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合成及藥物合成專家李瑞麟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女用計劃生育藥物研究創始人之一,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瑞麟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不幸于2012年4月12日22時在上海市瑞金醫院去世,享年84歲。 李瑞麟簡歷(來源:中國工程院官網) 李瑞麟(1928.9.4 -)化學合成及藥物合成專家。上海市人。1950年畢業于上海大夏大學。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我國女用計劃生育藥物研究的創始人之一。1964年研制成功1號避孕藥(炔諾酮)、2號避孕藥(甲地孕酮),填補了國內空白。1969年又研制成功我國首創53號探親避孕藥(雙炔失碳酯Ancrdrin),1978年兩者均獲全國科技大會獎。1988年研制成功國際最新抗早孕藥物米非司酮(RU-486),獲得中國發明ZL,并獲1993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同時又研究發現“AC-7619”抗癌新藥,臨床試用2000多例,療效顯著,獲得美國發明ZL。1996年研究成復方抗早孕藥,并獲中......閱讀全文
化學合成及藥物合成專家李瑞麟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女用計劃生育藥物研究創始人之一,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瑞麟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不幸于2012年4月12日22時在上海市瑞金醫院去世,享年84歲。 李瑞麟簡歷(來源:中國工程院官網) 李瑞麟(1928.9.4 -)化學合成及藥物合成專家。上
李連達院士逝世
我國著名中藥藥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李連達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8年10月18日11時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李連達,1934年7月24日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1956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醫療系,后到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工作。1956-1974年在西苑醫院
李俊賢院士逝世
?李俊賢院士據“洛陽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化工合成專家、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原院長兼總工程師李俊賢,因突發心臟衰竭于2024年3月20日5時17分在洛陽市去世,享年96歲。資料顯示,李俊賢院士1928年3月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1950年畢業于國立中央技藝高等專科學校。化
李俊賢院士逝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412.shtm 李俊賢院士據“洛陽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化工合成專家、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原院長兼總工程師李俊賢,因突發心臟衰竭于2024年3月20日5時17分
著名海洋生物學家劉瑞玉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協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四屆山東省政協常委、九三學社山東省第二屆副主委、山東省科協第二和第三屆副主席、青島市政協第八屆副主席,九三學社青島市第八屆主委、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名譽理事長、國際黃海研究學會名譽主席、國際甲殼動物學會理
李星學院士逝世-享年94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古植物學和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李星學先生,因病搶救無效,于2010年10月31日18時57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4歲。 李星學先生系湖南郴縣(今郴州市)人。1942年7月畢業于重慶大學理學院地質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巨星隕落!數學家周毓麟院士因病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數學家、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周毓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3月2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8歲。 周毓麟,1923年2月出生于上海,1945年畢業于大同大學數學系。早年從事拓撲學研究,1954年赴莫斯科大學留學,主攻非線性偏微分方程,1957年獲物理數學科學副博士學位后
哀悼|-李佩成院士逝世,享年90歲
據長安大學發布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水文地質、水文生態及農業水土工程專家,長安大學教授李佩成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2月23日22時36分在西安逝世,享年90歲。李佩成 資料顯示,李佩成,1934年12月26日出生于陜西乾縣。1956年畢業于西北農學院農田水利專業并留校任教。先后曾在
船用核動力專家張金麟逝世
?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研究員張金麟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月9日在武漢逝世,享年87歲。 張金麟同志1936年10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1955年至1960年就讀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動力系渦輪機專業,畢業后先后在海軍造船技術研
中藥藥理學家李連達院士逝世
我國著名中藥藥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李連達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8年10月18日11時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李連達,1934年7月24日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1956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醫療系,后到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工作。1956-1974年在西苑醫院從
梁思成學生、清華大學建筑學教授李道增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道增,因病于3月19日在北京去世。 李道增,1930年1月19日出生于上海,籍貫安徽省合肥市。1947年,李道增以高分考取了清華大學電機系。后師從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轉入清華大學建筑系。1952年畢業后留系任教,曾任清華建筑學院第一任院長,1
李燦院士獲得2010年A3前瞻計劃項目支助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和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NRF)各自評審的基礎上,經三方協商,就資助2010年A3前瞻計劃可再生能源的項目達成共識,以下1個項目將獲得NSFC、JSPS和NRF三個機構為期3年的資助,其中NSFC資助200萬元: 項
梁敬魁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梁敬魁同志,于2019年1月1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梁敬魁同志1931年4月28日生于福建福州,195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7月畢業于廈門大學化學系,1960年2月在蘇聯科學院獲技術科
