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寧:用微生物拆掉“化學炸彈”
①王加寧正對土樣石油旋蒸處理 ②王加寧(中)同愛爾蘭專家在東營孤島針對石油污染土壤,進行污染環境下優良生物菌劑及修復技術的探討 ③王加寧(右四)在東營孤島同當地的工作人員一起進行試驗場地調研及規劃 ④王加寧(右)和工作人員在油井周圍進行石油污染土樣的采集工作 被稱為“工業血液”的石油是人類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但隨著越來越多油氣井的出現,土壤石油污染問題日益突出,這顆“化學定時炸彈”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環境問題。 而山東省科學院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王加寧帶領的“污染控制與環境修復”團隊另辟蹊徑,找到了拆掉這枚炸彈的“秘密武器”:愛吃石油的微生物。 世界難題 據了解,我國大慶、勝利、遼河和中原等油田數萬口油井附近100~200平方米的范圍內都看不到草木生長的痕跡。 “土壤被原油污染后就成了不毛之地,每開采40億噸原油,就有7%的原油流入周圍環境。”王加寧說。 而石油污染土壤修復既是油田環境保護的世界性瓶頸難題,......閱讀全文
英國石油將生產“細菌”燃料 替代汽油
隨著全球石油資源儲量的告急,汽油油價也呈現出不斷攀升的趨勢,為解決目前全球汽車產業對于汽油燃料的依賴,除研發新能源市場外,多家公司也開啟了新燃料技術的研究。網通社經查閱多方資料后發現:英國石油公司正與杜邦合作試圖更多的使用生物燃料作為替代品降低對原油的依賴。 目前乙醇是作為替代物最常被加入
墨西哥灣漏油迅速消失 強大細菌“吃掉”石油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8時24分報道,最近墨西哥灣泄漏的石油正在迅速的消失,科學家們很納悶,這些石油怎么會消失的這么快呢?原來是以石油為食的細菌完成了清除石油的艱巨任務。 墨西哥灣石油泄漏事件發生之后,一種名為海洋螺菌的細菌正在幫助清潔墨西哥灣的大量石油。科學家們
土壤污染隱藏的現實 是什么導致了土壤污染?
糧農組織于本周在全球土壤污染研討會開幕時發布了一份新的報告,該報告警告稱,土壤污染對農業生產率、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構成的威脅令人不安,然而人們對這一威脅的影響范圍和嚴重程度知之甚少。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份名為《土壤污染:隱藏的現實》(Soil Pollution:A Hidden Reali
什么是土壤污染
土壤是指陸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其厚度一般在2?m左右。固體廢物不斷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傾倒,有害廢水不斷向土壤中滲透,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及飄塵也不斷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導致了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的來源廣、種類多,大致可分為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兩大類。無機污染物主要包括酸、堿、重金屬(
環保“動刀”土壤污染
今年8月底,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上,就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時,作出了相應的表態。 陳吉寧在會議上說,涉及重金屬的項目必須進入工業園,園外的也要逐步搬遷到工業園區,新改擴建項目要明確污染
俄生物學家篩選出可降解石油的細菌基因組
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國立大學物理化學生物研究所在巴倫支海尋找到一種細菌,并從該細菌中篩選出可降解石油和其它環境污染物的基因組,相關成果發表在《Marine Genomics》學術期刊上。 Thalassolituus oleivorans細菌K–188型菌種是在巴倫支海水面收集到的,該菌種含有可
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顯示 二成耕地土壤污染超標
17日,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向媒體發布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嚴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 全國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6.1% 南方污染重于北方,表層土壤鎘含量增加明顯 根據國務院決定,2005年4月至2013年1
聚焦土壤污染防治:踩土壤污染剎車 保舌尖上安全
毒大米、毒蔬菜、毒面粉……隨著工農業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土地正在承受越來越多的污染,危害日趨嚴重。 在此間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土壤污染防治成為焦點話題。常委們大聲疾呼,防治土壤污染,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保護人民健康,時不我待、刻不容緩! 我國土壤環境狀
破解土壤污染治理難題
近30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高強度的人類活動,我國因污染退化的土壤數量日益增加、范圍不斷擴大,土壤污染正進入集中多發期。 “我國土壤環境總體狀況堪憂,部分地區污染較為嚴重。”近日,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講座時談到。 “土壤污染除具有隱蔽性、滯后性、累積性和不可逆
陜西省嚴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并開展土壤污染治理
土壤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食品安全和人民身體健康。日前,陜西省出臺《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實施意見》,嚴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 陜西省將力爭到2015年底,全面摸清陜西省土壤環境狀況;建立比較完善的土壤環境例行監測和評估制度,對全省60%以上的耕地和服務人口50萬以上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土壤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