死劫-迄今無一例歐盟注冊成功
中藥是中華民族擁有數千年歷史的文化瑰寶,傳到歐洲也有數百年。但到2011年4月1日,中藥在歐洲卻將遭遇要么全軍覆滅,要么完全轉入地下的歷史抉擇。比利時國際醫藥中心董事長林國明教授說:“情況十分危急!截止到現在,還沒有一例中藥在歐盟正式注冊成功。從明年4月1日開始,在歐洲行醫的中醫將面臨
中國中藥企業在國際認證路上大放光彩
近年來,我國中醫藥界不斷在拓展中醫藥國際化之路。中國中藥企業主動尋求跨國合作,不斷追求中醫藥的國際認可,先后開展了多項循證醫學研究,帶來了國際上對中藥的逐漸認同。中國中藥企業在國際認證路上奮勇向前。據了解,目前,我國已有9個中藥品種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申
王國強:把中醫藥發展納入國家發展戰略
????? “未來十年是實現中醫藥全面走向國際、在世界范圍獲得豐富與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科學研判形勢,明確指導思想與工作思路,把中醫藥發展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框架,充分發揮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優勢和作用,把握正確的發展方向。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的工作要堅持服從和服務于國家外交戰略、國家衛生
現代生物技術助中藥“留洋”
在中國―澳大利亞“中醫藥國際合作與促進”項目簽約儀式即將開始之前,神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神威藥業”)董事長李振江還不忘借這有限的時間向外國來賓介紹現代中藥。 11 月12日舉行的此次簽約儀式意味著中藥在通往國際化的道路上再進一步:神威藥業與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簡稱“西苑醫院”)、
中藥標準化國際合作研討會在京舉行
日前,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中藥標準化國際合作研討會在京舉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李大寧、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歐洲藥品管理局草藥專家委員會主席維爾納·克諾斯等國內外有關專家出席會議。 會議圍繞中醫藥國際標準化、中藥產品的質量控制、安全性和有效性管理、中藥產品在歐盟進行注冊等議題進
中藥面臨從歐盟全面退市風險-10萬人或因此失業
從4月份起,中國中藥面臨著在歐盟全面退市的風險,10萬從業人員可能因此失業。 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藥市場,年銷售額上百億歐元。7年前歐盟出臺《傳統植物藥注冊程序令》,要求曾以食品、保健品、甚至農副土特產品名義進口的所有中草藥生產企業必須在2011年3月31號前達到
中藥無一成功注冊-再入歐盟幾乎成為“不可能”
7年的時間并不算短,卻依舊沒能讓中藥在歐盟實現零的突破,這一結果不僅出乎意料,更讓人痛心。雖然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還在繼續和歐盟溝通中,但中藥在歐盟將面臨全面退市似乎難以避免。 在7年的過渡期里沒有一款中藥能完成在歐盟注冊是個慘痛的教訓。有業內專家指出,4月1日以后,恢復了正常的注冊程序,
搭建中西藥理分析溝通橋梁
“2016天然藥物國際化高峰論壇暨第二屆生物效價分析研討會” 5月9日至10日在天士力大健康城舉行。此論壇由中醫藥世界聯盟、創新中藥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天士力控股集團協辦。 據介紹,生物效價分析是中藥國際化研究的一個創新點,是推進中藥國際進程方法之一。目前國際上對生物效價分析還未形成一
中醫藥與天然藥物國際大會在滬召開
10月12日至13日,“2013上海中醫藥與天然藥物國際大會”在上海舉行。來自20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以及國家科技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美國FDA、歐盟相關政府官員代表400余人參與本次會議。 本次大會特設“主題交流”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姚新生、劉昌孝,美國國家天然產
10條中藥標準納入美國藥典
加碼歐美市場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有3個品種進入FDA Ⅲ期臨床試驗:天士力生產的復方丹參滴丸已進入病例募集階段;綠葉制藥生產的血脂康膠囊去年完成Ⅱ期臨床試驗,現已完成Ⅲ期臨床試驗的方案設計;上海現代制藥生產的扶正化瘀片去年完成Ⅱ期臨床試驗,進入Ⅲ期
2010年1~11月中藥進出口平穩增長
據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1~11月,我國中藥進出口總額為23.2億美元,同比增長21.6%。其中,出口17.1億美元,同比增長21%;進口6.1億美元,同比增長23%。中藥出口整體表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 除保健品外,中藥各類商品貿易都呈順差 2010年1~11月,中藥類商品對外貿易
中醫藥管理局:“中藥在歐盟全軍覆沒”言過其實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中藥在歐盟全軍覆沒”言過其實 針對日前廣受關注的“中藥在歐盟全軍覆沒”之說,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日前表示,這個說法言過其實,與事實不符。 隨著歐盟《傳統植物藥指令》從5月1日起的全面實施,未經注冊的中藥不得在歐盟市場上作為藥品銷售和使用。王國強指出,這并不代表
同仁堂等所售部分中藥農藥殘留超歐盟標準百倍
日前,綠色和平組織發布調查報告稱,其購自同仁堂、云南白藥、天士力、九芝堂等九家品牌藥店的多種常用中藥材,超過七成被檢測出含有多種農藥殘留。 綠色和平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王婧表示,由于新版《國家藥典》中,對于大多數農藥并無含量規定,而藥材批發商或者藥企在購入藥材時很少對農藥殘留
我國中藥產業發展困境-遭遇中藥不姓“中”尷尬
一談到中醫藥,很多人就會認為是“玄學”,因為無法用西醫理論來解釋。占世界中草藥市場半壁江山的日本和韓國,其所用的中藥原材料80%都是從中國進口,“優質原料”為何常掌握在外國人手中?目前中國還沒有一種中藥進入歐美國家臨床,中藥“走出去”舉步維艱。“走出去”是不是就應該堅持歐美標準?這些困惑與思考,
“國際化學年”系列活動啟動
