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 (記者 王曉玥) 10月14日,伊利股份和光明乳業雙雙發布澄清公告,表示未有對外披露三聚氰胺事件對公司造成的損失。但兩大乳企均表示,據相關數據推測,預計2008年第三季度凈利潤將為虧損,但兩家公司均未透露他們具體業績預期虧損的數字。 據悉,此次澄清事件和日前伊利、蒙牛、光明三大奶業巨頭在央視錄制《對話》節目集體對消費者道歉有關。在該節目錄制期間有關企業負責人表示預計三家企業損失達到2億多元。隨后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恒稱“實際損失不只這些”,從而導致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兩大乳企公司的停牌,進而兩家雙雙做出澄清公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在伊利和光明發布澄清公告后,兩家企業的股票卻雙雙出現漲停。對此,國海證券分析師劉金滬認為,這并不是什么利好消息出來,而是A股投資者的短期行為,有可能有投資者認為已經利空出盡。 此外,昨日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質監總局等六部門聯合下發緊急通知......閱讀全文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日電(記者 劉長忠)中國國家質檢總局今天下午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中國質檢系統在對市場銷售新生產的主要品種液態奶中未檢出三聚氰胺。 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對一些主要城市供應液態奶進行了第五次三聚氰胺抽樣檢測。共抽檢了六十五個品牌的酸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等四百一十八批次產品。
三鹿新任董事長致歉并通報善后措施 新華網 9月18日上午,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任董事長、總經理張振嶺在河北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代表三鹿集團向社會各界道歉并致歉臺灣地區消費者。中新社發 田張夢 攝 新華網石家莊9月18日電 (記者 曲瀾娟 董智永)在18日上午召開的河北省政府新聞發布會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記者徐博、蔣旭峰)國家質檢總局24日發表聲明表示,質檢總局日前并沒有對貴州茅臺、山東張裕、中糧長城和青島啤酒進行抽查。 聲明說,9月23日在網上有一則消息稱,“據傳聞,繼蒙牛、伊利、光
新華網北京10月4日電(記者徐博、王秀瓊)記者4日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質檢總局近日對全國市場供應液態奶進行了第六批三聚氰胺抽樣檢測,結果顯示,包括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完達山等在內的液態奶均未檢出三聚氰胺。 據了解,本
正值“三聚氰胺事件”一周年之際,中國乳制品行業再掀波瀾。近日,兩批自美國進口、合計300公斤的美贊臣嬰幼兒配方奶粉,因“蛋白質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而被國家質檢總局退貨。這一事件終于動搖了進口奶粉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新出現的蛋白質問題,到底會成為國產奶粉吹響反攻號角的絕佳契機,
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作出了重大部署。按照對奶制品進行全面檢查的要求,國家質檢總局在完成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全國專項監督檢查后,又緊急組織開展了全國液態奶三聚氰胺專項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市場上絕大部分液態奶是安全的。 專項檢查按照統一檢驗方法、統一檢驗儀器、統
繼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國內乳業第一集團軍蒙牛、伊利、光明也集體涉及三聚氰胺事件,奶粉和液態奶均有批次被檢出含有三聚氰胺,因此丟失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分析人士認為,三鹿奶粉事件為未涉及此案的二線品牌提供了擴張機會,但短期內彌補第一集團軍留下的市場空白的可能性不大。 雖然蒙牛、伊利、光明的問題奶在第一時間
