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秉林建議高校實驗室向全社會開放
顧秉林接受專訪 “沒聽說國外哪個大學必須得辦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但中國的國情是不管真不行,不管的話,教師會有意見……只有具備了幼兒園、小學等等這些配套,才有教師肯來你這工作。 如果有一天,中國的大學校長能有時間喝喝茶、打打高爾夫球,我想學校也就好治理了,因為那時可能就有了明晰的規則,不用再那么費神了。 我們采取統一高考的做法,也許存在很多弊病,但是它有存在的道理。 3月4日10時15分,本屆政協大會第二十三組科協分組討論會會間休息。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前任校長顧秉林整理好桌上的會議筆記,從座位上站起,準備到會場外透透氣。 這時,一位委員笑著走過來,摟著他的肩膀,老朋友式地打了招呼并調侃說:“老顧,這回可解放了吧。” “嗯,解放了。”顧秉林看見老友,也開心地笑著,伸出手去輕挽了一下對方的腰部。 “解放了,有時間得請我喝酒去啊!” “沒問題!” 這老哥倆有說有笑地向門口走去。 …… 今年2......閱讀全文
顧秉林建議高校實驗室向全社會開放
顧秉林接受專訪 “沒聽說國外哪個大學必須得辦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但中國的國情是不管真不行,不管的話,教師會有意見……只有具備了幼兒園、小學等等這些配套,才有教師肯來你這工作。 如果有一天,中國的大學校長能有時間喝喝茶、打打高爾夫球,我想學校也就好治理了,因為那時可能就有了明晰
顧秉林:中國高校如何造就世界級學術大師
為什么世界上大多數重大科學發現和原始創新成果產生于大學?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3月4日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科技、科協界聯組會議上發表見解。?顧秉林闡述說, 世界上一些科技先進國家,正是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通過政府或社會長期穩定的經費支持,建立相對獨立的學術研究機構,聚集
顧秉林:創新須先營造文化土壤
站在主席臺上,日前再次當選北京市科協主席的顧秉林發表就職演說時神情嚴肅:“我將認真履行北京市科協第八屆委員會主席職責,緊緊把握國家和首都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繼承和發揚科協工作優良傳統,勵精圖治、開拓進取……” 同時作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思考更多的,是科學共同體在中國創新發
清華大學行政領導換屆-顧秉林繼續擔任校長
黨委領導班子調整 史宗愷新任黨委副書記 12月20日下午,清華大學召開情況通報會,宣布了學校行政領導班子換屆和黨委領導班子調整的結果。該校黨委書記陳希主持會議。?校黨委常務副書記胡和平在會上宣讀了有關任免的文件。2007年底,清華大學行政領導班子任期屆滿。經中共中央批準,國務院12月5日做出決定,
清華校長顧秉林委員:擴大內需最應投入教育
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4%的問題,已經成為每年教育界政協委員必然熱議的話題。一些老政協委員已經呼吁了多年。在近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第一輪公開征求意見時,又有教育界人士呼吁將“4%”寫入其中。 尤其在今年,4萬億元拉動內需給很多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
顧秉林院士:培育扶植青年人才是院士義不容辭的責任
院士是科技學術界的領軍人物,更肩負著培育青年、扶植后輩的神圣職責。科教興,則民族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希望中國科學院學部更好地組織廣大院士,在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積極培養人才,關心青年成長,以優良的學術道德、高尚的科學精神帶動和影響下一代,推動科學技術隊伍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
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希望產生本土諾獎得主
3月11日,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做客“新浪嘉賓訪談”,以下為文字實錄: 主持人:各位新浪網友,歡迎您光臨新浪直播間,我們非常榮幸地請到了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先生。?顧秉林:新浪的網友朋友們,大家好,非常高興來到新浪,來和大家在一起對話,我希望能夠回答大家所關心的一些問題。?主持人:有
顧秉林:清華爭取在2011年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近日,記者從2011年清華媒體交流座談會上獲悉,清華將爭取在2011年即建校一百周年之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據了解,清華大學早在1985年就提出逐步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1993年,學校提出有限期地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奮斗目標,提出建設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世
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青年教師買不起房會導致人才流失
針對港校提高獎學金的舉措,他表示:學費不漲,獎學金也就不會漲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顧秉林3月5日透露,清華今年將適度增加自主招生人數;另外針對高房價問題,顧秉林表示高校青年教師的收入與房價差距太大,根本買不起房,他對此很擔憂。?顧秉林表示,總體而言他支持高校自主招生,但“自主
兩岸清華大學校長首度會面-共商百年校慶