3月26日,陽光燦爛,春意盎然,來自北京市近20所重點中學400余名熱愛科學的優秀中學生,與13位院士共聚中科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報告廳,慶祝2011“國際化學年”。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為“國際化學年”題詞,并為院士工作局和國家科學圖書館共同推出的“化學創造美好生活——2011‘國
中醫藥立法迫在眉睫
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去年9月獲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獎,無疑將中醫藥在世界范圍內的認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又讓國人站在另外一個高度重新審視中醫藥,寄希望于中醫藥。 作為中醫藥從業者,筆者見證了魚腥草、刺五加事件中藥注射劑的信任危機,見識了國家藥監局自2006年出臺的針對中藥注射劑技術
島津亮相“國際化學年在中國”
島津亮相“國際化學年在中國”——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凝膠與自組裝材料研討會 為了交流我國學者在超分子凝膠與自組裝材料領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與陜西師范大學聯合舉辦的“國際化學年在中國——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凝膠與自組裝材料研討會”于2011年11月8-10日在陜西師
逐夢煤化工“國際化龍頭”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陽煤集團化工產業探索前進、快速發展的五年。人心齊,泰山移。陽煤集團以“同心做人,合力做事”核心理念為統領,堅持國際化視野加快煤化工產業蓬勃發展,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成績斐然,科技領域取得重大成果,逐漸走出一條差異化、高端化、規模化、國際化的煤化工發展之路。 從白手起家到成果
國際化標準值3.27高嗎
國際化標準值3.27屬于偏高。國際化標準比值的正常值應該達到2.0到3.0這樣的范圍,就是一個理想范圍。國際標準化比值增高考慮為藥物的過量而引起的凝血功能異常,會導致體內有出血,包括內臟,腸道粘膜等組織部位出血的情況,一般多見于應用于抗凝血的藥物,建議現在要到醫院來進行明確的判斷,根據國際化凝血的標
中藥樣品中藥制劑取樣法
各類中藥制劑的取樣量至少為檢測用量的3倍,貴重藥可酌情取樣。(1)粉狀中藥制劑(散劑或顆粒劑)一般取樣100g,將取出的供試品混勻,然后按四分法從中去除所需供試量。(2)液體中藥制劑(口服液、酊劑、酒劑、糖漿)一般取樣數量為200ml,同時須注意容器底是否有沉渣,應徹底搖勻,均勻取樣。(3)固體中成
中醫藥國際化進程加快-“配角”變“主角”尚需努力
“目前在澳大利亞,約有40%的病人尋求非西醫治療,其中80%以上尋求中醫治療,并且絕大多數是洋人,澳大利亞所需中藥材大部分從中國進口。”澳大利亞中醫針灸學會會長林子強說。 在日前于貴陽召開的“中國(貴州)中醫藥國際研討會”上,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及非洲等國的專家認為,中醫藥日益廣泛地參
白春禮:力促中科院國際化發展
第六屆世界科學論壇大會正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前來參會的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25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全球科學界應該加強合作,共同推動科技造福全人類。 科學推動可持續發展 世界科學論壇由匈牙利科學院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機構于2003年共同發起,每兩年舉辦一次。本次論壇大會的主
《分子植物》國際化辦刊取得新突破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舉行《分子植物》國際化辦刊經驗介紹新聞發布會,宣布由該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和中國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上海生命科學期刊社承辦的《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創辦5年來國際化辦刊取得顯著突破,已躋身國際植物科
國際化學年啟動大會在巴黎召開
1月27日上午,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總部召開了啟動大會。出席大會的有各個國家的化學會代表團和國際組織代表、科學家、青年學生包括獲2010年國際奧林匹克化學競賽金牌的學生,以及來自世界各國駐UNESCO代表共約1000人參加了兩天的大會。 出席會議的還有UNESCO總干
ChinaXiv升級:國際化提升,可開放評閱
7月14日,在京召開的第三屆新型學術交流專題研討會暨ChinaXiv2.0合作推介會,介紹ChinaXiv2.0建設進展,并同時發布《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關于促進預印本交流的原則性意見》。 ChinaXiv(中國科學院科技論文預發布平臺),是2016年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在中國科學院科學傳
大學國際化:“馬太效應”進行時
6年前的2013年,徐飛剛剛就任西南交通大學校長。是時,該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大學國際化評價研究中心主任閆月勤正在領導團隊,編制我國首份大學國際化排行榜(以下簡稱“排行榜”)。當榜單編訂完成,閆月勤邀請徐飛出席發布會時,徐飛一口答應。 此后的6年間,西南交大高教所每年都會發布當年的排行榜,而
河南建國際化干細胞技術中心
近日,新鄉醫學院干細胞與生物治療技術研究中心、上海佰真基因組學與人類健康研究院河南分院在河南新鄉舉行揭牌儀式。在此基礎上將建立一個集干細胞與生物工程技術研究、開發、應用及人才培養于一體,“學、研、產”相結合的干細胞與生物治療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發展平臺。該平臺主要包括綜合干細胞庫、干細胞治療研究平臺
RIGOL:打造測量測試領域國際化企業
——“科學儀器服務民生”調研組調研北京普源精電科技有限公司側記 2011年3月30日上午,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組織的專家小組來到了北京普源精電科技有限公司(RIGOL)進行“科學儀器 服務民生”調研活動,開展了廠商調研座談會。“科學儀器服務民生”調研座談會現場 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