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孔檢測法可鑒別單個流感病毒
大阪大學與東京工業大學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新型單個顆粒檢測法,利用納米孔傳感器和AI技術結合,可高精度鑒別出單個流感病毒的類型(A型、B型、A亞型)。 迄今為止鑒別流感類型的方式,是由專業人員目視判斷免疫層析檢測試劑盒中是否出現標記物。這種方法在病毒數量較少的感染初期很難判斷,準確率還取決于檢測人員的個人能力。研究小組采用納米孔檢測法,即測量超薄氮化硅薄膜上設置的納米孔中通過的離子電流,成功檢測出了單個流感病毒。該方法在離子電流信號解析中運用了基于機器學習的圖案識別技術。......閱讀全文
納米孔檢測法可鑒別單個流感病毒
大阪大學與東京工業大學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新型單個顆粒檢測法,利用納米孔傳感器和AI技術結合,可高精度鑒別出單個流感病毒的類型(A型、B型、A亞型)。 迄今為止鑒別流感類型的方式,是由專業人員目視判斷免疫層析檢測試劑盒中是否出現標記物。這種方法在病毒數量較少的感染初期很難判斷,準確率還
首次!納米孔測序讓流感病毒終于“無所遁形”|-Nature
4月12日,這項研究的領導者、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微生物學家John Barnes在給bioRxiv服務器(生命科學領域專有的預印本文獻庫)的預印本(a preprint posted)中介紹了這項工作,他說:“我們第一次可以真正開始觀察基因組在其原始狀態的本質,這確實開始開辟了很
納米孔測序技術
測序長度和準確率的快速提升使得納米孔測序有望顛覆DNA測序市場。紐約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計算生物學家Christopher Mason喜歡在會議上表演一個“絕活”:他和同事先從志愿者手機上收集DNA樣本,然后就能在一個小時內現場進行譜系分析,甚至敘述志愿者一天的生活細節。“我們能從留在手機上的DNA信
武漢大學研發納米孔靶向測序檢測方法
記者從武漢大學獲悉:該校組建的聯合團隊創新性開發的納米孔靶向測序檢測方法,能夠大幅提升病毒陽性檢出率,并能實現當天同時檢測新冠病毒和其他10類40種常見呼吸道病毒并監測病毒突變,有助于破解臨床疑似病例難以確診的問題。 據介紹,既往新冠病毒診斷依賴于qPCR核酸檢測,但是該方法顯示出較高的假陰性
用納米孔檢測蛋白質獲重要突破
對通過納米孔的DNA進行測序,可提供長的讀長,單分子的讀數,并且能夠避免昂貴的熒光標記和費時的擴增步驟。那么,納米孔方法能為蛋白質研究做什么呢? 雖然肉眼看不見,但是這種最新的分子生物學技術是強大的。納米孔的直徑約4納米,是一層人造膜上產生的一個納米孔,使研究人員能夠收集一系列測量,對通過這些
納米孔技術檢測蛋白質獲重要突破
對通過納米孔的DNA進行測序,可提供長的讀長,單分子的讀數,并且能夠避免昂貴的熒光標記和費時的擴增步驟。那么,納米孔方法能為蛋白質研究做什么呢? 雖然肉眼看不見,但是這種最新的分子生物學技術是強大的。納米孔的直徑約4納米,是一層人造膜上產生的一個納米孔,使研究人員能夠收集一
納米孔ZL之爭落下帷幕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近日發布文件稱,Illumina公司和英國牛津納米孔公司的官司已經庭外和解。納米孔公司同意不再出口或售賣包含氨基酸序列納米孔的產品,并銷毀目前庫存的產品。但該文件也明確表示,這些限制不會影響牛津納米孔對CsgG的使用。CsgG是相關訴訟開始后不就,牛津納米孔發布的另一種新孔,基于全
詳解牛津納米孔測序儀
2014年的ASHG年會于10月18日開始在圣地亞哥舉行,有幸親眼目睹了牛津納米孔公司MinIon的現場演示,技術之創新,令人震驚!21日下午,牛津納米孔公司特地在旁邊的Hardrockho舉行了一個小型的封閉式的技術說明會,講解了納米孔的測試結果。 尺寸 MinION的尺寸之小,大大出乎我的
詳解牛津納米孔測序儀
?牛津納米孔測序儀在美國人類遺傳學學會年會上公布技術參數 2014年的ASHG年會于10月18日開始在圣地亞哥舉行,有幸親眼目睹了牛津納米孔公司MinIon的現場演示,技術之創新,令人震驚!21日下午,牛津納米孔公司特地在旁邊的Hardrockho舉行了一個小型的封閉式的技術說明會,講解了納米孔的
嶄新納米生物傳感器-快速檢測流感病毒
香港理大研究人員 研發出一種生物傳感器,采用一種名為上轉換發光共振能量轉移的光學檢測方法檢測病毒。這個光學方法步驟簡單,能夠將檢測所需的時間由傳統臨床的病毒檢測方法的一至三天縮短至兩至三小時,比傳統方法快超過十倍。另外,每個樣本的檢測成本約為港幣二十元,低于傳統方法80%。除了流感病毒,這
兩篇PNAS:蛋白納米孔檢測DNA甲基化
