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在考慮批準一種幫助預防HIV感染的藥物上市。這種被稱作特魯瓦達(Truvada)的藥物早在2004年就獲得了FDA批準用于治療HIV-1感染和抗逆轉錄。 問:Truvada如何發揮作用? 答:在某些方面,它像瘧疾預防。在你進入高發病率環境之前使用它,如果一只帶有瘧原蟲的蚊子叮咬你,你就不會被感染。這一想法是如果你有藥物在身,你就可以預防HIV感染發生。 問:存在有什么副作用嗎? 答:我們做了非常深入細致的安全監測。腎臟問題十分罕見。我們在骨折方面未發現任何差異。在服用的第一個月我們觀察到了低比例輕微的胃腸道癥狀,但在第二個月就消失了。它們相對較溫和,沒有造成人們停止服藥。 問:它需要每天服用。這對于某些人來說不會很困難嗎? 答:我們必須清楚它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東西。有足夠風險的人們會從中受益。到目前為止,試驗數據中人們要么服用要么不服用它。沒有很多間斷......閱讀全文
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多種抗體療法來治療HIV、癌癥以及耐藥性致病菌等多種疾病,本文中,小編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了整理,分享給大家! 【1】Nature:重磅!阻斷氧化磷脂的抗體有望阻止炎癥和動脈粥樣硬化 doi:10.1038/s41586-018-0198-8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
近年來,科學家們在HIV研究領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們不斷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2018年即將過去了,在這一年里,科學家們在艾滋病研究領域又有哪些亮點重磅級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編就篩選出本年度艾滋病研究領域重磅級的研究成果,分享給大家! 【1】Nature:HIV研究重大進展!揭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Robert Gallo團隊[1][2]和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Luc Montagnier團隊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HIV病毒分為HIV-1和HIV-2,全世界大部分的艾滋病(AIDS)都是由前者引起的,而HIV-2病毒僅在非洲的某些地方發現。HIV之所以恐怖主要是由于兩點:一是它極易發生突變,很容易產生抗藥性,目前還沒有一種藥物能夠完全清除HIV,也沒有能夠預防HIV的疫苗。二是它攻擊的是人類的免疫系統,大
2016年12月1日迎來了全球第29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動主題依舊為:行動起來,向‘零’邁進(英文主題為Getting to Zero)。 艾滋病自1981年被發現至今30余年,肆虐全球,奪去了3500多萬人的生命,發展成為一個嚴重的全球范圍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艾滋病到底是一種什么樣
今年12月1日是第29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艾滋病日的宣傳主題是“攜手抗艾,重在預防”。就在11月29日,在北京召開的國務院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暨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了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加強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是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和生
經公開征集,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生物醫學合作研究項目共接收項目申請183項,根據雙方項目指南的要求和相關規定,予以受理以下158個項目申請。#科學部編號項目名稱申請人單位名稱18161101162吲哚胺-2,3-雙加氧酶IDO在HIV-1感
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第一次報道艾滋病,目前全世界有3690萬人感染艾滋病,死亡人數達到1200萬,據WHO估計,中國有超過125萬艾滋病患者,艾滋病危害極大,死亡率極高,對全人類的健康產生了極大的威脅,雖然“雞尾酒療法”能夠有效控制艾滋病進展,但至今仍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分型的分子流行病和臨床意義:摘要: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其基因具有高度變異性,以致于在全球流行過程中產生了許多變異株,通過血清學反應和核酸序列測定后的系統樹分析,可對這些病毒株進行分型,HIV分型在HIV的分子流行病、診斷、臨床和藥物治療及其疫苗研制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本文
2016年12月1日迎來了全球第29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動主題依舊為:行動起來,向‘零’邁進(英文主題為Getting to Zero)。 艾滋病自1981年被發現至今30余年,肆虐全球,奪去了3500多萬人的生命,發展成為一個嚴重的全球范圍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艾滋病到底是一種什
