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18》發布
最近公布的中國城市人口平均薪酬統計結果顯示,北京6906元,上海6378元,杭州5389元,深圳5199元,廣州4811元,成都4600元……這份薪酬顯示各區域勞動力的價值,同時,從另一個角度證實了相關地區的創新能力。圖片來源于網絡 連續19年跟蹤調查區域創新能力的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創新創業研究中心教授柳卸林課題組,11月24日發布了《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18》。報告從知識創造、知識獲取、企業創新、創新環境、創新績效5個指標體系所囊括的百余個指標,揭示了不同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因。 珠三角最具活力 2018年廣東省綜合創新能力位居全國榜首,其研發經費主要來源于企業。 2016年,我國政府科研經費總投入為3140.8億元。地方政府研發投入分別為:北京802.61億元,上海374.76億元,四川240.42億元,陜西223.15億元,廣東186.60億元……西藏最少,1.78億元。 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閱讀全文
《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2010》出爐
繼2009年首次躍居全國首位之后,江蘇區域創新能力在2010年保持了第一的位置,依舊是全國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這是記者從12月23日公布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2010》了解到的。 報告顯示,與2009年相比,2010年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的總體格局略有變動,但是前7位地區的排名十分
中國區域創新能力監測報告發布-上海北京遙遙領先
科技部7月20日發布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15》(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全國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比上年提高了2.94個百分點,2015年與2014年比較,絕大多數地區有所提升。其中,北京和上海作為全國乃至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實力和地位已初步顯現,其人力資本和研發機構的集聚水平、創新投入
《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18》發布
最近公布的中國城市人口平均薪酬統計結果顯示,北京6906元,上海6378元,杭州5389元,深圳5199元,廣州4811元,成都4600元……這份薪酬顯示各區域勞動力的價值,同時,從另一個角度證實了相關地區的創新能力。圖片來源于網絡 連續19年跟蹤調查區域創新能力的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創新創業研
《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2》發布
12月10日,《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2》(以下簡稱《評價報告》)以線上形式發布。2022年廣東區域創新能力排名第1位,北京、江蘇分列第2和第3位,與上年保持一致。浙江追趕速度加快,首次超越上海,排名第4位,上海排名第5位。進入前10的地區還有山東、安徽、湖南、陜西和湖北。受新冠疫情的影響,
《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3》出爐
12月14日獲悉,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撰寫的《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3》于日前出版。報告顯示,我國綜合科技創新水平進一步提升,2023年,全國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得分為77.13分,比2012年提高16.85分。 “上海、北京、廣東、天津、江蘇和浙江6省市綜合科技創新水平領先全國
《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在京發布
12月11日,《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在京發布。從綜合指標排名來看,排在前5位的分別是廣東、北京、江蘇、上海和浙江。進入前10位的地區還有山東、湖北、安徽、四川,陜西。此外,湖南,重慶、福建、河南緊隨其后;貴州、云南等西部地區追趕勢頭迅猛,創新步伐不斷加快。 “2021 年排名上升
《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3》在京發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3049.shtm11月25日,《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3》(以下簡稱《評價報告》)在北京發布。2023年,廣東省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依然保持第1位,連續7年居全國首位;北京、江蘇分別排名第2
科創中國·北京創新薈啟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819.shtm12月21日,科創中國·北京創新薈啟動活動在京舉辦。科創中國·北京創新薈是北京市科協開展落地化科創服務的重要載體和“總樞紐”,建筑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包含展覽展示區、路演大廳和
《中國區域創新指數報告(2016)》發布-成都居西部之首
1月19日,《中國區域創新指數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舉行。《報告》以“創新2.0啟航新時代”為年度主題,以區域創新元為基本評價單位,對中國區域創新水平進行了綜合評價。 《報告》透露,成都成為西部創新首位地區,西安緊隨其后。此外,從省際分布來看,四川呈顯著
《中國區域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162017》發布
8月30日,科技部發布《中國區域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16-2017》和《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16-2017》。結果顯示,十八大以來,我國區域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區域創新格局進一步優化。創新資源投入和科技成果轉化由東部一支獨秀向東中西協同發展轉變,北京和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中
北京建全球設計創新中心-為中國打上創新烙印
10月20日,在暮色籠罩大地的時候,北京城里出現了一道新風景。首都博物館一樓,15位志愿者手提燈籠,以最傳統的方式,迎接各國代表。 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在這種雅致的氛圍里,共同啟動了“首屆聯合國教科文
2014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出爐-推動創新驅動與產業轉型升級
25日,《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2014》正式對外發布,與2013年相比,2014年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總體格局略有變動,但前9名地區排名穩定,依次是江蘇、廣東、北京、上海、浙江、山東、天津、重慶和安徽,湖北由去年的第12名上升至第10名。 報告顯示,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甘肅,由2013年的第
眾創杯中國-北京創新-創業大賽啟動
