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查驗孩子的天賦技能、基因測序盒預知患病風險……五花八門的基因測序項目層出不窮,看似神通廣大,但基因測序真的能未卜先知嗎? 近期,在國際權威學術雜志《醫學遺傳學》上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分析了49例利用消費級基因檢測出遺傳變異的原始數據,與臨床試驗數據比對發現,有高達40%的變異為假陽性,僅有60%的致病突變是真實的,這也意味著這種檢測方式的錯誤率達到了40%。 消費級基因檢測,也稱直接面向消費者檢測(DTC),即幫助人們了解疾病風險、遺傳病攜帶狀態、預測藥物反應等信息,對于消費者來說,個人通過醫療機構之外的企業,進行個人的某種特殊方面的病癥檢測,并進行后續的健康管理安排。研究者認為,消費級基因檢測的信息既沒有驗證準確性,也沒有用于醫療用途。這也讓他們對現今DTC基因檢測的準確性感到擔憂,對于消費者來說帶來一定的誤導。 近年來,基因檢測的概念越來越進入大眾的視野。中國基因測序技術與產業聯盟發布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報告......閱讀全文
“員工中不允許有出生缺陷、不允許患心腦血管疾病、要求員工活到100歲”,汪建說出這些言論到底是盲目自信還是真有科學依據? 近日,基因檢測上市公司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再“爆金句”。 在5月28日的貴陽數博會論壇上,汪建要求員工活到100歲、不能有出生缺陷、不能患心腦血管疾病等,網友調侃,“高新技
“一口唾液,就能測出孩子的天賦。家長可以有的放矢地去開發孩子的天賦和潛能,不用嘗試那么多的興趣班來挖掘特長。”最近一段時間,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這么一條信息刷屏了。這是腦洞大開?還是黑科技? “如果他有運動基因,他可能是下一個博爾特;如果他有音樂基因,你可能把他培養成肖邦……”類似的廣告詞讓不少
2013年,好萊塢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通過《紐約時報》發表公開信,宣布自己已經接受了雙乳乳腺切除及乳房再造手術。原因是她的醫生估計她有87%的可能性患上乳腺癌、有50%的風險患上卵巢癌。 醫生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基于兩點:一是她有乳腺癌的家族史,她的媽媽和外婆都是因乳腺癌而去世;二是通過一種當時
日前,基因檢測上市公司中山大學達安基因(21.200, 0.16, 0.76%)股份有限公司(002030.SZ)與旗下生態圈成員廣州合諧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諧醫療”)聯合發布健康管理品牌合康譜,并牽手上市公司冠昊生物(26.310, -0.39, -1.46%)旗下的北昊干細胞與再生
在今年的 NGS 創新開發者大會上,我聽到了這么一個故事,精簡之后的版本是這個樣子:一個人做了基因檢測,同時又做了各種常規血液檢查;基因檢測的結果是他有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但臨床大夫根據檢查結果卻認為是胡說八道;一段時間之后,這個人果然表現出了糖尿病的癥狀,并通過及時干預最終擺脫了糖尿病的困擾。
隨著大數據和基因檢測的爆炸式發展,不僅看病進入了“精準醫療”時代,甚至連美容、健身、健康管理和一日三餐都能在“基因測序”的“加持”下變得更加高效、精準和個性化。 上周,由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APEC中國工商理事會和B20中國工商理事會等共同主辦的二十國集團(G20)智慧創新論壇暨20
一口唾沫,就能檢測出自己“祖源信息、健康風險、情緒社交……”這樣的事情你愿意試試嗎?最近,北京的白領小袁和男友在朋友的推薦下,花費1947元購買了可以做基因檢測的產品,希望獲得自己的“生命密碼”。可是檢測結果發現與本人差距非常大。 對此,該項目的研發人員回應稱基因數據并不是測試者當前的數據表現
在家提取你口中2ml的唾液DNA樣本,然后寄送回廠家,一個月不到就能從手機APP上看到自己的基因信息和遺傳密碼,不用去醫院,也沒有侵入性的操作,這樣的基因檢測產品你心動了嗎? 剛結束的天貓雙十一最終以成交2135億創下歷史新高,在國內經濟形勢撲朔迷離整體穩中有變的情況下,天貓的這一數據可以說