過去100年發生的多起事件讓世人密切關注未來發生傳染病大流行的風險。2018年是1918年流感流行的100周年,估計有數千萬人死于100年前那次流感。現在擁有比一個世紀前更好的干預措施,季節性流感疫苗,但不一定完全有效預防。每年需要接種或選擇接種的人所占比例較小。世界上還有抗生素可以幫助治療細菌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1. Nat Med:利用特殊藥物偽裝T細胞可抑制HIV的傳播 刊登在國際著名雜志Nature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埃默里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利用阻斷T細胞向腸道運輸的抗體來“偽裝”免疫細胞或許實現在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HIV感染模型中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相關研究就可
1. NEJM:工程胰島細胞移植讓一名糖尿病患者恢復胰島素產生能力 1型糖尿病讓一名43歲的女性依賴于胰島素。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醫生們通過將工程胰島細胞移植到她的腹部恢復了她的身體產生這種激素的能力。這名病人在接受移植一年后仍然保持胰島素不依賴性,而且根據一篇新聞稿的報道,她是測試這種糖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 IV通
六十歲月一甲子,不忘初心再出發。 60年前,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的三大科學院之一,成為我國醫療衛生系統的國家隊和先行者。 從“落后”到“領先”,從“模仿”到“原創”,從“空白”到“超越”……60年來,醫學科技創新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中國醫學科學院人深深的足跡,為人民健康護航途中的每一次
今年12月1日是第26個世界“艾滋病日”。100年來,艾滋病從首次被發現、確診,病原——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被鑒定,經歷了漫長醞釀期、持續暴發期和艱難控制期,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紀瘟疫”。截至2012年,艾滋病造成的死亡人數已達3600萬人,現有HIV感染者3530萬人。 美國前
美國 遺傳學研究精彩紛呈;細胞學研究成果豐碩;藥理學研究取得新成果;艾滋病研究與治療獲得突破性進展;腫瘤學研究取得成效。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開發出一種繪制DNA之間接觸位點的新方法,并利用計算機模型繪制出一個細胞中完整DNA鏈——基因組的精確三維圖像;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制造出一個能折疊成
【1】Science:重磅!一種三特異性抗體三管齊下有望阻止HIV感染 doi:10.1126/science.aan8630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研究人員報道在實驗室制造的一種三特異性抗體(three-pronged antibody, trispecific antibody)要比用來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領域的重要研究進展,分享給大家! 【1】J Clin Invest:長期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個體中,感染艾滋病毒的細胞持續存在腦脊液中 doi:10.1172/JCI127413 近日,一項發表在Journal of Cl
1981年,自第一例艾滋病患者被發現以來,人們才開始慢慢了解HIV和AIDS,隨著科學家們30多年的努力研究,他們在艾滋病研究領域取得了眾多可喜的研究成果,研究者不光闡明了HIV感染宿主的分子機制,還對抵御耐藥性菌株提出了可行性的策略,盡管如此,HIV病毒還會“另辟蹊徑”尋找求生出路,讓科學家們
據數據,在中國,截止北京時間1月31號9時,全國確診人數已經達到9811例,疑似15238例,死亡213例,治愈214例。在美國,截至目前為止,確診的病例為六例,并且首次出現人傳人現象,目前患者分別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地區,伊利諾伊州(2例),加州(2例)和亞利桑那州。AA(美國航空)、DELTA(
序號 受理號 項目名稱 中方申請人及單位 美方申請人及單位 73 812111050 艱難梭菌感染疫苗的研發 黃海輝復旦大學 Hanping Feng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Baltimore 74 812111020 靶向gp
烏干達里拉一名結核病患者的胸腔X光片。全球每年新增結核病病例的80%來自于22個國家,烏干達是其中之一。 圖片來源:J. MATTHEWS/PANOS 表格為結核病近年來的病例數量趨勢,以及與HIV共同感染的病例數量趨勢;圖為新型多重耐藥性結核病病例在全球的分布情況。圖片來源:WHO 在與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雙邊合作協議,2012年雙方共同進行了第二輪生物醫學合作研究項目的征集與評審。共受理144項申請,以下42個項目獲得批準(執行期限2013年1月-2013年1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8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其中面上項目16934項、重點項目612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38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0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6112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2872項、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
時光總是匆匆而逝,12月份已經開始,2017年也已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8年,2017年三大國際著名雜志Cell、Nature和Science(CNS)依舊刊登了很多突破性耐人尋味的研究,本文中小編首先對2017年Science雜志發表的重磅級亮點研究進行盤點,分享給大家!與各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