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癌癥是很難治療的,因此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求替代的治療方法。細菌是否能提供一種解決方案呢?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資料顯示,結直腸癌是美國第三大最常見的癌癥,它也恰好是一種很難治療的癌癥,因為傳統的化療和放療,在胃腸道氧氣匱乏的環境中都不起作用。但是,最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員Teoh Swee Hin,找到了這些癌癥的另一種治療選擇——細菌療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的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 Teoh說:“這種療法能夠對腫瘤起抑制作用,也喚起一種免疫反應來對抗腫瘤。但是用細菌療法,存在感染的風險。如果我們可以使用無活性的衍生物,如滅活的細菌和條件培養基,我們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感染的風險。” 雖然研究表明,活菌可產生抗腫瘤的效果,但研究人員不清楚失活的細菌及其分泌的產品,是否將以類似的方式起作用。Teoh和他的同事們,通過使用滅活的梭狀芽孢桿菌(Clost......閱讀全文
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研究發現有些細菌能夠幫助抵御癌癥,而有些癌癥則能作為癌細胞的“幫兇”促進癌癥發展,本文中,小編對相關研究進行了整理,分享給大家!【1】Nat Biomed Engin:在特殊益生菌的幫助下 每天吃西藍花就能有效預防癌癥doi:10.1038/s41551-017-0181-y
近日,來自Dana-Farber癌癥研究所和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機體大腸中生存的微生物或許在飲食和特殊類型結直腸癌發病的關聯中起到了關鍵的橋梁作用,相關研究刊登于國際雜志JAMA Oncology上。 文章中,研究者重點對具核梭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近年來,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不斷深入,曾經在研究中被他們所忽視的腸道菌群(腸道微生物)被再次重視起來,多項研究中研究者發現腸道菌群和很多疾病的發生都有關聯,比如風濕病、機體衰老、炎癥甚至癌癥等;當然了腸道菌群也是研究人員治療多種人類疾病的關鍵靶點,科學家們往往會利用機體腸道菌群來治療諸如肥胖、糖尿
本期為大家帶來關于巨噬細胞的最新研究進展,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了解近期研究發現的關于巨噬細胞的新功能、新特點和新應用。 【1】Cancer Res:同濟醫學院學者發現巨噬細胞分泌外泌體促進結直腸癌轉移侵襲 DOI: 10.1158/0008-5472.CAN-18-0014 臨床和實驗證據都表
作為對抗生素治療的回應,細菌通過增加它們的基因組中的突變率來提高它們的生存幾率,從而讓它們有更多機會產生耐藥性。這種策略并不僅僅限于細菌。在一項新的研究中,意大利研究人員發現結直腸癌細胞同樣會提高它們的突變率,從而避免靶向療法導致的死亡。相關研究結果于2019年11月7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
提起腹瀉、便秘和消化不良等疾病癥狀,很多人都會想到來點益生菌調理一下。當然了,益生菌的好處或許不止這一點,其或許還能幫助降低女性在孕期的糖尿病風險,本文中,小編盤點了益生菌對機體健康的諸多好處,分享給大家! 【1】Nat Biomed Engin:在特殊益生菌的幫助下 每天吃西藍花就能有效
5月29日是即將到來的世界腸道健康日,腸道健康對于我們的幸福生活非常重要,近年來,科學家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來對機體腸道進行研究,那么目前在腸道健康方面的研究進展如何呢?本文中小編整理了相關研究,分享給各位! 【1】Cell:腸道細菌或可影響結腸癌治療效果 doi:10.1016/j.cell
眾所周知,一個人的飲食或會對其機體腸道微生物組產生明顯效應,飲食習慣會通過復雜的代謝相互作用來幫助預防癌癥發生,具體而言,富含纖維的飲食能夠幫助降低特殊類型癌癥的發生,比如結直腸癌等,盡管這種飲食方式能有效預防癌癥,但如今研究人員仍然并不清楚其在癌癥進展或預防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圖片來源于網絡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亮點研究成果,共同解讀近期科學家們在癌癥免疫療法研究上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給大家!圖片來源:Cell 【1】Cell:揭示增強免疫療法療效、對抗免疫抵抗性癌細胞的新方法 doi:10.1016/j.cell.2019.06.014 免疫療法刺激病人的免疫系統對抗癌癥。然
近年來,研究者們在腫瘤的預防與治療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臨床上手術、放化療以及免疫療法的結合使用也大幅提高了患者的壽命以及生活質。然而,在很多情況下,腫瘤組織還是會出現較強的抗藥性,使得治療結果往往不佳。因此,進一步探究癌細胞的耐藥性的產生以及尋找針對性的治療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熱點。本期為大家帶
時光總是匆匆易逝,轉眼間,2019年就要結束了,在即將過去的一年里,科學家們在腸道微生物組研究領域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編對相關重要的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6xc.com.au 【1】Nat Biotechnol:突破!科學家在人類腸道微生物組中鑒別出10
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被《科學》雜志列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的簡稱,Cas是CRISPR相關蛋白的簡稱。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在癌癥免疫療法領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 【1】Cancer Res:突破!科學家鑒別出癌癥免疫療法的潛在新型靶點:GARP doi:10.1158/0008-5472.CAN-18-2623 據美國癌癥協會數據顯示,結直腸癌是男性和女性因癌癥死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南醫學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對腸道菌群進行精準編輯或能降低小鼠炎性相關的結直腸癌風險,相關研究結果有望為慢性腸道炎癥患者開發新型癌癥預防策略。 如今炎性腸病(IBS,Inflam
