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科學數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我非常高興。作為科技工作者,我為科學數據共享鼓與呼了幾十年,相信《辦法》對其他科技工作者也是極大鼓舞。 數據共享應用是國際通行經驗。比如美國,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建立數據自由方面的法規,90年代開始提出數據開放共享的概念,建了9個國家級數據中心。在我國,20世紀90年代很多科學家呼吁數據共享。1994年開始,中國科學院就有一批老先生給國家有關部門寫報告,要求實現數據共享。1999年,科技部基礎司提出了科技基礎性工作的專項,其中就有加強科學數據資源建設。 2000年,中國氣象局在國內率先實現部門內部數據共享。到2001年,國家開始搞試點,建設了8個數據中心。后來,經過財政部和科技部的專家遴選,選出了6個國家層面的數據中心,當時叫數據平臺。 國家項目產生的科學數據要求進行匯交是從2008年開始的。當時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國家已經意識到,國家投資大量經費產生的數......閱讀全文
孫九林在香港中文大學講學 “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的數據是跨地區、跨領域的,主要是國家投入的科研項目產生的數據。因為沒有規定科研數據必須匯集到平臺,我們需要通過運行機制將分散的數據收集起來,相比于林業、農業由主管部門匯集數據,我們的難度更大。”中國工程院院士孫九林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時
近日,我國首次在國家層面出臺《科學數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大力推進科學數據資源的開放共享,特別是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產生的數據,要求進行強制性匯交,否則項目不予驗收。 科學數據為什么要強制上交?科研工作者以后如何上交科學數據?記者采訪了科技部相關負責人和有關專家。 強制上交科學
《科學數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2018年1月經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近日由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辦法》旨在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科學數據管理,保障科學數據安全,提高開放共享水平,更好地為國家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支撐。 這是我國第一次在國家層面出臺科學數據管理辦法。當前,為
《科學數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2018年1月經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近日由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辦法》旨在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科學數據管理,保障科學數據安全,提高開放共享水平,更好地為國家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支撐。 這是我國第一次在國家層面出臺科學數據管理辦法。當前,為
《科學數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2018年1月經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近日由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辦法》旨在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科學數據管理,保障科學數據安全,提高開放共享水平,更好地為國家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支撐。 這是我國第一次在國家層面出臺科學數據管理辦法。當前,為
“科學數據不僅有科研價值,它還有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只有在共享平臺上實現數據的共享和流動,數據才能不斷升值。”在9月17日召開的973計劃資源環境領域項目數據匯交工作會議上,數十位在研項目研究骨干、項目匯交聯絡人和主管部門領導共同研究科學數據的匯交與共享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數據匯交中
“科學數據不僅有科研價值,它還有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只有在共享平臺上實現數據的共享和流動,數據才能不斷升值。”在9月17日召開的973 計劃資源環境領域項目數據匯交工作會議上,數十位在研項目研究骨干、項目匯交聯絡人和主管部門領導共同研究科學數據的匯交與共享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數據
“數據共享或科學數據匯交工作所面對的困境,主要在于長期以來我國沒有很好的機制、政策或辦法能夠保證產生數據的科學家的權利。如果在執行過程中從這些方面都能保證他們權利的話,實現真正的數據共享或者數據匯交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難。” 日前,“973”計劃資源環境領域項目數據匯交管理中心主任、中國
自科技部啟動第一批科學數據共享項目,到涉及地球系統科學、人口與健康科學等領域的6個科學數據共享平臺被納入首批認定的23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我國在科學數據共享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上,實現了從項目建設到“以用為主、開放共享”的長期運行服務模式的轉變。 在這個過程中,我國重大科研項目產生的數據
科技部關于發布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2016年度項目指南的通知國科發基〔2016〕228號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軍委科技委: 根據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總體要求,科技部、財政部按照需求導向和分類整合的原則,在原“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基礎上,重新整合設立“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現將
基礎科學研究是科學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進一步推進,中國與沿線國家正在開展一系列的跨國合作。無論是“天塹變通途”的路橋項目,還是“地底兩萬里”的油氣管線,這些項目立項的基礎及維護的基礎都離不開嚴謹細致的地理、資源、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等多學科國際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創新。 啟動于
來自科研一線的呼聲 “基礎性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采集、分析、研究基礎科技數據、基礎科技信息、基本科技資料,為基礎科學研究、應用研究和政府決策提供科學支撐。因此,在這個領域相對會較難發表SCI文章,出專利的機會也比較少。如果是按照常規的考核,即便用10年時間,可能一些科學家所做出的成績還是僅在
