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5年,我國新能源和新興產業所需戰略性礦產資源儲量增長迅速。頁巖氣儲量從無到有,到目前為止累計探明地質儲量已超過萬億立方米。這是記者今天從自然資源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頁巖氣作為優質、高效、清潔的低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工作小組召集人鞠建華介紹說,我國頁巖氣資源豐富,探明率低,潛力巨大,加快發展頁巖氣產業,對于提高我國能源資源保障能力,優化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據悉,依據資源評價結果,全國頁巖氣有利區的技術可采資源量達21.8萬億立方米,目前探明率僅4.79%,資源潛力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與2012年底相比,除個別礦種外,2017年底我國主要戰略性礦產資源儲量均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增長,特別是晶質石墨(93.7%)、金礦(61.0%)、鎢礦(47.9%)、鉬礦(41.0%)、銻礦(34.2%)、鋁土礦......閱讀全文
記者從國土資源部獲悉,近日重慶市頁巖氣資源調查評價項目首批7個子項目成果報告通過了專家組評審。專家組認為,項目初步摸清了重慶市范圍內含頁巖層系,特別是富有機質頁巖層系的分布狀況和資源潛力,初步圈出17個頁巖氣勘探開發有利目標區。 此次圈定的17個頁巖氣勘探開發有利目標區,其中渝東北地區4個、渝
我國頁巖氣探明地質儲量超萬億立方米 過去5年,我國新能源和新興產業所需戰略性礦產資源儲量增長迅速。頁巖氣儲量從無到有,到目前為止累計探明地質儲量已超過萬億立方米。這是記者今天從自然資源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頁巖氣作為優質、高效、清潔的低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5月18日,一則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傳來,我國在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采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標志著我國可燃冰開采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也是“中國理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自主創新的重大成果。這一屬于中國人的標志性科技成就,將對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產生深遠影響。 提起
位于四川省廣元、南充和巴中市境內的元壩氣田,是迄今為止我國埋藏最深的海相大氣田,也是目前規模最大、埋藏最深的生物礁大氣田,已累計獲得探明地質儲量2195.82億立方米,含氣面積350平方千米,氣藏平均埋深6673米,最深7730米,但也曾是被“啃”剩下的“硬骨頭”。 1月9日,元壩超深層生物
專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郭焦鋒: “2020年頁巖氣產量有望占國產天然氣比重的15%左右” 受國際低油價的影響,國內外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態勢截然不同。 “美國‘頁巖革命’促使頁巖油氣產量持續增加造成全球石油市場供過于求,導致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
2016年4月6日,記者在國土資源部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我國石油天然氣探明儲量保持高位增長,產量穩中有增,頁巖氣增勢迅猛。2015年石油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1.18億噸,新增探明技術可采儲量2.17億噸,2個油田新增探明地質儲量超過億噸;天然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6772億方;頁巖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
國土資源部近日宣布,中國成為與美國、加拿大鼎足而立的頁巖氣生產大國! 這是一次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能源變革——從2010年前后實現“零”的突破,到目前全國年產能超過100億立方米、累計產氣超過100億立方米,中國邁入“全球三甲”。 這是一段幾無先例可循的創新歷程——在開發開采過程中,中國企業依
今年年初湖南探明大儲量頁巖氣資源。 頁巖氣的發現,為人類打開了一扇新的能源大門,也令全球的能源結構、價格機制、氣候政策、地緣政治受到重新審視。我國頁巖氣資源潛力大,陸域頁巖氣地質資源潛力為134.42萬億立方米,據估測,其總可開采儲量高達25萬億-36萬億立方米。 昨天
曾在冬季出現的氣荒近年又有再現并擴大之勢。連續的霧霾迫使不少地方(特別是華北)提前布署了“煤改氣”工作,使2013年淡季已出現局部的限氣,預計今年冬季的氣荒可能更為嚴重,影響面更大(可能要包括西氣東輸的上、中游),一些LNG企業也有出現限供、斷供的擔擾。 今后,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環保壓力增大
“到2015年,初步實現規模化生產,頁巖氣產量達到65億立方米/年。”這是去年3月公布的《頁巖氣“十二五”規劃》為這個產業描繪的一幅近期藍圖。從此,“65億方”成為不少人掛在嘴邊的一個憧憬。 然而,時間過半,產量卻遠未達到預期目標的一半,第二輪頁巖氣招標區塊的開發進展也緩慢而
剛剛過去這一周,可燃冰(學名“天然氣水合物”)或許是地質科學界最熱的詞匯。 2017年5月18日,我國在南海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氣水合物礦藏開采出天然氣。從5月10日起,經試氣點火,連續產氣8天,累計產氣超12萬立方米,甲烷含量最高達99.5%。我國這次試采成功,震
王香增指導青年科技人員開展科研工作。延長石油集團壓裂現場。 2017年1月6日,第二屆全國“杰出工程師獎”頒獎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地質師王香增成為這一至高榮譽的獲得者,消息傳開,行業內外無不點頭贊許。 延長油田地處陜北高原,是世界上罕見的“三低”(低滲
編者按 在7月剛剛公布的中國“科技十 二五”中,強調了對“三深”、“三極”的科學考察。深海、深地、深空,以及南極、北極、青藏高原,這些過去只能在科幻書籍中研讀的領域,正吸引著中國科學 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09年首都科技界大會上指出的,“空間、海洋和地球深
日前,中石化與河南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因對兩個頁巖氣招標區塊未完成承諾的勘查投入比例,被分別處罰800萬元和600萬元。有業內人士認為,我國頁巖氣開發不僅面臨地質結構復雜以及無法掌握核心技術導致的成本居高不下等多因素。上述兩家公司“圈而不探”正體現了我國頁巖氣開發困局。 我國頁巖氣可開采儲量
