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專利技術在驅動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來看,中國目前的這些有價專利依然顯得太過勢單力薄。 在過去的20年里,隨著國家對科技教育事業的大量投入,中國科技教育事業得到了持續的高速發展。到目前為止,中國在SCI論文數量和專利數量上都直追美國。然而在專利方面,雖然中國有了龐大的專利數量,但是真正為人類創新知識、創新技術,為社會發展提供新動力和增進人類生活福祉的發明并不多。 當然,中國的極少數高科技公司手中握有一定數量的具有市場競爭力和價值的專利,這無論對公司的發展,還是中國經濟的持續向好都是有益的。不過,從專利技術在驅動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來看,中國目前的這些有價專利依然顯得太過勢單力薄。因此,未來的中國需要更多優秀的發明家,需要更多真正有價值的專利。 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美國研究機構和大學的一些經驗與做法,與大家共同探討美國大學在為發明家們做什么,又有哪些作法值得我國的高校思考和借鑒。 優雅的生活與自由的工作 在......閱讀全文
長久以來,公眾頭腦中的科學家被“定格”于這樣的形象:戴著厚厚的眼鏡,穿著白大褂在實驗室里埋首于瓶瓶罐罐或各種奇怪的儀器之間,他們常常不茍言笑,過分嚴肅。總之,世人眼中的科學家大都聰明過頂,但過著單調、枯燥而寂寞的生活,似乎終其一生也不會被人理解。 另一方面,如此這般概念化、模式化的想象為科學
日前,《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雜志公布了最新一期美國大學排名,普林斯頓大學再次拔得頭籌。 相比起去年,此次大學排名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普林斯頓大學依然位居榜首,而著名的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則分別排在第二名和第三名。 《美國新聞與世界
美國《星島日報》近日就中國留學生張磊對耶魯大學承諾巨額捐款發表評論文章,文中稱這種巨額個人捐贈在美國并不稀奇,但捐贈在中國大學辦學籌資中比例卻相對小得多,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慈善捐贈作為在中國剛剛起步的事業,還有許多機制政策需要進一步完善。 文章摘錄如下: 張磊對耶魯大學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鞍鋼集團一線技術工人李超、需每周腎臟透析仍然為新藥創制不懈努力的北京康辰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錫娟……15日,11位在發明事業中取得不凡成績的發明人被中國發明協會授予“當代發明家”榮譽稱號。第八屆中國發明家論壇暨“發明創業獎·人物獎”頒獎典禮當天上午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全國
懷念葉寧 1983年,為CUSBEA而忙碌不已的顧孝誠需要一個幫手,她看中了在北京大學動物房做飼養員的葉寧,于是調她來幫忙。那一年葉寧24歲,她共參與了7屆CUSBEA的工作。1992年,年僅31歲的葉寧因乳腺癌去世。 “我至今很想念她!”15年后的今天,顧孝誠含著眼淚、哽咽
現在,我國越來越多的大學實施通識教育,然而,社會上的人們對什么是通識教育并不一定都知曉,有不少人對推行通識教育心存疑慮。即使在大學,甚至在已經實施通識教育的學校,人們對通識教育的認識也未必一致。至于如何才能有效地實施通識教育,那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而在這里想談談自己對通識教育的理解,并通
據美國《僑報》報道,旅美華人科學家10月18日獲得2011年度“貝爾實驗室發明家獎”(Bell Labs Inventors Award),這是他繼2008年和2010年后,第三次獲此殊榮。一人3次獲發明家獎,這在貝爾實驗室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貝爾實驗室發明家年度大獎是授予那些在發
美國有一個促進大學科研成果商業化的組織機構——概念證明中心,為大學科研項目提供種子資金、商業顧問、創業教育等個性化的支持。 美國商務部在其發表的《創建創新與創業型大學》報告中明確指出在大學技術轉化領域上升最快的當屬概念證明中心,因為它們“提升校園創業的數量和多樣性;改進校園內新公司和創業的質
