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有一個很酷的時鐘——生物鐘。然而,生物鐘調控生理、代謝和行為等生命活動的機制十分復雜,仍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究。記者15日從南京農業大學獲悉,該校王恬教授團隊與芝加哥大學合作在《細胞通訊》上刊發研究成果,揭示了生物鐘調控代謝的新方式。 生物鐘由基因和蛋白質打造,是生物進化的禮物。生物鐘掌控著我們每天生活的節奏:什么時候安然入睡,什么時候精神飽滿地醒來。長期的生物鐘紊亂可導致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代謝性疾病,甚至癌癥。2017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即授予3位發現了世界上第一個生物鐘基因的科學家。 N6-甲基腺嘌呤(m6A)是真核生物RNA上最豐富的一種轉錄后修飾,在基因表達、RNA剪切、mRNA運輸與翻譯等方面均發揮重要的調控作用。動態和可逆的m6A甲基化修飾廣泛參與哺乳動物的發育、免疫、腫瘤生成和轉移、干細胞更新、脂肪分化等生命過程。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小鼠肝臟生物鐘基因Bmal1特異性敲除,發現小鼠肝臟脂代謝異常,......閱讀全文
8月31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劉浥研究組的最新研究論文Insulin post-transcriptionally modulates Bmal1 protein to affect the
人體內有一個很酷的時鐘——生物鐘。然而,生物鐘調控生理、代謝和行為等生命活動的機制十分復雜,仍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究。記者15日從南京農業大學獲悉,該校王恬教授團隊與芝加哥大學合作在《細胞通訊》上刊發研究成果,揭示了生物鐘調控代謝的新方式。 生物鐘由基因和蛋白質打造,是生物進化的禮物。生物鐘掌控
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脂肪攝入過量會引起機體內在生理節奏的變化,從而影響其對各種生理過程的調控。這一發現意味著生物鐘和代謝之間或許存在更為復雜的相互影響和關聯,并有望加深科學家對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的理解。相關論文發表在11月7日的《細胞—代謝》上。 圖片說明:高脂肪食物會影響雄性小鼠的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王恬團隊與芝加哥大學合作在《細胞—報告》上在線發表研究論文,揭示了生物鐘調控代謝的新方式,拓展了人們對生物鐘、m6ARNA甲基化修飾和代謝相互關系的認識。 N6-甲基腺嘌呤(m6A)是真核生物RNA上最豐富的一種轉錄后修飾,在基因表達、RNA剪切、mRNA運輸
生物鐘通過協調細胞內代謝和生理活動的節律性以適應由地球自轉而產生的晝夜光溫周期性變化,為植物生長發育提供適應性優勢。在多種真核生物中均已發現組蛋白修飾可參與調控生物鐘周期,但DNA甲基化作為表觀修飾的另一重要類型,是否參與以及如何調控真核生物的生物鐘尚不清楚。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王雷研
生物鐘調節人體的脂代謝、脂肪組織功能的日節律。盡管已經知道生物鐘失調和心臟代謝功能成負關聯,但我們對單個個體之間節律對代謝途徑調控的生物鐘的變化卻知之甚少。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研究所稅光厚等研究組通過對20個健康個人血液中263個脂分子在28小時內不同時間點的脂組學分析,發現13%的脂代
時間可能真的是一切,至少在涉及實驗鼠飲食時是如此。因為,飼喂時間會影響它們的生物鐘。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Plus 北京時間8月31日發表在《細胞—代謝》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報告稱,限制動物進食時間可以改善肥胖和其他代謝問題,甚至即使它們的飲食不健康也是如此。研究結果
