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精神面面觀 2020年,你舉頭望明月時,或許還能看到一顆更亮的“星星”。 近日,成都航天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有限公司透露,該公司參與構想的“人造月亮”項目正在進行論證,第一顆“人造月亮”將于2020年發射。 所謂“人造月亮”,是一種攜帶大型空間反射鏡的人造照明衛星。公司董事長武春風此前介紹,“人造月亮”可利用太陽光為城市提供照明,其光照強度最大可達到月光的8倍。 31日,航天專家龐之浩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我國來說,發射“人造月亮”并無太大必要性,但掌握相關技術具有一定意義。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星空工作委員會主任任小東則認為,“人造月亮”或將帶來嚴重光污染,項目上馬需慎重。 俄羅斯曾嘗試,技術難度較大 武春風此前表示,“人造月亮”預計部署在500公里以內的低地球軌道上。為了實現24小時照明,項目將在2022年前發射3顆“人造月亮”,等分360度的軌道平面,交替運行。 地處高緯的俄羅斯對......閱讀全文
“超級月亮”會帶來巨大災難? 專家釋疑:請以平常心來賞月 “3月19日月球將到達‘近地點’,天空中將會出現一個異常巨大的‘超級月亮’。網上有消息稱,月球如此接近地球,將引發巨大潮汐、火山爆發甚至地震等極端自然災害。”最近,關于“超級月亮”的各種言論在網絡上被瘋狂轉發
北京時間今日中午11點35分,天空中將出現“超級月亮”,這也將是2012年的最大滿月。昨日,北京天文館天文專家寇文表示,今年的“超級月亮”最圓時刻,中國是白天,無法觀測到;而美國為晚上,正好可見。“這也就意味著,同樣是晚上看月亮,在美國看到的月亮要比中國的圓。” 北京天文館天文專家介紹,“
這是3月19日在吉林省吉林市拍攝的圓月。當日,月球到達19年來距離地球最近位置,它與地球的距離僅有35萬多公里,又恰逢月圓時,因此從地球上看去,當晚的圓月要比平時大出10%左右。2011年3月18日,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沙丘鶴飛過升起的月亮。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布消息說,19日,月球將到達
東京時間9月14日10時31分(北京時間同日9時31分),日本“月亮女神”繞月探測衛星搭乘H2A-13火箭,在橙色的烈焰中從日本種子島宇宙中心順利升空,踏上探月之旅。 連日來的大風和陣雨讓身處種子島宇宙中心的每個人都對“月亮女神”能否按期發射心里沒底。當地在13日近午夜時還是大雨傾盆,幸好
10月10日凌晨,月亮慢慢地“吃”掉了位于金牛座的明亮恒星——畢宿五。這種天象被稱作“月掩星”。 比起月掩星,你可能對日食更熟悉。當月球剛好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時,月球遮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線,太陽會短暫地在月球背后躲起來。 月掩星也是類似的原理。當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其他
他,雖已75歲高齡,卻依然精神矍鑠,渾厚的聲音響徹中科大水上報告廳。 “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看月球, 一開始真有點忐忑不安,直到3秒后才傳來信號。”指著“月球影像”PPT,被譽為“嫦娥之父”的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和臺下的90后大學生們展開了一場關于“月球”的對話。 從下午15點到晚上
10月8日晚17:14,今年我國境內唯一可觀測的一次“天狗吃月亮”將上演。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表示,這次月食我國境內大部分地區可見,而且月食開始時月亮比較接近地平線,觀賞效果比較好,公眾有一個多小時時間可以看到紅月亮。 月食一般發生在農歷十五滿月,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恰好連成一條直線,直射向月