兩個獨立的研究團隊利用通道蛋白實現納米孔測序,成功鑒別了5-甲基胞嘧啶和5-羥甲基胞嘧啶。這兩篇文章發表在同一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 基因組所蘊含的編碼信息,包括DNA序列和核苷酸修飾兩個部分。其中,動態的DNA甲基化模式,是基因表達的重要調控者,與細胞分化、胚胎發育和癌癥
新型納米生物傳感器可快速檢測流感病毒
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小巧易用的生物傳感器,它采用上轉換發光共振能量轉移(LRET)這種光學方法,可快速、靈敏地檢測流感病毒和其它病毒。新型納米生物傳感器基于上轉換發光共振能量轉移(LRET)技術和DNA寡核苷酸雜交技術以更低的成本快速檢測病毒。 香港理工大學的科研人員發明的這種新方法將檢驗時間從1–
納米孔測序技術發展簡介
隨著對DNA結構和序列的研究,DNA測序技術不斷發展,成為生命科學研究的核心領域,對生物、化學、電學、生命科學、醫學等領域的技術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利用納米孔研究出新型的快速、準確、低成本、高精度及高通量的DNA測序技術是后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熱點之一。 納米孔測序技術發展簡介 納米孔檢測技
納米孔檢測法確診新冠感染者更快捷準確
以色列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日前表示,該院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有望為更準確地確診感染者鋪平道路。目前新方法正在進行商業化過程,以期盡快服務于公眾。 在常規的新冠病毒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測試中,專業人員從患者身上采集拭子樣本,并用幾種化學溶液對樣本進行處理,去除蛋白質和脂
Nature子刊:基于納米孔的新甲基化檢測技術
Mayo診所與Illinois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了一種檢測甲基化DNA的新單分子檢測技術,這種技術以固態的納米孔為基礎。文章發表在Nature旗下的Scientific Reports雜志上。 表觀遺傳學修飾可以不改變基因編碼,而影響基因的開啟或關閉。甲基化是表觀遺傳學修飾的一
Small-Structures:基于固態納米孔的單分子光電檢測技術
將快速、高效、精準和低廉的單分子探測手段運用于體外診斷領域,將大幅推動我國在大數據時代下精準醫療的實現,造福于人類健康生活的方方面面。固態納米孔傳感器作為一種新興的單分子探測手段,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前普遍采用的納米孔技術檢測分子穿過納米孔時引起的電脈沖,獲得的電信號分辨率較為有限;且缺乏分子
Nature-Methods:納米孔測序儀潛力無限
來自英國Oxford Nanopore公司的MinION是第一臺商業化的納米孔測序儀。它在帶來無限希望的同時,也承受著高錯誤率的質疑。英國伯明翰大學的Nicholas J. Loman和愛丁堡大學的Mick Watson在最新一期的《Nature Methods》上撰文,稱新開發的工具讓納米孔測
納米孔測序儀真機現身ASHG
英國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公司在年初的基因組生物學技術進展年會(AGBT)上發布了一款便攜式的基因組測序儀MinION,性能強勁,價格給力,引發市場轟動。然而,大半年過去了,納米孔測序儀卻遲遲不見蹤影,連更早發布的GridION也未上市。于是,生物界開始議論
石墨烯上成功制備可控納米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7887.shtm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大學(NUST MISIS)的專家,與其他國家物理學家組成的國際小組共同開展一系列快重離子輻照石墨烯實驗。結果顯示,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在石墨烯上制備直徑可控的納米孔。
納米孔測序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縱觀測序技術的發展歷程,沒有哪一個技術像納米孔測序那樣慢熱,但也沒有哪一個技術像納米孔測序這么接近普羅大眾。將單鏈DNA拉過蛋白孔,檢測堿基穿過時電導的微小改變,納米孔測序的這一基礎理念已經有十幾年歷史了。 1996年哈佛大學的DanielBranton、加州大學的DavidDeamer及其同