日前,中石化與河南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因對兩個頁巖氣招標區塊未完成承諾的勘查投入比例,被分別處罰800萬元和600萬元。有業內人士認為,我國頁巖氣開發不僅面臨地質結構復雜以及無法掌握核心技術導致的成本居高不下等多因素。上述兩家公司“圈而不探”正體現了我國頁巖氣開發困局。 我國頁巖氣可開采儲量
中國石化17日宣布,其投入開發的涪陵頁巖氣田首批儲量,已經國土資源部評審認定,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067.5億立方米。此舉標志著這一社會關注的國內首個大型頁巖氣田正式誕生,我國頁巖氣商業開發大幕亦就此拉開。 據了解,此次評審的是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田焦石壩區塊焦頁1-焦頁3井區五峰組—龍馬溪組一段
十八大以來,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在經濟發展速度換擋、結構調整、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響下,積極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仍然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 五年來,全行業總體保持平穩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油氣儲產量穩步增長,石化產業規模保持世界前列,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綠色清潔發
十八大以來,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在經濟發展速度換擋、結構調整、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響下,積極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仍然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 五年來,全行業總體保持平穩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油氣儲產量穩步增長,石化產業規模保持世界前列,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科技創新能
“說實在的,美國頁巖氣的發展狀況確實比我們至少高出10個等級,但土質情況與技術以及管理體制卻大不相同,照搬美國經驗肯定不可取。” “我國頁巖氣資源豐富,政府也很重視頁巖氣開采,而且資金又充足,自然吸引了很多國外專家來指導。但在聽取這些專家意見時,我們要有所取舍才行。” ……
7月4日,《中國科學報》記者從中國石化獲悉, 近日國土資源部油氣儲量評審辦公室組織專家評審會,對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田新增探明儲量進行評審。經評審認定,涪陵頁巖氣田江東區塊焦頁9井區和平橋區塊焦頁8井區新增頁巖氣探明儲量含氣面積192.38平方千米,新增頁巖氣探明地質儲量2202.16億方,為第二
15日,記者從國土資源部獲悉,我國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取得重要突破,頁巖氣、煤層氣勘探開發邁入產業化商業化生產階段。 “頁巖氣勘探開發在四川盆地等地取得重大突破。經過多年的勘探開發實踐,在四川盆地及周緣的下古生界志留系龍馬溪組的海相地層累計探明頁巖氣地質儲量7643億立方米。”國土資源部新聞發言
自然資源部7月10日召開發布會介紹全國礦產資源儲量情況。近年來實現了勘探開發的重大突破和快速發展。自2014年9月到2018年4月,不到4年時間,在四川盆地探明涪陵、威遠、長寧、威榮4個整裝頁巖氣田,頁巖氣累計新增探明地質儲量突破萬億方,產能達135億立方米,累計產氣225.80億立方米。我國已
“目前我國頁巖氣的開發,仍然面臨眾多考驗”,“頁巖氣實際開發利用還存在差距”……11月18日,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資源地層學與古地理學重點實驗室召開的中國南方頁巖氣的形成和分布研討會上,專家認為,頁巖氣開采規律不同于常規油氣田,存在排氣衰減率高、后勁不足的特點。 中國南方海相頁巖
近幾年來,頁巖氣一直是中國礦業的一個“新符號”,也是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 頁巖氣之“火”繼續燃燒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吳金華、武鴻麟分別就加強頁巖氣開發力度和開發環境保護等方面向大會提交了提案。 武鴻麟表示,能源是現代工業的血液,能源問題不僅直接影響經濟增
柴靜紀錄片《穹頂之下》通過科學家展示的源解析結果,回答了“霧霾從哪兒來”的問題,并指出中石化要為油品質量過低負責,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在3月3日中石化官方微信公號“石化黑板報”今日發文稱,為了碧水藍天,身處石油石化行業的企業一直都還蠻拼的。中石化十年來投入2000多億成品油質量升級,在國內率先
柴靜紀錄片《穹頂之下》通過科學家展示的源解析結果,回答了“霧霾從哪兒來”的問題,并指出中石化要為油品質量過低負責,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在3月3日中石化官方微信公號“石化黑板報”今日發文稱,為了碧水藍天,身處石油石化行業的企業一直都還蠻拼的。中石化十年來投入2000多億成品油質量升級,在國內率先
自2012年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同意設立四川長寧—威遠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以來,加強頁巖氣開采、就地轉化利用,便成為川南頁巖氣城內江、宜賓的最大心愿。目前,全國首個央地合作的四川長寧天然氣開發公司已在宜賓掛牌成立,在打造頁巖氣全產業鏈上,宜賓躍躍欲試。而內江市多位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也積極呼吁
美國能源情報署的報告顯示,2000年美國頁巖氣產量為122億立方米,2011年為2208億立方米,11年增長了17倍多。隨著北美能源市場被頁巖氣改寫,世界能源格局版圖也將因之改變。亞太和中東地區的傳統天然氣出口國家,原本打算將北美地區列為未來客戶,現在反而面臨其出口的競爭壓力 頁巖氣成能源
“過去的5年中,面對國內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復雜形勢,以及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的外部環境,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充分認識和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提出的新要求,積極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迎難而上、銳意進取,大力推進調結構、轉方式,全行業總體保持平穩發展。”中國
江漢油田預計用“兩個三年”時間,建成千萬噸油氣田,這也意味著該油田或將成為勝利油田之后,中石化第二家年產千萬噸的油氣田。老油田的逆襲路 隨著油田老化、資源減少等問題越來越突出,中國大型油田的格局也不斷發生著新變化。尤其是千萬噸級以上油田的變化更為引人矚目。 根據2017年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