Notre Dame大學和Indiana大學的科學家們對酒精性脂肪肝進行研究,揭示了肝細胞生物鐘與這種疾病的潛在關聯。文章于一月十六日發表在Nature旗下的Scientific Reports雜志上。 脂肪肝(Hepatic steatosis)是指肝細胞中出現了異常的脂肪累
Rev-erbα是對細胞內部時鐘及某些代謝基因起調控作用的一個轉錄因子(TF),也是20多年來賓夕法尼亞大學Perelman醫學院糖尿病、肥胖和代謝研究所主任Mitchell Lazar博士實驗室的一個研究焦點。 現在,在發布于《科學》(Science)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中,Lazar小組描述
引言:近日,一組來自瑞士巴塞爾大學和蘇黎世大學的研究團隊在國際期刊《Cell Metabolism》上面發表一篇文章,顯示人體能量工廠線粒體也受到生物鐘的控制,而介導線粒體分裂及融合的關鍵基因DRP1的磷酸化在線粒體生物節律調控中其中關鍵作用。另外,一組來自法國的科學家最近在國際期刊《PLoS
近日,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刊登了一項重量級的研究。來自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一支團隊發現,人體內的多個重要器官與組織之間會積極交流,產生協同效應。而高脂飲食會破壞這種協同。 研究表明,在某些情況下,和生物節律有關的蛋白質,能夠感知細胞里的能量水平,這會影響到一些代謝通路。另外,生物鐘能從時間和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Plus 時間可能真的是一切,至少在涉及實驗鼠飲食時是如此。因為,飼喂時間會影響它們的生物鐘。 北京時間8月31日發表在《細胞—代謝》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報告稱,限制動物進食時間可以改善肥胖和其他代謝問題,甚至即使它們的飲食不健康也是如此。研究結果表明,生物
德國慕尼黑大學阿道夫﹒布特南特研究所的科學家解析了哺乳動物隱花色素蛋白mCRY1/2和果蠅隱花色素蛋白dCRY的三維分子結構,結果發表在2013年6月7日的《細胞》雜志上。 隱花色素是體內生物鐘調控的重要因子。這種蛋白通過感應藍光使果蠅生物鐘與外部白天-黑夜循環變化同步。通過高分辨率解析果
生物鐘是植物細胞中感知并預測光照和溫度等環境因子晝夜周期性變化的精細時間機制,它通過協調代謝與能量狀態以適應環境因子的晝夜動態變化,從而為植物的生長發育提供適應性優勢。生物鐘周期紊亂會嚴重影響植物多種生理和發育關鍵過程,如開花時間和脅迫應答等。生物鐘核心因子的翻譯后修飾如磷酸化和泛素化等,可以精
生物鐘是植物細胞中感知并預測光照和溫度等環境因子晝夜周期性變化的精細時間機制,它通過協調代謝與能量狀態以適應環境因子的晝夜動態變化,從而為植物的生長發育提供適應性優勢。生物鐘周期紊亂會嚴重影響植物多種生理和發育關鍵過程,如開花時間和脅迫應答等。生物鐘核心因子的翻譯后修飾如磷酸化和泛素化等,可以精
低溫電子斷層掃描方法的成功應用 Wah Chiu及同事報告了利用ZPC低溫電子斷層掃描方法研究細胞過程而無須進行標記或切片的首次應用。他們用這一方法觀察了“噬藍藻體”Syn5在其宿主細胞內的成熟過程,識別出了亞細胞腔室和不同的Syn5組合中間體。 造血干細胞的細胞龕得到定性
【導語】在藥物分析的技術討論之外,拓展了質譜沙龍的涉及范圍:增加了質譜相關新技術MassWorks的討論;GC/MS在公安法醫中的應用;以及蛋白質組學同位素標記、磷酸化翻譯后修飾鑒定的最新研究進展。 2009年7月25日下午,質譜沙龍第二十一期活動在第二炮兵總醫院胃食管返流中心示教室舉行。除了
臨床研究發現生物節律紊亂會導致患2型糖尿病幾率上升,但具體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在哺乳動物體內,肝糖異生是最主要的葡萄糖產生途徑,對調節血糖平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肝糖異生基因的異常上調是導致2型糖尿病人空腹高血糖的主因,并且在胰島素抵抗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早期研究顯示,肝糖
近年來,芝加哥大學趙英明教授課題組運用高分辨質譜技術發現了多種組蛋白密碼,極大豐富了表觀遺傳修飾調控機制。在剛剛上線的國際知名期刊Molecular Cell上,該課題組又同時報道了三項最新研究成果。其中第一項研究首次發現了一種跟酮體代謝密切相關的表觀遺傳新修飾——組蛋白三羥基丁酰化[1];第二
