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8年底,烏魯木齊中心城區率先實行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2020年底之前,在克拉瑪依市、吐魯番市、博樂市、阜康市4個城市中心城區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工作。 29日,記者走進烏魯木齊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廠,場景很難讓人和垃圾處理廠這個名詞聯系到一起:這里既聞不到一般垃圾場特有的臭味,也見不到蒼蠅飛舞。只見寬敞、明亮的廠房,嶄新的設備。一車車的餐廚垃圾運來,被送進發酵裝備中,工人將復合微生物菌和一定比例的稻殼、花生殼等調整材料加入進去,高溫下,經過短短6小時—8小時的發酵,生產出固體粉末狀產品——土壤喜歡的生物腐植酸。據了解,生物腐植酸經深加工后,每年可替代7.14萬噸化肥。 “目前,烏魯木齊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到300噸,基本可以消化烏魯木齊餐廚垃圾。”烏魯木齊市市容環衛運行監督中心主任卞小龍說。 據介紹,我區的城市生活垃圾、危險廢棄物、醫療、餐廚、建筑垃圾無害化......閱讀全文
上海環境總工秦峰以“分類體系下的垃圾處理思考”為主題,深入分析了垃圾分類后,并首次全面介紹應對上海垃圾分類的末端處置升級布局,及近年來垃圾組分變化數據。 垃圾分類已經成為全民熱議的話題。今年上海率先執行強制垃圾分類,掀起了全國各地大范圍推行垃圾分類的浪潮。“垃圾分類已經進入強制時代”,在這樣的
5年前,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建”抗議后,垃圾焚燒漸漸淡出了北京人的視野。 5年后,一個個“卷土重來”的焚燒項目讓人們猛然意識到,其實它們早已“不得不建”。 《中國新聞周刊》對北京的垃圾焚燒項目進行了調查,通過采訪政府官員、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專家、環保組織和民眾,試圖呈現這個龐大的困局里,每一方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全社會越來越意識到各類垃圾的危害。垃圾如果處理不當,不僅會給環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會危及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醫院對醫療垃圾予以科學合理的分類與集中處理,不僅是控制疾病傳染的重要舉措,也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方式。國家相關機構也應加大對醫療垃圾的管理力度。
1月16日,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準——《生活垃圾實施處置評價標準》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國質(北京)建設工程檢測鑒定中心、同濟大學、清華大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廈門理工學院等參編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清華大
近期《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魔都正式進入“垃圾分類新時代”。無論市民們有沒有做好準備,這場垃圾分類考試必須及格,就連路過的游客都得“入鄉隨俗”。不過,鑒于中國人復雜多樣的飲食習慣,網上流傳的那些垃圾分類指南根本無法解答所有疑惑。為了避開“你是什么垃圾”這樣的靈魂拷問,很多人連平時愛不
伴隨著垃圾分類政策而生的,還有形形色色的垃圾分類“神器”。從支持圖像識別的垃圾分類小程序、APP,到研磨垃圾以便排入下水道的垃圾處理器,再到高端一點的人臉識別垃圾桶,人們在垃圾分類面前的創新熱情空前高漲。當然,除了這些生活化的科技產品,科學家們也貢獻出了自己的智慧。 憑借著強大的識別和分辨
杭州現在每天產生多少垃圾?“垃圾分類”準確率到底有多少?今后,杭州人看看“垃圾指數”就知道了。 垃圾為何指數化 “怎么讓老百姓對垃圾之事一目了然?我們選擇了最直觀的表現——指數。”杭州市環境集團副總經理張海華介紹。 近日起,杭州市環境集團和城市品牌促進會聯合發布天子嶺“垃圾指數”,9項內容
目前,國內許多大城市傾向于選擇垃圾焚燒作為垃圾終端處理的主要形式,不少新建的垃圾焚燒廠也即將密集上馬。有專家測算,如果要達到《“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提出的目標,全國還應再建170多座垃圾焚燒廠。 然而,《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發現,伴隨著環保理念、權益意識的增強,一些
2019年已經過去4月,政府部門出臺環保類政策、產業、稅收文件數量超過30余條,筆者通過梳理,提煉出5個關鍵詞,以便大家更加聚焦,清晰的了解前4月環保熱點。圖片來源于網絡 1 城市垃圾分類 2月19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全文正式公布。條例將通過法律的強制性,推動垃圾分類,包括固化共識
自9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新固廢法)正式施行。從1995年制定到新固廢法施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一共經歷了5次修訂,最后一次修訂的新固廢法可以說具有“嚴格的制度、嚴密的監管、嚴厲的打擊”。新固廢法的施行意味著我國固體廢物治理工作進入了新階段,對固體廢物
作為特大城市的北京,常住人口已突破2200萬人,每天產生生活垃圾1.84萬噸,如果用裝載量為2.5噸的卡車來運輸這些生活垃圾,這些卡車連成一串,能夠繞三環路一圈。令人擔憂的是,生活垃圾的數量仍在不斷增長。 生活垃圾處理是一個系統工程,當前在國際上垃圾處理的方式主要有衛生填埋、生化處理和垃圾
為妥善解決生活垃圾處理及污染問題,近日,由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研究擬定了《關于加強生活垃圾處理和污染綜合治理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 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歡迎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提出意見和建議。請于2010年6月25日之前將有關意見和
看似黃土的東西,經過了發酵散發著陣陣青煙和惡臭,還有機器在其中作業。 本周日,注冊名為“廣州媽媽種菜團-老姜”的網友姜喜成,在微博上實名報料稱,廣州番禺華南板塊的許多菜田,都正在使用未經分類的垃圾,作為菜田底肥。 一些土壤及農業專家均表示,這樣的垃圾使用方法,恐會使農田產生重金屬