新華網天津9月21日電 題:營造一個干干凈凈的奶制品市場 新華社記者李靖、徐岳 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發生后,中央高度重視,緊急作出部署,要求全力精心做好患病嬰幼兒的救治工作,同時大力整頓奶制品市場,保障市場供應。有關企
質檢總局公布20家相關企業黑名單,并稱尚未發現成人因此引發結石 本報訊(記者 方舒陽 伊曉霞 見習記者 梁煒培 實習生 張義)國家質檢總局在完成嬰幼兒奶粉和液態奶的三聚氰胺專項檢查以后,又組織對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進行了三聚氰胺專項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共有20家企業的31個批次產品被檢出
作者:毛德倩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衛生部微量元素營養重點實驗室助理研究員 昨晚看到新聞,三鹿集團發布消息,稱其公司嬰幼兒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并召回8月6日以前所有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并稱目前流入市場的嬰幼兒奶粉大約有700噸.剛剛看到最新消息稱,是不法奶農在鮮奶中摻入了
新華網北京10月5日電 記者5日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質檢總局最新一輪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和其他乳粉進行的三聚氰胺抽樣檢測結果顯示:均未檢出三聚氰胺。其中,質檢總局共抽檢了10個省份生產的31個品牌128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包括伊利、廣東雅士利、黑龍江光明松鶴、上海晨冠等在內的各品牌均未檢出三聚氰胺。
16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專項檢查階段性結果,22個廠家69批次產品檢出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令人觸目驚心。在這份“黑名單”中,三鹿、伊利、蒙牛等幾大知名企業所產奶粉竟都是“國家免檢”產品。免檢并非問題食品的原罪,但在這場信任危機中,國家免檢制度已經受到了空前質疑。有關專家認為,在
國家質檢總局公布最新液態奶檢測結果 ——市場上銷售新生產的主要品種液態奶未檢出三聚氰胺 國家質檢總局最近又對一些主要城市供應的酸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等主要品種的液態奶進行了三聚氰胺抽樣檢測,共抽檢了47個品牌的296批次產品。結果顯示,樣品均未檢出三聚氰胺。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完達山、衛崗
毒奶產品愈驗愈多,繼伊利和蒙牛后,產自黑龍江的雀巢奶品的一款一公升裝純牛奶被驗出三聚氰胺,另有一款雀巢嬰幼兒奶粉在21日也被驗出含有三聚氰胺。雀巢香港有限公司22日凌晨發表聲明強調,港府的測試確認該兩款嬰幼兒奶粉并沒有三聚氰胺,有關奶粉是安全的。 香港食品安全中心表示,21日抽驗六十五個
□內部待議稿上顯示,巴氏奶標準初稿的起草單位是蒙牛乳業集團,生鮮乳標準由伊利集團起草,酸奶標準則由光明集團起草。——曾壽瀛,中國奶業協會乳品工業委員會副主任,先后四次參加相關乳品標準制定的討論會 □我至今也沒有明白,反復討論形成的送審稿,其中一些關鍵性標準,最后為什么會被推翻?——魏榮祿,西部
國家質檢總局對一些主要城市供應液態奶進行了第五次三聚氰胺抽樣檢測。共抽檢了65個品牌的酸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等418批次產品。樣品從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太原、濟南、青島、南京、杭州、福州、南昌、合肥、武漢、鄭州、長沙、廣州、深圳、西安等22個主要城市以及佛山、贛州、晉
中新網北京九月二十日電 (記者 劉長忠)中國問題奶粉企業今天向社會作出五項承諾,表示痛改前非。 今天下午二時伊利、蒙牛、光明等
三元股份否認使用問題明膠 聲明中未提嘉利達蒼南 業內人士表示,三元股份的聲明措辭比較模糊,若否認,只要說明媒體報道中的明膠企業是或不是、曾或不曾是其供應商就夠了 繼股東質疑三元股份為何收購資質較差的品牌之后,三元股份又陷入“問題明膠”事件,陷入被動中的三元股份將如何應對媒體的質疑? 三元股
昨日,沈陽一家超市,消費者正在查看蒙牛純牛奶。近日,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產品被檢出致癌物黃曲霉毒素M1超標。 蒙牛牛奶被檢出含強致癌物黃曲霉毒素M1,近日引起廣泛關注。昨日,蒙牛集團相關負責人稱,產生問題產品的原因是,一批飼料因天氣潮濕發生霉變,奶牛在食用這些飼料