-Oxford-Nanopore:納米孔測序儀開放試用
在上個月的美國人類遺傳學協會年會上,英國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公司宣布將啟動MinION測序儀的試用計劃。這次,它果然沒有食言。MinION試用計劃于11月25日啟動,將延續到2014年初,具體截止日期未定。 根據這項試用計劃,參與者須支付1,000美
納米孔技術有望顛覆DNA測序市場
Christopher Mason有一個喜歡在會議上展示的技巧。通過從志愿者手機上收集的化驗樣本獲取DNA,他和同事能在1個小時內現場進行譜系分析,甚至詳細描述出捐贈者一天的生活細節。“我們能從手機上的殘留物預言誰剛吃了一個橘子或者誰吃了豬肉。”美國紐約威爾康奈爾醫學院計算生物學家Mason表示
深圳龍華民企構建平臺探討生物納米孔癌癥檢測技術應用
近日,《首屆生物馬達、病毒組裝和納米技術應用會議》在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成功召開。該會議由著名美籍華人科學家、國際RNA納米技術奠基人和發明人、國際納米生物領域著名科學家、宣澤生物全球首席科學顧問郭培宣教授任會議主席、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Ian Molineux教授和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I
金納米粒子探針-新方法檢測流感病毒感染潛力
流感的頻發給人類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特別是近幾年來禽流感病毒變異導致的跨種傳播人類事件(如H5N1和H7N9),引起了人們的恐慌。 8月30日記者獲悉,中科院微生物所的李學兵課題組最近的研究顯示,根據流感病毒能夠識別人類細胞表面的物質而造成感染的原理,以該類物質為基礎所合成出來的金納米
5納米石墨烯納米孔精確制備技術研究取得進展
日前,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精準醫療單分子診斷技術研究中心在5納米石墨烯納米孔精確制備技術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成果以Precise fabrication of a 5nm graphene nanopore with a helium ion microscope forbiomo
玻璃納米孔耦合PCR技術,實現致病菌和病毒核酸的檢測
傳染性細菌和病毒,如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冠狀病毒(MERS- CoV)、埃博拉病毒、SARS- CoV -2、登革熱病毒、肺結核等,給人類健康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和威脅。到目前為止,診斷這些病原體的金標準方法依賴于這些病原體每個獨特基因的PCR擴增子熒光讀出。同時
納米孔可成為DNA快速閱讀器
據《每日科學》近日報道,由美國華盛頓大學物理學家領導的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新技術,可在納米孔內對DNA進行快速測序,而且價格比較便宜。新方法可為癌癥、糖尿病或某些成癮患者量身繪制個性化基因測序藍圖,提供更加高效的個體醫療。 論文主要作者、華盛頓大學物理教授簡斯·岡德拉克表示,
納米孔測序搞定超級難搞的基因
Brenton Graveley是在2014年4月收到他的第一臺MinION測序儀的。他所在的康涅狄格大學實驗室是首批獲得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測序儀的客戶。盡管準確性不穩定,通量也不高,但Graveley和他的同事決定立刻就試試。 對于MinION,眾多討論
納米孔測序技術有望顛覆DNA測序市場?
Scott Tighe(左)等研究人員利用MinION設備在南極泰勒谷測序微生物DNA。 “我們能從手機上的殘留物預言誰剛吃了一個橘子或者誰吃了豬肉。”美國紐約威爾康奈爾醫學院計算生物學家Mason表示。你們相信嗎?Christopher Mason有一個喜歡在會議上展示的技巧。通過從志愿者手機
納米孔測序儀為何遲遲不見蹤影?
今年2月,英國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公司(以下簡稱Oxford)宣布推出一款便攜式的基因組測序儀MinION,約摸只有U盤大小,價格低于900美元,立即引發市場轟動。同時,該公司另一測序平臺GridION有望在15分鐘內完成人類基因組測序,費用約為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