維生素A(vitaminA)又稱視黃醇(其醛衍生物視黃醛)或抗干眼病因子,是一個具有脂環的不飽和一元醇,包括動物性食物來源的維生素A1、A2 兩種,是一類具有視黃醇生物活性的物質。 維生素A1多存于哺乳動物及咸水魚的肝臟中,維生素A2常存于淡水魚的肝臟中。由于維生素A2的活性比較低,所以通常所
日前在《自然》期刊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發現,在癌癥小鼠模型中,經過改造的細菌能使抗癌藥物以同步的周期釋放。這一系統還能通過周期性裂解(即細胞解體)的方式控制細菌數量。 當前,人們對將細菌改造為活體治療劑的興趣愈發濃厚,但宿主的反應和這一系統的長期有效性仍然有待評估。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
微生物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近年來,關于微生物組領域的研究也成為醫藥產業熱點。最近,微生物組學先驅,總部位于美國舊金山的Second Genome公司宣布公司將進行總額達4260萬美元的B輪融資。在投資者名單中輝瑞、羅氏旗下投資部門赫然在列,這也暗示出兩大生物醫藥巨頭對微生物組學前景的看好。 目
微生物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近年來,關于微生物組領域的研究也成為醫藥產業熱點。最近,微生物組學先驅,總部位于美國舊金山的Second Genome公司宣布公司將進行總額達4260萬美元的B輪融資。在投資者名單中輝瑞、羅氏旗下投資部門赫然在列,這也暗示出兩大生物醫藥巨頭對微生物組學前景的看好。 目
我們都知道機體健康離不開各種維生素,那么不同維生素到底對機體健康有哪些好處呢?本文中,小編對相關研究報告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1】JNCI:大規模國際研究闡明維生素D或能有效降低機體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doi:10.1093/jnci/djy087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the Jou
喬治亞癌癥中心、奧古斯塔大學醫學院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系的免疫學家Gang Zhou博士說,抗生素對癌癥治療的任何負面影響似乎都關乎腸道微生物菌群是否能輔助激活T細胞所驅動的治療反應。越來越多實驗證據表明,情況復雜的癌癥靶向治療很可能因為抗生素濫用遭遇翻船。《Oncotarget》建議,使用抗生素前
近日,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設計了一種“益生菌”療法,或許有望提高在腫瘤免疫治療的安全性,其中包括靶向PD-L1和CTLA-4的抗體療法。上述藥物通過細菌釋放,并且對腫瘤展開攻擊,從而促進免疫反應,最終導致腫瘤消退。 該研究今天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
美國的《Science》雜志由愛迪生投資創辦,是國際上著名的自然科學綜合類學術期刊,與英國的《Nature》雜志被譽為世界上兩大自然科學頂級雜志。Science雜志主要發表原始性科學成果、新聞和評論,許多世界上重要的科學報道都是首先出現在Science雜志上的,比如艾滋病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之間的
我們都知道,合適劑量的藥物/療法有助于改善疾病的治療,那么近年來,科學家們又有哪些新的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編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1】JAMA:高劑量維生素D的攝入或會讓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獲益 doi:10.1001/jama.2019.2402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
Vedanta Biosciences是一家臨床階段的微生物組公司,專注于開發基于合理設計的人類細菌組合體的新一類療法,用于免疫介導性疾病的治療。近日,該公司宣布,已啟動微生物組療法VE800的首個人體臨床研究,評估該療法與百時美施貴寶(BMS)的抗PD-1療法Opdivo(歐狄沃,通用名:ni
12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 Science:CRISPRa加入肥胖之戰,無需對基因組進行編輯就能對抗肥胖doi:10.1126/science.aau0629 在一項重要的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證實CR
7月份即將結束了,7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Cell: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艷麗/章新政課題組從結構上揭示Cas13a切割RNA機制 doi:10.1016/j.cell.2017.06.050 作為一種VI-A型CRISPR-Cas系
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多種成像技術來加速人類癌癥、肥胖等疾病的研究,本文中,將相關重要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與大家一起學習! 【1】Cell Rep:利用組合性成像技術成功追蹤阿爾茲海默病患者大腦的退化過程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道,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DNA損傷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給大家! 【1】Nature:重大進展!揭示修復酒精引起的DNA損傷的新機制 doi:10.1038/s41586-020-2059-5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荷蘭胡布勒支研究所和英國劍橋醫學研究委員會分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在腸道微生物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給大家! 【1】Nat Microbiol:腸道微生物調控諾如病毒感染過程 doi:10.1038/s41564-019-0602-7 高度傳染性的諾如病毒會引起腹瀉和嘔吐,并且因迅速在人口密集的空間中傳播而臭名昭著。每年
【1】JCI: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有效抑制癌癥進展轉移的新型靶向療法 doi:10.1172/JCI93172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Wistar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線粒體蛋白Sy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