編者按 全國三分之二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圍。破解垃圾圍城,城市面臨重重困難。3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水平。垃圾焚燒阻力在哪?垃圾填埋為何難以為繼?怎么把放錯地方的資源放對地方?本報今起推出系列調查。 4年前,南京江北垃圾焚燒廠埋下奠基
中國人口眾多,是垃圾產生大國,據環保部統計,2016年,中國214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達到18850.5萬噸。面對日趨嚴重的垃圾污染問題,中國自上而下,都在為保衛家園環境付諸行動:作為過去30年的全球“垃圾工廠”,中國已于2018年1月開始禁止塑料和紙張等大多數外國的可回收固體廢料進入中國;多個
試點小區每扔一袋垃圾,居民需要掏5毛錢。 垃圾按袋計量收費,每個0.5元!記者昨日從廣州市城管委獲悉,廣州市正設想推行垃圾費隨袋征收、垃圾袋實名制、廚余垃圾免費收運模式,以促進垃圾分類和減量。 試點小區一個季度收費45元 廣州擬試行垃圾按袋計量收費的設想甫一公布,即引發網絡
本報綜合報道 2016年7月4號,一條名為《震驚!憤怒!上海約兩萬噸生活垃圾,偷倒蘇州太湖西山島!》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引發高度關注,不到12個小時就吸引了6.2萬余次的閱讀量。 當天17點30分,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金庭鎮緊急舉行媒體通報會,對微信反映的內容及初步調查情況進行通報。 這條微信
3萬噸垃圾何以被拋入長江——“長江口垃圾傾倒案”調查 長江太倉段,江面開闊,江水浩蕩,往來船只如梭。奔涌的江水,將少量漂浮垃圾沖向岸邊。這個季節,相比于夏季洪峰時段,江面顯得干干凈凈。但在一年前,也就是2016年12月13日,長江太倉段江面卻鋪滿垃圾。 垃圾從哪兒來?何以被拋入長江?一年后,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和環境保護部本月初聯合下發了《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指南》(建城[2010]61號,以下簡稱《指南》)。這一指導性文件與2000年頒布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建城[2000]120號,以下簡稱《政策》)相比,內容上有什么變化?
近日,重慶市綠色志愿者聯合會起訴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三大外賣平臺,指其在向消費者提供服務時未盡到責任以致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已宣布受理上訴案件。 這只是目前外賣垃圾困局的一幕縮影。近段時間,一場由外賣垃圾所引發的環保論戰持續發酵,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聚焦在了塑料餐
2018年垃圾焚燒日處理能力將提至2.1萬噸 東部“巨無霸”廠總征地面積達200萬平方米 昨日,《關于推進城市廢棄物處置利用,發展循環經濟的議案》相關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提交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實施方案透露,未來3年廣州將新建的6大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統一更名為“資源熱
廣州正積極調整能源結構,推廣使用清潔能源 生活垃圾分類,技術創新減排,新能源開發應用……在廣州各行各業生產及百姓生活中,如今羊城已漸興“低碳之風”。 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廣州自“十二五”初尤其今年以來積極推進“低碳經濟”發展,積極踐行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經濟發展形
早晨出門上班上學,隨手將垃圾扔進小區里的垃圾桶已經是大家的習慣動作了。據公開報道,2014年杭州每天產生垃圾8456噸。記者從杭州市城市管理部門獲悉,到了2015年,這一數字變成了一萬噸左右,增長了18%。 垃圾焚燒,是目前國際上主流的垃圾處理方式。然而,焚燒時產生的二噁英對環境有什么影響?如
近幾年,環保產業稱得上是處于最好的年代,但企業家們卻時常感到困難和機遇交織在一起。目前,環保產業依然存在大量的關系市場、監管不到位等問題,看似春江水暖,身在其中的人卻仍覺得寒冷。圖片來源于網絡 黨強調不忘初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落實到環保產業就是天藍、地綠、水清。環保行業是造福于民的,追尋這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很傷心啊!”海龍灣業主姚姨連續感嘆了三遍。昨日,姚姨告訴記者沃德環保公司的廚余垃圾處理試驗已停止,7月1日,該公司把放在業主家里的廚余垃圾桶全部收回。從5月19日到6月中旬,番禺首個廚余垃圾處理廠僅“生存”了一個月左右。 原來,處理廠周邊村民多次向村委投訴稱聞到
智能系統讓會議開得更輕松 11月2日,組委會組織記者進入APEC會議周新聞中心參觀。步入大廳,APEC會議的氣息就撲面而來。碩大的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出著此次會議的宣傳片,各類宣傳圖片映入眼簾,讓人目不暇接。一旁巨大的展板上,新聞中心15個區域的劃分和簡介一目了然
11月20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宣傳中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主辦的2016食品安全科普創新競賽啟動儀式在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舉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交流中心的鐘凱博士在啟動儀式上給準備參與競賽的大學生分析了那些年食品安全新聞背后的故事。 看完這些故事,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最遠的路,就
2月20日,海南省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場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海南省疾控中心主任醫師金玉明圍繞疫情期間“餐飲商戶如何做好疫情防護”做了詳細解答。 金玉明介紹,餐飲行業在疫情期間需要主要做好人員管理、餐具、工具和布草管理、環境管理、食材管理、加工管理、配送管理等六個方面的工作。 人員
成本太高、尾氣有毒、燃燒不完全――當眾多遭遇“垃圾圍城”的地方,把目光投向垃圾焚燒發電時,相關的質疑也如影隨形,在某種程度上,甚至使垃圾焚燒這條“突圍”之路也成了死胡同。有沒有一條新的技術路線,能讓問題都迎刃而解?近日,記者隨“中華環保世紀行”記者團在安徽銅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采訪時,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