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細菌成治癌新希望
日前于美國紐約舉行的第四屆國際癌癥免疫療法會議上展示的數據表明,雖然“活體細菌”和“癌癥治療”可能聽上去不像是很有前景的配對,但特定細菌似乎能在注射進腫瘤后拖延腫瘤生長。當然,這種方法仍存在安全性問題。不過,考慮到很多患者對現有癌癥療法產生耐藥性或者未作出反應,細菌注射引發了足夠興趣,以至于成為一項將細菌同既有免疫療法相結合的新臨床試驗的一部分。 該研究是對一項100多年前的古老試驗的回應。19世紀90年代,腫瘤學家William Coley開始將被殺死細菌的混合物注射進不能動手術的癌癥患者體內。Coley報告了這種方法的成功,同時“柯里毒素”在美國被當作癌癥療法售賣,直到20世紀60年代。不過,其他醫生對Coley的結果提出質疑。該療法也逐漸被成為癌癥治療標準的化療和輻射代替。 4年前,一個由癌癥科學家組成的大型團隊提出,細菌注射可能仍是治療癌癥的有效方法。他們在一篇發表于《科學—轉化醫學》的論文中,描述了當16只患......閱讀全文
注射細菌——免疫治療癌癥的新武器
近日,Johns Hopkins和BioMed Valley Discoveries科學家們已經證明,注射細菌--諾維氏芽孢梭菌(Clostridium novyi),可以縮小大鼠和犬體內腫瘤大小。他們的做法更新了19世紀90年代癌癥研究人員William Coley的早期工作,Coley注意到
nkt細胞免疫治療——“癌癥免疫治療特種兵”
2月27日,據CCTV2財經頻道報道稱,中國有一位科學家已經研制出一種治療腫瘤的新方法,即從自身的細胞里找到了抗癌的勁敵。清華大學醫學中心細胞治療研究所所長張明徽是這一項目的負責人,他們的工作是在人體眾多的細胞中,尋找并培養出對人類健康有益的免疫細胞。 培養免疫細胞不像養寵物那么簡單,發現和培
細胞免疫治療能否攻克癌癥?
打破砂鍋 數據顯示,全國每分鐘有6人被確診為癌癥,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感受到身邊患癌的人越來越多。請關注——細胞免疫治療能否攻克癌癥? 2013年年初,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了《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每年新發癌癥病例約為312萬例,每年因癌癥死亡的人數為 270萬例。全
著名院士Nature聚焦癌癥免疫治療
盡管阻斷抑制性PD-1信號通路的癌癥免疫治療藥物已在一些臨床試驗中取得成功,且現已獲得FDA批準用于治療黑色素瘤、肺癌和膀胱癌。卻仍然有許多患者的腫瘤對這些藥物不產生反應。 來自埃默里大學疫苗中心的科學家們現在揭示出了,可辨別出被PD-1阻斷劑重激活時醒來的T細胞亞群的一些分子特征。 研究
Science:癌癥免疫治療為何結果不同?
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腫瘤新抗原(tumor neoantigens)能幫助醫師們了解癌癥患者對癌癥免疫療法的應答情況,這將為實現個體化癌癥治療鋪平道路。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3日的Science雜志上。 在過去的幾年中,癌癥免疫療法變得越來越熱門,從最開始發現我們的免疫系統能抑制癌癥生長,到后來發
細胞免疫治療對癌癥有效么?
細胞免疫治療對癌癥有效嗎?答案是肯定的。 腫瘤免疫療法是一項正在迅猛發展的技術,未來它將會是癌癥治療的一個重要方向。 因為最強大的抗癌力量,不是來自藥物,也不是手術或者放療,而是我們自身!我們的免疫細胞每天都在吞噬癌細胞,只不過有時候它們被狡猾的癌細胞蒙蔽。近幾年國際上最新的研究發現,只要通
癌癥免疫治療:糞便移植帶來曙光
在抗癌這條漫長且坎坷的道路上,腫瘤學家們采取了一系列策略來阻止癌癥,從化療到放療,再到增強機體免疫防御的藥物。現在,另一種潛在的療法——糞便移植,正在臨床研究中進行測試。本周,有兩個研究團隊已將早期成果發表在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的年會上。這些結果表明,起初無法受益于免疫治療藥物的患者,在
“癌癥”免疫治療的關鍵因素
EPFL科學家通過阻止調節腫瘤血管生長的兩種蛋白質來改善癌癥免疫治療的功效。 癌癥免疫治療旨在增強或恢復患者免疫系統(即T細胞)識別和攻擊癌癥的能力。但是腫瘤使用幾種策略來抵抗免疫攻擊,使免疫療法僅在少數患者中有效。例如,它們產生阻斷而不是促進T細胞到達的血管。EPFL科學家現在通過重新編程腫
為何有些細菌能夠幫助治療癌癥?有些細菌會誘發癌癥?