08年中科院院長獎、導師獎、優博論文及各類獎學金揭曉 根據中科院人教局科發人教字〔2008〕192號、194號和26號文件通知,2008年中科院各類獎學金、獎教金和優博論文經各單位評審推薦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初評,最后中科院人教局組織終審,現結果已全部揭曉。獲獎名單如下: 一、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中國科協 科技部 國務院國資委關于評選全國創新爭先獎的通知》(人社部函〔2017〕47號)要求,現將全國創新爭先獎擬表彰對象予以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2017年5月16日至2017年5月22日)。全國創新爭先獎牌獲得團隊負責人、全國創新爭先獎章獲得者、全國創新爭先獎
近日,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組織學會分支機構、學會理事,以及海洋與湖沼領域相關單位推薦2018年“中國海洋與湖沼十大科技進展”項目,共推薦了24項。經學會理事投票,評選出2018年度“中國海洋與湖沼十大科技進展”,現將評選結果予以公布。 一、首次確認了北太平洋存在千年尺度的淡水事件 項目進展:該
蘭大首個“973計劃”項目獲批準立項 甘肅新聞網7月12日電(武永明) 從蘭州大學傳來好消息,以蘭大草地農業科技學院南志標教授為首席科學家組織申報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 計劃”)項目《中國西部牧草、鄉土草遺傳及選育的基礎研究》經過函評、復評
7月3日,“973計劃資源環境領域項目數據匯交方案研討會”在京召開,15名973計劃資源環境領域首席科學家和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全體同志出席會議,會議由葉玉江副司長主持。基礎研究司張先恩司長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張先恩司長介
序號評審組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推薦單位初評建議等級1作物遺傳育種與園藝組CIMMYT小麥引進、研究與創新利用何中虎,夏先春,陳新民,鄒裕春,吳振錄,莊巧生,于亞雄,袁漢民,楊文雄,李梅芳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
劉德培、孫九林、俞夢孫、尹嶺等任會議主席 以“中國全民健康保障問題與對策”為主題的第319次香山科學會議2月26—2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醫學科學院劉德培教授、中科院地理與資源所孫九林研究員、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航空醫學工程研究中心俞夢孫教授、解放軍總醫院尹嶺教授擔任會議執行主席。醫療衛生和健康保障是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發布《自然資源部關于2018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的公告》的通知。 通知原文如下: 根據《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有關規定,2018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經部審定,2018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共63項,其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0月27日,國內分析測試行業影響力最大的展會BCEIA 2015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10月29日,BCEIA快速檢測技術發展論壇在BCEIA期間召開。快速檢測技術發展論壇的目的是搭建儀器研發成
301碳五碳九碳十低溫加氫制無萘環戊烷關鍵工藝技術科學技術進步獎張懷敏,張文生,楊晶宇,楊世坤,張啟,韓樂,魯少飛濮陽市聯眾興業化工有限公司濮陽市科學技術局302油氣資源氣驅效益開發關鍵技術及應用科學技術進步獎田巍,李中超,熊運斌,許尋,劉云華,賈瑞忠,王坤,戴厚柱,王振華,石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
2013年12月5日,由梅特勒-托利多贊助的2013藥物研發研討會在杭州圓滿召開。此次研討會以“藥品質量控制與工藝優化”為主題,來自知名制藥公司、API原料藥生產廠家、合同生產組織(CMO)、醫藥科研機構從事藥品生產、工藝優化、質量控制和實驗室管理的百余名專家學者齊
根據《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有關規定,2016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擬授獎項目已經獎勵評審委員會全體會議投票產生。為體現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加強社會對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工作的監督,現將2016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擬授獎項目予以公示,向全社會廣泛征求意見。 自公布
根據《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有關規定,2016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擬授獎項目已經獎勵評審委員會全體會議投票產生。為體現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加強社會對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工作的監督,現將2016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擬授獎項目予以公示,向全社會廣泛征求意見。 自公布
2017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專業組評審結果公示 2017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專業組評審工作已結束。根據《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有關規定,現將通過專業組評審的75項項目的基本信息進行公示,公示時間:2017年7月31日-8月11日。在公示期內,對項目名稱、候選單位、候選人有異議的,可向
從京東燕窩品質溯源媒體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我國燕窩消費量為1200噸,其中通過海關正規渠道進口的只有100多噸,這意味著市場上每12個燕窩就有11個是非正規渠道進口的。根據國家相關部門的法規、政策,在我國銷售的燕窩必須有國家認可的溯源碼,而目前國內很多渠道仍在大量銷售沒有溯源碼的燕窩,這類燕
原創類 金簽獎 黎曼猜想漫談 盧昌海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銀簽獎 細菌的世界 徐明達著 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佳作獎 欽州的白海豚 潘文石等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科技的基石—葉企孫和科學大師們 虞昊、黃延復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關注氣候:中國氣候及其文化影響 林之光著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401密集環境弱小動態目標自動跟蹤技術及識別系統開發科學技術進步獎吳青娥,孫冬,陳虎,錢曉亮,劉磊,楊祥強,毛李亞鄭州輕工業大學,河南省通信工程局有限責任公司,河南省百勝信息網絡系統服務有限公司河南省教育廳402基于DNA計算與非線性變換的圖像加密關鍵技術科學技術進步獎張勛才,張煥龍,牛瑩,任航麗,
#aabbccdd9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9{border:1px solid #666666}序號項目編號項目名稱推薦獎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專家/推薦單位2310893-405農田信息空天地協同感知與精準管理技術及應用進步獎何勇,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