科學研究已經滲透于今天的大學之中,在研究與教學之間是很難劃清界限的。大學中的研究,也需要本科生與研究生的學習與教學做基石。若削弱這樣的基石,那無疑是蠻干,因為現代的研究型大學就建立在學生的潛能活力與觀念之上。 1月12日的《自然》和1月14日的《科學》兩個頂尖雜志,分別刊登了兩
科技成果與產業對接不暢,已成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一大障礙。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也在近期透露,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0%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40%的水平。在日前下發的《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中,強調要“著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建立高等學校和
老牌精英學校褪色,名校正在失去聰明但卻貧困的孩子 前不久,《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周刊公布了一年一度的美國大學排行榜,與去年相比,排名變化并不太大。但是今年,這個公認的“最有權威性”的大學排行榜卻引起了美國社會空前激烈的爭議。在人們將目光聚焦于名次、標準、必要性之時,本文作者從另一個角度進
中新網6月15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道,中國一年一度的高考剛過一周,近千萬學生還在等待放榜。大洋彼岸美國的新罕布什爾大學(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在近日宣布,將從2019年春季學期起,開始接受中國學生用高考成績來申請該校。
16日上午,中國發明協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此次大會召開之際,作出重要批示。98位發明人獲得第九屆“發明創業獎·人物獎”,其中黃爾南等15位榮獲“發明創業獎·人物獎”特等獎,被授予“當代發明家”榮譽稱號。 李克強批示指出:發明創新點亮人類文明之
我國的民間大學排名和大學評估可從中獲得啟示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雜志日前公布了新一期大學排名,引來一片非議,有人批評,大學排名不能準確地反映大學的教育和研究水平。該雜志推出的美國大學排名,仍以評估指標項數多、評估內容全而最具權威。其排名包括哪些指標、擁有怎樣的評估體系、排名的意義
近期,美國將批準一項國防法案——《國防授權法》(NDAA)。該法案出臺后,該國將建立兩個新部門,以避免研究成果被國外不當利用。圖片來源:SHAWN CLOVER_FLICKR 據美國白宮網站報道,其中一個部門將致力于協調十多家政府機構行動,以保護美國聯邦資助的研究項目不受網絡攻擊、盜竊或其他威
鋼鐵行業向來是能耗大戶,而高爐系統和焦爐系統的能耗占全鋼鐵流程總能耗的70%,高爐熱風爐和焦爐工作溫度都在1000℃以上,輻射傳熱所占比例可達80%以上,強化輻射傳熱能力是鋼鐵行業進行節能降耗的有效途徑。 但多年來大多數鋼鐵企業在熱風爐和焦爐節能改造中僅采用設備改型、蓄熱體改形或改質等方式節
北京時間3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張柏樂(Baile Zhang)在本周舉行的一項流行技術大會上揭開他的起源于《哈利-波特》小說的“隱身衣”技術,現在他已經變成街談巷議的話題。他表示,他研制的隱身衣與其說是一項徹底的物理學突破,不如說是一項興趣愛好。 張柏樂博士25日在美國
作為曾經的學生,崔屹是學霸中的戰神,在哈佛讀博,在加州伯克利讀博士后,在無數人夢想的頂尖期刊《自然》、《科學》發表科研成果是家常便飯; 作為現在的發明家,崔屹團隊的發明已經三次被《科學美國人》評為年度“十大創新技術”:2010年,移動式水過濾器;2014年,將低級廢熱轉化成電能的電池;2016
