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可能加劇大堡礁珊瑚白化趨勢
澳大利亞氣象委員會近日發布報告說,如果全球變暖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到本世紀30年代,大堡礁珊瑚白化現象將成為“新常態”,屆時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將面臨滅頂之災。圖片來源于網絡 報告指出,過去100年中,全球海洋熱浪更加頻發、持續時間更長,讓全世界珊瑚礁受到嚴重威脅。上世紀中后期,大堡礁珊瑚白化現象平均每27年發生一次,而現在平均每6年發生一次,到2034年可能平均每兩年發生一次。 報告說,全球變暖還會加劇海洋酸化,導致熱帶龍卷風頻發,這些問題同樣威脅大堡礁的生存。此外,大堡礁還面臨海洋污染、過度捕撈等威脅。......閱讀全文
全球變暖可能加劇大堡礁珊瑚白化趨勢
澳大利亞氣象委員會近日發布報告說,如果全球變暖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到本世紀30年代,大堡礁珊瑚白化現象將成為“新常態”,屆時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將面臨滅頂之災。圖片來源于網絡 報告指出,過去100年中,全球海洋熱浪更加頻發、持續時間更長,讓全世界珊瑚礁受到嚴重威脅。上世紀中后期,大堡礁珊瑚
全球珊瑚白化災情暫緩 專家警告:這次危害最重
據外媒報道,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日前表示,全球珊瑚白化現象可能正在減緩中。專家同時發出警告:這次全球珊瑚白化現象是有紀錄以來范圍最廣、時間最長,且可能是危害最嚴重的一次。 據報道,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的專家說,衛星數據及其他分析顯示,在大西洋、太平洋及印度洋海盆,大規
環保團體指香港珊瑚白化10年最重 或因海水變暖
環團發現,西貢橋嘴的中華扁腦珊瑚白化程度嚴重,面積達100平方米,估計與海水水溫持續上升有關。(取自香港《明報》/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提供) 中新網9月29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道,香港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聯同民間組織“綠色力量”,在香港多個潛水熱門地點調查,發現西貢一帶水域有珊瑚白化,而橋嘴的珊
“熬過”白化 珊瑚變得更“堅韌”
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澳大利亞大堡礁可能比人們認為的更頑強。一項新研究發現,盡管白化事件威脅大堡礁珊瑚,但能夠“熬過”白化的珊瑚會變得更為堅韌,能更好地抵御環境壓力。 正常情況下,珊瑚會呈現多種色彩,但這些顏色并非珊瑚本身所有,而是來自寄居于珊瑚體內的海藻。微小的共生海藻通過光合作用為珊瑚提供
科學家提出拯救大堡礁終極方法
保護全世界珊瑚礁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采取嚴厲措阻止全球變暖。這是對澳大利亞的標志——大堡礁的3處大面積死亡珊瑚進行的一項最新分析得出的結論。研究發現,因氣候變化導致的反復白化將考驗珊瑚礁的韌性。 并未參與該項研究的美國檀香山市夏威夷海洋生物學研究所珊瑚礁生態學家James Guest表示,這一令
日本研究發現可防止珊瑚白化死亡的物質
隨著全球變暖、海水升溫,全球多處海洋出現了珊瑚白化死亡的現象。日本研究人員新發現一種能夠防止珊瑚白化的化學物質,今后或可用于海洋珊瑚資源保護。 日本京都大學16日宣布了這一研究成果。京都大學和東京大學等機構的一個研究小組通過大數據分析,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全球變暖導致珊瑚白化死亡的機理,他們
邊緣珊瑚礁熱“避難所”問題的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聯合自然資源部南海局,在邊緣珊瑚礁熱“避難所”問題的研究上取得新進展。該研究顯示不斷變熱的海洋正在削弱南海北部珊瑚礁的“避難所”潛力。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總體環境科學》。 全球變暖、持續上升的海溫不斷逼近(或已經超越)熱帶珊瑚的耐受極限,導致全球爆發嚴重白化事件越
珊瑚礁熱白化竟靠它?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近日證明了海洋內波(海里的波浪)的冷卻功能可為珊瑚礁營造一個抗熱環境,或有助防止和更準確地預測珊瑚白化。相關論文刊登于《自然-地球科學》。 世界各地的珊瑚礁正遭受由氣候變化和厄爾尼諾等極端氣候引起的泛熱帶白化現象威脅,但白化模式很難預測,在較深的水域尤甚。目前,大部分白化預測
藻類基因組有望解開珊瑚白化之謎
日本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12日發表公報稱,其研究小組成功破譯了一種與珊瑚共生的單細胞植物蟲黃藻的基因組,這一成果將有助于探究正在全球蔓延的珊瑚白化現象的原因。 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研究員將口榮一率領的研究小組,對生活在加勒比海的蟲黃藻進行培養,然后提取出DNA,花費兩年時間分析了蟲黃藻
澳美開發出監測珊瑚礁白化的衛星圖像系統
? 5月22日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近日發布公報說,該校與美國高校等科研單位開發出監測全球珊瑚礁白化情況的衛星圖像系統,以推動傳播關于珊瑚礁的知識,并為有關部門制定珊瑚礁保護政策提供依據。 該公報表示,上述衛星圖像系統名為“艾倫珊瑚地圖集”,由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美國國家地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