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研究發現有些細菌能夠幫助抵御癌癥,而有些癌癥則能作為癌細胞的“幫兇”促進癌癥發展,本文中,小編對相關研究進行了整理,分享給大家!【1】Nat Biomed Engin:在特殊益生菌的幫助下 每天吃西藍花就能有效預防癌癥doi:10.1038/s41551-017-0181-y
新一代癌癥細胞免疫治療技術:nkt細胞免疫治療
NKT細胞免疫療法 基于NKT的新一代癌癥細胞免疫治療技術 研究人員發現免疫細胞可用于癌癥治療的歷史已有40多年,但基于癌癥的復雜性,目前還沒有發現可以治療它的普遍規律。國內目前廣泛使用的“免疫療法”(主要是 CIK -DC 細胞療法)具有靶向不明和免疫系統抑制等缺點。 2005年,清華細
-2014美國癌癥年會:聚焦腫瘤免疫治療
腫瘤免疫治療是通過激活體內的免疫細胞,特意性地清除癌變的細胞。這種治療方法具有特異性強,作用期長和副作用小等優點,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治愈腫瘤的終極手段。然而,直到最近幾年,這個夢想才開始被實現,科學雜志把腫瘤免疫治療列為2013年的重大科學突破。于此相呼應,2014美國癌癥年會的主題是:利用腫瘤基
高纖維食物有利于癌癥免疫治療
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AACR)年度會議的媒體預覽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與飲食質量較差的人相比,食用高纖維食物的皮膚癌患者對免疫療法的反應更好。 黑素瘤是一種皮膚癌,如果發現得早,是可以治愈的,但每年仍有大約900
缺乏人群多樣性不利癌癥免疫治療
科學家發現,高腫瘤突變負荷(TMB,在癌細胞內發現的突變數量)可能無法在不同的癌癥患者群體中作為一個準確的生物標志物。該研究結果可能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一種免疫療法)治療的臨床決策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癌細胞》雜志。 “這項研究發現了在不同人群中作為生物標志物的TMB的潛在技術問
Cell推出四篇癌癥免疫治療精選綜述
盡管利用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癥這一想法已存在了幾十年,直到近年來才找到一些成功的治療策略。通過操控免疫檢查點和T細胞激活來發揮抗瘤活性,免疫療法由最初在幾種癌癥類型中顯示出治療潛力,到現在已被應用至更廣泛的惡性腫瘤中。近 日Cell雜志以“Harnessing Immunotherapy again
病由心生!-心情影響癌癥免疫治療
長期壓力大、心情不佳當然不利于健康。那么,壓力大是不是致癌因素,又和癌癥治療的療效有何關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腫瘤中心、芙蓉實驗室教授吳芳科研團隊的一項研究,證實了情緒壓力(ED)與肺癌免疫治療效果密切相關,并提出了聯合生物-心理因素預測腫瘤免疫治療療效的新模式。近日,該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醫學》
癌癥免疫治療的又一熱門方向!
2015年10月,英國癌癥研究中心投入上億美元啟動了“抗癌七大挑戰”項目,意欲在5年內從癌癥疫苗、挖掘癌癥標簽、構建腫瘤微環境、開發智能藥物等7個領域攻克癌癥,開創出新的抗癌策略。其中,研發出預防非病毒性癌癥疫苗作為挑戰之首,一直是眾多科研機構及生物企業正在攀登的高峰。 疫苗的問世曾讓人類與傳
GEN:引領癌癥免疫治療的“四駕馬車”
近些年來,一場癌癥治療的革命正在悄然發生,除了依賴于一種又一種的人工分子來診治癌癥,科學家們正在尋求通過病人自身免疫功能治療惡疾的方式。 現在,癌癥免疫療法主要面臨著三大任務:增強癌細胞免疫靶標性,提高特異免疫分子的癌細胞擊殺率以及提高免疫細胞的腫瘤靶向性。 自腫瘤免疫治療出現伊始,這一領域
細菌移植可緩解免疫治療不良反應
據英國《自然·醫學》雜志近日在線發表的一項醫學研究,美國科學家通過移植健康捐贈者的腸道細菌,對兩名癌癥患者因免疫治療引起的重度結腸炎進行了治療。 近年來,免疫療法徹底改變了癌癥治療。這種針對腫瘤的免疫治療旨在激活人體免疫系統,依靠自身免疫機能殺滅癌細胞和腫瘤組織。與以往的手術、化療、放療和靶向
腸道細菌可幫助治療癌癥
腸球菌hirae的掃描電鏡圖像。 據2項新的報告披露,生活在我們腸道中的細菌群落可幫助確定某些抗癌療法的功效,其中包括那些先前被認為直接作用于腫瘤細胞的藥物。在這兩種情況下,腸道微生物群似乎能調節由這些治療所引發的免疫系統的反應。研究人員發現,在腸道無菌的小鼠中,這些療法在攻擊腫瘤上的效果較差
腸道細菌:癌癥治療新幫手
人體內微生物的數量比細胞的十倍還多,這些微生物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它們維護人體健康,調節免疫系統,維持消化系統“有活力地”運轉。現在,《科學》雜志上的兩篇文章指出,這些微生物還有助于治療疾病。 這些研究以小鼠為研究對象。結果表明,腸道細菌有助于增強3種抗癌療法的療效。在每一個案例中,當小鼠體
死細菌居然能治療癌癥!