天文觀測合作已有十余年 雖然探月合作尚屬首次,但中日科學家在天文觀測上的合作已有十四五年之久的歷史。 “兩國離得很近,同時用幾架電波望遠鏡觀測天體,往往能得到天體運動的比較詳細的數據。這樣的合作在以往的經驗中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在日本宇宙航空研發機構(JAXA)宇宙科學研究
撞沉“泰坦尼克號”的冰山。 一塊擱淺在加拿大北部海岸的冰山,如果遇到罕見的強大海潮,它有可能重新漂浮起來駛向海洋。 美物理學家提出月亮致禍觀點 2012年4月15日是“泰坦尼克號”沉船100周年紀念日,美國紐約格恩西拍賣行將在4月一次性拍賣5500多件“泰坦尼克號”
由于地球軌道與月球軌道有一個5度的夾角,在特定的時間月球會運行至一個特別的位置,令太陽、月球及地球連成一線,這時月球剛好遮掩了太陽的光球,這樣便形成一次日食。 一次日全食的過程可以包括以下五個時期: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 初虧 初虧 由于月亮自西向東繞地球運轉,所以
元宵節將至,這是農歷新年里第一個月圓之夜。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天文專家表示,同去年一樣,今年的元宵月依然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 據了解,月相變化一周為一個“朔望月”(農歷一個月),這個月中月亮最圓的那天稱“望日”,也叫“滿月”。月亮從一個滿月“走到”下一個滿月,需要29天半左右的時間
日本專家:雙方共享數據共同研究,一起繪就月球完整地圖 9月14日,日本“月亮女神”繞月探測衛星搭乘H2A-13火箭升騰而起,成功飛天。中國的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也將在年內實現發射。“嫦娥”和“月亮女神”頗有一番你追我趕的氣氛,不過,記者在采訪了日方參與發射的一線專家后,了解到了中日在發射
近來有關“超級月亮”引發日本大地震的說法在網上流傳,不少中文網頁引用了英國《每日郵報》的相關文章,記者就此采訪了英國天文和地理專家,他們一致表示這兩者之間沒有聯系,直斥相關說法是“假科學”。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的羅伯特·梅西博士說,所謂“超級月亮”,是指月球會在3月19日運行至軌道上的近地點
新華網成都7月20日電 記者20日從四川省氣象局了解到,針對7月22日將發生的日全食,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以下簡稱“預警中心”)專門發布科普信息,對日食的成因及發生過程作了詳細介紹。 “預警中心”稱,當月球運行至一個特別的位置,即太陽、月亮及地球連成一線時,月亮將遮掩太陽的光芒,在地
據說11月29日 能看到兩個月亮 “2010年11月29日,你將可以看到兩個月亮!你這一生肯定只會發生這一次!火星繞著地球走了34.56英里后,它的大小將在這一天零時30分達到最大。那時天空看上去會有‘兩個月亮’!相同景觀再出現將會是2287年!”昨天,一條這樣的消息紅遍
日食帶里最佳觀測點在自家陽臺 主持人:剛才您也講到了處在陰影帶(日全食帶)里面,如果陰影帶(日全食帶)非常狹窄,日全食的時間當然會比較短這一次大日食的(日全食帶)在中國境內覆蓋的省市有沒有一個簡單的統計? 張燕平:日食帶首先從不丹國西邊進入我國西藏南部和云南西北部,隨后掃向四川和重慶
最近,廣州梁斌煒和梁超甫兩兄弟創辦的“日全食網”(www.riquanshi.org)特別火,網站在谷歌搜索中已位列第一。據權威第三方評估,日全食當天,網站訪問量將突破200萬。 “到時候估計服務器就受不了了。”梁超甫說。不過哥倆顧不了那么多,當天,他倆應該在杭州欣賞500年一遇的日全食。
當地時間8月21日,美國本土大范圍地區可見的日全食促使上百萬人前往全食帶——月亮和太陽排成一條直線,使陸地陷入黑暗長達2分40秒。盡管如此,對于大多數科學家來說,這種天文現象沒什么大不了的。這是因為日食經常發生,大約每18個月就會出現一次。即便在它們沒有發生時,天文學家仍能利用日冕儀研究太陽大氣
北京時間1月31日晚,天文愛好者等待已久的“‘超級藍月’+月全食”將在天幕現身。除了長槍短炮,觀月還需儲備哪些知識點?收下這份觀月攻略,讓你有備而去,盡興而歸。 【月以稀為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食”。此次“超級藍月”與月全食組合為何如此受矚目? 其實,“藍月”并不稀有,但如果“藍月”