一篇《華大癌變》撕開了基因檢測的華麗外衣,被詡為“基因屆騰訊”的華大一時成為眾矢之的。 質疑、聲討、解釋之后,公眾將注意力重新聚焦到“基因檢測”這門曾被視之為能夠“解碼生命”的技術上。 2013年5月,好萊塢女明星安吉麗娜朱莉通過基因檢測,發現自己高比例罹患乳腺癌的風險,隨之切除乳腺。自此,
近日,美國FDA宣布23andMe獲得首個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癌癥風險基因檢測授權。23andMe的BRCA1 / BRCA2乳腺癌遺傳健康風險報告提交后,FDA進行廣泛評估,該項消費級基因產品展示了高準確度(與Sanger測序的一致性高于99%)和精密度(大于99%的再現性和可重復性)的數據,確保
“下一個千億美元的科技產業”,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在現場致辭提及基因測序時,碩大的屏幕上展示出他的PPT內容。 11月29日,施一公在北京舉辦的2018億歐創新大會上說,測序是精準醫療的技術基礎,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對疾病檢測,對人類未來的預測,“基礎研究推動技術發展,最后應用于社會,
01 全球精準醫療進展 自2015年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提出“精準醫學計劃”后,精準醫療概念迅速席卷全球,近年來更呈逐年加速趨勢,各種新技術、新產品不斷出現。 基因測序的成本進一步降低至100美元,解讀效率進一步提升。 2017年1月,基因測序行業巨頭美國Illumina公司推出全新測序儀,將
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在中國盡管存在著用戶認識局限、價格混亂、監管政策不完善等諸多問題,但是總體而言,消費級基因檢測依然以強勢的姿態不斷的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因此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開展To C業務,主要包括營養健康、運動天賦、遺傳疾病檢測等諸多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檢測產品。目前,國內有多家公司采
近幾年,由于傳統行業需求疲軟,欲轉向直銷行業的傳統企業愈來愈多,從“葡萄酒熱”、“空氣凈化器熱”、“茶熱”到“藥企熱”,直銷儼然成為傳統行業去庫存的“回收站”。在直銷市場體量快速擴增的情況下,記者近日了解到,剛剛興起的基因檢測等新技術正逐漸成為直銷企業爭搶市場和領先行業(8485.46,-1
梅花網傳播業大展主要由MEXPO主辦。自2011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七屆,累計參展商近405家,與會企業近7490家。本站來自群邑WAVEMAKER、二更、途牛、周大福、交通銀行、之外創意等10余家營銷界前沿企業的營銷高管與企業領袖,以精彩的主題演講,剖析營銷行業現狀與風向,分享營銷經驗心得,場下
周健報道 體檢不只是驗血驗尿拍片子,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基因檢測。云健康基因科技首席技術官兼全球業務拓展負責人郭大成(Winston Patrick Kuo)博士2月10日介紹,基因檢測已經大眾化,不再是難以支付的醫學項目,并將對大眾生活發生更大影響。 我國在全球增長最快 2015年,奧普拉·
比爾·蓋茨2019年度公開信中列舉了基因檢測幫助發現連環殺手和預防早產的例子,再次傳遞了重視基因檢測的聲音。基因檢測技術可用于醫療健康、農業育種、司法鑒定等多個行業。此前我們已經詳細介紹了基因檢測臨床應用領域市場分析。本文將從不同視角與大家聊一聊筆者對基因檢測未來其它熱門領域的看法。 一、寵物
Technologies(現為Thermo Fisher收購)公司全國臨床與科研事業部銷售總監、ThermoFisher公司全國臨床市場戰略總監柴映爽寫了一系列文章,對基因測序領域進行了深入剖析。讓我們看看這個領域深入工作的人士,怎么看待2015年基因測序市場大熱這一現實的。 ▌第一篇:基
在未曾謀面的某家網店下單,郵寄去你的一口唾液或一滴血,他們就能告訴你,你的祖先來自何方,你的智力和體能是好是壞,甚至還能預測你可能患哪種疾病。時下,商用化、面向個人的基因檢測正在鋪開,最近,美國政府放寬了商業化基因檢測,很多人擔心,這在為人類打開一扇醫學大門的同時,也會打開一個事關基因隱私安全的
