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伊比利亞國際納米科技實驗室高級研究員王中長應邀來我校物理科學學院交流訪問,在博逸樓401會議室為全院師生作了題為《材料中缺陷的原子電子結構》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院長滕冰主持。報告會上,王中長首先從缺陷對材料物理性能的影響談起,指出通過有效設計材料的表面和界面等缺陷結構,材料的諸多性能將會得到有效控制。隨后,王中長研究員就自己課題組近幾年的主要工作進行了介紹,包括TiO2表面以及Au/TiO2的接觸界面對其催化性能的影響機制,Ruddlesden- Popper(RP)中稀土La摻雜對其電性能的影響(從非金屬到金屬轉變),晶界對點缺陷的吸收誘發晶界超結構的形成機制以及超結構對材料物理性能的影響,單一位錯在外部作用下(退火)原子結構和電子性能發生重構,形成有序晶界超結構的機制研究,位錯的基本形貌以及位錯種類的計算預測和實驗驗證等工作。報告會討論階段,王中長研究員就目前國際上先進的原子尺度表面界面表征技術以及在......閱讀全文
站在全球材料科學之巔的美國,納米材料和生物材料的研究自然也是全球領先。 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全球頂尖學府均擁有眾多的納米工程與技術、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室,如麻省理工學院就擁有44個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所/研究室。 在剛剛結束的2013年諾貝爾獎獲得者中,邁克爾·萊維特和
科技部網站公開發布《關于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到2020年,基本形成定位準確、目標清晰、布局合理、引領發展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評價激勵制度基本完善,實驗室經優化調整和新建,數量穩中有增,總量保持在700個左右。 記者注意到,這是繼《關
科技部 財政部關于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 國科發基〔2018〕6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財務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直屬機構,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各有關單位: 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組織開展基礎研究
科技部 財政部關于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科發基〔2018〕6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財務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直屬機構,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各有關單位: 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組織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
開欄寄語: 2016年10月,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將迎來60周歲生日。60年來,幾代化學所人不懈努力,頑強拼搏,勇攀高峰,形成了“創新、求是、團結、奉獻”的優秀文化,為我國科技事業、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如今,化學所以基礎研究為主,正在有重點地開展國家急需的、有重大戰略目標的高新技
10月9日, 南通大學附屬中學納米創新實驗室安裝工作全部完成,教師培訓工作也基本結束,至此,一間在國內尚屬少見的高端納米創新實驗室終于順利建成。 中學納米創新實驗室,目前在全國一些重點中學興起,這種實驗室旨在通過先進的納米檢測儀器,創建可供推廣的納米科學教育與傳播課程,重點在實踐性、實操性、實
開欄寄語:2016年10月,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將迎來60周歲生日。60年來,幾代化學所人不懈努力,頑強拼搏,勇攀高峰,形成了創新、求是、團結、奉獻的優秀文化,為我國科技事業、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如今,化學所以基礎研究為主,正在有重點地開展國家急需的、有重大戰略目標的高新技術創新研究,
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基礎研究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16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教育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 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加快推動基礎研究發展,科
浦東張江的“超級光源”將閃出更耀眼的光芒:今年夏天,能拍攝“分子電影”的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將有望得到第一束自由電子激光;超強超短激光裝置,將于年內完成挑戰瞬時輸出功率10拍瓦的“世界紀錄”;上海光源二期線站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 算上已經建成的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已經開工的活細胞結構
近日,離熙熙攘攘的中關村鬧市區不遠,有一處僻靜的草坪,在這里悄然出現了一座約高7米、長8米、寬3米且加裝了玻璃幕墻保護的歷史儀器設備展示臺。光潔透亮的玻璃幕墻內,擺放著控制臺、電動機、儲壓罐、轉換器等這些人們似懂非懂的儀器設備,它們歷經了半個多世紀的不平凡歲月,也早已告別了當年那些日夜不息的緊
9月28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聯合組建的“合肥物質科學技術中心”成立暨揭牌儀式在合肥董鋪島舉行,“中國科大環境科學與光電技術學院”、“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同時揭牌,校、院雙方各50名教授、研究員接受了雙崗雙聘。中國科學院的科教結合工作邁入集成優質資源建設
展開上海張江科學城的地圖,一塊又一塊世界頂級的“科學拼圖”正在聚合。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用戶裝置、活細胞結構和功能成像等線站工程……這些“高大上”名字的背后凸顯出上海推動科技發展的決心和腳步。 去年2月,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下簡稱“張江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建設。
打開上海張江科學城的地圖,一塊又一塊世界頂級的“科學拼圖”正在聚合。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用戶裝置、活細胞結構和功能成像等線站工程……這些“高大上”名字的背后凸顯出上海推動科技發展的決心和腳步。 去年2月,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下簡稱“張江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建設。
2015年3月27日晚,北京科學儀器社區3月活動在清華大學舉辦,本次活動的主題是探討北京地區納米材料檢測機構現狀及2015年納米檢測前景。活動由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發起,由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和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主辦。來自科學儀器裝備協作中心、國家納米
