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抗體是目前已知的可結合目標抗原的最小單位,分子量只有15 KD,是傳統抗體的十分之一。作為新一代抗體代表的納米抗體,具有傳統抗體無可比擬的優勢。納米抗體性質非常穩定,在嚴苛條件下仍然保持生物活性,這將徹底解決生物制劑冷鏈運輸和儲存的難題;納米抗體親和力高、特異性強,能識別傳統抗體不能識別或不能接近的抗原;納米抗體組織滲透能力強,排除迅速,在體內成像、疾病快速無創傷確診以及手術精確定點治療等領域應用潛力巨大;納米抗體的制備簡單,可在大腸桿菌、酵母菌等較簡單的微生物體系中大規模生產,顯著降低研發和生產成本,解決了抗體產品規模化制備的難題。因此,納米抗體技術于2012年被評為最值得關注的十大新一代生物技術平臺之首,在免疫、診斷、醫學成像、檢測、蛋白質結晶、腫瘤的抗體靶向診斷和治療等領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納米抗體作為體外診斷試劑還存在一些障礙,由于納米抗體分子量小,需要對其結構進行修飾才能用于臨床診斷試劑盒的開發,然而,用......閱讀全文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15日,著名抗體生產商Proteintech Group正式宣布,全資收購德國企業ChromoTek。后者是納米抗體(也稱為羊駝單域抗體)的知名制造商,致力于納米抗體技術的研發和商業化推廣,擁有多項世界領先的納米抗體技術。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次收購拓展了Proteint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15日,傳統抗體標桿生產商Proteintech Group 正式宣布,全資收購德國企業ChromoTek。后者是羊駝單域抗體(也稱為納米抗體)的知名制造商,致力于納米抗體的研發和應用推廣,擁有多項世界領先的納米抗體開發技術。 本次收購拓展了Pro
當下我國正處于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發展階段,該病毒感染主要會造成的新型的急性肺炎癥狀(WHO已將其名為NCOVID19),疫情已在全國范圍內肆虐超過20天,對我國民生健康和經濟造成極大影響。目前網上涌現多篇關于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實驗室檢測技術的文章,文章質量水平千差萬別
一、血液學檢查 病毒感染相關的血液學檢查主要包括血常規、血生化以及其他針對性的檢測項目,相關指標為臨床常用的病毒感染診斷指標,為疾病的輔助診斷提供依據。 1、血常規 血常規中的許多項具體指標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標,對機體內許多病理改變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和
當下我國正處于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發展階段,該病毒感染主要會造成的新型的急性肺炎癥狀(WHO已將其名為NCOVID19),疫情已在全國范圍內肆虐超過20天,對我國民生健康和經濟造成極大影響。目前網上涌現多篇關于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實驗室檢測技術的文章,文章質量水平千差萬別
從醫學檢驗到檢驗醫學,整個檢驗行業面貌一新,尤其是近年來相關政策的出臺以及檢驗新技術的涌現,共同推進檢驗醫學的進一步發展,我們也一直在不斷的改進中發現和解決問題。對于國內檢驗行業的進步,不論是新技術、新政策,工作在一線的使用者們是問題的發現者,也是最權威的發言人。因此,我們衷心希望“臨床在線”欄目能
圖1.檢測示意圖。在圖1中,抗原(antigen)是待測蛋白(如PSA),MP是磁性納米顆粒,顛倒放置的Y是特異性結合待測蛋白的抗體。檢測抗體(藍色的Ys)捕獲待測蛋白,控制抗體(黃色的Ys)捕獲與磁性納米顆粒偶聯的抗體。圖片來自這項研究的作者。 2016年2月14日/生物谷BIOON/--在
現代免疫檢測的工作原理 免疫檢測是目前醫療衛生和生物科學研究領域常用的診斷方法。免疫檢測的核心步驟為抗原-抗體間特異性的復合反應,通過復合反應產生檢測信號,實現對溶液中抗體或抗原性的定量。由于抗體分子能夠識別非常有限的分子種類,因此免疫檢
血清胱抑素C及其臨床應用: 胱抑素C(CystatinC,簡稱CysC)亦稱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是一種由120個氨基酸組成,分子量為13kDa的低分子量、堿性非糖化蛋白質。CysC基因在包括腎、肝、胰、腸、胃、肺及胎盤等所有組織中持續地轉錄和表達。研究發現Cys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的成
血清胱抑素C及其臨床應用:胱抑素C(CystatinC,簡稱CysC)亦稱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是一種由120個氨基酸組成,分子量為13kDa的低分子量、堿性非糖化蛋白質。CysC基因在包括腎、肝、胰、腸、胃、肺及胎盤等所有組織中持續地轉錄和表達。研究發現Cys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的成員之
血清胱抑素C(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研究及其臨床應用:胱抑素C(Cystatin C,簡稱CysC)亦稱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是一種由120個氨基酸組成,分子量為13kDa的低分子量、堿性非糖化蛋白質。CysC基因在包括腎、肝、胰、腸、胃、肺及胎盤等所有組織中持續地轉錄和表達。研究發現CysC是
近兩年安圖生物、美康生物、潤達生物、迪瑞醫療等體外診斷公司集中上市,但是多數體外診斷公司多以渠道為王,以儀器促進試劑的銷售。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一家以專注取勝,就在別家免費甚至虧錢把儀器賣給醫院時,他們已經自主研發了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并遠銷海外,打破了國外“四大家族”(羅氏、雅培、貝克曼和西
此報告詳細描述化學發光行業整體情況,分析競爭格局,指出進口替代是行業發展方向。把國產和進口產品進行對比,對進口替代中行業的痛點進行闡述。在成文過程中,調研多家醫院,檢測終端及經銷商,對一手數據進行分析,得出較切實的結論。 1、化學發光是IVD行業的黃金細分領域 1.1 體外診斷潛力大,發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0月29日,BCEIA2015期間,召開了儀器分析在生物醫藥中的應用的會議,會議主要討論了分析儀器在生物醫藥中的應用,整個會議由汪正范老師主持,分析測試百科網跟蹤報道了整個會議的進程。汪正范老師 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陳立杰作報告