基因檢測正逐漸廣為人知,一些嗅覺靈敏的公司也不失時機地推出利用基因檢測預測疾病的商業化服務。在我們面前,一邊是精準醫學打開的未來醫療世界大門,一邊是海量數據帶來的隱私安全“黑洞”。關注基因信息安全,正是為了基因檢測和精準醫學更好地發展。 基因檢測亂象叢生 近年來,基因檢測揭開神秘面紗
近日,市場上出現通過唾液檢測兒童天賦基因的項目,其中提到的“天賦”涉及求知欲、記憶力、抗壓能力、吸取教訓能力、數學計算能力、閱讀能力等,收費標準從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不少孩子的父母對此深信不疑,以為借助高科技手段可得到一份指導培養孩子某種天賦的說明書。圖片來源于網絡 那么,一點唾液能否檢測
基因檢測正逐漸廣為人知,一些嗅覺靈敏的公司也不失時機地推出利用基因檢測預測疾病的商業化服務。 在我們面前,一邊是精準醫學打開的未來醫療世界大門,一邊是海量數據帶來的隱私安全“黑洞”。關注基因信息安全,正是為了基因檢測和精準醫學更好地發展。 基因檢測亂象叢生 近年來,基因檢測揭開神秘面紗,逐
大眾基因檢測公司“23魔方”26日宣布,該公司聯合知名生命科學公司賽默飛世爾,推出專為中國人設計的70萬+檢測位點的定制芯片。據稱,這是國內目前檢測位點數最多的定制芯片。 其實,基因檢測不是個新事物。該領域包括兩個方向:科研和醫療相關的專業級基因檢測,以及面向消費者的檢測,如易感疾病風險預估、
過去,癌癥治療多采取“范圍式轟炸”的方式,憑醫生經驗用藥,同樣的患者,不同醫生的診療方案也可能會截然不同。如今,醫學界正在推進基于個人基因水平的“精準醫療”,目前國內的基因檢測水平與歐洲相當,基因檢測覆蓋范圍包括癌癥患者的精確個體化用藥和癌癥、心血管高危人群的風險預知等,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已可以進
4月26日,華大基因(300676)今日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791,193,880.94元,同比增長35.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0,018,914.29元,同比增長42.59%。 截至本報告期末,華大基因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4,464,9
曾經高端大氣的基因檢測,如今隨著費用的降低逐步融入到大眾的生活。不論是孕產婦、新生兒、癌癥病人甚至每一個普通人,都或多或少會接觸到它。 今年兩會也出現了多項與基因檢測相關的提案,全國人大代表、泰州市委常委陸春云建議,加強基因檢測在腫瘤學上的應用,將靶向治療基因檢測納入腫瘤特效藥醫保支付范圍;
消費級基因檢測還有10倍以上的市場空間。 36氪獲悉,消費級基因檢測項目「Genebox」宣布完成36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中國上市連鎖藥房大參林及個人投資人。 基因測序技術近年取得長足的進步,基因檢測的成本也因此大幅下降,價格從原來的幾十億美元降低到1000美元以內,甚至100美元以
近日,國內兩大基因測序龍頭企業華大基因和貝瑞基因相繼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財報。財報中,兩家公司分別對公司及行業面臨的風險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應對措施。兩家企業將繼續進行技術、產品的創新研發和升級,布局基因檢測全產業鏈,重點聚焦基因測序在腫瘤和遺傳病等方面的臨床應用與市場發展。 一、華大基因
隨著中國健康產業進程的不斷加快,各路資本的涌入,大健康帶動健康險市場,“保險+醫療健康”成為了保險行業發展的大趨勢,醫療健康大數據,基因檢測技術也成為保險公司志在必得的新“利器”。今年中國保險學會聯合復旦大學聯合發布的《中國保險科技發展白皮書 (2017)》中,明確指出基因檢測是影響中國保險行業
曾經動輒幾十萬的基因檢測正逐步平民化,成為普通消費者也能負擔的醫療產品。除了價格變得更親民之外,如何快速獲取該項服務成為另外一個困擾消費者的難題。社交電商云集微店近日受邀走訪基因科技公司——壹基因,深入了解這一技術,或將引入該基因科技公司進駐平臺成為供應商,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福利。 貴族基因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