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聚焦上海“四個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標,推動實施人才高峰工程,倡導和弘揚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創新、鼓勵創造的社會風尚,按照《上海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2018年上海市人才工作大會的有關要求,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和上海科技發展基金會2018年繼續開展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評選。 現將經評審產生的27名第九屆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主要業績予以公布,聽取群眾評議,接受社會監督。自公布之日至7月27日,如對候選人有異議,可向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實名反映,并提供聯系方式和書面材料,對實名反映情況者身份將予以保密。通信地址:上海市南昌路47號4號樓404室 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評審委員會辦公室(郵政編碼:200020)聯系人:陶藝音 孫暢聯系電話:021-33768161 021-63856659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評選辦公室2018年......閱讀全文
各區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團委,市委各部委、市人民政府各委辦局黨組(黨委)、各市級機關黨組、各人民團體黨組組織(干部)部門: 根據《關于印發<上海市青年英才開發計劃實施意見>的通知》(滬委組〔2014〕發字95號)有關要求,2018年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團市
根據《關于評選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發京黨字〔2009〕128號)文件規定,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評選程序性評審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進行,評選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有關文件要求及評選程序邀請相關人員對上報材料進行了認真的審閱,并選出了30位候選人進入最終的評選。 現
人才“爭奪戰” 150多年來,一波波海外留學大潮興起,一代代海歸學成回國,成為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國年輕一代“出國潮”熱度不減;另一方面,在西方社會經濟發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減弱的情況下,“回國潮”也必然成為大趨勢。中國出臺的各種人才政策,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
根據《關于做好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首批申報工作的通知》的規定,中央組織部人才工作局組織實施了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申報評審工作。經初審、通訊評審、面試評審,共有201名人選通過評審,現予以公示,公示期7天。如對人選的資格條件等有異議,請于2012年8月13日之前將有關意見發至郵箱qn
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國發〔2018〕4號),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對科技創新的源頭供給和引領作用,解決我國基礎研究缺少“從0到1”原創性成果的問題,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制定了《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 《方案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關于印發《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對科技創新的源頭供給和引領作用,通過優化原始創新環境、強化國家科技計劃原創導向、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創新科學研究方法手段、強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原始創新
今天,中國科學院人事局正式公示了2018年度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獲獎候選人,共有10位青年學者入選。 10位青年學者來自中國科學院各大研究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基本都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果,多位學者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10位杰出青年學者名單如下:鄢社鋒 鄢社鋒,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
2015年11月13日,兩年一次的中科院院士新增名單發布,共計61名杰出科學家入選此次院士榜單。其中,備受生物界矚目的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名單也新鮮出爐,從30位候選名單中歷經“終選”機制新增院士12名,包括三名女科學家。12名新增院士中,有5位來自于中國科學院地方研究院,1位(王福生院士)來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作出部署。 《意見》要求,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充分發揮
近些年來,國內一些高校中以著名科學家命名的特色班,正在嘗試和探索著拔尖科研人才的培養。“竺可楨學院”“嚴濟慈班”“姚期智班”這些“科家班”,或在課程設置上獨具特色,或在導師指導上有所側重,或在科教結合上整合資源,或在國際交流上予以重視。 教師節到來之際,我們選取了三所高校中的“科家班”,介紹
根據《關于做好2014年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申報推薦工作的通知》(組廳字〔2014〕17號),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統籌安排,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組織專家,通過通訊評審、面試答辯、咨詢顧問組把關等程序,遴選產生2014年“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人選352名。現予公
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檢驗檢測檢疫科研機構——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科技創新發展紀實 科研人員在討論實驗結果 工作人員使用病毒氣溶膠采集富集儀進行檢測 科研人員在進行實驗分析 中國檢科院成功舉辦“全國檢驗檢測檢疫學術論壇” 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快與綜合國力競爭
在過去的100多年里,合成化學在人類健康、生命科學、現代農業、材料科學等方面為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2001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名古屋大學的野依良治(R. Noyori)教授曾將化學比作現代科學的中心,而將合成化學視為化學的中心。“合成化學區別于其他學科最顯著特點就在于它具有強大的創