1.2009年2月 蒙牛特侖蘇OMP事件的“臺前幕后” 早在2007年三四月間,某博客中稱:“特侖蘇OMP致癌。”衛生部會同多個部門的專家對添加了OMP的蒙牛特侖蘇牛奶進行研討后認為,這一產品沒有健康危害,但OMP不是現行國家衛生標準允許使用的食品原料,蒙牛進口并使用OMP沒有事先申請批準
新華網北京10月3日電 題:工商、質檢開展市場檢查 全力以赴確保乳制品安全 新華社記者徐博、張曉松 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發生后,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高度重視,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和國家處理三鹿牌嬰幼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對乳業的沖擊,絕不遜于一場8級大地震,這場奶粉產品開始的危機成為肅清乳業混亂局面的一個契機: 舊格局被打破,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巨頭的再次振興與擴張,新希望、南方奶粉集團軍、長沙的澳優、廣西的皇氏甲天下、東北的完達山等地方割據勢力的爭雄。蒙牛聯盟中糧集團以及現代
新華網北京9月20日電(記者 王秀瓊 吳瓊 丁銘)一臉憂慮的丁先生19日晚來到北京沃爾瑪宣武門店,要求退掉不久前購買的“問題奶粉”——伊利牌兒童配方奶粉。 丁先生不是唯一感到憂慮的家長。三聚氰胺——一種被非法加入嬰幼兒配
圍繞《乳品安全國家標準》爭議再起。在標準頒布實施一年之后,常溫奶與巴氏奶(低溫奶)之爭又將"國標"架在火爐上烘烤。 在6月15日福建舉辦的"南方巴氏鮮奶發展論壇"上,素有"乳業大炮"之稱的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稱中國乳業行業標準被"個別大企業綁架,是全球最差標準".中國
中國乳殤·現場調查 編者按 三鹿“結石奶”事件如平地一聲驚雷,讓我們對一家擁有超過50年歷史并且是市場領先者的知名企業的天然信任感被震得支離破碎,讓一個與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直接影響我們的孩子健康和未來的行業,竟變得面目可疑。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我們本應完全信賴的監管部門官員,關鍵時刻往往
三元股份(600429)今日公告稱,2008年9月25日下午四點半,接有關部門通知,公司須研究相關并購事宜。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2008年9月26日起停牌,直至相關并購事項確定并公告后復牌。 市場人士認為,在當前中國奶制品行業“風雨飄搖”的危難關頭,三元極有可能在有關部門的安排下“挺身而出”,收
國家質檢總局去年底發布新規要求“2011年3月1日起,未能重新獲得生產許可的乳制品企業將被要求停止生產。”眼看著期限將至,而據了解目前僅三分之一的企業完成新核查。 質檢總局特放寬期限宣布,乳制品生產許可證重新審查工作完成時限將由原計劃的3月1日相應順延至3月底。 據悉,目前國家
2009年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食品安全法、刑法修正案(七)和保險法修訂草案。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局局長闞珂表示,這次會議以158票贊成、3票反對、4票棄權表決高票通過了食品安全法。該法將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現行食品衛生法同時廢止。 作為一個一直都在和食品企業打交道的策
正在進行中的全國乳制品生產企業生產許可證重新審核將成為壓倒中小乳企的最后一根稻草?雖然對于這一說法部分業內人士仍持保留意見,但單一項三聚氰胺檢測的設備和人工等就將增添近百萬的成本,無疑將加速乳業的重新洗牌。 與此同時,蒙牛、伊利、光明等一線乳企加速擴張的步伐從未停歇,耗資收購或在各地
9月16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消息,質檢總局通報全國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抽檢結果,河北三鹿、山西雅士利、內蒙古伊利、蒙牛集團、青島圣元、上海 熊貓、山西古城、江西光明乳業英雄牌、寶雞惠民、多加多乳業、湖南南山等22個廠家69批次產品中檢出三聚氰胺,被要求立即下架。 至此,三聚氰胺問題已經成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