首屆眾創杯中國·北京創新創業大賽13日啟動。作為北京市首屆創新創業大賽,同時也是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北京地區賽,本屆大賽主題是創新·創業·夢想·未來。 主辦單位為北京創業孵育協會,將分為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生物醫藥與醫療健康、電子信息與智能硬件,節能環保、新能源與新材料,科技文化融合與設計
北京建立水環境區域補償機制
記者從27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北京市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污染、誰補償”的原則,建立了水環境區域補償機制,上游來水經過本區出境時水質變差,每變差1個水質功能類別,都要按照每斷面每月30萬元的標準補償下游區。 據統計,2015年度北京市各區應繳納的跨界斷面補償金為9.7億元
北京建立水環境區域補償機制
記者從27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北京市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污染、誰補償”的原則,建立了水環境區域補償機制,上游來水經過本區出境時水質變差,每變差1個水質功能類別,都要按照每斷面每月30萬元的標準補償下游區。 據統計,2015年度北京市各區應繳納的跨界斷面補償金為9.7億元
《中國區域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15》發布-含124個監測指標
20日,科技部出版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15》發布。報告構建了包括創新環境、創新資源、企業創新、創新產出和創新效率五個子系統的監測指標體系,共分為124個監測指標。 “報告重在使大家明確,用哪些指標和數據監測一個區域的創新能力,衡量一個區域的科技進步水平。”科技部創新發展司司長許倞說
山東錨定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381.shtm
校友科技創新賽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賽場開賽
7月7日,“學院路街道校友科技創新賽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分賽場”活動在地質大學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活動中,來自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新材料、智能制造、醫療器械等領域的14個優秀項目參加了賽事路演。 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鄭鵬在致辭中表示,學院路作為中關村科學城-中知學區域科技文化智核的
中國東北瞄準未來產業藍海,創新驅動戰略引領區域振興新篇章
工業清潔機器人不僅能自主規劃作業路徑,還會主動避讓各種障礙;汽車底盤合裝機器人穩穩托舉汽車零部件,精準裝配一氣呵成……在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這些機器人將在調試后發往全國各地。??新松是目前國際上機器人產品線最全的企業之一,公司總裁張進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著力推動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深度融合
北京表示居家可以不參加區域核酸
近日,多地調整核酸檢測實施方案,北京、廣州、太原等地宣布長期居家老人、每日上網課學生等無社會面活動人員可以不參加每日核酸檢測。朝陽區副區長孟銳在11月29日舉行的北京疫情防控發布會上介紹,有針對性地免檢是是降低疫情防控對人民群眾生活影響、落實中央精準防控的要求,不僅可以減少傳播風險,也能有效節約資源
2019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峰會:加快區域創新驅動
12月29日,“2019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峰會暨陜西省創新驅動共同體成立兩周年”活動在陜西西咸新區灃東新城舉辦。本次活動由陜西省創新驅動共同體、陜西省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管委會主辦,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陜西省科學技術廳、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陜西省社會組織管理局指導,西安
湖北黃岡:聚焦區域協同創新-推進全域創新體系建設
近年來,黃岡市科技局牢固樹立系統觀念,分區分類探索黃岡區域創新發展路徑,著力推進武漢都市圈科技同興,著力優化全域創新布局,為推進流域綜合治理提供了堅實科技支撐。 一是推進科技同興。深入推進武漢都市圈科技同興,積極探索飛地創新、異地孵化、園區共建的跨區域合作模式,光谷科創大走廊黃岡功能區22個重
安徽省阜陽市聚集創新要素提升區域創新能力
一是引導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2022年度阜陽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40.35億元,首次突破40億元,同比增長17.3%、高于安徽省平均增速2.75個百分點,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25%、同比提升0.13個百分點。 二是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完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有效整合、優化配置創新平臺資源,積極爭創
湘江實驗室區域創新中心落戶岳陽
華聲在線8月20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典波)今天,湖南工商大學與岳陽市科技創新合作簽約儀式暨湘江實驗室區域創新中心授牌儀式在岳陽舉行,湘江實驗室區域創新中心落戶岳陽。這是湘江實驗室在全省建立的首個區域創新中心,將有力推進“數字政府·智慧岳陽”建設。湘江實驗室是省委、省政府重點打造的“四大實驗室”之一,
提升區域農業科技創新能力路在何方
11月20日,《2020中國區域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報告》在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上正式發布。 報告指出,農業具有顯著的區域性特征,需要按照區域農業生產功能需求和產業發展問題導向,合理布局農業科技資源,才能有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該報告通過對區域支撐能力、投入能力和產出能力的系統
美國公布首批區域創新引擎計劃項目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036.shtm
北京朝陽環境治理不同區域定不同標準
不同地段,環境治理的要求、標準也不同。區別于以往的網格化管理,朝陽區將全區劃分為國際發展先行區、建成區、城鄉結合部、農村地區四類,根據不同區域的特點和管理要求,分別執行不同的建設、維護、投入和監督標準,實現環境的“精細化”管理。 “作為APEC峰會會場及部分代表駐地
一圖讀懂北京重點區域封、管控措施!
北京重點區域封、管控措施
北京危化品單位分布區域首次公布
新京報訊 昨日,市安監局公布安全生產大檢查中全市危險化學品的統計結果,2536家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主要分布在房山、通州、大興等區縣。對此,全市近期將采取六大措施加強危化品管理,對于安全生產不達標或存在安全隱患一時難以整改到位的,要求立即停產、停工、停用、停運。 劇毒經營單位有64家 天津
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帶動形成區域創新高地
近日,國務院正式發文批復同意了寧波、溫州2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統稱寧波、溫州高新區)和蘭州、白銀2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統稱蘭州、白銀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下統稱國家自創區)。 批復要求,寧波、溫州高新區建設國家自創區要充分發揮寧波、溫州的區位優勢、民營經濟優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