編者按:1月2日發生的哈爾濱火災目前已造成5名消防戰士犧牲,這些戰士年齡最小的只有18歲,最大的22歲。消防員第一時間趕往火災現場參與救災,對于深陷災難中的人來說,消防戰士往往是他們延續生命的唯一希望。對于消防員的傷亡,在網絡上也掀起一陣熱議,對于我國消防制度也再次引起輿論關注。在此,僅摘編俄克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8月15日發布“2011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文網站www.shanghairanking.cn同時上線。今年中國共有35所大學上榜,清華大學、臺灣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進入世界前200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首次入圍世界500強。 英美大學包攬前十
請讀者朋友們先靜下心來想想,你能想到的最沮喪、最棘手或者簡單說來最煩惱的問題是什么?接下來,你再想想什么技術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為此,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技術評論》雜志為讀者朋友們遴選出了2013年的10大突破性技術,這些技術為解決問題而生,將會極大地擴展人類的潛能,也最有可能改變世界的
事實上,博士培養設年限,對于建設學習型社會并沒有幫助。延期是一個傳統觀念,怎樣讓博士培養富有開放性、終身性,才是人們要考慮的問題。 如果有終身教育的理念,就不應在博士生培養的年限、資歷上設過多門檻,尤其對于公立高校,更沒有這樣做的理由。 讀博士,你準備好了嗎 1月31日凌晨,某大學一位2
《美國發明法》實施后,發明者將首先向位于弗吉尼亞的美國專利商標辦公室提出申請。(圖片提供:《科學》) 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日前在弗吉尼亞州的托馬斯·杰弗遜科學技術高中簽署了《美國發明法》,該法案是自1952年以來對美國專利制度最全面的改革,獲得了國會共和、民主兩黨的共同支持。新法案將
“現在,大家都認為中美生物化學聯合招生項目(CUSBEA)是一個非常成功的項目,CUSBEA學子也成長為非常優秀的學者。那么,當年這些優秀的學生是從哪里來的?又是怎么被選拔出來的呢?今天,我愿意在這里和大家共同回顧這段經歷。”近日,作為CUSBEA項目的中方負責人之一,北京大學生物系教授顧孝誠講述了
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 陳平原 當今中國,如何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成了官員、民眾、校長以及教授們念茲在茲的熱門話題。面對鋪天蓋地且絕對“政治正確”的國際化論述,我倒想潑一潑冷水——“走向國際”,并不一定就是“邁向一流”。二者之間,確實有某種聯系,但絕非同步,有時甚至
北京5月2日電 (姚麗娟) 美國《紐約時報》日前披露,美國白宮正考慮限制中國公民在美國大學和科研機構從事敏感領域研究。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許多美國科學家的強烈質疑和反對。 美國《紐約時報》4月30日刊文披露,出于對中國在科技領域迅猛發展的擔憂,特朗普政府考慮采取嚴厲措施限制中國公民參與美國大
2011年度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名單出臺,呼聲很高的幾位“海歸”榜上無名,不僅引發廣泛關注,也引起部分落選“海歸”科學家的不滿,他們中有人在接受采訪時直言“不公”,要求中科院“改正錯誤”,并稱中國科學界學風浮躁、教授搞關系不搞學術,“海歸”科學界“最怕的就是處理國內關系網”,甚至表示“從今后不候選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際留學生涌入,材料造假等問題變得日益突出。這一問題在美國、英國等多個主流留學國家層出不窮,留學生材料造假的問題也屢屢成為各國打擊的對象。近期,在美國,一項新的打擊材料造假的政策即將浮出水面。 據《人民日報》報道,有消息人士稱,為防止留學中介造假,避免學生實際水平與材料
中國留學生造假案波瀾再起。記者日前獲悉,今年7月卷入新西蘭留學申請材料造假丑聞的231名中國留學生,有49人被確認存在造假行為,其中16人已經被遣返回國。 近幾年,中國留學生的誠信問題一直引發國際輿論關注。留學中介的泛濫、學生家庭僥幸心理以及海外部分大學對中國學生的曖昧態度,
繼肖傳國案二審結案后,方舟子的博客再次熱鬧起來。“解酒大力丸”成為方舟子新的打假對象,其專利持有人則和方舟子就此展開了唇槍舌劍。方舟子表示,專利持有者“亦明”原是肖傳國的支持者,他發文主要是希望為大家普及關于解酒的科普知識,也是想揭露“亦明”。 ■打假解酒藥文章刊媒體 前天(11