近日,最新一期的國際學術期刊Hepatology 正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翟琦巍研究組的研究論文CLOCK/BMAL1 Regulates Circadian Change of Mouse Hepatic Insulin Sensitivity by SIRT1。該
幾十年來,對衰老和限制壽命的過程的了解一直困擾著生物學家。三十年前,通過鑒定延長多細胞模式生物壽命的基因變異,衰老生物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科學可信度。 在本文,我們總結了標志著這一科學成就的里程碑事件,討論了不同的衰老途徑和過程,并提出衰老研究正在進入一個具有獨特的醫學、商業和社會意義的新時代。
近日,最新一期的國際學術期刊Hepatology 正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翟琦巍研究組的研究論文CLOCK/BMAL1 Regulates Circadian Change of Mouse Hepatic Insulin Sensitivity by SIRT1。該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翟琦巍小組在一項研究中,揭示了節律調控胰島素敏感性的關鍵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肝臟病學》。 大多數生物體為了適應晝夜變化,產生了控制自身節律行為的生物鐘。在哺乳動物中,生物鐘廣泛地參與了多種代謝過程的調控。胰島素抵抗是Ⅱ型糖尿病的重要特征,營養失衡、缺
為了適應地球自轉引起的晝夜周期性變化,我們進化出了協調晝夜節律的生物鐘。生物鐘受到許多外因和內因的影響,對于維持代謝和生理內穩態非常重要。目前人們還不清楚生物鐘對疾病狀態下發生的生理異常有何影響。 缺氧會造成災難性的機體損傷。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NIBS的研究團隊發現,哺乳動物的低氧應答受到生物
氨基酸代謝穩態對人類的健康至關重要,來自暨南大學藥學院的吳寶劍教授研究組發表了題為“REV‐ERBα antagonism promotes homocysteine catabolism and ammonia clearance”的文章,發現生物鐘基因REV-ERBα在氨基酸代謝的晝夜節律調
氨基酸代謝穩態對人類的健康至關重要,來自暨南大學藥學院的吳寶劍教授研究組發表了題為“REV‐ERBα antagonism promotes homocysteine catabolism and ammonia clearance”的文章,發現生物鐘基因REV-ERBα在氨基酸代謝的晝夜節
歡迎訪問2018年11月最新版安捷倫Seahorse XF出版物快報。本期發行列出了包含Seahorse XF數據的最新發表文章精選。瀏覽所有新發表的文章,點擊這里。 來自中國的科研人員和院所發表的文章已用粗體突出顯示。 安捷倫Seahorse XF 技術通過同時實時測定活細胞的兩種主要代謝
眾所周知,生命在于運動,運動鍛煉能給機體帶來多種益處,如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預防三高和心腦血管疾病等,但運動鍛煉的最佳效果卻受到“生物鐘”的控制。近期,Cell Metabolism上刊登了一篇文章,研究人員發現運動鍛煉的時間段可以影響骨骼肌的代謝途徑,通過激活缺氧誘導因子-1α(Hyp
生物鐘是生物體為適應環境晝夜周期變化而進化出的協調細胞內基因表達、代謝網絡調控的分子系統,調控植物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等多個過程。生物鐘使植物的內源節律與外部晝夜變化的光和溫度等環境條件相協調,為植物的生長發育提供競爭性優勢。葉片衰老過程能將營養和能量從衰老的葉片向正在發育的組織和器官轉移,以便
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發表了一項有趣的研究。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發現,高脂飲食會對小鼠的生物鐘造成明顯的影響,使得肝臟在大量生成脂肪的同時,還會大量燃燒脂肪! 我們知道,營養分配在全球尺度上是不平均的:全球有10億人遭受營養不良的困擾,卻也有10億人營養過剩,導致肥胖等疾病。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