近日,科技部下發了2018年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科技部平臺申報推薦工作通知,對申報范圍、申報條件、申報渠道及相關要求做了介紹,通知原文如下: 科技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8年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科技部平臺申報推薦工作的通知 國科辦政〔2018〕5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技廳(
各位院士,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隆重開幕了。這是黨的十九大后我國科技界召開的一次盛會。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大家并通過大家,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
習近平 各位院士,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隆重開幕了。這是黨的十九大后我國科技界召開的一次盛會。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大家并通過大家,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
什么是“千人計劃”?什么樣的海歸才算“人才”?人才回國圖什么?海歸人才能改變中國嗎? 掌管中國高級官員任免的中共中央組織部很少如此高調:向海外敲鑼打鼓,呼喚高層次人才回國效力。頗像一次大規模的政治動員。 2008年年底的中國,由向來僅負責任命高級官員的中組部牽頭,啟
連日來,“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正在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展開。而激勵青年英才在新時代勇立潮頭、建功立業,無疑是此次活動的重中之重。 日前,95名來自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英才齊聚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參加中央組織部舉辦的“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專題研修班學習。
【導語】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2014年即將結束,回首昨天依然歷歷在目。時代在進步,每一年都有著新的熱點出現,”整個人都不好了”“也是蠻拼的”“畫面太美不敢看”“你家里人知道嗎?”“也是醉了”“就這么任性”“約不約
青年科技人才是社會文明進步、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富裕幸福得以持續的重要力量。如何激發青年科技人才的工作激情和活力,已成為當前新一輪人才隊伍建設中面臨的重要而又緊迫的問題。 2011年6月,中國科學院正式成立青年創新促進會(以下簡稱“青促會”),該學會是繼“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有關部委、直屬機構相關單位,各有關單位:圖片源自網絡 為落實《中共中央組織部辦公廳等關于開展2018年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申報推薦工作的通知》(組廳字〔2018〕21號)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切實做好2018年國家“萬人計
白春禮作主席團報告 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上 白春禮 (2016年6月1日) 各位院士,同志們: 5月30日,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與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同時在
9月21日 北京市科委正式對外發布了2018年度 首都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工程 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 入選人員名單 領軍人才工程 領軍人才工程是《首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確定的十二項重點人才工程之一,是針對50周歲以下的中青年科技帶頭人,突出對領軍人才自身發展
2011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控/hold住、傷不起、起云劑、虎媽、政務微博、北京精神、走轉改、微電影、加名稅、淘寶體、云電視等新詞匯。媒體也評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澇的極端天氣、7.23動車事故、小悅悅與路人、校車事件、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天宮
這是中國科技史上一串閃光的名字: 黃昆,中科院半導體所研究員,2001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劉東生,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研究員,2003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葉篤正,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2005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吳征鎰,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200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發布了第四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名單,共有335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入選第四屆(2018-2020年度)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此次公布了除特殊科技領域外的285名入選者名單,如清華大學董曉陽,復旦大學梁倩倩,北京理工大學黃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
在“十三五”開局之際,中央印發《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作為第一個針對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綜合性文件,《意見》的出臺,讓我國人才事業發展再次站在新的起點。至此,全面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大幕迅速拉開。 遵循人才成長規律,聚焦創新驅動,突出“高精尖缺”,著
“我已經老了,但是習總書記‘四個率先’的要求和中科院的‘率先行動’計劃獲準,仍然使我深受鼓舞。極大煥發了知識分子的積極性、極大提高了全社會學、教、研的熱情。這不僅是對中科院的要求,而且也指明了我個人發揮余熱、努力的方向。”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前任所長、北京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遙感與
“重點實驗室緊緊圍繞國家需求,發揮傳統優勢,開展鐵、釩、鈦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應用技術研發,開展了大量的創新性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創新性成果,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完成了《建設計劃任務書》的各項任務,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2015年6月24日,受國土資源部委托,中國地質調查局對依托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
2010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神馬都是浮云、給力(gelivable)、圍觀、淡定、無壓力(鴨梨)、蒜你狠系列、“飛”系列、國考、羨慕嫉妒恨、非常艱難的決定等等。媒體也評出了歐洲債務危機,中國GDP榮升全球第二,西南大干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