眾所周知,癌癥是很難治療的,因此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求替代的治療方法。細菌是否能提供一種解決方案呢?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資料顯示,結直腸癌是美國第三大最常見的癌癥,它也恰好是一種很難治療的癌癥,因為傳統的化療和放療,在胃腸道氧氣匱乏的環境中都不起作用。但是,最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
Nature醫學:臨床癌癥免疫治療傳重大捷報
近年來,免疫療法成為了一種有前景的癌癥治療方法。遺傳改造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來靶向腫瘤,現在這一策略在對當前無法治愈的一種惡性漿細胞疾病――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中取得了重大成功。相關的研究結果發布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志上。 患者在接受了自體干細胞移植后,體內再度被輸入
合成生物學如何助力免疫治療攻克癌癥?
免疫療法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攻擊其癌癥,已成為研究和臨床發展的熱點領域。雖然研究人員有幾種方法來進行免疫治療,但本文將介紹合成生物學如何改進和增加針對癌癥的免疫治療武庫。 CAR-T (CAR代表嵌合抗原受體,T代表T細胞)細胞治療是癌癥免疫治療興趣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這是一種基于細胞的
Nature子刊:安全有效的癌癥免疫治療
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癥中心細胞工程中心主任Michel Sadelain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第一次證實了一種新技術的效力,其可能推動開發出更特異的、基于細胞的癌癥免疫療法。他們的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雜志上。 免疫療法是指從患者
nkt免疫治療第四種癌癥療法
第四種癌癥療法 目前癌癥治療的三種主要方法是手術,放療和化療,細胞免疫療法被稱為癌癥的第四大療法。 傳統意義上我們認為免疫系統中主要的直接對抗腫瘤的細胞有兩種,即NK細胞和T細胞,而NKT(natural killer T)細胞是NK細胞和T細胞的綜合體,同時具有NK細胞的非特異性殺傷功能和
高纖維飲食能改善癌癥免疫治療的效果?
你也許想不到,癌癥治療效果還與飲食相關。美國帕克癌癥免疫治療研究所(Parker Institute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研究人員發現,高纖維飲食、腸道微生物組和癌癥免疫治療反應之間存在關聯。 在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2019年會的媒體預覽會上,研究人員發
納米技術在癌癥免疫治療上的應用
納米技術指的是納米空間尺度水平操縱原子和分子,對物質和材料進行加工處理的技術。近日我國有研究者開發了一種新型的癌癥免疫治療策略,通過在癌癥動物模型的腫瘤切除部位噴灑噴霧,快速形成了凝膠,并在其中包埋納米顆粒緩釋抗體藥物。研究結果發現在癌癥動物模型上這種噴劑能夠靶向手術后的殘余癌細胞,
Nat-Genet:更多的癌癥突變,更好的免疫治療結果
根據一項新的大規模研究,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通常對具有更多基因突變的腫瘤最為有效,不過這種關聯性并非適用于所有癌癥。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腫瘤基因組中的突變數量可能能夠預測患者從激活免疫系統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中獲益的程度。盡管之前的研究已表明較高的腫
ASCO-2016年報:癌癥免疫治療當選“Advance-of-the-Year”
在國會山的簡報中,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宣布免疫治療為年度癌癥研究的首要進展。在剛剛發布的——《2016 年度報告:ASCO臨床腫瘤學進展》(以下簡稱《報告》)中,描述了免疫治療近期的重大研究突破以及其他60項重要的癌癥研究進展。ASCO的報告中呼吁持續強勁的聯邦資金用以癌癥研究,并強調了
癌癥免疫治療成效取決於合適的生物標記檢測
近日,根據香港專科醫護基金,免疫系統或成為癌癥治療的一大關鍵。有別於直接針對腫瘤的傳統療法,免疫治療集中重新啟動自身免疫系統,對抗惡性細胞。而癌癥患者應接受生物標記檢測,找出更適合自己的免疫治療方案,以取得較佳的治療效果。香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徐成之醫生及香港分子遺傳學專家黃利寶博士擔任嘉賓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