北京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左)和新竹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同為物理學家,兩人只差一歲。 綜合臺灣《聯合報》報道,近六十年后,為了共商建校百年校慶,北京清華大學校長與臺灣新竹清華大學校長日前首度在臺灣會面,暢談兩校的同與不同。內外神似 兩校長一見如故 “我們一見如故!”北京清華大學校長顧
兩岸清華擬建“共同實驗室”
2011年是清華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北京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和新竹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近日聚會臺灣,共商明年合辦百年校慶大計。臺灣《聯合報》7月19日刊登了對兩人的專訪。在回答“如果兩人互換角色,上任第一件事想做什么”的問題時,陳力俊說,顧校長剛上任時,就有人向我提議成立清華互聯網研究中心
鐘秉林:實施強基計劃-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教育部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這是立足我國國情和教育發展現狀,在自主招生工作經驗和綜合評價試點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一項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培養的探索與嘗試。筆者認為,“強基計劃”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當前
兩岸清華大學校長香港暢談“同”與“不同”
北京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和臺灣新竹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10月23日聚首香港,為明年的清華百年校慶預熱造勢,并暢談這兩所隔海并立的同名學校的“同”與“不同”。 明年4月24日是清華大學成立100周年紀念日,兩岸清華將共同慶祝百年校慶。為隆重其事,兩位清華校長頻
鐘秉林:高等教育重在提高質量促進公平
北京師范大學校長鐘秉林不久前應邀至河南大學為該校廣大師生作題為《高等教育的發展與高等學校的改革》的報告時表示:“當今時代經濟和科學技術等迅猛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發展,高等教育規模急劇擴大,效益顯著提高,投入平穩增加,結構不斷優化,體制改革取得突破,大學功能充分發揮。” 鐘
北京師范大學原校長鐘秉林辭世,享年73歲
著名教育家、北京師范大學原校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鐘秉林于2024年4月7日辭世,享年73歲。鐘秉林是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擔任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北京師范大學校長、中國教育學會會長期間堅定支持民辦教育事業,熱忱關心、扶持民辦學校發展,在民辦教育理論研究方面做出重要建樹,為
清華舉行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
7月15日,清華大學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在理科樓舉行。來自教育部、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領導和嘉賓,低維量子物理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成員,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以及物理系重點實驗室成員出席揭牌儀式。清華大學副校長邱勇和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澤共同為實驗室揭牌。揭牌儀式
王石川:校長們喊累,應喊得高校改革提速
10月13日,在首批985大學校長聯誼會上,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說:中國的大學校長可能是最累的校長。為什么這樣說?因為組織制度、決策過程不明晰,很多事情都需要討論。如果哪一天校長也可以去打打高爾夫、喝喝茶,學校也就治理好了,因為那就意味著有了明晰的規則。(10月18日《人民日報》) 高
著名教育家、北師大原校長鐘秉林逝世,享年73歲
著名教育家、北京師范大學原校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鐘秉林先生于2024年4月7日辭世,享年73歲。鐘秉林先生是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擔任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北京師范大學校長、中國教育學會會長期間堅定支持民辦教育事業,熱忱關心、扶持民辦學校發展,在民辦教育理論研究方面做出重要
國家藥監局與清華大學簽署合作協議
????? 12月2日上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藥監局”)局長邵明立與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院士代表雙方在清華大學主樓共同簽署了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過去合作的良好基礎上,在人才培養、科研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這是藥監局首次與國內知名大學簽訂協議開展密切合作。 邵明
我的父親熊秉信
編者按:熊秉信是我國地質學家,對云南個舊錫礦的成礦規律、礦山地質和采礦方法有較深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是我國錫工業發展的先驅。其父熊慶來是享譽世界的數學家、教育家,是數學家許寶騄、段學復、莊圻泰、楊樂、張廣厚,物理學家嚴濟慈、趙忠堯、錢三強、趙九章,化學家柳大綱的老師。熊秉信一生奮斗,充滿艱辛。今年
同濟大學成立智能投顧實驗室