根據《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條例》,經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授予清華大學陳晨等10位優秀青年化學工作者“2018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中國化學會向各位獲獎者及其單位表示衷心的祝賀!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8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授獎名單 (按姓名拼音排序) 陳 晨 男 清華大學
日前,青島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院(青島市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青島市基礎研究前沿發展報告(2018)》。 該報告通過對青島2011-2017年SCI論文與ESI高被引論文進行分析,通過發文量和CPT指數雙指標,揭示青島市當前基礎研究前沿的現狀與熱點。 1.青島基礎研究論文增速位居副省級城市
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表明,科技創新能力關乎現代國家的前途與命運,是中國進行現代化建設、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支撐與保障。日前,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就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增強我國科技實力專題接受了采訪。 記者:敢于與善于創新是中華民族的傳承,是我們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的問題。近年來,國家
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北京物質和納米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研究計劃“納米制造的基礎研究”聯合實驗室共同舉辦的“2011年微納米加工技術講習班”,于7月18日至7月22日在物理所舉行。 本次講習班免費面向國內從事納米科技的研究者,吸引了來自全國60多
以納米技術與環境安全為主題的第314次香山科會學議11月27日在北京舉行。充分認識納米技術的發展給環境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明確和預防納米技術應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環境風險成為與會科學家關注的焦點。 新技術同樣存在風險 納米科技是21世紀的主流技術之一,目前人造納米材料已經廣泛應用到醫
第三篇 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圍繞增加創新的源頭供給,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壯大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力爭在更多領域引領世界科學前沿發展方向,為人類科技進步作出更多貢獻。第八章 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學前沿,堅持鼓勵自由探索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加強重大科學問題研究,
9月12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科委承辦的2013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碳納米材料與應用產業發展論壇在京舉行。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等領導出席論壇,150多位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產業界代表以及部分青年學生參加論壇。 納米科技將重塑未來。納米科技是具有
調研座談會 11月21日上午,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雙新處處長許心超、新材料中心副主任王紅梅、新材料中心納米科技產業部部長龔維冪等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就納米科技領域產業化工作進行調研座談。物理所副所長高鴻鈞、文亞,國家實驗室副主任李泓,孟慶波研究員、陳弘研究員、周維亞研究員、張
在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信息呈爆炸式增長。對如此眾多的信息怎樣實現檢測、轉換、傳輸、存儲和處理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問題。在過去的五十年里,晶體管的特征尺寸已按Moore定律由1cm降低到目前的近0.1μm,如今最新型的微處理器集成了4000多萬個晶體管,到201
2011年12月21日,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在國家圖書館順利舉行。本屆年會由北京市電鏡學會和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主辦,旨在推動北京及周邊省市廣大電子顯微學的學術及技術水平,促進電子顯微學工作者在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的應用、發展和交流。來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儀器耗材廠商的200余位專家學
2009年9月1日,1500名來自世界各地重要的納米技術專家聚集北京,參加論劍中國納米科學技術會議。“我國很早就重視納米技術和納米安全性。納米技術的發展,一開始就研究盡量減少潛在污染的方法,這就是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與會的趙宇亮如是說。謙和與儒雅——這是采訪中趙宇亮給記者留下的印象。 趙
近日,中國科學院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為做好規劃綱要的宣貫工作,現以“問答”方式就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總體考慮和指導思想、主要目標任務、重點改革舉措等大家可能關心關注的相關內容,進行簡要介紹,以幫助大家增進對規劃綱要的了解。 1. 中科院“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經過哪些
近日,中國科學院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為做好規劃綱要的宣貫工作,現以“問答”方式就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總體考慮和指導思想、主要目標任務、重點改革舉措等大家可能關心關注的相關內容,進行簡要介紹,以幫助大家增進對規劃綱要的了解。 1. 中科院“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經過哪
“創新”是推動科學技術與社會進步的法寶,是科教興國的靈魂, 也是國家民族振興的靈魂。本文從幾個方面談談關于如何推動分析化學發展與創新的一點思考和淺見,與同仁們一起探討。 理念上更新促進原始性創新 毫無疑問,創新是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發展的需要,它將推動分析化學的發展和變
(四)核磁共振儀 核磁共振(NMR)在科學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對推動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等學科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諾貝爾獎曾6次授予NMR工作者,授獎領域涉及物理(1944、1945、1952年度)、化學(1991、2002年度)、生理或醫學(2003年度)。NMR的廣泛應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校區內,矗立著我國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行人經過學校臨近合作化路高架橋的大門時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我國以真空紫外和軟X射線為主的專用同步輻射光源就坐落于此,熟悉這里的科研人員都親切地稱它為“合肥光源”。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于1983年經國家計委批準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