3月10日,我國云南盈江發生5.8級地震,第二天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級地震,引起網友猜測和恐慌。而“超級月亮”、“天坑”、“巨型云圈”等現象又恰好在此期間接連發生,給予了對地震預報好奇的公眾巨大的想象空間。部分網友將19日的“超級月球”、10日南京發生的“巨型云圈”和“天坑”等事情與地震聯系起來
“嫦娥一號”拍攝的全球最好的全月球影像圖將公布 在漆黑一片的太空深處,“嫦娥一號”正在圍繞月球按預定軌道繞月運行,與她做伴的是100公里外的日本發射的月球衛星“KAGUYA”(月亮女神)號,而一個好消息是,一艘“月船一號”將從他們的娘家——地球出發,來與她們做伴。 歐陽
中國科學家測算出月球氦3資源量更為靠近100萬噸 尋找核能發電的原料——氦3,是人類探月的一項重要目標。但月球上究竟有多少氦3至今眾說紛紜。根據阿波羅號帶回的樣品,美國科學家分析認為,月球上氦3資源量在100萬噸~500萬噸之間,評估跨度很大,究竟是靠近100萬噸還是500萬噸? 近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最近提出“月亮女神2”探月構想,目標是在2010年至2020年之間實現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著陸。 日本《讀賣新聞》網站10月6日報道說,構想中的“月亮女神2”計劃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約2米高的著陸器、裝有機械臂的探測車和圍繞月球運行的中繼衛星。著陸器在
北京時間1月25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網站報道,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刊登了一組照片,展現了一種新發現的水母。這種水母被戲稱為“粉紅色吝嗇鬼”,會攻擊其他水母,制造同根相煎的慘劇。1.粉紅色吝嗇鬼在休息 粉紅色吝嗇鬼在休息 照片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礁島群沿海拍攝,展現了一只
這次月全食是11年來持續時間最長、食分最大的。 四川省的天文愛好者們6月15日晚也許會度過不眠之夜,因為11年來持續時間最長、食分最大的月全食將發生在6月16日凌晨2時23分,4點前后,月亮還會“臉紅”。中國科學院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說,對于四川來說,天氣將是觀測的關鍵因素。屆時只要天
天津、江蘇兩地天文學會通報,10月7日晨,如果天氣晴好,中國公眾可欣賞到金星、軒轅十四、土星“三星伴月”的奇特天文景觀,肉眼可見。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7日6時,美麗的金星與“月亮女神”相會。如果天清氣朗,人們可以在東方天空一彎殘月的右下方看到明亮的金星。在金星的左下方,是美麗
月亮圓缺變化的28天恰巧與女性的生理周期相似;世界各國的神話中,與月亮相關的神多為女神;眾多文學藝術作品中,月亮是女性的化身;而在以“嫦娥”命名的探月工程中,有許多女科技工作者貢獻著她們的智慧。 令嫦娥羨慕 傳說中嫦娥因偷吃了丈夫的長生不死藥,飛入月宮再難回到人間與丈夫團聚。嫦娥四號探測器研
東亞冬季風是北半球冬季最活躍、最強大的大氣環流系統,其帶來的寒潮和大雪會給受控區域帶來巨大的環境、社會和經濟影響。ENSO是熱帶太平洋重要的海-氣相互作用,在年際-年代際時間尺度上顯著影響東亞冬季風的強度。厄爾尼諾(El Nino)年東亞冬季風強度減弱;反之,拉尼娜(La Nina)年冬季風增強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0月1日公開了日本“月亮女神”繞月探測衛星首次拍攝到的高清晰地球影像。該機構指出,這是在距離地球11萬公里的遙遠太空對地球進行的高清晰“寫真”。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日本廣播協會(NHK)1日聯合發布新聞公報說,日本廣播協會開發的高清晰影像拍攝系統從9月29日2
日全食原理示意圖(圖片來源:網易) 日全食(新浪科技配圖) 8月1日,將可以在中國看到一次罕見的日全食,而在北京可以看到很精彩的日偏食。而近五年是中國日食的多發期,錯過這五年,下次日全食就要等到2035年了。就讓我們抓住機會,盡情欣賞這一百年難見的天文奇觀吧! 看得到開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