智能投顧逐步成為金融機構提供個性化金融服務的主流功能,為致力于推動科技金融的前沿性創新與發展,同濟大學智能投顧實驗室于23日成立。 據悉,同濟大學智能投顧實驗室依托于同濟大學中國科技管理研究院的研究與學術支持,加之金融科技公司羽時金融的技術成果,為行業提供了行業標準及技術評估系統和動態監測體系
朱邦芬院士:處理學術不端須明法明紀
“近年來,我國出現的許多學術不端問題,除了研究者道德品質缺陷外,也存在不懂或不重視學術規范的問題。”近日,在清華大學舉行的北京市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會上,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朱邦芬如此表示。 朱邦芬告訴在場師生,學術不端不僅破壞正常科研秩序,損毀科學界和科學家的社會公信力,也將使社
著名教育家、北京師范大學原校長鐘秉林辭世-享年73歲
著名教育家、北京師范大學原校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鐘秉林先生于2024年4月7日辭世,享年73歲。 鐘秉林先生是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擔任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北京師范大學校長、中國教育學會會長期間堅定支持民辦教育事業,熱忱關心、扶持民辦學校發展,在民辦教育理論研究方面做出
三名中國學者當選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IVA)于9月23日舉行大會,選舉產生了6名新院士,包括3名瑞典籍院士和3名外籍院士,3名外籍院士全部來自中國,分別是:中國工程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清華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顧秉林和同濟大學教授吳志強。 瑞典皇家工程院成立于1919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工程科學院。
我國邁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將遇到的挑戰
圖片來自互聯網 今年5月,教育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目前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4002萬人,毛入學率為51.6%。 按照美國教育社會學家馬丁·特羅的高等教育階段學說,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低于15%屬于精英教育階段,毛入學率大于15%且小于50%為大眾化階段,毛
科學中國人年度人物頒獎典禮舉行
近日,科學中國人(2011)年度人物頒獎典禮暨2012科學中國人論壇在京舉行。 2011年度人物獎共授予來自基礎研究、機械與運載等10個領域的8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徐光憲,中科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內科教授陳可冀獲“終身成就獎”;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原校長顧秉林獲
拒建高校院士工作站-顧心懌院士甘當青年輔導員
最近,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迎來了一名特殊的青年輔導員,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心懌。 顧心懌是勝利石油管理局資深首席高級專家、勝利油田鉆井工藝研究院總工程師。他長期工作在工程技術、研究設計第一線,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作為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前身——中華職業學校的畢業生,顧心懌始終
基礎研究論文發表糾紛頻現-政協委員反思
科學界有句口號:“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然而,隨著我國基礎研究實力日漸提升,科學家們為“第一”爭出的矛盾也越發多起來。 在很多時候,同一領域的科學家因為有著共同的學術基礎,容易產生相同的想法。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在一開始往往無法預見科學發現,經常會在喝茶、聊天中產生原創思想。 全
國務院任命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國家工作人員
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 任命顧朝曦為民政部副部長;任命王仲偉為文化部副部長;任命李東榮為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任命滕佳材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任命張玉清為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命李伍峰為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副部長級);任命董奇為北京師范大學校長(副部長
燃氣輪機關鍵技術研討會在滬舉辦
??? 近日,上海市科委舉辦燃氣輪機關鍵技術研討會。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原院長徐匡迪院士、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鐘燕群,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長陳家昌參加研討會并作了重要講話。會議開幕式由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陳杰主持,專題研討會由清華大學原校長顧秉林院士主持。 ????研討會上,9位院士以及航空、船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