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海岸帶所啟動國家海洋公益性項目
6月9日,由山東省牽頭承擔的2012年國家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幾種海洋功能蛋白規模化生產及高值化產品研制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示范”項目,在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舉行了項目啟動儀式及任務預算執行承諾書簽約儀式。 國家海洋局科技司吳海一博士、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王偉杰、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鄒積浩總工程師以及來自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等研究機構和相關企業的專家、項目承擔單位的負責人、課題負責人約40余人參加了會議。 該項目由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牽頭,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等12家單位共同承擔,項目經費達2000多萬元,實施期限4年。這個項目將山東省從事海洋水產業的龍頭企業和國家級、省級科研機構緊密結合,形成科技與資本的戰略合作,既能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實驗平臺和資本支持,也能通過公司的科研及生產設......閱讀全文
探秘海洋生物 賦能藍色產業
談到我國海洋生物學的發展,不能不提位于青島黃海之畔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所)。它是發源于70年前新中國第一個海洋生物研究機構。 今天,海洋所已為我國海洋生物研究練就一支生力軍,培育了一個完整的鏈條。從探秘生命奧秘到建設“藍色糧倉”,從發展海洋生物高技術到開發利用藍色基因資源,從這
深海生物DNA價值突顯 共享海洋生物遺傳資源
水母是DNA已被申請專利的上百種海洋生物之一。圖片來源:PASQUALE VASSALLO/GETTY IMAGES 生物遺傳資源被認為是繼石油之后又一戰略資源。占世界海洋面積2/3的公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和尋找有價值基因的公司。 一家跨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公司擁有13000
海洋生物產業的發展之困
今年3月,在國家海洋局發布的《2013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中,海洋生物醫藥業以20.7%的增長率成為突出亮點。近10年來,我國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猛,然而有關專家坦言,我國海洋藥物研究與開發起步較晚,技術與品種積累相對薄弱,海洋藥物產業目前仍處于孕育期。一面是不斷增長的數字,一面是數字背后
公海DNA便宜了誰 如何共享海洋生物遺傳資源
生物遺傳資源被認為是繼石油之后又一戰略資源。占世界海洋面積2/3的公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和尋找有價值基因的公司。 一家跨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公司擁有13000個海洋生物DNA序列的近一半專利。目前,這一數字正在推動聯合國展開一項極具爭議的談判:如何公平地管理在公海上收集的基因的開發。
培育新產業 綠色發展 自然資源部公布海洋發展實施意見
分析百科網訊 今日,自然資源部發布關于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涉及了傳統海洋產業的改造升級、海洋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海洋服務業提升、重大涉海基礎設施建設和海洋經濟綠色發展。 其中海洋新興產業包含了深遠海資源開發工程裝備制造、游艇裝備制造、海洋可再生能源裝備、海水淡化裝備、海洋環保(監測
藍色經濟區海洋生物產業聯盟成立
6月17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海洋生物產業聯盟揭牌儀式在青島舉行,標志著省海洋優勢產業首個聯盟宣告正式成立,體現了海洋生物產業的優勢地位和在整個海洋產業發展方面的龍頭帶動作用。 據了解,聯盟將充分借助山東省在海洋生物領域的科研、人才和經濟優勢,幫助實現山東省乃至全國海洋生物企業“抱團”
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期待合作共贏
雖然國內取得了一些成績,已有幾種海洋藥物上市,但我國海洋生物醫藥產業仍處于相對低水平的發展階段,尚未形成產業集群,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 蝦殼、蟹殼等毫不起眼的下腳料,經過降解、濃縮、結晶、過濾等工序,就能搖身蛻變成氨基葡萄糖等藥品原料,價格也由3元/公斤飆升到150元/公斤左右。廈門藍灣
首個海洋微生物農藥實現產業化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李元廣團隊和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上海澤元海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創制的海洋微生物農藥,近日獲得國家頒發的生產批準證,成為國內外第一個利用海洋微生物為生防菌的海洋微生物農藥。 青枯病等土傳病害素有“植物癌癥”之稱,常常造成一些茄科植物雖開花但無收獲的結局。這種名叫“1
資源型產業何去何從?
未來10年,化石燃料企業計劃斥資數萬億美元擴大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規模。而與此同時,國際社會一直努力將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與工業化之前水平相比不超過兩攝氏度。筆者和來自“碳追蹤計劃”的幾位同事在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中預測,如果要完成上述溫控目標,2015年~2025年全球需要削減的化石燃料資本支
青島海洋生物產業技術研究院成立
記者從青島市科技局獲悉,由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發起的海洋生物產業技術研究院近日成立。 海洋生物產業技術研究院依托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行業龍頭地位,聯合青島瑯琊臺集團、青島東海藥業有限公司、青島海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海洋生物企業,以及中科院海洋所、中國海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