沈自尹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沈自尹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9年3月7日7時22分在華山醫院逝世,享年91歲。 沈自尹,1928年3月出生,浙江鎮海人。1949年3月參加革命,195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7月從原上海第一醫學院畢業后分配至廣州嶺南醫學院
62歲藥學家李又欣逝世
山東博安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微信公號:著名藥學家、我國高端制劑創新藥自主研發的先驅與卓越貢獻者,特聘專家、長效和靶向制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安生物董事會副主席、非執行董事李又欣博士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2月12日8點39分在煙臺逝世,終年62歲。 據介紹,李又欣博士,綠葉制藥集團全球研發總
李寧院士:生物種業突圍須靠科技創新
北京鴨曾是全球白色大型鴨子的“祖先”,但如今我國85%的肉鴨市場被北京鴨的后代——英國的櫻桃谷鴨占據。頗具名氣的北京烤鴨和南京板鴨,其99.9%的原料都來自櫻桃谷鴨。 近日,在京舉行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借英國櫻桃谷鴨的例子強調說,近
我國著名細胞生物學家郝水院士逝世
1926年10月4日—2010年11月27日,享年84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細胞生物學家、植物遺傳學家,教育家,東北師范大學原校長郝水,因病醫治無效,于2010年11月27日8時20分在長春逝世,享年84歲。 郝水1926年10月出生于內蒙古通遼縣。1947年8月參加革命,先后在
著名細胞生物學家施履吉院士逝世
1917年10月26日—2010年12月14日;享年94歲 據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消息,著名細胞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政協第五、六屆委員,中國科學院前北京生物學實驗中心創始人,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施履吉因病醫治無效,不幸于二零一
吳孟超院士逝世,享年99歲
? 5月22日中科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22日去世,享年99歲。 吳孟超1922年出生于福建省閩清縣,治病救人78載,九旬高齡依然堅守在門診、手術室和病人的病床前。吳孟超2005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肝膽外科開拓者和創始人。? ?吳孟超,1922年8月31日出生于福建省閩清縣
送別|潘君驊院士逝世
據蘇州大學官網發布訃告,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應用光學專家,蘇州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潘君驊,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2月18日15時48分在蘇州逝世,享年94歲。 潘君驊,1930年10月生于上海市。1952年清華大學機械制造專業畢業后分配至中國科學院儀器館(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前身
礦物加工專家陳清如逝世-共和國今年已痛失15位兩院院士
陳清如,1926年12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48年至1952年就讀于唐山交通大學,1959年至1960年到莫斯科礦業學院進修,先后在唐山交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工作。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清如是我國著名的礦物加工專家、教育家,礦物加工學科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長期致力于選
兩院院士朱光亞在京逝世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杰出的科學家,我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原主席,中國工程院原院長、黨組書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朱光亞同志,因病于2011年2月26日10時3
著名科學家錢偉長院士逝世
記者從上海大學獲悉,著名科學家、上海大學校長錢偉長教授7月30日早晨在上海逝世。 錢偉長生平 錢偉長,1912年10月9日出生,江蘇無錫人,中國力學家、應用數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校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名譽校長,耀華中學名譽校長。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
著名橋梁專家陳新院士逝世
6月26日,我國著名橋梁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新,因病醫治無效,在無錫逝世,享年80歲。 陳新1953年畢業于上海同濟大學橋梁專業,畢業后就投身到武漢長江大橋的設計中。1953-1957年,參加武漢長江大橋設計,主要從事水中基礎設計工作,為實現蘇聯專家提出的管柱鉆孔基
何季麟院士:引領中國鉭鈮鈹產業走向世界
很少有人知道,遠在西北的寧夏有著世界領先的鉭金屬技術。而這一局面的取得,離不開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季麟的貢獻。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季麟 ? ? ? ?1970年,25歲的何季麟從北京鋼鐵學院畢業后,積極響應國家“到最艱苦的地方建功立業”的號召,懷著赤子情懷主動申請來到賀蘭山下三線建設軍工配套的鉭鈮鈹冶
年終紀念:2018年,這些兩院院士逝世
大師遠去,榮光猶存。 2018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里,我們已送別了31名兩院院士——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并稱“兩院院士”。 這份重溫起來令人悲傷的名單包括:袁承業、孫樞、郝柏林、李天、林尊琪、宋玉泉、周堯和、劉光
緬懷!著名礦物加工專家陳清如院士逝世!
陳清如院士1926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畢業于唐山交通大學礦冶系,1952年7月起先后在唐山交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任教。1983年晉升為教授,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清如院士是我國礦物加工學科的奠基者和
李燦院士-江雷院士-黃維院士-郎建平院士等成果速遞
1. Nature Chem.:雙重電催化可實現共軛烯烴的對映選擇性氫氰化 手性腈及其衍生物廣泛存在于藥物和生物活性化合物中。對映選擇性烯烴氫氰化反應是合成這些分子的一種方便有效的方法。然而,目前仍然在研究以寬底物范圍和高官能團耐受性為特征的普遍適用的方法。近日,康奈爾大學Robert A.
李得天院士:“數分子”的人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近期發布實施了國際標準——《磁懸浮轉子真空計的規范、校準和測量不確定度》,這是我國首次在真空測試計量領域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實現了這一領域“從0到1”的突破。 該標準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五一〇所(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得天牽頭制訂,標志著我國在
著名生物化學家、中科院院士龔岳亭逝世
我國著名生物化學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龔岳亭因病醫治無效,于12月27日晚22點45分在上海市中山醫院逝世,享年86周歲。 今天上午9時30分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龔岳亭先生遺體告別儀式。 龔岳亭院士是我國多肽激素合成與應用、結構與功能關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