1、側流免疫層析檢測技術 側流免疫層析檢測技術(LFIA) 也稱橫向流動免疫檢測技術,是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的一種獨特的免疫分析方式,以條狀纖維層析材料為固相,借助毛細管的吸附作用使樣品在層析材料上移動,其中樣品
1、側流免疫層析檢測技術 側流免疫層析檢測技術(LFIA) 也稱橫向流動免疫檢測技術,是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的一種獨特的免疫分析方式,以條狀纖維層析材料為固相,借助毛細管的吸附作用使樣品在層析材料上移動,其中樣品中的待測物與層析材料上一定區域的抗
目前,體液標志蛋白的檢測方法主要采用免疫學方法,以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放射免疫測定(Radio immunoassay,RIA)和膠體金層析法(俗稱“金標”)這幾種方法為主。ELISA方法雖然在臨床上使用了近二十
臨床檢驗常見設備包括:一、臨檢設備:血細胞分析儀、流式細胞儀、血凝分析儀、尿液干化學分析儀、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儀、糞便分析儀二、生化免疫設備:生化分析儀、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酶免疫分析儀、熒光免疫分析儀三、分子診斷設備:核酸提取儀、實時熒光PCR儀、基因測序儀、質譜儀四、微生物檢驗設備:微生物鑒定藥敏
發改委網站2011年10月20日刊文,由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聯合研究審議的 《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年度)》,現予以發布。《指南》確定了當前優先發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進能源、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海洋、高技
“在‘十一五’期間啟動本項目,是863計劃第一次對檢驗醫學和體外診斷產業有這樣的重點項目支持。”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吳樂斌告訴記者。 2006 年10月,國家科技部發布了“十一五”863計劃生物技術與醫學領域的重大重點項目指南,第一次列入了診斷試劑的專
在生物醫學大數據的重要價值日益凸顯的今天,大規模組學計劃成為世界各國的重要戰略布局,如何能夠更準確、更快速、更低成本地開展基因測序變得愈發迫切,驅動著技術之輪飛馳向前。高通量測序誕生和發展的歷史,鐫刻著科學家和產業先驅們在“更準、更全、更快、更便宜”的道路上所作出的種種努力。近日,由華大智造聯合
進入2016年后,全球IVD領域都不太平靜,巨頭們忙著花錢買技術、搞并購,搞戰略聯盟。 在經歷了2015年CFDA的最強整治風暴之后,2016年一開年,體外診斷行業就上演起資本大戲。確實火爆! 本文盤點了準備沖擊A股的企業名單,還有今年以來已在新三板掛牌和已申請掛牌的企業名單(此統計周期為2
磁性納米粒子的應用磁性納米粒子在生物醫學方面的應用主要分為兩大類:體外應用主要包括分離純化、磁性轉染、免疫分析、催化、Magnetorelaxometry、固相萃取等。體內應用可大致分為治療和診斷兩類,治療方面的應用如熱療和磁靶向藥物,診斷方面的應用如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enti
目前,體液標志蛋白的檢測方法主要采用免疫學方法,以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放射免疫測定(Radioimmunoassay,RIA)和膠體金層析法(俗稱“金標”)這幾種方法為主。ELISA方法雖然在臨床上使用了近二十年,但它依然
新冠疫情是一場大考,考驗著我國高校抗擊疫情科研攻關實力。疫情發生以來,華中科技大學充分發揮科研優勢和多學科綜合交叉優勢,積極開展科研攻關,盡最大努力為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科技支撐。 在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門的部署下,我校第一時間組織30家科研機構和醫院,組建24支重點科研團隊,投入5000萬元科
1. 腫瘤免疫治療 腫瘤免疫治療是指通過免疫系統的被動或主動免疫來控制和殺滅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與傳統醫療手段在物理和化學層面上殺滅腫瘤細胞不同,腫瘤免疫療法通過增強機體免疫系統功能來控制和殺滅腫瘤,具有不良反應小、特異性強等優點。根據治療原理的不同,免疫療法主要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刺激、腫瘤疫
1. 腫瘤免疫治療 腫瘤免疫治療是指通過免疫系統的被動或主動免疫來控制和殺滅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與傳統醫療手段在物理和化學層面上殺滅腫瘤細胞不同,腫瘤免疫療法通過增強機體免疫系統功能來控制和殺滅腫瘤,具有不良反應小、特異性強等優點。根據治療原理的不同,免疫療法主要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刺激、腫瘤疫
6月17日,《自然—納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閻錫蘊課題組在腫瘤診斷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這是該課題組繼發現無機納米材料類酶活性之后(Nature Nanotechnology 2007)的又一重大突破。 該項研
2月3日,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完成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研制的公告。公告稱公司于近日完成了兩款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產品的研制。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采用實時熒光定量 PCR 技術,以2019-nCoV 新型冠狀病毒的高度特異性序列為靶區域,設計特異性引物和 Taq
胰腺癌是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是因為在早期階段,它通常是無法檢測到的。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Ye Hu和他的同事們開發出一種快速的廉價的基于納米顆粒的胰腺癌診斷方法。這種方法部分上是利用胰腺癌釋放的囊泡表面上的一種生物標記物開發的。相關研究結果于2017年2月6日在線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